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皮带的自预紧装置及自动售货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3-16  68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售货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动皮带的自预紧装置及自动售货机。



背景技术:

在自动售货机行业,传动皮带将自动售货机上一种或一类商品,从一个工位转运至另一个工位,达到将商品转运至指定位置的目的。现有的自动售货机,在商品转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传动皮带打滑的现象,影响传动皮带的传动精度,从而影响自动售货机整体的传动精度。

中国专利申请cn210312145u公开一种加长皮带机自动涨紧装置,解决了对于长度较长的皮带机张紧丝杠起到有效的涨紧作用的问题。但该自动涨紧装置仅依靠张紧滚筒和配重块的重力来提供张紧力,对传动皮带和自动货售机的安装方式有诸多限制,适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动皮带的自预紧装置及自动售货机,旨在解决传动皮带在商品转运过程中张紧力失效打滑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传动皮带的自预紧装置,包括用于传动皮带张紧的预紧轮、限制所述预紧轮沿张紧力相反的方向产生位移的预紧安装板、运输货道转运架和施力部;所述预紧安装板与所述运输货道转运架活动连接;所述施力部与所述运输货道转运架连接,且沿张紧力方向对所述预紧安装板产生单向作用力,用于限制所述预紧安装板产生沿张紧力方向相反的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预紧安装板包括沿预紧力的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槽,所述运输货道转运架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导向槽卡扣配合的凸钩挡块,所述凸钩挡块上设置限位端,所述凸钩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且沿所述第一导向槽单向滑动直至抵靠于所述限位端。

进一步地,所述凸钩挡块包括l形的卡扣部,所述限位端位于所述卡扣部靠近所述预紧轮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槽包括与所述卡扣部形状相适应的l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槽包括开槽大端和与所述开槽大端过渡连接形成l形槽的导向端,所述凸钩挡块穿过所述开槽大端沿所述导向端滑移直至抵靠于所述限位端。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端为平面,所述凸钩挡块的卡扣部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l形槽卡扣配合时,所述第一导向槽的l形槽内侧面与所述限位端通过平面抵靠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自预紧装置沿预紧力的方向布置至少两对凸钩挡块,和与所述凸钩挡块一一对应的第一导向槽,所述各第一导向槽均匀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预紧安装板还包括沿预紧力方向设置的第二导向槽和与施力部的一端连接的施力挡块,所述运输货道转运架包括与所述第二导向槽配合安装的安装凸块,所述安装凸块穿过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施力部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施力部产生单向作用力时沿所述第二导向槽的设置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施力部为拉力弹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售货机,包括上述的自预紧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售货设备还包括至少一对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皮带连接带动所述传动皮带作循环往复运动,所述预紧轮位于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预紧安装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售货机包括一对相互啮合的传动锥齿轮,所述传动锥齿轮的主动轮设置于所述传动皮带的端头,所述传动锥齿轮的从动轮位于所述主动轮的至少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售货机还包括推板,所述推板的两侧通过滑槽装配于所述运输货道转运架上,所述推板位于所述传动皮带的上方且与所述传动皮带同步同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售货机包括至少两个平行布置的传动皮带,每一个传动皮带对应一对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各传动齿轮的动力源位于同一个齿轮盒内联动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售货机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传动皮带,两个传动皮带之间间隔预设的距离,各传动齿轮的动力源位于同一个齿轮盒内,并通过联轴器同步联动控制。

进一步地,各传动皮带的预紧轮的中轴线平行设置,各传动皮带对应的施力部均沿预紧轮张紧力方向对所述预紧轮的预紧安装板产生单向作用力,各传动皮带承受的单向作用力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皮带的自预紧装置,其预紧安装板与运输货道转运架活动连接;施力部与运输货道转运架活动连接,施力部带动预紧安装板产生单向作用力,用于限制预紧安装板产生沿张紧力方向相反的位移。当传动皮带的拉力大于预紧轮提供的张紧力时,预紧安装板在施力部的推力作用下,提供沿张紧力方向的补偿作用力,用于维持预紧轮自身作用力的平衡,改善传动皮带打滑的现象,降低传动皮带周长尺寸精度要求,提高传动皮带的传输精度,保证商品传输至指定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售货机,包括上述自预紧装置,具备与自预紧装置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皮带的自预紧装置及自动售货机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预紧安装板、运输货道转运架和施力部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齿轮、预紧安装板、运输货道转运架和施力部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3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传动锥齿轮的从动轮位于主动轮一侧的示意图;

