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行为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驾驶典型行为识别的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出租车行为难以进行规范,行业乱象频发,如驾驶员拒载,车辆随意变道、超速,绕路,对乘客进行猥亵,疲劳驾驶酒驾发生事故等,同时驾驶人也很容易遇到同样的危险,如乘客对驾驶员进行抢劫,对驾驶员进行辱骂殴打,驾驶过程中遇到碰瓷。
这些乱象中,是无法对出租车内的情况进行了解,无法对车辆的行驶情况进行了解而导致的,一旦对出租车驾驶员进行行为监控和对车辆的行驶情况进行监控,即可很大程度上避免上述乱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驾驶典型行为识别的终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驾驶典型行为识别的终端装置,包括小型汽车,所述小型汽车的车厢内部设置有驾驶员行为监视器、智能记录仪、后排摄像机、乘客报警按钮、驾驶员报警按钮,所述小型汽车的后备箱内设置有后备箱摄像机,所述驾驶员行为监视器、后排摄像机、乘客报警按钮、驾驶员报警按钮、后备箱摄像机均与智能记录仪电性连接;
所述智能记录仪设置在小型汽车的后视镜背面,所述小型汽车的后视镜处设置有内视监控摄像机前排摄像机,所述内视监控摄像机前排摄像机与智能记录仪电性连接;
所述小型汽车的顶端设置有智能车顶灯,所述智能车顶灯与智能记录仪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智能记录仪的内部设置有wifi及蓝牙模块、全球卫星导航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音频接收模块、音频输出模块以及陀螺仪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前排摄像机与后排摄像机的摄像头可进行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智能记录仪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指示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智能记录仪的一侧设置有sim卡槽以及多个tf卡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后排摄像机设置在小型汽车的内部顶端中心处,所述乘客报警按钮设置在小型汽车的后座对应的车顶上,所述驾驶员报警按钮设置在小型汽车的驾驶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智能记录仪与后台服务器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驾驶员行为监视器和智能记录仪,在驾驶员进行疲劳驾驶、抽烟、分神驾驶、拨打手持电话是,对其进行本地报警提醒和报警信息上传平台做统计分析,通过也可检测出车关联的驾驶员是否为同一个人,可实现驾驶员考勤数据统计等智能功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智能记录仪进行行车记录,同时根据全球导航模块对车辆位置信息和行驶里程进行记录,为平台基于位置、里程实现的智能功能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驾驶典型行为识别的终端装置的位置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小型汽车;2、驾驶员行为监视器;3、智能记录仪;4、后排摄像机;5、乘客报警按钮;6、智能车顶灯;7、后备箱摄像机;8、驾驶员报警按钮;9、前排摄像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驾驶典型行为识别的终端装置,包括小型汽车1,小型汽车1的车厢内部设置有驾驶员行为监视器2,在驾驶员进行疲劳驾驶、抽烟、分神驾驶、拨打手持电话是,对其进行本地报警提醒和报警信息上传平台做统计分析,智能记录仪3,智能记录仪3用于数据上报和本地存储记录,同时用于作为行车记录仪使用,智能记录仪3为车载终端的主机,后排摄像机4,通过后排摄像机4和前排摄像机9对车内情况进行监控,并对异常行为进行报警,乘客报警按钮5用于乘客遇到危险时进行手动快速报警,驾驶员报警按钮8用于驾驶员遇到危险时进行手动快速报警,小型汽车1的后备箱内设置有后备箱摄像机7,驾驶员行为监视器2、后排摄像机4、乘客报警按钮5、驾驶员报警按钮8、后备箱摄像机7均与智能记录仪3电性连接;
智能记录仪3设置在小型汽车1的后视镜背面,小型汽车1的后视镜处设置有内视监控摄像机前排摄像机9,内视监控摄像机前排摄像机9与智能记录仪3电性连接;
小型汽车1的顶端设置有智能车顶灯6,智能车顶灯6与智能记录仪3电性连接。
智能记录仪3的内部设置有wifi及蓝牙模块、全球卫星导航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音频接收模块、音频输出模块以及陀螺仪传感器,wifi及蓝牙模块可用于开启热点和蓝牙进行进场通信连接,用于进行对扩展模块进行无线连接,全球卫星导航模块为双模全球导航,导航精度更高,同时支持全球的各个卫星导航系统,如gps、北斗、伽利略、glonass等,无线通信模块则用与和现有的基础网络通信基站进行连接,实现与云端服务器的无线连接,音频接收模块用于收音,记录车辆内的声音信息,音频输出模块则用于发出声音进行本地报警,陀螺仪传感器则用于检测车辆震动和碰撞。
前排摄像机9与后排摄像机4的摄像头可进行转动,避免视野出现死角。智能记录仪3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指示灯,对当前的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直观了解。智能记录仪3的一侧设置有sim卡槽以及多个tf卡槽,通过sim卡槽插入sim卡来与运营商的网络进行连接,tf卡槽用于插入tf卡对数据进行存储。后排摄像机4设置在小型汽车1的内部顶端中心处,乘客报警按钮5设置在小型汽车1的后座对应的车顶上,驾驶员报警按钮8设置在小型汽车1的驾驶位。智能记录仪3与后台服务器通讯连接。
工作原理:智能记录仪3用于数据上报和本地存储记录,同时用于作为行车记录仪使用,智能记录仪3为车载终端的主机,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模块以现有的数据基站进行通信,以此与远程的大数据后台进行连接,对车辆的行驶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后排摄像机4和前排摄像机9对车内情况进行监控,并对异常行为进行报警,后备箱摄像机7可对后备箱的货物进行记录,避免货物遗失时无迹可寻,驾驶员报警按钮8用于驾驶员遇到危险时进行手动快速报警,乘客报警按钮5用于乘客遇到危险时进行手动快速报警,智能车顶灯6用于远程控制广告的展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驾驶典型行为识别的终端装置,包括小型汽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汽车(1)的车厢内部设置有驾驶员行为监视器(2)、智能记录仪(3)、后排摄像机(4)、乘客报警按钮(5)、驾驶员报警按钮(8),所述小型汽车(1)的后备箱内设置有后备箱摄像机(7),所述驾驶员行为监视器(2)、后排摄像机(4)、乘客报警按钮(5)、驾驶员报警按钮(8)、后备箱摄像机(7)均与智能记录仪(3)电性连接;
所述智能记录仪(3)设置在小型汽车(1)的后视镜背面,所述小型汽车(1)的后视镜处设置有内视监控摄像机前排摄像机(9),所述内视监控摄像机前排摄像机(9)与智能记录仪(3)电性连接;
所述小型汽车(1)的顶端设置有智能车顶灯(6),所述智能车顶灯(6)与智能记录仪(3)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典型行为识别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记录仪(3)的内部设置有wifi及蓝牙模块、全球卫星导航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音频接收模块、音频输出模块以及陀螺仪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典型行为识别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摄像机(9)与后排摄像机(4)的摄像头可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典型行为识别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记录仪(3)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指示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典型行为识别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记录仪(3)的一侧设置有sim卡槽以及多个tf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典型行为识别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摄像机(4)设置在小型汽车(1)的内部顶端中心处,所述乘客报警按钮(5)设置在小型汽车(1)的后座对应的车顶上,所述驾驶员报警按钮(8)设置在小型汽车(1)的驾驶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典型行为识别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记录仪(3)与后台服务器通讯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