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造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纸车间用真空回头辊。
背景技术:
现代的造纸程序可分为制浆、调制、抄造、加工等主要步骤,抄造工艺中则包含脱水等工艺,脱水分为初脱水和烘干脱水,刚成型的纸含水量大,需要经过各种功能相近的辊进行脱水,脱水方法多为中空抽水,将附着在毛毡表面纸中的水分吸出,辊按照功能分类有:真空伏辊、真空回头辊以及真空吸移辊等。真空回头辊用于造纸机吸收处,它与真空压榨辊结构相同,通常会配有助动的传动装置。当下毛毯带纸而又有上毛毯在回头辊处与下毛毯会合时,就在真空回头辊上加一个上辊组成回头辊压榨。上毛毯在进回头辊压区前也要用吸水箱使之尽可能地较干一些,并在回头辊上镶一段预包绕段以排除空气且逐渐增大纸幅受压的程度。真空回头辊的下辊要配一个包角大的白水盘把辊而除被毛毯所包绕的部分以外的区段都能罩住,使辊孔中的白水能甩入白水盘中。因而带纸毛毯就不能在真空回头辊上成180°的包角,也就是说,带纸毛毯不能仅靠这个真空回头辊把行进方向转,于是必须在真空回头辊压榨下方再装设一个普通回头辊把带纸毛毯挡开,留出设置白水盘的位置。
然而现有的真空回头辊在造纸生产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现有的真空回头辊在使用时:回头辊的吸附座为了便于调节吸附强度,吸附座的一侧嵌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顶端设置有调节转盘,而转盘的设计则容易遮盖吸附座的压力表等结构,不便于观察吸附座的各项工作状态,使用起来不够方便合理;同时水分吸收孔的内部没有支撑结构,吸取纸内部所含的水分时,容易将纸吸附变形,对毛毡以及纸的支撑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纸车间用真空回头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造纸车间用真空回头辊,包括回头辊整体结构,所述回头辊整体结构包括辊吸附筒,所述辊吸附筒的一端固定有辊头吸附端,且辊吸附筒的另一端固定有辊尾支撑座,所述辊吸附筒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吸水孔,所述辊头吸附端的一侧嵌入有回头辊排水管和吸附端调节结构,且辊头吸附端的底端设置有吸附端底座,所述辊头吸附端的一侧固定有吸附端状态表,所述吸水孔的内部粘接固定有吸水孔支撑结构。
优选的,所述吸附端调节结构包括吸附端调节杆,所述吸附端调节杆的一端卡合有调节杆折叠把手,所述调节杆折叠把手的一端设置有把手转动端,且调节杆折叠把手的另一端设置有把手卡合u型端,所述把手转动端和吸附端调节杆之间嵌入有把手限位钉。
优选的,所述吸水孔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部设置有支护十字架,所述支护十字架和支撑环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折叠把手的尾端和吸附端调节杆通过把手限位钉转动连接,且调节杆折叠把手的顶端和吸附端调节杆通过把手卡合u型端卡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环和吸水孔通过胶体粘接固定,且支撑环以及支护十字架表面曲率和辊吸附筒表面曲率一致。
优选的,所述辊头吸附端和辊吸附筒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辊尾支撑座和辊吸附筒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杆转动把手为折叠结构,且折叠后能够卡合固定在调节杆上,既不影响观察吸附端各项参数读数,又便于调节吸附端的强度以及位置;同时吸水孔的外侧固定有支撑环,支撑环内部设置有支撑十字架,能够对脱水毛毡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避免吸水时将纸吸附变形,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附端调节结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水孔支撑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回头辊整体结构;101、辊头吸附端;102、辊尾支撑座;103、辊吸附筒;104、吸附端底座;105、回头辊排水管;106、吸水孔;107、吸附端状态表;2、吸附端调节结构;201、吸附端调节杆;202、调节杆折叠把手;203、把手转动端;204、把手限位钉;205、把手卡合u型端;3、吸水孔支撑结构;301、支撑环;302、支护十字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造纸车间用真空回头辊,包括回头辊整体结构1,回头辊整体结构1包括辊吸附筒103,辊吸附筒103的一端固定有辊头吸附端101,且辊吸附筒103的另一端固定有辊尾支撑座102,辊吸附筒103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吸水孔106,辊头吸附端101的一侧嵌入有回头辊排水管105和吸附端调节结构2,且辊头吸附端101的底端设置有吸附端底座104,辊头吸附端101的一侧固定有吸附端状态表107,吸水孔106的内部粘接固定有吸水孔支撑结构3。
