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连接圆盘生产用耐用模具设备。
背景技术:
缺口连接圆盘是圆盘脚手架的重要连接部件,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兴起,脚手架的需求逐年增加,其中盘扣式脚手架组装简单、连接便捷、稳固可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脚手架的连接便捷源自钢管连接的带缺口的圆盘,连接圆盘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现有技术中,加工缺口圆盘多采用先冲压圆盘后冲压插销孔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存在效率低,盘经分段冲压盘口边缘变形的情况,虽然目前市场上存在一次成型的模具,但是由于缺口圆盘所用钢板较厚,冲压时对凹模的边缘损伤特别大,多次冲击,应力集中导致凹模边缘损坏,模具维修费时费力,效率也得不到真正提升,成本居高不下,基于以上问题,亟需一种缺口圆盘专用的耐用模具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接圆盘生产用耐用模具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凹模座模口易断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接圆盘生产用耐用模具设备,包括凹模座及凸模座,所述凹模座设置在所述凸模座上方,所述凹模座包括凹模头及退料斗装置,所述凹模头的合模面上设置有冲压槽,所述冲压槽深度为10cm~20cm,所述冲压槽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退料斗装置包括退料杆,所述退料杆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凸模座包括与所述冲压槽配合的凸台及卸料盘,所述卸料盘套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卸料盘借助直线驱动装置上下移动。
还包括压料盘及氮气弹簧,所述压料盘借助所述氮气弹簧移动套设在所述凹模头上,所述退料斗装置还包括固定盘及固定柱,所述退料杆与所述固定盘垂直,所述退料杆为均匀设置在固定盘上的一组,所述固定盘与所述固定柱连接。
还包括料斗顶杆及复位弹簧,所述凸台内设置有空腔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料斗顶杆借助所述复位弹簧滑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料斗顶杆伸出所述第二通孔。
还包括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送料支架及输送辊,所述送料支架设置在所述凹模座和所述凸模座的一侧,所述输送辊为沿进料方向设置的一组。
还包括残料回收装置及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包括上刀和下刀,所述上刀与所述凹模座连接,所述下刀与所述凸模座连接,所述残料回收装置设置在所述送料装置的对侧,所述残料回收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和料仓,所述第一传送带一端靠近所述切割装置,另一端位于所述料仓上方。
还包括收集装置、料斗回收管道及成品推送杆,所述成品推送杆与送料方向垂直,所述成品推送杆高度与所述凸模座的合模面持平,所述成品推送杆借助气缸直线移动,所述料斗回收管道和所述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成品推送杆的对侧。
还包括直线移动装置,所述直线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凸模座旁,所述料斗回收管道倾斜设置在所述直线移动装置上,所述料斗回收管道进口高于出口,所述料斗回收管道的进口高度低于所述凹模座的合模面。