图6为传动锥齿轮的从动轮位于主动轮另一侧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两条传动皮带平行设置且动力源位于同一个齿轮盒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三维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传动皮带;2、预紧轮;3、预紧安装板;4、运输货道转运架;5、施力部;6、传动齿轮;7、推板;8、齿轮盒;31、第一导向槽;32、第二导向槽;33、施力挡块;41、凸钩挡块;42、安装凸块;61、主动轮;62、从动轮;311、开槽大端;312、导向端;410、限位端;411、卡扣部;42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动皮带的自预紧装置,包括用于传动皮带1张紧的预紧轮2、限制预紧轮2沿张紧力相反的方向产生位移的预紧安装板3、运输货道转运架4和施力部5;预紧安装板3与运输货道转运架4活动连接;施力部5与运输货道转运架4连接,且沿张紧力方向对预紧安装板3产生单向作用力,用于限制预紧安装板3产生沿张紧力方向相反的位移。

本实施例中,传动皮带1安装于运输货道转运架4上,运输货道转运架4根据传动皮带1或转运行程的长度设置相应的长度。商品在传动皮带1上以速度v从一个工位转运至另一个工位,预紧轮2为传动皮带1提供张紧力,用于防止传动皮带1在商品转运过程中打滑。预紧安装板3与运输货道转运架4活动连接,通过施力部5产生的单向作用力,对预紧安装板3施加沿预紧轮2的切线方向的作用力,用于提供进一步的张紧力,改善传动皮带1打滑的现象,降低传动皮带周长尺寸精度要求,提高传动皮带1的传输精度,保证商品传输至指定的位置。

值得说明的是,预紧轮2在提供张紧力的过程中,传动皮带1对预紧轮2产生沿速度v运行方向的拉力f1,当此拉力f1大于预紧轮2与传动皮带1之间的摩擦力f2时,预紧轮2的张紧作用失效,传动皮带1出现打滑。施力部5产生的单向作用力f0=f(x),推动预紧安装板3沿上述拉力f1相反的方向运动,产生与上述拉力f1相反的作用力f0来平衡拉力f1对预紧轮2带来的不良影响,当预紧轮2的拉力f1=f2+f0时,预紧轮2维持正常工况。

本实施例中,运输货道转运架4位于预紧轮2的上方。传动皮带1经过预紧轮2过渡安装于运输货道转运架4上,预紧安装板3安装于运输货道转运架4的下方。传动皮带1运行过程中,施力部5相对于运输货道转运架4自动产生沿传动皮带1运行方向的持续单向作用力f0=f(x),对预紧安装板3产生相反的推力f0=f(x),推动预紧安装板3沿传动皮带1运行的相反方向运动,该推力f0=f(x)为一个补偿力,用于补偿传动皮带1与预紧轮2因摩擦力小而导致传动皮带1打滑,维持预紧轮2的正常工况。施力部5的单向作用力f0=f(x),随着不同的工况自动调节作用力的大小,即施力部5提供的补偿力为一个与工况相关的变量f0=f(x),施力部5提供的补偿力f0对预紧安装板3的推力产生的相对位移x亦是变量,随着传动皮带1的工况自动调节。这样,可以适应不同的工况达到预紧装置自动调节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参照图2至图4,预紧安装板3包括沿预紧力的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槽31,运输货道转运架4包括至少一个与第一导向槽31卡扣配合的凸钩挡块41,凸钩挡块41上设置限位端410,凸钩挡块41安装于第一导向槽31内,且沿第一导向槽31单向滑动直至抵靠于限位端410。

具体地,第一导向槽31为贯通的槽,沿平行于传动皮带1的方向设置,与施力部5的施力方向一致。安装时,凸钩挡块41穿过第一导向槽31,与第一导向槽31形成卡扣配合。当施力部5进行张紧力的调节时,凸钩挡块41在第一导向槽31内单向滑动,直至抵靠于限位端410,重新维持预紧轮2的正常工况。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凸钩挡块41包括l形的卡扣部411,限位端410位于卡扣部411靠近预紧轮2的一侧,第一导向槽31包括与卡扣部411形状相适应的l形槽。

