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风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5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机主要由风管段、机壳、设置于机壳内的轴流风扇、驱动轴流风扇的马达组成,马达驱动风扇旋转,风扇带动空气流动,空气从风管段的出风端处吹出。轴流风扇带动空气向风管段的出风端流动,气流从出风端吹出后涡量较大,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吹风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吹风机噪音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吹风机,吹风机的输出功率为500w-1500w,吹风机的风速为40m/s-100m/s,且风量为200cfm-800cfm,吹风机包括:机壳,机壳设有握持部;轴流风扇,轴流风扇位于机壳内;马达,马达驱动轴流风扇,以产生气流;风管组件,风管组件与机壳连接,且风管组件包括至少一节风管段,至少一节风管段远离机壳的一端为出风端,至少一节风管段的出风端设置有锯齿结构,锯齿结构朝向出风的方向延伸,且锯齿结构的齿沿出风的方向渐缩以形成尖端部。

进一步地,锯齿结构具有多个齿,多个齿沿风管段的周向顺次排列以呈环状结构。

进一步地,齿为尖角型,或者锯齿结构为正弦型。

进一步地,锯齿结构的齿的厚度沿出风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锯齿结构的齿具有朝向风管段的管内的齿内侧面,以及朝向风管段的管外的齿外侧面,齿内侧面、齿外侧面为平面,且齿内侧面与齿外侧面的夹角为0-15度;或者齿内侧面为弧面,弧面沿背离齿外侧面的方向隆起。

进一步地,锯齿结构朝向风管段的管内的齿内侧面开设有多个凹坑,和/或,风管段靠近锯齿结构的管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凹坑。

进一步地,多个凹坑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多个凹坑的直径为2-5mm,多个凹坑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为2-10mm。

进一步地,至少一节风管段仅包括吹风管,吹风管的锯齿结构的每个齿的底宽为λ3,吹风管的锯齿结构的每个齿的高度为h3,

进一步地,至少一节风管段仅包括吹风管,吹风管的内径为50mm-100mm,吹风管的锯齿结构的齿数为8个-30个。

进一步地,风管组件包括多节风管段,且至少一组相邻的两个风管段的内径不同,且靠近出风侧的风管段的内径大于靠近进风侧的风管段的内径。

进一步地,风管组件包括两节风管段,两节风管段为吹风管;虹吸管,虹吸管与吹风管连通,虹吸管的内径大于吹风管的内径,以在虹吸管的进风端与吹风管的出风端之间形成虹吸进气间隙;吹风机具有通过虹吸管增大气流且使气流从虹吸管吹出的风量模式,以及气流直接从吹风管吹出的风速模式。

进一步地,吹风机为风速模式时,风速为50m/s-90m/s,马赫数为0.15-0.27,通过锯齿结构,以使得吹风机的尖声噪音下降1.8db-2.1db。

进一步地,吹风机为风量模式时,风速为40m/s-70m/s,马赫数为0.1-0.2,通过锯齿结构,以使得吹风机的尖声噪音下降1.5db-1.8db。

进一步地,吹风管的出风端设置有锯齿结构,和/或虹吸管的出风端上设置有锯齿结构。

进一步地,虹吸管的锯齿结构的每个齿的底宽为λ1,虹吸管的锯齿结构的每个齿的高度为h1,或者吹风管的内径为50mm-100mm,吹风管的锯齿结构的齿数为8-30个。

进一步地,吹风管的锯齿结构的每个齿的底宽为λ2,吹风管的锯齿结构的每个齿的高度为h2,或者虹吸管的内径为50-100mm,虹吸管的锯齿结构的齿数为12个-36个。

进一步地,吹风管的出风端和虹吸管的出风端上均设置有锯齿结构,吹风管的锯齿结构的齿数与虹吸管的锯齿结构的齿数之比为0.3-1.2。

进一步地,风管段的材质为pp、pc、abs、尼龙其中任一种。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马达驱动轴流风扇旋转,产生气流,向分管段内流动。风管段远离机壳的一端为出风端,至少一节风管段的出风端设置有锯齿结构,锯齿结构朝向出风的方向延伸,锯齿结构的齿沿出风的方向渐缩以形成尖端部。锯齿结构能够将大涡打碎,降低噪音,达到给吹风机降噪,静音运行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风管组件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a位置的放大图;

