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叶收购场所吸烟行为监测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烟叶收购场所为公共区域,人员密集而且烟叶为易燃品,继而吸烟行为在烟叶收购场所是明令禁止的。依靠检查人员的巡逻浪费人力而且效果不佳。然而现有的吸烟行为监测装置无法准确的捕捉到吸烟人员,继而无法对其进行教育处罚,从而无法杜绝吸烟行为的发生。
烟叶收购场所对灯光要求较高,因此有大量的灯源,若能结合灯源实现吸烟行为检测是一举两得的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准确监测捕捉吸烟行为的烟叶收购场所吸烟行为监测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烟叶收购场所吸烟行为监测报警装置,它包括吊线、固定壳、环形灯、旋转外壳和监测报警装置;固定壳为环形,环形灯固定设置在固定壳的底部;固定壳上方呈圆周型等间距固定设置若干吊线;吊线的上方设置挂板;固定壳的外侧圆周上设置t型环槽,t型环槽的上顶面设置环形导电片a,t型环槽的下底面设置环形导电片b,环形导电片a和环形导电片b分别与零线和火线相连接;旋转外壳为环形壳体,旋转外壳的内部设置t型凸起,所述t型凸起与t型环槽相配合,且t型凸起沿t型环槽滑动;t型凸起的上顶面设置导电片c且导电片c与环形导电片a相接触;t型凸起的下底面设置导电片d且导电片d与环形导电片b相接触;旋转外壳的内侧设置轮齿,轮齿与传动齿轮相啮合,轮齿位于t型凸起的上方;传动齿轮与电机驱动连接,电机设置在固定壳上;连接板斜向下对称设置在旋转外壳的外侧,连接板的外侧与监测报警装置连接;监测报警装置包括烟火探测器、激光发射器、蜂鸣器、摄像头和控制器。
进一步的,连接板的外侧与监测报警装置的连接方式为通过销轴的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接收终端为工作人员的手机和/或日常监控用的电脑。
进一步的,旋转外壳上方设置环形防尘板。
进一步的,t型凸起与t型环槽相接触的面上设置有滚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烟叶收购场所吸烟行为监测报警装置的固定壳上设置环形灯,使该装置实现照明功能。固定壳的外侧可转动设置旋转外壳,监测报警装置设置在旋转外壳上,电机带动旋转外壳转动,使该装置在电机的带动下相对于固定壳转动,继而监测报警装置可全方位的监测烟叶收购场所。监测报警装置发现吸烟行为,蜂鸣器报警,摄像头吸烟行为记录下来,无线传输模块将所记录的影像资料发到接收终端,通过影响资料和激光发射器的定位作用即可确认吸烟人员,并对其进行教育处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侧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监测报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吊线1、固定壳2、环形灯3、旋转外壳4、监测报警装置5、挂板6、t型环槽7、环形导电片a8、环形导电片b9、环形防尘板10、t型凸起11、滚珠12、导电片c13、导电片d14、轮齿15、传动齿轮16、电机17、连接板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4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以下方位描述若无具体说明,皆以附图1的方位为准。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在烟叶收购场所的顶棚或操作台上方的吊灯处密集安装,使相邻的监测报警装置能够协同作用,防止遗漏。
该实用新型为一种烟叶收购场所吸烟行为监测报警装置,它包括吊线1、固定壳2、环形灯3、旋转外壳4和监测报警装置5;固定壳2为环形,用卡扣将环形灯3固定在固定壳2的底部。固定壳2上方呈圆周型等间距固定设置若干吊线1(如图1所示,吊线1为3根),吊线1的数量大于等于3根。吊线1的上方设置挂板6,挂板6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烟叶收购场所的上方,吊线1连接挂板6和固定壳2,使固定壳2相对于地面水平。吊线1可以是包裹着电线的钢丝绳;也可是只是起连接作用的钢丝绳。电线穿过挂板进入固定壳2内部。固定壳2的外侧圆周上设置t型环槽7,t型环槽7的上顶面设置环形导电片a8,t型环槽7的下底面设置环形导电片b9。电线进入固定壳2内部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环形灯3连接,一部分的零线和火线分别与环形导电片a8和环形导电片b9相连接。旋转外壳4为环形壳体,旋转外壳4上方设置环形防尘板10。旋转外壳4的内部设置t型凸起11,所述t型凸起11与t型环槽7相配合,且t型凸起11沿t型环槽7滑动,即旋转外壳4相对于固定壳2可做旋转运动。