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人吊具丝扣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2-27  98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具丝扣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人吊具丝扣锁。



背景技术:

在特种作业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中,对单人吊具清洗作业中的挂点装置即丝扣锁有明确的考试规范与扣分标准;传统安全丝扣锁由于没有自动识别挂点装置的功能,因此在学员将丝扣锁扣上安全吊环之后还需要人为检查与打分,这种打分方式不仅费时费力的去查看,而且存在不公平的人为因素;此外,在现实高空作业中,对于佩带双挂点安全绳的作业人员,其经常会疏忽或者忘记挂扣辅助安全绳,这样不仅对个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对社会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现阶段生产制造出一款既能够自动识别挂点又能够提醒作业人员扣带安全绳的丝扣锁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阶段单人吊具清洗作业培训与考试的安全吊环没有自动识别挂点装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人吊具丝扣锁;该一种单人吊具丝扣锁具有结构紧凑简单,使用安全便捷,检测快速、准确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人吊具丝扣锁,包括:倒“j”型的勾体与“c”型的连接环;

所述勾体包括倒“j”型的勾内芯与勾外壳,所述勾外壳卡套在勾内芯上;所述勾内芯的内壁上开设有两条平行且对称的勾槽a与勾槽b;所述勾槽a与勾槽b内分别匹配安装有挂钩a与挂钩b;所述勾内芯的两侧面的上部与下部均对应开设有两个对称且不相通的螺孔;所述挂钩a、挂钩b底部均开设有与螺孔对应的螺栓孔,并通过螺栓与勾内芯固定在一起;所述勾外壳的内壁上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挂钩a以及挂钩b电性连接;所述挂钩a与挂钩b的材质为导电金属材质,所述挂钩a与挂钩b除前段弧形部位外,其他部位均设有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包括锂电池,三极管,电阻,蜂鸣器,以及一对,一对所述铜片触点分别与挂钩a以及挂钩b相连接;

所述锂电池的正极与所述蜂鸣器正极连接;所述蜂鸣器负极与所述三极管c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e极与所述锂电池负极以及一对所述铜片触点中的一个触点连接;所述三极管的b极与所述电阻以及一对所述铜片触点中的另一个触点连接,所述电阻的另一端接到电源正极。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包括电源、单片机、电阻、一对铜片触点;所述单片机由vcc口接电源正极;所述单片机由gnd口接电源负极;所述单片机的io4口通过电阻上拉至高电平;所述一对铜片触点中的一个触点与所述单片机的io4口连接;所述一对铜片触点中的另一个触点与电源负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一种单人吊具丝扣锁,其将铜片触点设置在挂钩与安全吊环接触的位置,当挂钩与安全吊环为接触,三极管的b极为高电平,b极和e极之间有电流流过,三极管打开,蜂鸣器鸣叫,发出警报,表示全带挂钩未挂,当安全带挂钩挂接时,金属铜片被防坠器的金属内壁导通,此时三极管b极为低电平,三极管关闭,蜂鸣器停止鸣叫;

此外,当勾体未挂安全带挂钩时,一对所述铜片触点并未接触,单片机的io4口呈高电平状态;当勾体挂挂安全带挂钩时,一对所述铜片触点接通,io4口呈低电平状态,所述单片机检测到io4口电平状态即可得知勾体是否挂至安全带挂钩上。此实用新型用在现实高空作业中,能够提醒作业人员挂扣辅助安全绳,大大降低了高空作业事故发生概率,保证了高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简单,使用安全便捷,检测快速、准确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勾内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勾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挂钩a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挂钩b结构示意图;

图6与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板电路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勾内芯,1-1-螺孔,1-2-勾槽a,1-3-勾槽b,2-挂钩a,3-挂钩b;4-勾外壳,4-1-电路板,4-1-1-铜片触点,5-勾体,6-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7所示,一种单人吊具丝扣锁,包括:倒“j”型的勾体5与“c”型的连接环;

所述勾体5包括倒“j”型的勾内芯1与勾外壳4,所述勾外壳4卡套在勾内芯1上;所述勾内芯1为塑料或其他不导电材质,所述勾外壳4为金属材质;所述勾内芯1的内壁上开设有两条平行且对称的勾槽a1-2与勾槽b1-3;所述勾槽a1-2与勾槽b1-3内分别匹配安装有挂钩a2与挂钩b3;所述勾内芯1的两侧面的上部与下部均对应开设有两个对称且不相通的螺孔1-1;所述挂钩a2、挂钩b3底部均开设有与螺孔1-1对应的螺栓孔,并通过螺栓与勾内芯1固定在一起;所述勾外壳4的内壁上安装有电路板4-1,所述电路板4-1与挂钩a2以及挂钩b3电性连接;所述挂钩a2与挂钩b3的材质为导电金属材质,所述挂钩a2与挂钩b3除前段弧形部位外,其他部位均设有橡胶套6。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4-1包括锂电池,三极管,电阻,蜂鸣器,以及一对铜片触点4-1-1,所述一对铜片触点4-1-1分别与挂钩a2以及挂钩b3相连接;

