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板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薄板弯曲装置。
背景技术:
加工小型工件时,常常需要对薄钢板进行弯曲,手动弯曲尺寸不易控制,所以现阶段一般是采用专用的冲压模具加工。一方面,制作专用模具的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要使专用模具实现对不同尺寸的薄板材料均适用,技术较复杂。还有的方法是将工件的弯曲段单独冲压,之后再与平直段通过点焊拼接,这种方法的拼接过程制造了误差,而且增加了后续的人工矫形工序,影响效率,最终产品还带有无法消除的拼缝,影响产品外观和功能。公开号为cn204486517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手动薄板弯曲装置,该装置由两边的框体固定3个工作辊,一个在上中部,可上下调整,另外两个固定在下部。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与三辊卷板机相同,通过上下调节上辊以控制卷板的半径,通过转动主动辊以进行弯曲。该装置结构较简单,可以加工不同半径的筒形工件。但该装置同时也具有三辊卷板机的局限,即进料的角度不易控制,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通过测量计算,才能保证板材垂直进入装置。且该装置需要通过预弯然后才能进行卷制,难以控制工件平直段不被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板弯曲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板弯曲装置,包括基座、弯曲杠杆、固定芯轴、销子,所述固定芯轴与销子中的任意一个设在基座上,另一个设在弯曲杠杆上,固定芯轴与销子之间配合连接,所述基座上设有挡板,所述弯曲杠杆上设有旋转压轴。
通过固定芯轴与销子配合定位,由挡板对工件定位,旋转压轴绕固定芯轴旋转,即完成金属工件的弯曲成型,操作方便。该装置结构更为简单,造价低廉,只需改变固定芯轴的直径,即可控制工件弯曲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压轴外面套设有轴承。旋转压轴绕固定芯轴旋转,轴承沿着工件表面滚动,几乎没有滑动摩擦力,使弯曲过程平滑,工件没有位移,减小误差。
所述固定芯轴固定在基座上,销子固定在弯曲杠杆上。相较于固定芯轴固定在弯曲杠杆上的连接方式,该设置固定芯轴与工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因而避免了工件位移,减小误差。
所述固定芯轴与销子之间的配合间隙量为0.05~0.5mm。在该范围内,工件的弯曲半径误差在0.5mm范围内,不影响其性能,同时固定芯轴与销子之间不会因为间隙过大而脱出、歪曲,也不会由于配合过紧而卡涩难以旋转。
所述旋转压轴与销子之间的轴心距离比旋转压轴、固定芯轴的外半径之和大0.2~2.2mm。以减小工件弯曲误差,并且适用于0.2mm以下的钢板。
所述固定芯轴、旋转压轴的高度在110mm以内。当材料宽度大于110mm时误差较大,废品率较高,该设置限制板材宽度,减小了废品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进行薄板弯曲,只需进行一次旋转弯曲杠杆的动作即完成一个工件,操作方便;且该装置与三辊式的手动薄板弯曲装置相比,结构更为简单;该装置造价低廉,只需改变固定芯轴的直径,即可控制工件弯曲半径,便于针对需要的工件弯曲尺寸进行系列化生产,相较于专用模具,大大降低了成本,且无需将工件割分成几部分拼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操作步骤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操作步骤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操作步骤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操作步骤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11-挡板;2-弯曲杠杆;21-旋转压轴;22-轴承;3-固定芯轴;4-销子;5-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板弯曲装置,包括基座1、弯曲杠杆2、固定芯轴3、销子4,所述固定芯轴3与销子4中的任意一个设在基座1上,另一个设在弯曲杠杆2上,固定芯轴3与销子4之间配合连接,所述基座1上设有挡板11,所述弯曲杠杆2上设有旋转压轴21。
通过固定芯轴3与销子4配合定位,由挡板11对工件5定位,旋转压轴21绕固定芯轴3旋转,即完成金属工件5的弯曲成型,操作方便。该装置结构更为简单,造价低廉,只需改变固定芯轴3的直径,即可控制工件5弯曲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压轴21外面套设有轴承22。旋转压轴21绕固定芯轴3旋转,轴承22沿着工件5表面滚动,几乎没有滑动摩擦力,使弯曲过程平滑,工件5没有位移,减小误差。
所述固定芯轴3固定在基座1上,销子4固定在弯曲杠杆2上。相较于固定芯轴3固定在弯曲杠杆2上的连接方式,该设置固定芯轴3与工件5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因而避免了工件5位移,减小误差。
所述固定芯轴3与销子4之间的配合间隙量为0.05~0.5mm。在该范围内,工件5的弯曲半径误差在0.5mm范围内,不影响其性能,同时固定芯轴3与销子4之间不会因为间隙过大而脱出、歪曲,也不会由于配合过紧而卡涩难以旋转。
所述旋转压轴21与销子4之间的轴心距离比旋转压轴21、固定芯轴3的外半径之和大0.2~2.2mm。以减小工件5弯曲误差,并且适用于0.2mm以下的钢板。
所述固定芯轴3、旋转压轴21的高度在110mm以内。当材料宽度大于110mm时误差较大,废品率较高,该设置限制板材宽度,减小了废品率。
基座1与挡板11之间、弯曲杠杆2与旋转压轴21之间、固定芯轴3与基座1之间,均可以采用销钉连接或焊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步骤如图2~5所示:先按图2将工件5放置在基座1上,由挡板11定位,再按图3将弯曲杠杆2与基座1定位,即销子4与固定芯轴3配合,最后按图4,握住弯曲杠杆2相对基座1旋转,旋转至需要的尺寸时取下工件5。图5是工件5弯曲成型后的例子。
1.一种薄板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弯曲杠杆(2)、固定芯轴(3)、销子(4),所述固定芯轴(3)与销子(4)中的任意一个设在基座(1)上,另一个设在弯曲杠杆(2)上,固定芯轴(3)与销子(4)之间配合连接,所述基座(1)上设有挡板(11),所述弯曲杠杆(2)上设有旋转压轴(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压轴(21)外面套设有轴承(2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芯轴(3)固定在基座(1)上,销子(4)固定在弯曲杠杆(2)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芯轴(3)与销子(4)之间的配合间隙量为0.05~0.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压轴(21)与销子(4)之间的轴心距离比旋转压轴(21)、固定芯轴(3)的外半径之和大0.2~2.2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芯轴(3)、旋转压轴(21)的高度在110mm以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