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箱、第二传送带及成品箱,所述收集箱、所述第二传送带及所述成品箱依次连接,所述料斗回收管道的出口位于所述收集箱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连接圆盘生产用耐用模具设备,模具是由凹模座和凸模座组成的,凹模座设置在凸模座的上方,凹模座由凹模头和退料斗装置组成,凹模头的合模面上设置有冲压槽,冲压槽的深度为10cm~20cm,此深度根据加工产品还可进行调整,在凹模座的下方时凸模座,凸模座上设置有和冲压槽适配的凸台,工作过程中,金属板在模具之间,由凹模座向下下压冲击,凹模头上的冲压槽与凸模座的凸台之间形成剪切力,对钢板冲压成型,之后再凸模座的凸台上设置有卸料盘,卸料盘借助直线驱动装置上下移动,冲压完成后,卸料盘被直线驱动装置驱动向上移动,顶出已经冲压成型的成品工件,由于凹模座在上面,冲压下的料斗会停留在凹模座的冲压槽内,冲压槽内设置有第一通孔,凹模座上还设置有退料斗装置,退料斗装置包括退料杆,退料杆滑动设置在第一通孔内,退料杆在凹模座下压时,缩回第一通孔内,当凹模座复位升高时,退料杆伸出第一通孔,伸入到冲压槽内,将停留在冲压槽内的料斗顶出槽外,凹模座和凸模座反复冲压复位,实现对缺口连接圆盘的连续生产,并且是一次成型,减少了工序的同时,大幅提升效率,由于采用倒装模具的形式,凹模座的冲压槽开设深度更浅,于现有技术中的冲压模具相比,凹模座冲压槽之间的强度更大,剪切力相比现有模具更强,加工质量更高,模具的寿命更长,模具的维修成本更低,另外,相比于分体生产,效率更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凹模座模口易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轴测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轴测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凹模座,2、凸模座,3、凹模头,4、退料斗装置,5、冲压槽,6、第一通孔,7、退料杆,8、凸台,9、卸料盘,10、直线驱动装置,11、压料盘,12、氮气弹簧,13、固定盘,14、固定柱,15、料斗顶杆,16、复位弹簧,17、空腔,18、第二通孔,20、送料装置,21、送料支架,22、输送辊,23、残料回收装置,24、切割装置,25、上刀,26、下刀,27、第一传送带,28、料仓,29、收集装置,30、料斗回收管道,31、成品推送杆,32、气缸,33、直线移动装置,34、收集箱,35、第二传送带,36、成品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连接圆盘生产用耐用模具设备,包括凹模座1及凸模座2,所述凹模座1设置在所述凸模座2上方,所述凹模座1包括凹模头3及退料斗装置4,所述凹模头3的合模面上设置有冲压槽5,所述冲压槽5深度为10cm~20cm,所述冲压槽5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6,所述退料斗装置4包括退料杆7,所述退料杆7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6内,所述凸模座2包括与所述冲压槽5配合的凸台8及卸料盘9,所述卸料盘9套设在所述凸台8上,所述卸料盘9借助直线驱动装置10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连接圆盘生产用耐用模具设备,模具是由凹模座1和凸模座2组成的,凹模座1设置在凸模座2的上方,凹模座1由凹模头3和退料斗装置4组成,凹模头3的合模面上设置有冲压槽5,冲压槽5的深度为10cm~20cm,此深度根据加工产品还可进行调整,在凹模座1的下方时凸模座2,凸模座2上设置有和冲压槽5适配的凸台8,工作过程中,金属板在模具之间,由凹模座1向下下压冲击,凹模头3上的冲压槽5与凸模座2的凸台8之间形成剪切力,对钢板冲压成型,之后再凸模座2的凸台8上设置有卸料盘9,卸料盘9借助直线驱动装置10上下移动,冲压完成后,卸料盘9被直线驱动装置10驱动向上移动,顶出已经冲压成型的成品工件,由于凹模座1在上面,冲压下的料斗会停留在凹模座1的冲压槽5内,冲压槽5内设置有第一通孔6,凹模座1上还设置有退料斗装置4,退料斗装置4包括退料杆7,退料杆7滑动设置在第一通孔6内,退料杆7在凹模座1下压时,缩回第一通孔6内,当凹模座1复位升高时,退料杆7伸出第一通孔6,伸入到冲压槽5内,将停留在冲压槽5内的料斗顶出槽外,凹模座1和凸模座2反复冲压复位,实现对缺口连接圆盘的连续生产,并且是一次成型,减少了工序的同时,大幅提升效率,由于采用倒装模具的形式,凹模座1的冲压槽5开设深度更浅,于现有技术中的冲压模具相比,凹模座1冲压槽5之间的强度更大,剪切力相比现有模具更强,加工质量更高,模具的寿命更长,模具的维修成本更低,另外,相比于分体生产,效率更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凹模座1模口易断裂的问题。
