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靠背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靠背大多具有回弹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调角手柄调节靠背相对于座椅的倾斜角度,以满足用户乘车舒适性的要求。
在汽车座椅与靠背的生产装配过程中,由于装配工艺、装配质量或者装配条件等因素的差异影响,常常导致靠背骨架在结构外形上存在局部缺陷,造成靠背骨架在弹回座椅骨架的过程中出现卡死的问题,从而使得靠背骨架无法向座椅骨架回弹。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反复敲击的方式对靠背骨架的缺陷部位进行矫正,但人工矫正的方式工作效率低、产品一致性差,不能满足汽车生产企业的生产要求。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对靠背骨架的缺陷部位进行矫正的工装,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靠背矫正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矫正靠背骨架工作效率低、产品一致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靠背矫正装置,用于矫正靠背骨架的缺陷部位,包括顶推件以及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相对于所述靠背骨架的位置固定,所述顶推件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组件上并且保持在所述固定组件的固定位置,使所述靠背骨架的缺陷部位位于所述顶推件的顶推方向上,所述顶推件顶推所述靠背骨架的缺陷部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靠背矫正装置还可以做如下的改进。
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以及调节组件,所述顶推件连接在所述调节组件上,所述调节组件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调节组件调节所述顶推件在所述底座上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滑块,所述调节座与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顶推方向垂直的滑槽,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后,所述调节座、底座以及滑块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
可选的,所述调节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块滑动方向相同的第一腰型孔,所述底座与所述滑块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调节座与滑块后连接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可选的,所述调节座连接有滑动支架,所述滑动支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顶推方向平行,所述滑动支架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顶推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可选的,所述滑动支架上设置有第二腰型孔,所述滑动支架通过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二腰型孔后与所述调节座连接固定。
可选的,还包括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的两侧,所述靠背骨架定位于两个所述定位块之间。
可选的,所述顶推件连接有偏心顶推块,所述偏心顶推块通过在所述顶推件上的转动调节顶推的部位。
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有两个所述顶推件,两个所述顶推件的顶推方向分别朝向两个所述靠背骨架。
可选的,所述顶推件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电推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靠背矫正装置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组件上设置顶推件,使顶推件能够以静压力的方式顶推靠背骨架的缺陷部位,不仅能够矫正靠背骨架的缺陷部位,降低人工投入成本,提高产品的一致性,而且还避免了人工反复敲击对靠背骨架的结构造成损坏的问题。同时,顶推件能够在固定组件上滑动定位,能够方便对顶推件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顶推件对准靠背骨架的缺陷部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靠背矫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靠背骨架安装在靠背矫正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顶推件;2—滑动支架;21—安装座;22—第二腰型孔;3—调节座;31—第一腰型孔;4—底座;41—滑槽;5—滑块;6—偏心顶推块;7—定位块;8—靠背骨架;9—座椅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面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靠背矫正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顶推件1、底座4以及调节组件,底座4与调节组件构成顶推件1的固定组件,顶推件1连接在调节组件上。当顶推件1顶推靠背骨架8的缺陷部位时,可以通过调节组件调节顶推件1的顶推位置,使顶推件1与靠背骨架8的缺陷部位对齐。当然,对于固定尺寸型号的靠背骨架8,无需对顶推件1的位置进行调节时,也可以将固定组件设计为整体固定的结构形式。
如图1所示,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座3,调节座3与底座4均为板形结构。调节座3设置在底座4的上方,在调节座3与底座4之间设置有滑块5,调节座3的底部与底座4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滑槽41,滑槽41的长度方向与顶推件1的顶推方向垂直。调节座3通过滑块5在滑槽41内的滑动能够调节顶推件1顶推靠背骨架8缺陷部位的位置。
如图1所示,调节座3上设置有与滑块5滑动方向相同的第一腰型孔31,第一腰型孔31位于滑块5的上方。在底座4与滑块5上均设置有连接孔,使用连接件贯穿调节座3与滑块5后连接固定在底座4上。连接件选用螺钉,连接孔为螺纹孔,调节座3的调节位置固定后,通过螺钉与螺纹孔的配合将调节座3、底座4以及滑块5连接固定。当然,连接件也可以选用销钉,连接孔也可以选用圆孔,销钉与圆孔过盈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调节组件的结构形式还可以选用丝杆传动的结构形式。例如,在调节座3上设置螺纹套筒,底座4上连接能够转动的丝杆,使调节座3通过套筒与丝杆的转动配合实现位置调节的功能。为了提高调节座3与底座4连接的强度,可以在调节座3与底座4之间设置多个滑槽41、滑块5以及第一腰型孔31。
