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牌识别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停车场用智能车牌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车牌识别系统是计算机视频图像识别技术在车辆牌照识别中的一种应用,车牌识别技术要求能够将运动中的汽车牌照从复杂背景中提取并识别出来,通过车牌提取、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车牌字符识别等技术,识别车辆牌号、颜色等信息。
目前最新的技术水平为字母和数字的识别率可达到99.7%,汉字的识别率可达到99%。现有技术中,多数车牌识别设备由于设置于室外,长期与雨水接触,造成腐蚀,使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且多数车牌识别设备的连接导线直接暴露在设备外部,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使导线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停车场用智能车牌识别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停车场用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包括机箱、d摄像头和主板,所述机箱的一侧设有led补光灯,所述机箱一侧还设有led显示屏,所述机箱的顶端设有d摄像头,所述d摄像头通过底部设有的轴承与机箱的顶部旋转连接,所述机箱的另一侧设有横杆,所述横杆通过轴承与机箱内部设有的传动轴旋转连接,所述机箱的内部设有电箱,所述电箱与机箱固定连接,所述电箱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通过螺丝与电箱固定连接,所述机箱的内部还设有主板,所述主板通过设有的螺丝与机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主板的一侧设有处理器,所述主板的一侧设有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处理器通过主板一侧设有的卡槽与主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板的一侧还设有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主板就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板的一侧还设有数据储存模块,所述数据储存模块与主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箱的内部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传动带与电机间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箱的表面刷有涂料层,所述涂料层为防腐材料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箱底部设有安装螺丝,所述安装螺丝与底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箱的一侧设有扬声器,所述扬声器通过螺丝与机箱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停车场用智能车牌识别系统,通过设有的安装螺丝,方便设备进行安装,并且起到稳定设备的作用,通过机箱表面刷有的防腐涂料层,实现设备经久耐用,避免在使用中长期与雨水接触而造成腐蚀,从而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设有的扬声器,来实现对司机语音提醒,通过设有的led补光灯,实现设备在光线较暗时能够清楚的识别车牌,通过主板一侧设有的处理器,实现对车牌的识别处理,通过设有的数据储存模块,实现对数据的记录和储存,通过设有的数据传输模块,实现数据的传输功能,将记录并储存的数据传输出去,通过将部件安装在一个机箱内,实现设备的一体化,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线路裸露在外,从而造成损坏,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有效地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提高设备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led补光灯;3、led显示屏;4、3d摄像头;5、横杆;6、电箱;7、电机;8、传动轴;9、主板;10、处理器;11、数据传输模块;12、数据储存模块;13、安装螺丝;14、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停车场用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包括机箱1、3d摄像头4和主板9,机箱1的一侧设有led补光灯2,机箱1一侧还设有led显示屏3,机箱1的顶端设有3d摄像头4,3d摄像头4通过底部设有的轴承与机箱1的顶部旋转连接,机箱1的另一侧设有横杆5,横杆5通过轴承与机箱1内部设有的传动轴8旋转连接,机箱1的内部设有电箱6,电箱6与机箱1固定连接,电箱6的顶部设有电机7,电机7的底部通过螺丝与电箱6固定连接,机箱1的内部还设有主板9,主板9通过设有的螺丝与机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主板9的一侧设有处理器10,主板9的一侧设有卡槽,有效地解决了设备由于设置于室外,长期与雨水接触,造成腐蚀,使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且多数车牌识别设备的连接导线直接暴露在设备外部,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使导线易损坏的问题。
其中,处理器10通过主板9一侧设有的卡槽与主板9固定连接,通过设有的处理器10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
其中,主板9的一侧还设有数据传输模块11,数据传输模块11与主板9就固定连接,通过设有的数据传输模块11对数据进行传输。
其中,主板9的一侧还设有数据储存模块12,数据储存模块12与主板9固定连接,通过设有的数据储存模块12对数据信息进行记录存储。
其中,机箱1的内部设有传动轴8,传动轴8通过传动带与电机7间接连接,通过设有的传动轴8实现横杆5的起落。
其中,机箱1的表面刷有涂料层,涂料层为防腐材料层,避免在使用中长期与雨水接触,造成腐蚀,从而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的耐用性。
其中,机箱1底部设有安装螺丝13,安装螺丝13与底座固定连接,通过设有的安装螺丝13,方便设备进行安装,并且起到稳定设备的作用。
其中,机箱1的一侧设有扬声器14,扬声器14通过螺丝与机箱1固定连接,向外界传递最终信息,便于司机与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工作时,将设备稳定安装在停车场的出口或者入口,通过设有的安装螺丝13,将设备固定,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设有的横杆5,实现对需要出入的车辆进行拦截,确保需要出入的车辆能够停车接受设备的识别,通过设有的led补光灯2对进入识别区的车辆进行补光,再由3d摄像头4对车辆的车牌信息进行识别,并将该信息传递到主板9中的数据储存模块12进行存储,数据存储模块12内分为两个储存区,一个为临时存储单元,一个为固定存储单元,临时存储单元用于储存实感3d摄像头4采集的实时信息,并将该信息传递到处理器10进行处理,处理过后的结果通过主板9设有的数据传输模块11将数据传递出去,由扬声器14公布处理结果,通过处理后的结果判定是否启动电机7,由电机7带动横杆5抬起,同时将该信息传递到电脑终端,并进行数据存储。
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停车场用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3d摄像头(4)和主板(9),所述机箱(1)的一侧设有led补光灯(2),所述机箱(1)一侧还设有led显示屏(3),所述机箱(1)的顶端设有3d摄像头(4),所述3d摄像头(4)通过底部设有的轴承与机箱(1)的顶部旋转连接,所述机箱(1)的另一侧设有横杆(5),所述横杆(5)通过轴承与机箱(1)内部设有的传动轴(8)旋转连接,所述机箱(1)的内部设有电箱(6),所述电箱(6)与机箱(1)固定连接,所述电箱(6)的顶部设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底部通过螺丝与电箱(6)固定连接,所述机箱(1)的内部还设有主板(9),所述主板(9)通过设有的螺丝与机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主板(9)的一侧设有处理器(10),所述主板(9)的一侧设有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场用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10)通过主板(9)一侧设有的卡槽与主板(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场用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9)的一侧还设有数据传输模块(11),所述数据传输模块(11)与主板(9)就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场用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9)的一侧还设有数据储存模块(12),所述数据储存模块(12)与主板(9)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场用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内部设有传动轴(8),所述传动轴(8)通过传动带与电机(7)间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场用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表面刷有涂料层,所述涂料层为防腐材料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场用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底部设有安装螺丝(13),所述安装螺丝(13)与底座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停车场用智能车牌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一侧设有扬声器(14),所述扬声器(14)通过螺丝与机箱(1)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