还包括压料盘11及氮气弹簧12,所述压料盘11借助所述氮气弹簧12移动套设在所述凹模头3上,所述退料斗装置4还包括固定盘13及固定柱14,所述退料杆7与所述固定盘13垂直,所述退料杆7为均匀设置在固定盘13上的一组,所述固定盘13与所述固定柱14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凹模座1上还套设有压料盘11,压料盘11借助氮气弹簧12移动设置在凹模头3上,当凹模座1下压时,压料盘11压住钢板,保证钢板的稳定性,凹模头3对钢板进行冲压,压料盘11压紧钢板的同时,氮气弹簧12收缩,压料盘11在凹模头3上移动让位,凹模座1下压过程中,退料杆7从冲压槽5缩回到第二通孔18中,退料杆7与固定盘13和固定柱14连接,退料杆7为均匀设置在固定盘13上的一组,在凹模座1下压时,退料杆7、固定盘13及固定住不向下移动,冲压槽5内部空间全部让出,与凸台8配合完成冲压,增加了压料盘11的压料操作,冲压时,产生的振动对钢板的影响就会降低到最小,提升了质量。
还包括料斗顶杆15及复位弹簧16,所述凸台8内设置有空腔17及与所述空腔17连通的第二通孔18,所述复位弹簧16设置在所述空腔17内,所述料斗顶杆15借助所述复位弹簧1619滑动设置在所述空腔17内,所述料斗顶杆15伸出所述第二通孔18。
本实施例中,凸模座2在下方,凸模座2上的凸台8内设置有空腔17,在凸台8的顶部还设置有与空腔17连通的第二通孔18,复位弹簧16设置在空腔17内,料斗顶杆15借助复位弹簧16滑动设置在空腔17内,料斗顶杆15在冲压完成后,顶杆会伸出第二通孔18,工作过程中,凹模座1与凸模座2合模后,开模时,料斗由于冲击会与凸台8发生连接,料斗顶杆15会对料斗产生一个作用力,避免料斗由于冲击与凸台8粘连,开模时,料斗会更容易被凹模座1的冲压槽5带出,从而避免料斗冲压后遗落在凸模座2上,影响下一个冲压过程。
还包括送料装置20,所述送料装置20包括送料支架21及输送辊22,所述送料支架21设置在所述凹模座1和所述凸模座2的一侧,所述输送辊22为沿进料方向设置的一组。
本实施例中,在凹模座1和凸模座2的一侧,设置有送料装置20,冲压所用原料多为板带,送料装置20由送料支架21与输送辊22组成,送料支架21的高度不低于凸模座2的合模面高度,输送辊22为沿进料方向行进的一组,输送辊22对料带进行输送,实现自动上料,进一步提升效率。
还包括残料回收装置23及切割装置24,所述切割装置24包括上刀25和下刀26,所述上刀25与所述凹模座1连接,所述下刀26与所述凸模座2连接,所述残料回收装置23设置在所述送料装置20的对侧,所述残料回收装置23包括第一传送带27和料仓28,所述第一传送带27一端靠近所述切割装置24,另一端位于所述料仓28上方。
本实施例中,在送料装置20的对侧还设置有残料回收装置23和切割装置24,料带经过冲压会产生边角料,边角料经过设置在凹模座1上的上刀25和凸模座2上的下刀26切割后形成多段,切碎的边角料经过残料回收装置23的第一传送带27将残料传送至料仓28,传送带一端靠近切割装置24,承接切割后的碎料,另一端位于料仓28的上方,将碎料运至料仓28集中处理,提升设备的收尾自动化,提升工作效率。
还包括收集装置29、料斗回收管道30及成品推送杆31,所述成品推送杆31与送料方向垂直,所述成品推送杆31高度与所述凸模座2的合模面持平,所述成品推送杆31借助气缸32直线移动,所述料斗回收管道30和所述收集装置29设置在所述成品推送杆31的对侧。
本实施例中,在与送料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还设置有成品推送杆31、料斗回收管道30及收集装置29,成品推送杆31的推送方向与送料方向垂直,推送杆的高度与凸模座2的合模面持平,成品推送杆31借助气缸32实直线移动,料斗回收管道及收集装置29在成品推送杆31的对侧,推送杆将冲压后的成品推送到收集装置29内,实现自动收纳,提升工作效率。
还包括直线移动装置33,所述直线移动装置33设置在所述凸模座2旁,所述料斗回收管道30倾斜设置在所述直线移动装置33上,所述料斗回收管道30进口高于出口,所述料斗回收管道30的进口高度低于所述凹模座1的合模面。
本实施例中,在凸模座2旁还设置有直线移动装置33料斗回收管道30倾斜设置在直线移动装置33上,料斗回收管道30的进口高于出口,料斗回收管道30的进口高度低于凹模座1的合模面,回收料斗时,直线移动装置33驱动料斗回收管道30伸入到凹模座1下方,此时料斗被退料杆7顶出,掉落至料斗回收管道30内,料斗从料斗回收管道30滑落至收集装置29内。