图4示出了图2的b位置的放大图;

图5示出了虹吸管上设置锯齿结构而吹风管上未设置锯齿结构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吹风管上设置锯齿结构而虹吸管上未设置锯齿结构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调节至风速模式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锯齿结构和第二锯齿结构的齿的厚度的变化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锯齿结构和第二锯齿结构的齿的厚度的变化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1中的风管组件的降噪曲线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吹风机的内部结构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风管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风管段;11、虹吸管;111、第一锯齿结构;112、凹坑;12、吹风管;121、第二锯齿结构;20、连接套;30、支撑板;40、机壳;41、握持部;50、轴流风扇;60、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吹风机噪音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吹风机。

市面上现有吹风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用于干发的手持吹风机、用于花园清扫的花园吹风机、工业用途的鼓风机。具体的,手持式吹风机主要用于供用户对头发进行吹干操作,其功率一般50-200w,风速在15-50m/s,风量10-30cfm,其整体具有小体积的需要,故其风管内径往往为28-60mm;而花园吹风机实际是一种清洁工具,需要用户手持花园吹风机将落在地面的树叶杂物等聚集在一起,对其手持重量、吹风性能具有一定的需要,其功率为500w-1500w,风速为40-100m/s,风量为200-800cfm,风管直径为45-120mm以去匹配用户对其的手持、性能两方面的需要;对于工业用途的鼓风机而言,其不需要手持,仅仅需要固定在某一处,直接进行鼓风作业,其往往追求高性能,工业鼓风机的功率一般在1000-5000w左右,风速5-40m/s,风量一般也大,风管内径1m以下的有,大于1m达到2m的也有。能够看出这三种吹风机性能差别较大,虽然都是用于吹风,结构完全不同,在设计研发时的设计思路完全不同,本申请的仅针对花园吹风机进行创新设计。

如图11所示,吹风机包括机壳40、轴流风扇50、马达60和风管组件。机壳40设有握持部41,具有进风口、出风口。轴流风扇50位于机壳40内。马达60驱动轴流风扇50,以产生气流。风管组件与机壳40的出风口连接,且风管组件包括至少一节风管段10,至少一节风管段10远离机壳40的一端为出风端,轴流风扇产生的气流从机壳的进风口进入从出风口吹入风管组件后,从风管组件的出风端吹出。

该吹风机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气流的涡流的存在,所以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究其原因,共有几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轴流风扇50时旋转时,带动空气流动,产生气流,此时气体从静态被加了一个速度,从静压到动压的过程中,会产生涡流;第二阶段,气流在流经轴流风扇50的过程中,轴流风扇50的叶片对气流进行切割,切割过程中也产生涡流;第三阶段,轴流风扇包括轮毂和叶片,开始吹出去的气流是环形的,从环形气流变成圆形气流,会产生紊乱,从而也产生涡流,在整个气流路径中涡流一直在不停的产生,而涡流越大,噪音越大。

本申请在至少一节风管段10的出风端设置有锯齿结构(具体参见图1和图12),锯齿结构朝向出风的方向延伸,且锯齿结构的齿沿出风的方向渐缩以形成尖端部。实际是将风管中的大涡流打碎,从而减小降低噪音,达到给吹风机降噪,静音运行的目的,同时对风速和风力基本没有影响。

该锯齿结构可以是尖角型锯齿或者正弦型锯齿,另外,正弦型锯齿结构的锯齿曲线较平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气流与锯齿间的作用强度,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考虑到锯齿结构的尖端在使用过程可磨损,尖端部的顶端具有平切面,尖端部的顶端具有平切面能够减少齿端的应力集中,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也能够防止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被划伤。

另外,该锯齿结构的齿的厚度沿出风的方向逐渐减小。如图8所示,锯齿结构的齿具有朝向风管段10的管内的齿内侧面,以及朝向风管段10的管外的齿外侧面,齿内侧面、齿外侧面为平面,且齿内侧面与齿外侧面的夹角为r,r为0-15度。齿的厚度沿出风的方向逐渐减小,这使得锯齿在出风的方向上会变薄且尖锐,这对大涡具有更好的打碎效果,r为15度时,使得锯齿兼具一定的强度和好的打碎效果。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齿内侧面为弧面,弧面沿背离齿外侧面的方向隆起。此种设置方式能够显著降低第一锯齿结构111和第二锯齿结构121的应力,在跌落的过程中不易损坏。

