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不同车型侧围多角度侧整形的侧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3-08  8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侧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业中,车辆侧围外板试制阶段的侧整形工艺与量产阶段有很大的区别。在量产工艺中,一般通过斜楔机构将压力机滑块竖直方向运动转化成水平或倾斜方向运动,进而驱动整形模具完成侧整形。而在试制阶段,则会受制于费用和生产周期等原因,自动化程度没有那么高。

目前,在汽车试制样件开发领域中,车辆侧围外板钣金零件的侧整形是一大难点,在车辆侧围外板与车顶和后盖配合的部位,常常存在冲压负角,其只能通过侧整形才能实现成形。

车辆侧围外板在试制阶段的冲压成型工艺一般包括6个步骤(包括激光切边和切孔工序),即:1.拉延,拉延成形零件所有a面及大部分型面;2.粗略激光切边和切孔;3.翻边整形,将在拉延工序未成形到产品形状的区域(需侧整形的区域除外)成形到产品形状;4.侧整形,侧整形外板上a、b柱之间与顶盖搭接的部分;5.侧整形,侧整形外板上b柱与尾灯之间与顶盖和尾门搭接的部分;6.精确切边、切孔。

由上述车辆侧围外板冲压工艺可以看出,在试制阶段时,侧整形需要两道工序和两幅侧整形模具才能完成制作,而开发侧整形模具需要用的cam制造周期非常长,模具开发成本也很高。

基于此期望获得一种通用的侧整形机构,即侧整形机构的基体通用,各工序之间只要通过更换其中的镶块,即可实现多角度侧整形,其不仅可以大大地缩短制造样件的周期,而且也能保证产品质量,节约模具开发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不同车型侧围多角度侧整形的侧整装置,该侧整装置的基体通用,只需通过更换其中的镶块,即可实现多角度侧整形,不仅可以大大地缩短制造试样件的周期,而且还能保证产品的质量,节约模具开发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不同车型侧围多角度侧整形的侧整装置,其包括:

固定设置的下模铸件本体;

侧整模仁,其设于所述下模铸件本体上,所述侧整模仁上设有压料块自润滑导板;

压料块,其设于所述侧整模仁上方,并能够通过压料块润滑导板在高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侧整模仁滑动;

上模铸件本体,其设于所述压料块上方并与所述压料块连接;

水平侧整组件,其设于所述下模铸件本体上,所述水平侧整组件包括水平侧整刀块以及第一驱动元件,所述第一驱动元件驱动水平侧整刀块沿着水平方向移动;

带角度侧整组件,其设于所述下模铸件本体上,所述带角度侧整组件包括倾斜侧整刀块以及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驱动倾斜侧整刀块沿着与水平方向具有夹角的倾斜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案中,设计了一种包括下模铸件本体、侧整模仁、压料块、上模铸件本体、水平侧整组件和带角度侧整组件的侧整装置,该侧整装置可以有效通用于不同车型侧围,实现多角度侧整形。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不同车型侧围多角度侧整形的侧整装置,可以大大降低车型侧围侧整形模具制造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中,上述压料块、侧整模仁、水平侧整刀块以及倾斜侧整刀块的至少其中之一为具有可更换结构和/或形状的元件。

上述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考虑到实际需求的差异,用户均可以根据不同车型侧围外板侧整形区域的不同结构,制作和更换本实用新型侧整装置的压料块、侧整模仁、水平侧整刀块以及倾斜侧整刀块中一种或几种,从而可以实现针对不同车型的快速切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中,所述水平侧整刀块包括第一刀块和第二刀块。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中,所述水平侧整组件还包括:

水平侧整刀块导轨座,其设于所述下模铸件本体上,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设于所述水平侧整刀块导轨座上,所述水平侧整刀块导轨座上设有第一自润滑导板;

第一滑块,其通过第一自润滑导板与所述水平侧整刀块导轨座可滑动连接,所述水平侧整刀块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上。

在上述方案中,水平侧整组件中还可以包括有第一滑块压板,第一滑块压板可以保证第一滑块在水平侧整刀块导轨座上的正常滑动,有效防止第一滑块脱离轨道。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中,所述水平侧整刀块导轨座通过设于下模铸件本体上的定位键设置在下模铸件本体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中,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包括第一液压缸。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中,所述带角度侧整组件还包括:

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其设于所述下模铸件本体上,所述第二驱动元件设于所述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上,所述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上设有第二自润滑导板;

第二滑块,其通过第二自润滑导板与所述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可滑动连接,所述倾斜侧整刀块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上。