为了t型凸起11与t型环槽7的相对滑动更顺畅,t型凸起11与t型环槽7相接触的面上分别设置滚珠12。t型凸起11的上顶面设置导电片c13且导电片c13与环形导电片a8相接触,t型凸起11的下底面设置导电片d14且导电片d14与环形导电片b9相接触。通过电片c13与环形导电片a8的接触和导电片d14与环形导电片b9的接触和电线的传输功能使旋转外壳4上的电力元件获得电能,正常运转。旋转外壳4的内侧设置轮齿15,轮齿15与传动齿轮16相啮合,传动齿轮16可通过与轮齿15的啮合带动旋转外壳4转动,轮齿15位于t型凸起11的上方。电机17设置在固定壳2上,传动齿轮16与电机17驱动连接,即电机17的输出端上通过键与传动齿轮16连接,从而旋转外壳4相对于固定壳2转动。连接板18斜向下对称焊接在旋转外壳4的外侧,连接板18的外侧与监测报警装置5连接,为了使监测报警装置5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烟叶收购场所,连接板18的外侧与监测报警装置5的连接方式为通过销轴的可转动连接,使得监测报警装置5的角度可调节。监测报警装置5包括烟火探测器、蜂鸣器、摄像头和控制器。控制器分别控制连接烟火探测器、蜂鸣器和摄像头,对于控制器与外部的通信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数据线连接,此时需要留有足够长的数据线以保证旋转外壳4的转动,当然,此时旋转外壳正转一圈后再反转,如此往复。控制器还可以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外部通信连接。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计有激光发射器,当探测到火源时,激光发射器可以对火源位置发出照射以便于警示和方便找出吸烟人员。优选的,烟火探测器包括用于检测明火的紫外光或红外光感烟探测器和用于检测烟雾的离子感烟探测器。当有人吸烟时,其点烟产生的明火可被紫外光或红外光感烟探测器检测到,即便有小概率没有检测到明火,离子感烟探测器也会检测到烟雾,此时控制器控制蜂鸣器鸣叫,并且旋转外壳4停止转动或者根据设定的程序左右缓慢摆转。同时可以打开激光发射器往吸烟行为发生处照射以提醒人们吸烟的大概位置,同时启动摄像机将吸烟行为拍摄下来。控制器控制无线传输模块将所拍摄下来的资料发到接收终端,接收终端为是工作人员的手机和/或日常监控用的电脑。工作人员通过观看所接受到的影像资料,确定吸烟人员。在烟叶收购场所的入口的墙上设置环形灯开关和监测报警装置开关,环形灯3和监测报警装置5的电源控制机构相对独立,使得无需使用环形灯3来照明的时候,监测报警装置5也能正常运行。当然,烟叶收购场所吸烟行为监测报警装置除了可以对吸烟行为进行监控,也可以对火灾等情况进行报警。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烟叶收购场所吸烟行为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吊线、固定壳、环形灯、旋转外壳和监测报警装置;固定壳为环形,环形灯固定设置在固定壳的底部;固定壳上方呈圆周型等间距固定设置若干吊线;吊线的上方设置挂板;固定壳的外侧圆周上设置t型环槽,t型环槽的上顶面设置环形导电片a,t型环槽的下底面设置环形导电片b,环形导电片a和环形导电片b分别与零线和火线相连接;旋转外壳为环形壳体,旋转外壳的内部设置t型凸起,所述t型凸起与t型环槽相配合,且t型凸起沿t型环槽滑动;t型凸起的上顶面设置导电片c且导电片c与环形导电片a相接触;t型凸起的下底面设置导电片d且导电片d与环形导电片b相接触;旋转外壳的内侧设置轮齿,轮齿与传动齿轮相啮合,轮齿位于t型凸起的上方;传动齿轮与电机驱动连接,电机设置在固定壳上;连接板斜向下对称设置在旋转外壳的外侧,连接板的外侧与监测报警装置连接;监测报警装置包括烟火探测器、蜂鸣器、摄像头和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收购场所吸烟行为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板的外侧与监测报警装置的连接方式为通过销轴的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收购场所吸烟行为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终端为工作人员的手机和/或日常监控用的电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收购场所吸烟行为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外壳上方设置环形防尘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收购场所吸烟行为监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t型凸起与t型环槽相接触的面上设置有滚珠。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