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弯管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3-06  92


本实用新型属于零件工件加工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弯管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规格的弧度件成形均为公司自制生产,产量比较大,如使用数码二维弯管机生产设备,不能满足公司大片车间的日产计划和焊装生产线的正常产量,且继续引进先进数控设备,需要增加很大的设备购买成本和操作员工培训费用成本,设备占地面积空间也比较大,由于工作场地使用有限,设备密集并有安全引患因素,因此设计一种新型弯管机的成形工装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弯管机,以解决:1、使用二维数控弯管机设备,需要专业培训人员来进行操作,弯管制作都需要提前数控编程,提前准备工作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并且作业难度大;2、二维数控弯管机设备价格昂贵及培训专业操作人员增加费用成本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弯管机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弯管机,包括水平的旋转平台和固定平台,旋转平台和固定平台之间形成弧形对接,旋转平台的外弧形边缘设置弧形立模板,固定平台的内弧形边缘设置与立模板对应的模具轴,通过将管件固定在立模板的弧形外侧,推动旋转平台绕点自转,使管件在立模板和模具轴之间挤压成型。

进一步,贴合立模板的内弧形一侧设置凸起的加强固定板,立模板和加强固定板的上方盖合有与立模板对应的弧形压板。

进一步,所述管件通过定位板固定连接在立模板弧形外侧的一端,通过在定位板与立模板弧形外侧卡合的一面上设置第二螺栓,使定位板、管件和立模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旋转平台上设置有第一支点,旋转平台中心处设置有第二支点,通过推动第一支点使旋转平台绕第二支点为圆心旋转。

进一步,所述固定平台上开设与模具轴对应的轴孔,模具轴旋转连接设置在轴孔内。

进一步,所述立模板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连接板的平面区域通过第一螺栓与旋转平台的平面贴合锁紧固定。

进一步,所述固定平台的平面上设置用于安装管件的定位区域。

进一步,所述旋转平台和固定平台水平固定在固定钢架上。

进一步,还包括液压油缸,油缸与第一支点相连接,通过启动工作液压油缸来推动第一支点使旋转平台旋转。

进一步,所述模具轴采用模具钢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机具有以下优点:零件尺寸定位简单,精确对准安装孔位,操作者手动上下物料管件,上手快,操作便捷,更换模具比较方便,使用率高,且节省成本费用,经济实用,并能增加生产效率,设备占地面积小,工作空间大,使用灵活,排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机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机液压油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机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机固定平台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弯管机旋转平台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说明:1、旋转平台;2、固定平台;3、定位区域;4、立模板;5、连接板;6、第一螺栓;7、加强固定板;8、压板;9、定位板;10、第二螺栓;11、第一支点;12、第二支点;13、模具轴;14、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弯管机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弯管机使用液压油缸调压原理的能量转换,来推动弯管机进行工作。

液压油缸采用常规的现有技术即可,包括油箱、电机、油箱上的油位显示屏、进油口、与进油口连接的进油管、出油口、与出油口连接的出油管、与进油管和出油管连接的油缸、液压装置、手动开关、电磁阀、液压装置上的调压开关、压力表等。启动电源后,检查油箱油位,缺油进行补油到合适位置,再旋转调压开关开关,逆时针为调大,顺时针为调小,把油压力调制4-6兆帕为最佳,也可根据钢管的厚度来微调压力,然后向前手动推动手动开关,油缸推动与弯管机相连接的支点,使弯管机开始运行。

弯管机包括固定钢架,固定钢架上水平设置两个平面作为旋转平台1和固定平台2,旋转平台1和固定平台2相互对接,旋转平台1和固定平台2形成弧形对接边,旋转平台1的对接边为凸弧形,固定平台2的对接边为凹弧形,两条对接边之间具有一定的弧形空隙。

旋转平台1上水平设置有调节模具区域,调节模具区域包括立模板4和连接板5,立模板4为贴合旋转平台1的弧形对接边设置的弧形立模板,立模板4固定连接在连接板5上,连接板5的平面区域通过多个第一螺栓6贴合旋转平台1固定锁紧,作为优选,第一螺栓6具有四个连接位,连接位可调节,主要分别适用于五十毫米的管件和四十毫米的管件,也可根据不同管件的规格将调节模具区域的立模板4和连接板5整体更换。

为增加模具的牢固性,在立模板4的弧形内侧贴合固定设置多个凸起的加强固定板7,在管件成型的过程中,加强固定板7对立模板4提供反向作用力,同时也更加利于对管件的挤压。立模板4和加强固定板7的上方盖合有压板8,同样的,压板8为与立模板4相应的弧形压板。