如图1至图4所示,锯齿结构朝向风管段10的管内的齿内侧面开设有多个凹坑112,和风管段10靠近锯齿结构的管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凹坑112,气流在虹吸管11内流动过程中分为贴近内管壁表面的边界层、以及与边界层相连的涡流层,涡流层与边界层之间有压力差。凹坑112结构可以使边界层延伸到凹坑112结构内,扩大边界层的面积,从而可以降低边界层和涡流层之间的压力差,从而降低噪音。

多个凹坑11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多个凹坑112的直径为2-5mm,多个凹坑112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为2-10mm。具体的,凹坑112的直径为3mm,凹坑112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为5mm。圆形凹坑112方便制造,同时在相同的周长的情况下,圆形的凹坑112具有最大的面积,能够最大程度的扩大边界层的面积,从而可以降低边界层和湍流层之间的压力差,降低噪音。

风管组件包括吹风管12,在吹风管12的出风端设置锯齿结构。针对吹风管12末端的锯齿结构的设置,需要考虑风管的跌落,吹风机在使用过程中,由用户通过握持部41握持,出风端对着地面对地面进行吹风作业,若手松开,则第一时间与地面接触的就是出风端,因此出风端需要有一定的强度,在跌落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损坏。当锯齿设置在该吹风管末端时,则尤要考虑锯齿的强度,故锯齿不能太尖,因此,以该锯齿结构的每个齿的底宽为λ3,吹风管12的锯齿结构的每个齿的高度为h3,或者,从另一方向来说,该吹风管12的内径为50mm-100mm,吹风管12的锯齿结构的齿数为8个-30个,本实施例中,吹风管12的内径为60mm,吹风管12的齿数为12个,从而可以兼顾降噪和强度的需求。风管组件的材质为pp、pc、abs、尼龙其中任一种,从而使得整个风管组件在跌落的过程中不易损坏。

对锯齿结构实验验证过程中,采用相同的花园吹风机,以同样的电机转速运行,风管长度相同,差别在于:一组吹风管12的末端没有锯齿结构,如图10中实线段;另一组吹风管12的末端设置锯齿结构,如图10中虚线段,比较两者之间的降噪效果。具体数据如图10所示,能够看到实线段和虚线段具有几乎对应的窄带噪音分布和宽带噪音分布,窄带噪音实际是指在某一频率里,振幅较大的声音,更通俗的讲是一种尖声,则锯齿结构对噪音的分布是不会产生影响的。实线段和虚线段均具有对应的尖声a和尖声b存在,我们发现该锯齿结构对尖声均表现出了明显的降噪效果:在尖声a处,未设置锯齿结构时,噪音为73.94db,设置锯齿结构时,则噪音变化成了72.67db,尖声噪音下降了1.27db;而在尖声b处,未设置锯齿结构时,噪音为61.65db,设置锯齿结构时,则噪音变化成了58.28db,尖声噪音下降了3.37db,锯齿结构对定频尖声的降噪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实际上,本申请花园吹风机在风管段10的出风管的锯齿结构对尖声进行了明显的降噪,从而使噪音声品质(尖锐度)有所改善。

当然,风管组件可以不仅仅包括吹风管12,还可以包括虹吸管11,吹风管12的出风端设置有锯齿结构,且虹吸管11的出风端上设置有锯齿结构,或者只有吹风管12的出风端设置有锯齿结构,或者只有虹吸管11的出风端上设置有锯齿结构。即风管组件不仅仅可以是一节,还可以是多节风管段10;且有多节风管段10时,可以所有风管段10上都有锯齿结构(具有参见图1),也可以是部分风管段10上设置有锯齿结构(图中未示出)。

当具有多节风管段10时,至少一组相邻的两个风管段10的内径不同,且靠近出风侧的风管段10的内径大于靠近进风侧的风管段10的内径。具体的,在图1至图7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风管段10具有两节,分别为吹风管12和虹吸管11,虹吸管11的进风端与吹风管12的出风端连通,虹吸管11的内径大于吹风管12的内径,以在虹吸管11的进风端与吹风管12的出风端之间形成虹吸进气间隙。