在上述方案中,带角度侧整组件中还可以包括有第二滑块压板,第二滑块压板可以保证第二滑块在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上的正常滑动,有效防止第二滑块脱离轨道。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中,所述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通过设于下模铸件本体上的定位键设置在下模铸件本体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中,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包括第二液压缸。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中,所述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上还设有侧边自润滑导板,所述第二滑块还通过侧边自润滑导板与所述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可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所述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通用性较强,可以实现不同车型各种类型侧围。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可以实现多角度侧整形,可以使模具数量减少,大大降低模具费用,同时也大大缩短模具的制作周期。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可以实现一次性侧整形成型,有效减少人工多次摆放装夹零件造成的误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在保证侧围外板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多角度侧整形,该侧整装置针对不同车型侧围都能通用,大大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下带角度侧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下水平侧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下完成侧整型面的一种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下完成侧整型面的另一种视角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不同车型侧围多角度侧整形的侧整装置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然而该解释和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构成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可以包括:下模铸件本体1、侧整模仁2、压料块3、上模铸件本体4、水平侧整组件5和带角度侧整组件6。其中,侧整模仁2、水平侧整组件5和带角度侧整组件6均设于固定设置的下模铸件本体1上,压料块3设于侧整模仁2上方,上模铸件本体4设于压料块3上方并与压料块3连接。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侧整模仁2上还设有压料块自润滑导板21,设置在侧整模仁2上的压料块3可以通过压料块润滑导板21,实现在高度方向上相对于侧整模仁2滑动。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下带角度侧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2和图3可以看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述侧整装置的水平侧整组件5可以包括:水平侧整刀块51、第一驱动元件52、水平侧整刀块导轨座53、第一滑块54和第一滑块压板55。其中,水平侧整刀块51可以包括第一刀块511和第二刀块512,第一驱动元件52可以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一驱动元件52可以用于驱动水平侧整刀块51沿着水平方向移动。

此外,在水平侧整组件5中,水平侧整刀块导轨座53可以设置在下模铸件本体1上,第一驱动元件52可以设置于水平侧整刀块导轨座53上,水平侧整刀块导轨座53上可以再设置第一自润滑导板531,第一滑块54可以通过第一自润滑导板531从而与水平侧整刀块导轨座53实现可滑动的连接。相应地,水平侧整刀块51可以设置于第一滑块54上,并可以随着第一滑块54实现在水平侧整刀块导轨座53上滑移。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块压板55可以有效防止第一滑块54脱离导轨。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水平侧整刀块导轨座53可以准确有效的设置在下模铸件本体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模铸件本体1上还设置了定位键11,水平侧整刀块导轨座53可以通过定位键11设置在下模铸件本体1上。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下水平侧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同时结合参考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述侧整装置的带角度侧整组件6可以包括:倾斜侧整刀块61、第二驱动元件62、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63、第二滑块64和第二滑块压板65。其中,第二驱动元件62可以包括第二液压缸,第二驱动元件62可以用于驱动倾斜侧整刀块61沿着与水平方向具有夹角的倾斜方向移动。

此外,在带角度侧整组件6中,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63可以设置在下模铸件本体1上,第二驱动元件62可以设置于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63上,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63上可以再设置第二自润滑导板631。第二滑块64可以通过第二自润滑导板631从而与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63实现可滑动连接。相应地,倾斜侧整刀块61可以设置于第二滑块64上,并随着第二滑块64实现在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63上滑移。

另外,由于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63相对于水平面带有角度,为了防止第二滑块64脱离导轨,保证第二滑块64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63上正常滑移,在本实施方式中,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63上还可以设置有侧边自润滑导板632以及第二滑块压板65。

需要说明的是,与水平侧整刀块导轨座53类似,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63同样也可以通过设置于下模铸件本体1上的定位键11设置在下模铸件本体1上。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述侧整装置中的压料块3、侧整模仁2、水平侧整刀块51以及倾斜侧整刀块61,均可以根据不同车型侧围外板侧整形区域的不同结构和形状来进行制作和更换,从而可以实现针对不同车型的快速切换。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下完成侧整型面的一种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下完成侧整型面的另一种视角下的示意图。