所述锂电池的正极与所述蜂鸣器正极连接;所述蜂鸣器负极与所述三极管c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e极与所述锂电池负极以及一对所述铜片触点4-1-1中的一个触点连接;所述三极管的b极与所述电阻以及一对所述铜片触点4-1-1中的另一个触点连接,所述电阻的另一端接到电源正极;

所述锂电池为蜂鸣器提供电源,所述三极管与所述电阻形成驱动电路用于驱动蜂鸣器鸣叫,一对所述铜片触点4-1-1用于与安全带挂钩连接时导通电路,使驱动电路失效,关闭蜂鸣器,蜂鸣器用于发出报警声;

当勾体5未挂接时,三极管的b极为高电平,b极和e极之间有电流流过,三极管打开,蜂鸣器鸣叫,发出警报,表示安全带挂钩未挂,当安全带挂钩挂接时,金属铜片被防坠器的金属内壁导通,此时三极管b极为低电平,三极管关闭,蜂鸣器停止鸣叫。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4-1包括电源、单片机、电阻、一对铜片触点4-1-1;所述单片机由vcc口接电源正极;所述单片机由gnd口接电源负极;所述单片机的io4口通过电阻上拉至高电平;所述一对铜片触点4-1-1中的一个触点与所述单片机的io4口连接;所述一对铜片触点4-1-1中的另一个触点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一对铜片触点4-1-1用3d打印的绝缘固定件,固定于挂钩上;

当勾体5未挂安全带挂钩时,一对所述铜片触点4-1-1并未接触,单片机的io4口呈高电平状态;当勾体5挂挂安全带挂钩时,一对所述铜片触点4-1-1接通,io4口呈低电平状态,所述单片机检测到io4口电平状态即可得知勾体5是否挂至安全带挂钩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简单,使用安全便捷,检测快速、准确等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单人吊具丝扣锁,包括:截面为圆形的环体,倒“j”型的勾体与“c”型的连接环;

其特征在于,所述勾体包括倒“j”型的勾内芯与勾外壳,所述勾外壳卡套在勾内芯上;所述勾内芯的内壁上开设有两条平行且对称的勾槽a与勾槽b;所述勾槽a与勾槽b内分别匹配安装有挂钩a与挂钩b;所述勾内芯的两侧面的上部与下部均对应开设有两个对称且不相通的螺孔;所述挂钩a、挂钩b底部均开设有与螺孔对应的螺栓孔,并通过螺栓与勾内芯固定在一起;所述勾外壳的内壁上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挂钩a以及挂钩b电性连接;所述挂钩a与挂钩b除前段弧形部位外,其他部位均设有橡胶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人吊具丝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锂电池,三极管,电阻,蜂鸣器,以及一对铜片触点,一对所述铜片触点分别与挂钩a以及挂钩b相连接;

所述锂电池的正极与所述蜂鸣器正极连接;所述蜂鸣器负极与所述三极管c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e极与所述锂电池负极以及一对所述铜片触点中的一个触点连接;所述三极管的b极与所述电阻以及一对所述铜片触点中的另一个触点连接,所述电阻的另一端接到电源正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人吊具丝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电源、单片机、电阻、一对铜片触点;所述单片机由vcc口接电源正极;所述单片机由gnd口接电源负极;所述单片机的io4口通过电阻上拉至高电平;所述一对铜片触点中的一个触点与所述单片机的io4口连接;所述一对铜片触点中的另一个触点与电源负极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人吊具丝扣锁,包括:倒“J”型的勾体与“C”型的连接环;所述勾体包括倒“J”型的勾内芯与勾外壳,所述勾外壳卡套在勾内芯上;所述勾内芯的内壁上开设有两条平行且对称的勾槽a与勾槽b;所述勾槽a与勾槽b内分别匹配安装有挂钩a与挂钩b;所述勾内芯的两侧面的上部与下部均对应开设有两个对称且不相通的螺孔;所述挂钩a、挂钩b底部均开设有与螺孔对应的螺栓孔,并通过螺栓与勾内芯固定在一起;所述勾外壳的内壁上安装有电路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简单,使用安全便捷,检测快速、准确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蒋文岩;王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特睿英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3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1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