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安全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3-07  110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安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安全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夜间视野范围减小,高速公路上照明设施不多,司机的反应速度不如白天等因素,夜间高速公路的事故频率比白天要高很多。尤其是高速路交汇处,不论是主干道的驾驶司机还是支路的驾驶司机,由于道路结构原因无法第一时间知道对方的位置,往往到了交汇路口才能通过余光或后视镜发现对方车辆,反应时间大大降低。为了减少高速路交汇处的交通事故,提高出行者在夜间出行的安全感,在路口设置安全引导装置用于显示来车距离,这样可以提前让驾驶员了解另一条车道上车辆的位置情况,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安全引导装置,它结构简单方便安装,能够实现显示来车相对于高速路交汇处的距离的功能,提醒驾驶司机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安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t型支撑杆、车辆检测装置、测速装置、照明装置、太阳能电池板、两个显示屏及两个显示屏支撑装置;所述支架为双层桁架结构,所述照明装置等距阵列设置在一根横杆上,所述横杆穿过双层桁架结构的垂直杆,设置在双层桁架结构的下层桁架的下方;所述两个显示屏通过显示屏支撑装置设置在支架上层,所述测速装置由测速雷达与摄像机组成,所述测速雷达与所述摄像机设置在显示屏两侧;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铰接轴安装在支架上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能环保,通过车辆检测装置对车辆到位的检测,并在显示屏上显示车辆距路口交汇处的即时距离与车牌号,使驾驶司机在夜间能够清楚地了解另一条车道上的行驶状况,从而及时做出反应与调整,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架;2、照明灯;3、立柱;4、摄像机;5、显示屏;6、太阳能电池板;7、测速雷达;8、套筒;9、t型支撑架;10、横杆;11、车辆检测装置;12、螺杆;13、显示屏支撑装置;14、凹槽一;15、凹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地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安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t型支撑杆9、车辆检测装置11、测速装置、照明装置2、太阳能电池板6、两个显示屏5及两个显示屏支撑装置13;所述支架1为双层桁架结构,所述照明装置等距阵列设置在一根横杆10上,所述横杆10穿过双层桁架结构的垂直杆,设置在双层桁架结构的下层桁架的下方;所述两个显示屏5通过显示屏支撑装置设置13在支架上层,所述测速装置由测速雷达7与摄像机4组成,所述测速雷达7与所述摄像机4设置在显示屏5两侧;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通过铰接轴安装在支架1上层。

如图1、2、3所示,所述显示屏支撑装置由套筒8、两根平行的支柱3组成,所述套筒8呈矩形状,套筒8大端面设有与两根支柱3形状大小相同的凹槽,套筒8与显示屏5的背面螺钉连接。

如图2、3所示,所述套筒8的窄侧面通过螺杆12实现套筒8与支柱3的紧密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t型支撑杆9由一体连接且互相垂直的长矩形杆和短矩形杆组成,t型支撑杆9设置在支架1的上层桁架的框架内,t型支撑杆9的长矩形杆前侧面上开设有四个凹槽一14,所述支架1的上层桁架的前端横梁内侧面上开设有四个凹槽二15,所述四个凹槽一14和四个凹槽二15一一对应用于插接固定四根支柱3。

如图3所示,所述t型支撑杆9的短矩形杆通过固定在支架1的立柱支撑,且短矩形杆的中间位置设有圆孔,其大小与上层桁架上的圆孔相等,通过一根圆柱长杆使t型支撑杆9与上层桁架的内侧紧密接触。

如图4所示,所述车辆检测装置11由光电传感器组成,在两条车道外沿,距离显示屏五十、一百、一百五十、二百米处等距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车辆经过对应位置的车辆检测装置11时,车辆检测装置11向处理器发出信号,处理器接收的信号之后命令显示屏5显示对应的数字。倘若不同位置的车辆检测装置11同时检测到过往车辆,则令显示屏显示距离最近的数字。由于本装置主要工作时间为夜晚,故在白天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6储能。当测速雷达7检测到车辆的行驶速度超过规定时,摄像机4对经过车辆进行拍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安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t型支撑杆(9)、车辆检测装置(11)、测速装置、照明装置(2)、太阳能电池板(6)、两个显示屏(5)及两个显示屏支撑装置(13);所述支架(1)为双层桁架结构,所述照明装置等距阵列设置在一根横杆(10)上,所述横杆(10)穿过双层桁架结构的垂直杆,设置在双层桁架结构的下层桁架的下方;所述两个显示屏(5)通过显示屏支撑装置设置在支架(1)上层,所述测速装置由测速雷达(7)与摄像机(4)组成,所述测速雷达(7)与所述摄像机(4)设置在显示屏(5)两侧;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通过铰接轴安装在支架(1)上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安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支撑装置由套筒(8)、两根平行的支柱(3)组成,所述套筒(8)呈矩形状,套筒(8)大端面设有与两根支柱(3)形状大小相同的凹槽,套筒(8)与显示屏(5)的背面螺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安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支撑杆(9)由一体连接且互相垂直的长矩形杆和短矩形杆组成,t型支撑杆(9)设置在支架(1)的上层桁架的框架内,t型支撑杆(9)的长矩形杆前侧面上开设有四个凹槽一(14),所述支架(1)的上层桁架的前端横梁内侧面上开设有四个凹槽二(15),所述四个凹槽一(14)和四个凹槽二(15)一一对应用于插接固定四根支柱(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安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检测装置(11)由光电传感器组成,在两条车道外沿,距离显示屏50、100、150、200米处等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安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支撑杆(9)的短矩形杆通过固定在支架(1)的立柱支撑,且短矩形杆的中间位置设有圆孔,其大小与上层桁架上的圆孔相等,通过一根圆柱长杆使t型支撑杆(9)与上层桁架的内侧紧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安全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8)的窄侧面通过螺杆(12)实现套筒(8)与支柱(3)的紧密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多功能智能交通安全引导装置,属于智能交通安全装置领域。该装置包括支架、T型支撑杆、显示屏、显示屏支撑装置、车辆检测装置、测速装置、照明装置、太阳能电池板;支架为双层桁架结构,照明装置等距阵列设置在一根横杆上,横杆穿过桁架结构的垂直杆设置在下层桁架的下方;显示屏通过显示屏支撑装置设置在桁架上层,测速装置由测速雷达与摄像机组成,测速装置设置在显示屏两侧;太阳能电池板通过铰接装置设置在桁架上层。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在夜间检测来车位置,实时显示车辆相对于高速路交汇路处的距离,从而使驾驶司机提前了解路况信息,大大增加了反应时间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徐占杰;张佳蕊;曹洪斌;徐占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9.2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1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