如图5和图6所示,同时结合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述侧整装置可以有效进行侧围侧整形。首先,可以将需要侧整形的产品制件7放入固定在下模铸件本体1上的侧整模仁2上面,机床上压料块3相对于侧整模仁2滑动下行,上模铸件本体4和压料块3可以由六个压料块自润滑导板21导向,压紧产品制件7。侧整装置中的第一驱动元件52对应的四个第一液压油缸可以推动水平侧整组件5上的第一滑块54沿着水平方向向左运动。相应地,第二驱动元件62对应的两个第二液压油缸可以推动带角度侧整组件6中的第二滑块64与车身方向成一定角度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块54可以由第一自润滑导板531引导,第二滑块64可以由第二自润滑导板631和侧边自润滑导板632进行引导导向,在第一滑块压板55和第二滑块压板65固定的情况下,第一滑块54和第二滑块64可以向左分别带动滑块上的水平侧整刀块51和倾斜侧整刀块61,对压紧在侧整模仁2上的产品制件7完成产品的侧整形。

产品制件7侧整形完成后,机床上压料块3相对于侧整模仁2滑动上行,压料板3松开产品制件7,第一驱动元件52对应的四个第一液压油缸和第二驱动元件62对应的两个第二液压油缸回程带动第一滑块54和第二滑块64退回,水平侧整刀块51和倾斜侧整刀块61复位,取出侧整形好的产品制件,模具完成一个完整的冲压工作循环。平行于车身方向的侧整形过程放大图如图5所示,用于车顶的区域至尾灯区域的侧整形。与车身成一定角度的侧整形过程放大图如图6所示,用于前风窗至车顶区域的侧整形。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整装置在保证侧围外板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多角度侧整形,该侧整装置针对不同车型侧围都能通用,大大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应用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现有技术部分并不局限于本申请文件所给出的实施例,所有不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相矛盾的现有技术,包括但不局限于在先专利文献、在先公开出版物,在先公开使用等等,都可纳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此外,本案中各技术特征的组合方式并不限本案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组合方式或是具体实施例所记载的组合方式,本案记载的所有技术特征可以以任何方式进行自由组合或结合,除非相互之间产生矛盾。

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随之做出的类似变化或变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得出或者很容易便联想到的,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不同车型侧围多角度侧整形的侧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设置的下模铸件本体;

侧整模仁,其设于所述下模铸件本体上,所述侧整模仁上设有压料块自润滑导板;

压料块,其设于所述侧整模仁上方,并能够通过压料块润滑导板在高度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侧整模仁滑动;

上模铸件本体,其设于所述压料块上方并与所述压料块连接;

水平侧整组件,其设于所述下模铸件本体上,所述水平侧整组件包括水平侧整刀块以及第一驱动元件,所述第一驱动元件驱动水平侧整刀块沿着水平方向移动;

带角度侧整组件,其设于所述下模铸件本体上,所述带角度侧整组件包括倾斜侧整刀块以及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驱动倾斜侧整刀块沿着与水平方向具有夹角的倾斜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块、侧整模仁、水平侧整刀块以及倾斜侧整刀块的至少其中之一为具有可更换结构和/或形状的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侧整刀块包括第一刀块和第二刀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侧整组件还包括:

水平侧整刀块导轨座,其设于所述下模铸件本体上,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设于所述水平侧整刀块导轨座上,所述水平侧整刀块导轨座上设有第一自润滑导板;

第一滑块,其通过第一自润滑导板与所述水平侧整刀块导轨座可滑动连接,所述水平侧整刀块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侧整刀块导轨座通过设于下模铸件本体上的定位键设置在下模铸件本体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包括第一液压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角度侧整组件还包括:

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其设于所述下模铸件本体上,所述第二驱动元件设于所述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上,所述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上设有第二自润滑导板;

第二滑块,其通过第二自润滑导板与所述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可滑动连接,所述倾斜侧整刀块设于所述第二滑块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通过设于下模铸件本体上的定位键设置在下模铸件本体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包括第二液压缸。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上还设有侧边自润滑导板,所述第二滑块还通过侧边自润滑导板与所述带角度侧整刀块导轨座可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不同车型侧围多角度侧整形的侧整装置,其包括:固定设置的下模铸件本体;侧整模仁,其设于下模铸件本体上,侧整模仁上设有压料块自润滑导板;压料块,其设于侧整模仁上方,并能够通过压料块润滑导板在高度方向上相对于侧整模仁滑动;上模铸件本体,其设于压料块上方并与压料块连接;水平侧整组件,其设于下模铸件本体上,水平侧整组件包括水平侧整刀块以及第一驱动元件,第一驱动元件驱动水平侧整刀块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带角度侧整组件,其设于下模铸件本体上,带角度侧整组件包括倾斜侧整刀块以及第二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元件驱动倾斜侧整刀块沿着与水平方向具有夹角的倾斜方向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徐健;胡亚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