安装时,l形的卡扣部411穿过第一导向槽31的l形槽形成卡扣配合,在限位端410止挡限位,完成自预紧装置的自动调节。

在另一实施例中,卡扣部411和第一导向槽31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结构,例如,销轴的卡扣配合,销轴的卡扣配合处设置不同的卡扣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导向槽31包括开槽大端311和与开槽大端311过渡连接形成l形槽的导向端312,凸钩挡块41穿过开槽大端311沿导向端312滑移直至抵靠于限位端410。

具体地,开槽大端311横截面的尺寸大于凸钩挡块41横截面的尺寸,便于卡扣配合的安装和拆卸。l形槽的导向端312为贯通的槽,沿平行于传动皮带1的方向设置,与施力部5的施力方向一致。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槽31设置的方向、传动皮带1的运行方向、施力部5的施力方向不一致时,存在垂直于传动皮带1运行方向的分力。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限位端410为平面,凸钩挡块41的卡扣部411与第一导向槽31的l形槽卡扣配合时,第一导向槽31的l形槽内侧面与限位端410通过平面抵靠连接。

具体地,限位端410为平面,卡扣部411为l形。加工时,限位端410和卡扣部411一体成型,结构简单。限位端410为平面,提高加工精度和自预紧装置的张紧力调节精度。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自预紧装置沿预紧力的方向布置至少两对凸钩挡块41,和与凸钩挡块41一一对应的第一导向槽31,各第一导向槽31均匀间隔布置。

具体地,布置两对相向设置的凸钩挡块41,和与凸钩挡块41一一对应的第一导向槽31,各第一导向槽31均匀间隔布置。均沿平行于传动皮带1的方向布置,与施力部5的施力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预紧安装板3还包括沿预紧力方向设置的第二导向槽32和与施力部5的一端连接的施力挡块33,运输货道转运架4包括与第二导向槽32配合安装的安装凸块42,安装凸块42穿过第二导向槽32与施力部5的另一端连接,在施力部5产生单向作用力时沿第二导向槽32的设置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施力部5为拉力弹簧。设置一个第二导向槽32,第二导向槽32位于各第一导向槽31之间,沿平行于传动皮带1的方向布置,与施力部5的施力方向一致。安装凸块42上设置与拉力弹簧配合安装的安装孔421。拉力弹簧的一端与安装孔421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施力挡块33活动连接。拉力弹簧在自预紧装置自动调节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拉伸的工况,对预紧安装板3提供单向的推力,提供进一步的张紧力,改善传动皮带1打滑的现象,提高传动皮带1的传输精度,保证商品传输至指定的位置。

作为本方案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施力部5沿张紧力方向对预紧安装板3提供单向的作用力,用于维持传动皮带1正常工况。施力部5可选为提供单向作用力的电磁装置,该电磁装置包括电磁执行端和电磁控制端,电磁执行端与预紧安装板3连接,电磁控制端与运输货道转运架4连接,用于带动预紧安装板3沿传动皮带1预紧力的方向运行,维持传动皮带1的正常工况。

当然,施力部5还可选为单向气动装置,如单向气缸。在现有技术中,提供单向作用力的机构、电子元器件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售货机,包括上述的传动皮带的自预紧装置,用于改善传动皮带1打滑的现象,提高传动皮带1的传输精度和自动售货机整体的传动精度,同时降低了传动皮带1的周长尺寸精度要求,保证商品传输至指定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自动售货机还包括至少一对传动齿轮6,传动齿轮6的输出端与传动皮带1连接带动传动皮带1作循环往复运动,预紧轮2位于传动齿轮6与预紧安装板3之间。

具体地,传动齿轮6为一对相互啮合的锥齿轮,相比现有技术的传动部结构,减少一对相互啮合的直齿轮,简化传动部的整体结构,提高了装配效率和传动精度。

可选地,自动售货机包括一对相互啮合的传动锥齿轮,传动锥齿轮的主动轮61设置于传动皮带1的端头,传动锥齿轮的从动轮62位于主动轮61的至少一侧。参照图5和图6,实际安装时,以主动轮61为基准,从动轮62安装于主动轮61的至少一侧。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参照图7和图8,自动售货机还包括推板7,推板7的两侧通过滑槽装配于运输货道转运架4上,推板7位于传动皮带1的上方且与传动皮带1同步同向运动。传动皮带1运行时,传动齿轮6的输出端传动轴带动传动皮带1运转,使推板7和传动皮带1上的商品一同前行。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自动售货机包括至少两个平行布置的传动皮带1,每一个传动皮带1对应一对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6,各传动齿轮6的动力源位于同一个齿轮盒8内联动控制。