本实施例中的吹风机具有通过虹吸管11增大气流且使气流从虹吸管11吹出的风量模式,以及气流直接从吹风管12吹出的风速模式。

当吹风机处于风量模式时,虹吸管11需要额外的安装在吹风管12的出风端处;或者虹吸管11本身就是与吹风管12连接的,此时需要改变二者的位置关系,使吹风管12吹出的风进入虹吸管11内。也就是说,当气流流经出风侧的风管段10内时,气流的流动速度较快,产生负压,外界空气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补充进来,从上一节风管段10的出风端进入,起到增大风量的作用。当吹风机处于风速模式时,仅吹风管12投入使用,而虹吸管11不用或者不工作。

具体的,在图2或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虹吸管11通过连接结构与吹风管12滑动连接,以使虹吸管11能够沿吹风管12的轴向滑动调节。具体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套20和沿连接套20的周向固定的支撑板30,支撑板30与虹吸管11固定。这样,当连接套20套在吹风管12的出风端的外表面上并能够沿吹风管12滑动时,连接套20可以带动虹吸管11动作,以改变虹吸管11相对于吹风管12的位置关系。可选地,支撑板30、连接套20和虹吸管11一体成型。从图2中可以看出,连接套20的内径略大于吹风管12的外径、连接套20的外径小于虹吸管11的内径,且在支撑板30的作用下,使得连接套20与虹吸管11之间形成虹吸进气间隙。因此,图2所示的状态为风量模式。

而图7所示的状态为风速模式。在风速模式时,可以看出虹吸管11向后滑动并退至与吹风管12相重叠的位置,这样在吹风机工作时,仅吹风管12投入使用,而虹吸管11没有作用。

当然,在一个未图示的实施例中,虹吸管11还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吹风管12的出风端,如卡接,在风量模式下,将虹吸管11卡接于吹风管12的出风端,在风速模式下,则将虹吸管11拆下,仅保留一节吹风管12。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轴流风扇50设置在机壳40内,用于带动空气流动起来,气流由吹风管12流经虹吸管11时,高速的气流从吹风管12吹出,在吹风管12附近形成负压,外界大气压强将外界气流补充进来,气体的流量会变大。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虹吸管11的出风端和吹风管12的出风端上均设置有对应的锯齿结构。这样,锯齿结构的个数就是两个,分为设置在虹吸管11的出风端上的第一锯齿结构111,和设置在吹风管12的出风端上的第二锯齿结构121。如图5所示,锯齿结构可以只设置在虹吸管11的出风端,吹风管12上不设置锯齿结构。如图6所示,锯齿结构也可以只设置在吹风管12的出风端,不设置在虹吸管11上。能够理解的是,针对风管组件仅具有吹风管的实施例,和风管组件不仅具有吹风管还具有虹吸管的实施例而言,显然仅具有吹风管的实施例的整体噪音更弱,原因在于,虹吸管设置带来了新的噪音源。而在吹风管和虹吸管上均设置锯齿结构的实施例的降噪效果明显优于仅吹风管设置锯齿结构或者仅虹吸管上设置锯齿结构的实施例。

对于吹风管12和虹吸管11均设置锯齿结构的实施例而言,在气流从吹风管12流经虹吸管11过程中,外界的空气会从虹吸进气间隙中补入至虹吸管11内,吹风管12的出风端的第二锯齿结构121将吹风管吹出的气流中的大涡打碎,减小涡量,降低噪音。当气流从虹吸管11的出风端流出时,在虹吸管11的出风端设置第一锯齿结构111,能够进一步将大涡打碎,减小涡量,进一步的降低噪音。