为了使避免影响辊头吸附端101的读数等操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吸附端调节结构2包括吸附端调节杆201,吸附端调节杆201的一端卡合有调节杆折叠把手202,调节杆折叠把手202的一端设置有把手转动端203,且调节杆折叠把手202的另一端设置有把手卡合u型端205,把手转动端203和吸附端调节杆201之间嵌入有把手限位钉204。
为了使更好的支撑毛毡,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吸水孔支撑结构3包括支撑环301,支撑环301的内部设置有支护十字架302,支护十字架302和支撑环301为一体式结构。
为了使调节杆折叠把手202能够顺利折叠,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调节杆折叠把手202的尾端和吸附端调节杆201通过把手限位钉204转动连接,且调节杆折叠把手202的顶端和吸附端调节杆201通过把手卡合u型端205卡合固定连接。
为了使支撑环301固定牢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环301和吸水孔106通过胶体粘接固定,且支撑环301以及支护十字架302表面曲率和辊吸附筒103表面曲率一致。
为了使辊头吸附端101和辊吸附筒103之间固定牢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辊头吸附端101和辊吸附筒10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辊尾支撑座102和辊吸附筒10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首先检查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固定以及安全防护,然后就可以使用了,使用时,当需要调节辊头吸附端101时,旋转打开调节杆折叠把手202,使得调节杆折叠把手202与吸附端调节杆201呈垂直状态,此时即可握住调节杆折叠把手202进行转动,直至辊头吸附端101状态合适即可,调节完成后,将调节杆折叠把手202放回,使得调节杆折叠把手202和吸附端调节杆201通过把手卡合u型端205卡合固定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造纸车间用真空回头辊,包括回头辊整体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头辊整体结构(1)包括辊吸附筒(103),所述辊吸附筒(103)的一端固定有辊头吸附端(101),且辊吸附筒(103)的另一端固定有辊尾支撑座(102),所述辊吸附筒(103)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吸水孔(106),所述辊头吸附端(101)的一侧嵌入有回头辊排水管(105)和吸附端调节结构(2),且辊头吸附端(101)的底端设置有吸附端底座(104),所述辊头吸附端(101)的一侧固定有吸附端状态表(107),所述吸水孔(106)的内部粘接固定有吸水孔支撑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车间用真空回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端调节结构(2)包括吸附端调节杆(201),所述吸附端调节杆(201)的一端卡合有调节杆折叠把手(202),所述调节杆折叠把手(202)的一端设置有把手转动端(203),且调节杆折叠把手(202)的另一端设置有把手卡合u型端(205),所述把手转动端(203)和吸附端调节杆(201)之间嵌入有把手限位钉(2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车间用真空回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孔支撑结构(3)包括支撑环(301),所述支撑环(301)的内部设置有支护十字架(302),所述支护十字架(302)和支撑环(301)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造纸车间用真空回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折叠把手(202)的尾端和吸附端调节杆(201)通过把手限位钉(204)转动连接,且调节杆折叠把手(202)的顶端和吸附端调节杆(201)通过把手卡合u型端(205)卡合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造纸车间用真空回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301)和吸水孔(106)通过胶体粘接固定,且支撑环(301)以及支护十字架(302)表面曲率和辊吸附筒(103)表面曲率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纸车间用真空回头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头吸附端(101)和辊吸附筒(10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辊尾支撑座(102)和辊吸附筒(10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