当需要安装待加工的管件时,将管件安装在贴合立模板4的弧形外侧处,然后通过定位板9将管件与立模板4固定连接,定位板9设置在立模板4的弧形一端处,将定位板9的中部弯折,弯折后形成相互垂直的两部分板面,其中与旋转平台1平行的板面卡合在压板8上,与旋转平台1垂直的板面卡合在管件外侧,通过在定位板9与旋转平台1垂直的板面上设置第二螺栓10,从而将管件与立模板4固定连接。

旋转平台1的一侧具有与油缸相连接的第一支点11,旋转平台1的中心位置具有第二支点12,通过油缸来推动旋转平台1的第一支点11,使旋转平台以第二支点12为圆心进行旋转运动。

固定平台2的弧形对接边贴合边缘处设置有模具轴13,模具轴13旋转连接在固定平台2上对应的轴孔14内,从而模具轴13可在轴孔14内自转,作为优选,模具轴13和轴孔14设置为三组,模具轴13采用模具钢制作,模具轴13和轴孔14可根据管件弯弧处的不同位置进行更换调节使用,并且更换方便即插即用。

工作时首先根据生产管件单件图纸弧度尺寸的要求,在固定平台2的平面上的相应位置划出定位线,然后根据定位线把管件安装在定位区域3。当旋转平台1转动时,模具轴13和立模板4之间形成相互挤压的力量,管件在模具轴13和立模板4之间中进行挤压成形,并且模具轴13在挤压过程中产生自转,与管件表面接触的部份减少磨擦阻力,避免管件表面受到挤压产生变形过大,使管件外观成形达到圆滑过渡。管件成形完成后,将管件取下,推动手动开关,则设备再一次运行退回原位置。

该弯管机设计主要针对常用钢管规格为(毫米):50x50x2.0、50x40x2.0、50x30x2.0、40x40x2.0、40x30x2.0、50x50x3.0、50x40x3.0、50x30x3.0、40x40x3.0、40x30x3.0。

使用该设计的新型弯管机,零件尺寸定位简单,精确对准安装孔位,操作者手动上下物料管件,上手快,操作便捷,更换模具比较方便,使用率高,且节省成本费用,经济实用,并能增加生产效率,设备占地面积小,工作空间大,使用灵活,排除安全隐患。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的旋转平台(1)和固定平台(2),旋转平台(1)和固定平台(2)之间形成弧形对接,旋转平台(1)的外弧形边缘设置弧形立模板(4),固定平台(2)的内弧形边缘设置与立模板(4)对应的模具轴(13),通过将管件固定在立模板(4)的弧形外侧,推动旋转平台(1)绕点自转,使管件在立模板(4)和模具轴(13)之间挤压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贴合立模板(4)的内弧形一侧设置凸起的加强固定板(7),立模板(4)和加强固定板(7)的上方盖合有与立模板(4)对应的弧形压板(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通过定位板(9)固定连接在立模板(4)弧形外侧的一端,通过在定位板(9)与立模板(4)弧形外侧卡合的一面上设置第二螺栓(10),使定位板(9)、管件和立模板(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平台(1)上设置有第一支点(11),旋转平台(1)中心处设置有第二支点(12),通过推动第一支点(11)使旋转平台(1)绕第二支点(12)为圆心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平台(2)上开设与模具轴(13)对应的轴孔(14),模具轴(13)旋转连接设置在轴孔(14)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模板(4)固定连接在连接板(5)上,连接板(5)的平面区域通过第一螺栓(6)与旋转平台(1)的平面贴合锁紧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平台(2)的平面上设置用于安装管件的定位区域(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平台(1)和固定平台(2)水平固定在固定钢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油缸,油缸与第一支点(11)相连接,通过启动工作液压油缸来推动第一支点(11)使旋转平台(1)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轴(13)采用模具钢制作。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弯管机,包括水平的旋转平台和固定平台,旋转平台和固定平台之间形成弧形对接,旋转平台的外弧形边缘设置弧形立模板,固定平台的内弧形边缘设置与立模板对应的模具轴,通过将管件固定在立模板的弧形外侧,推动旋转平台绕点自转,使管件在立模板和模具轴之间挤压成型。本实用新型零件尺寸定位简单,精确对准安装孔位,操作者手动上下物料管件,上手快,操作便捷,更换模具比较方便,使用率高,且节省成本费用,经济实用,并能增加生产效率,设备占地面积小,工作空间大,使用灵活,排除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贾炬;陈征荣;高航行;刘大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1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