所述收集装置29包括收集箱34、第二传送带35及成品箱36,所述收集箱34、所述第二传送带35及所述成品箱36依次连接,所述料斗回收管道30的出口位于所述收集箱34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收集装置29由收集箱34、第二传送带35及成品箱36组成,三个装置依次连接,料斗回收管道30的出口位于收集箱34的上方,成品件也通过成品推送杆31冲击到收集箱34内,成品件通过第二传送带35运送至收集箱34,提升了设备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连接圆盘生产用耐用模具设备,包括凹模座(1)及凸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座(1)设置在所述凸模座(2)上方,所述凹模座(1)包括凹模头(3)及退料斗装置(4),所述凹模头(3)的合模面上设置有冲压槽(5),所述冲压槽(5)深度为10cm~20cm,所述冲压槽(5)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6),所述退料斗装置(4)包括退料杆(7),所述退料杆(7)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6)内,所述凸模座(2)包括与所述冲压槽(5)配合的凸台(8)及卸料盘(9),所述卸料盘(9)套设在所述凸台(8)上,所述卸料盘(9)借助直线驱动装置(10)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圆盘生产用耐用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料盘(11)及氮气弹簧(12),所述压料盘(11)借助所述氮气弹簧(12)移动套设在所述凹模头(3)上,所述退料斗装置(4)还包括固定盘(13)及固定柱(14),所述退料杆(7)与所述固定盘(13)垂直,所述退料杆(7)为均匀设置在固定盘(13)上的一组,所述固定盘(13)与所述固定柱(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圆盘生产用耐用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斗顶杆(15)及复位弹簧(16),所述凸台(8)内设置有空腔(17)及与所述空腔(17)连通的第二通孔(18),所述复位弹簧(16)设置在所述空腔(17)内,所述料斗顶杆(15)借助所述复位弹簧(16)滑动设置在所述空腔(17)内,所述料斗顶杆(15)伸出所述第二通孔(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圆盘生产用耐用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料装置(20),所述送料装置(20)包括送料支架(21)及输送辊(22),所述送料支架(21)设置在所述凹模座(1)和所述凸模座(2)的一侧,所述输送辊(22)为沿进料方向设置的一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圆盘生产用耐用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残料回收装置(23)及切割装置(24),所述切割装置(24)包括上刀(25)和下刀(26),所述上刀(25)与所述凹模座(1)连接,所述下刀(26)与所述凸模座(2)连接,所述残料回收装置(23)设置在所述送料装置(20)的对侧,所述残料回收装置(23)包括第一传送带(27)和料仓(28),所述第一传送带(27)一端靠近所述切割装置(24),另一端位于所述料仓(28)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圆盘生产用耐用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装置(29)、料斗回收管道(30)及成品推送杆(31),所述成品推送杆(31)与送料方向垂直,所述成品推送杆(31)高度与所述凸模座(2)的合模面持平,所述成品推送杆(31)借助气缸(32)直线移动,所述料斗回收管道(30)和所述收集装置(29)设置在所述成品推送杆(31)的对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圆盘生产用耐用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线移动装置(33),所述直线移动装置(33)设置在所述凸模座(2)旁,所述料斗回收管道(30)倾斜设置在所述直线移动装置(33)上,所述料斗回收管道(30)进口高于出口,所述料斗回收管道(30)的进口高度低于所述凹模座(1)的合模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圆盘生产用耐用模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29)包括收集箱(34)、第二传送带(35)及成品箱(36),所述收集箱(34)、所述第二传送带(35)及所述成品箱(36)依次连接,所述料斗回收管道(30)的出口位于所述收集箱(34)的上方。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