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锯齿结构111和第二锯齿结构121具有多个齿,第一锯齿结构111的多个齿沿虹吸管11的周向顺次排列以呈环状结构,第二锯齿结构121的多个齿也为沿吹风管12的周向顺次排列以呈环状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锯齿结构111和第二锯齿结构121具有多个齿对涡具有更好的打碎效果。虹吸管11和吹风管12内的气流与外界空气接触时,在各个方向上均会产生涡,第一锯齿结构111的多个齿沿虹吸管11的周向顺次排列以呈环状结构,对大涡会具有更好的打碎效果,进一步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第二锯齿结构121的多个齿也为沿吹风管12的周向顺次排列以呈环状结构,也会对大涡具有更好的打碎效果,进一步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对于吹风管和虹吸管的锯齿结构的设计,则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在吹风机跌落过程中,由于虹吸管11先碰到地面,则对虹吸管11的第一锯齿结构111损害的可能性更高,因此虹吸管11的第一锯齿结构111需要更加稳固,不那么尖锐;而在吹风机跌落过程中,吹风管12的外径小于虹吸管11的外径,吹风管12的第二锯齿结构121不会直接接触地面,不会轻易产生损坏,因此,吹风管12的第二锯齿结构121可以做的更尖,以有更好的降噪效果。

如图3所示,虹吸管11的第一锯齿结构111的每个齿的底宽为λ1,虹吸管11的第一锯齿结构111的每个齿的高度为h1,第一锯齿结构111的作用是为了打碎出风端的大涡,减小涡量,降低噪音,尽管第一锯齿结构111的锯齿越尖,降噪的效果越好,但是也容易断裂,因此需要限制齿的高度和齿的底宽之间的比值,本实施例中,

如图4所示,吹风管12的第二锯齿结构121的每个齿的底宽为λ2,吹风管12的第二锯齿结构121的每个齿的高度为h2,从而吹风管12的锯齿结构更尖,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虹吸管11的锯齿结构偏向更钝,兼顾其强度需求。

另外,吹风管12的内径为50-100mm,吹风管12的锯齿结构的齿数为8-30个;对于虹吸管11的内径在50-100mm,虹吸管11的锯齿结构的齿数为12-36个。可选地,吹风管12的锯齿结构的齿数与虹吸管11的锯齿结构的齿数之比为0.3-1.2。

满足上述关系的情况下,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虹吸管11的内径大于吹风管12的内径,虹吸管11的锯齿个数大于吹风管12的锯齿个数,虹吸管11的齿数为16个,吹风管12的齿数为12个。进一步地,吹风管12的第二锯齿结构121的齿数为12个,虹吸管11的第一锯齿结构111的齿数为16个。

上述实施例的吹风机处在风量模式下时,风速为40m/s-70m/s,马赫数为0.1-0.2,尖声降噪量为1.8db-3.4db。

此外,根据前述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当吹风管12的第二锯齿结构121做的更尖时,以有更好的降噪效果。故,在前述的试验中,实用新型人也对此做了试验来验证,从而得到表1,表1为两组锯齿结构的齿高与齿宽的比值不同的对比例和实施例的试验结果。

表1.两组锯齿结构的齿高与齿宽的比值不同的对比例和实施例的试验结果

由上述表1可知,当锯齿结构的齿高与齿宽的比值更大时,锯齿结构的齿更尖,且降噪效果更好。另外,还发现实际测量对尖声的降低效果明显好于对预测降低的效果,这是意想不到,能够看到由于锯齿结构对尖声较好的降噪效果,为吹风机整体的噪音带来了非常好的改善。

前面是对吹风机处于风量模式时进行了试验,获得了良好的验证效果。下面将针对吹风机处于风速模式时,进行进一步地验证。

如图7所示,在风速模式下,风速为50m/s-90m/s,马赫数为0.15-0.27,尖声降噪量为1.8db-3.4db。由于虹吸管11带来新的噪音源,所以风量模式的整体噪音大于风速模式的整体噪音,风量模式的降噪量小于风速模式的降噪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的输出功率为500w-1500w,所述吹风机的风速为40m/s-100m/s,且风量为200cfm-800cfm,所述吹风机包括:

机壳(40),所述机壳(40)设有握持部(41);

轴流风扇(50),所述轴流风扇(50)位于所述机壳(40)内;

马达(60),所述马达(60)驱动所述轴流风扇(50),以产生气流;