如图1所示,在调节座3的表面通过螺钉或者螺栓连接有滑动支架2,滑动支架2上设置有第二腰型孔22,第二腰型孔22的长度方向与顶推件1的顶推方向平行,使滑动支架2能够沿顶推方向滑动,同时通过螺钉或者螺栓贯穿第二腰型孔22后将滑动支架2锁紧在调节座3上。滑动支架2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安装座21,安装座21呈l型或者槽型的结构形式,顶推件1通过螺钉安装在安装座21上。
特别地,由于滑动支架2在调节座3的表面滑动,为了不影响滑动支架2的滑动,将上述第一腰型孔31设置为沉孔的结构形式,当螺栓、螺钉或者销钉连接到位后,螺栓、螺钉或者销钉的表面与调节座3的表面平齐。
如图1所示,顶推件1的顶推轴上连接有偏心顶推块6,偏心顶推块6整体呈l形截面的圆柱块,偏心顶推块6能够相对于顶推件1的顶推轴转动。当靠背骨架8的缺陷部位较高时,偏心顶推块6旋转向上,能够使偏心顶推块6对齐靠背骨架8的缺陷部位;当靠背骨架8的缺陷部位较低时,偏心顶推块6旋转向下,能够使偏心顶推块6对齐靠背骨架8的缺陷部位。其中,顶推件1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电推缸。
如图1与图2所示,调节座3上连接有两组滑动支架2,两组滑动支架2上分别连接有顶推件1,两组顶推件1的顶推方向背向设置,使顶推件1分别朝向靠背骨架8。在底座4的外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块7,靠背骨架8定位于两个定位块7之间。底座4与定位块7分别通过螺栓或者销钉连接在工作台上,以方便靠背骨架8的矫正操作。
矫正时,首先将靠背骨架8定位在两个定位块7之间,使靠背骨架8的缺陷部位大致位于两个顶推件1的顶推方向上,座椅骨架9与靠背骨架8垂直。然后通过调节调节座3、滑动支架2以及偏心顶推块6的位置,使偏心顶推块6对准靠背骨架8的缺陷部位。启动顶推件1,通过顶推件1对缺陷部位的静压力作用矫正靠背骨架8。矫正后,停止顶推件1的运行,将座椅骨架9向靠背骨架8转动,以检验靠背骨架8的矫正结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4上设置调节座3,在调节座3上设置滑动支架2,使顶推件1能够在水平面内调整位置以对齐靠背骨架8的缺陷部位,又通过偏心顶推块6能够使顶推件1在竖直面内调整位置以对齐靠背骨架8的缺陷部位。靠背骨架8的矫正通过顶推件1以静压力的方式顶推缺陷部位,不仅能够矫正靠背骨架8的缺陷部位,降低人工投入成本,提高产品的一致性,而且还避免了人工反复敲击对靠背骨架8的结构造成损坏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顶推件1还可以设置在靠背骨架8的外侧,两个顶推件1同时从靠背骨架8的外侧对缺陷部位进行顶推,能够矫正靠背骨架8外侧的缺陷部位。当然,对于靠背骨架8仅有一侧存在缺陷部位时,也可以通过一个顶推件1与两个定位块7的配合对缺陷部位进行矫正。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靠背矫正装置,用于矫正靠背骨架(8)的缺陷部位,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推件(1)以及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相对于所述靠背骨架(8)的位置固定,所述顶推件(1)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组件上并且保持在所述固定组件的固定位置,使所述靠背骨架(8)的缺陷部位位于所述顶推件(1)的顶推方向上,所述顶推件(1)顶推所述靠背骨架(8)的缺陷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4)以及调节组件,所述顶推件(1)连接在所述调节组件上,所述调节组件连接在所述底座(4)上,所述调节组件调节所述顶推件(1)在所述底座(4)上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座(3),所述调节座(3)与所述底座(4)之间设置有滑块(5),所述调节座(3)与所述底座(4)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顶推方向垂直的滑槽(41),所述滑块(5)在所述滑槽(41)内滑动后,所述调节座(3)、底座(4)以及滑块(5)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靠背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3)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块(5)滑动方向相同的第一腰型孔(31),所述底座(4)与所述滑块(5)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调节座(3)与滑块(5)后连接固定在所述底座(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靠背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3)连接有滑动支架(2),所述滑动支架(2)的滑动方向与所述顶推方向平行,所述滑动支架(2)上设置有安装座(21),所述顶推件(1)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靠背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架(2)上设置有第二腰型孔(22),所述滑动支架(2)通过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二腰型孔(22)后与所述调节座(3)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块(7),两个所述定位块(7)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的两侧,所述靠背骨架(8)定位于两个所述定位块(7)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件(1)连接有偏心顶推块(6),所述偏心顶推块(6)通过在所述顶推件(1)上的转动调节顶推的部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靠背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有两个所述顶推件(1),两个所述顶推件(1)的顶推方向分别朝向两个所述靠背骨架(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靠背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件(1)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电推缸。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