风管组件,所述风管组件与所述机壳(40)连接,且所述风管组件包括至少一节风管段(10),至少一节所述风管段(10)远离所述机壳(40)的一端为出风端,至少一节所述风管段(10)的所述出风端设置有锯齿结构,所述锯齿结构朝向出风的方向延伸,且所述锯齿结构的齿沿所述出风的方向渐缩以形成尖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结构具有多个所述齿,多个所述齿沿所述风管段(10)的周向顺次排列以呈环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为尖角型,或者所述锯齿结构为正弦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结构的齿的厚度沿所述出风的方向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锯齿结构的齿具有朝向所述风管段(10)的管内的齿内侧面,以及朝向所述风管段(10)的管外的齿外侧面,

所述齿内侧面、所述齿外侧面为平面,且所述齿内侧面与所述齿外侧面的夹角为0-15度;或者

所述齿内侧面为弧面,所述弧面沿背离所述齿外侧面的方向隆起。

6.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结构朝向所述风管段(10)的管内的齿内侧面开设有多个凹坑(112),和/或,所述风管段(10)靠近所述锯齿结构的管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凹坑(1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坑(11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多个所述凹坑(112)的直径为2-5mm,多个所述凹坑(112)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为2-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节风管段(10)仅包括吹风管(12),所述吹风管(12)的锯齿结构的每个齿的底宽为λ3,所述吹风管(12)的锯齿结构的每个齿的高度为h3,所述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节风管段(10)仅包括吹风管(12),所述吹风管(12)的内径为50mm-100mm,所述吹风管(12)的锯齿结构的齿数为8个-30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组件包括多节所述风管段(10),且至少一组相邻的两个所述风管段(10)的内径不同,且靠近出风侧的所述风管段(10)的内径大于靠近进风侧的所述风管段(10)的内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组件包括两节所述风管段(10),所述两节风管段(10)为:

吹风管(12);

虹吸管(11),所述虹吸管(11)与所述吹风管(12)连通,所述虹吸管(11)的内径大于所述吹风管(12)的内径,以在所述虹吸管(11)的进风端与所述吹风管(12)的出风端之间形成虹吸进气间隙;

所述吹风机具有通过所述虹吸管(11)增大气流且使所述气流从所述虹吸管(11)吹出的风量模式,以及所述气流直接从所述吹风管(12)吹出的风速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吹风机为所述风量模式时,风速为40m/s-70m/s,马赫数为0.1-0.2,通过所述锯齿结构,以使得所述吹风机的尖声噪音下降1.8db-3.4db。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吹风机为所述风速模式时,风速为50m/s-90m/s,马赫数为0.15-0.27,通过所述锯齿结构,以使得所述吹风机的尖声噪音下降1.8db-3.4db。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管(12)的所述出风端设置有所述锯齿结构,和/或所述虹吸管(11)的所述出风端上设置有所述锯齿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虹吸管(11)的锯齿结构的每个齿的底宽为λ1,所述虹吸管(11)的锯齿结构的每个齿的高度为h1,所述;或者

所述吹风管(12)的内径为50mm-100mm,所述吹风管(12)的锯齿结构的齿数为8-30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吹风管(12)的锯齿结构的每个齿的底宽为λ2,所述吹风管(12)的锯齿结构的每个齿的高度为h2,所述,所述;或者

所述虹吸管(11)的内径为50-100mm,所述虹吸管(11)的锯齿结构的齿数为12个-36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管(12)的出风端和所述虹吸管(11)的出风端上均设置有所述锯齿结构,所述吹风管(12)的锯齿结构的齿数与所述虹吸管(11)的锯齿结构的齿数之比为0.3-1.2。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段(10)的材质为pp、pc、abs、尼龙其中任一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吹风机。吹风机的输出功率为500W‑1500W,吹风机的风速为40m/s‑100m/s,且风量为200cfm‑800cfm,吹风机包括:机壳,机壳设有握持部;轴流风扇,轴流风扇位于机壳内;马达,马达驱动轴流风扇,以产生气流;风管组件,风管组件与机壳连接,且风管组件包括至少一节风管段,至少一节风管段远离机壳的一端为出风端,至少一节风管段的出风端设置有锯齿结构,锯齿结构朝向出风的方向延伸,且锯齿结构的齿沿出风的方向渐缩以形成尖端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吹风机噪音较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保罗·安德罗;刘正伟;安德列·柴斯托那罗;江雯雯;彭世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5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