根据不同的工况,传动皮带1的传动速度匹配不同传动比的齿轮盒8。齿轮盒8的输出端与传动齿轮6的输入端连接,每一个传动皮带1对应一对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6,各传动齿轮6的动力源均由同一个齿轮盒8输出,保证各传动皮带1能够同步运行,提高传动精度,节省生产成本。

可选地,自动售货机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传动皮带1,两个传动皮带1之间间隔预设的距离,各传动齿轮6的动力源位于同一个齿轮盒8内,并通过联轴器同步联动控制。

传动皮带1和与传动皮带1对应的运输货道转运架4均间隔预设的距离。各传动齿轮6的动力源安装于同一个齿轮盒8内,通过联轴器同步联动控制,保证各传动皮带1能够同步运行,提高传动精度,节省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传动皮带1的预紧轮2的中轴线平行设置,各传动皮带1对应的施力部5均沿预紧轮2张紧力方向对预紧轮2的预紧安装板3产生单向作用力,各传动皮带1承受的单向作用力相互平行。

具体地,各传动皮带1的预紧轮2的中轴线平行布置,且各施力部5的施力方向相互平行,不存在垂直于传动皮带1方向的分力,避免传动皮带1在运行过程中抖动而影响传动皮带1的传动精度。保证各传动皮带1同步运行,提高自动售货机整体的传动精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传动皮带的自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传动皮带张紧的预紧轮、限制所述预紧轮沿张紧力相反的方向产生位移的预紧安装板、运输货道转运架和施力部;所述预紧安装板与所述运输货道转运架活动连接;所述施力部与所述运输货道转运架连接,且沿张紧力方向对所述预紧安装板产生单向作用力,用于限制所述预紧安装板产生沿张紧力方向相反的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安装板包括沿预紧力的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槽,所述运输货道转运架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导向槽卡扣配合的凸钩挡块,所述凸钩挡块上设置限位端,所述凸钩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且沿所述第一导向槽单向滑动直至抵靠于所述限位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钩挡块包括l形的卡扣部,所述限位端位于所述卡扣部靠近所述预紧轮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槽包括与所述卡扣部形状相适应的l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包括开槽大端和与所述开槽大端过渡连接形成l形槽的导向端,所述凸钩挡块穿过所述开槽大端沿所述导向端滑移直至抵靠于所述限位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端为平面,所述凸钩挡块的卡扣部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l形槽卡扣配合时,所述第一导向槽的l形槽内侧面与所述限位端通过平面抵靠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预紧装置沿预紧力的方向布置至少两对凸钩挡块,和与所述凸钩挡块一一对应的第一导向槽,所述各第一导向槽均匀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安装板还包括沿预紧力方向设置的第二导向槽和与施力部的一端连接的施力挡块,所述运输货道转运架包括与所述第二导向槽配合安装的安装凸块,所述安装凸块穿过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施力部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施力部产生单向作用力时沿所述第二导向槽的设置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预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为拉力弹簧。

9.一种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预紧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对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皮带连接带动所述传动皮带作循环往复运动,所述预紧轮位于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预紧安装板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售货机包括一对相互啮合的传动锥齿轮,所述传动锥齿轮的主动轮设置于所述传动皮带的端头,所述传动锥齿轮的从动轮位于所述主动轮的至少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板,所述推板的两侧通过滑槽装配于所述运输货道转运架上,所述推板位于所述传动皮带的上方且与所述传动皮带同步同向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售货机包括至少两个平行布置的传动皮带,每一个传动皮带对应一对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各传动齿轮的动力源位于同一个齿轮盒内联动控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售货机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传动皮带,两个传动皮带之间间隔预设的距离,各传动齿轮的动力源位于同一个齿轮盒内,并通过联轴器同步联动控制。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售货机,其特征在于,各传动皮带的预紧轮的中轴线平行设置,各传动皮带对应的施力部均沿预紧轮张紧力方向对所述预紧轮的预紧安装板产生单向作用力,各传动皮带承受的单向作用力相互平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动皮带的自预紧装置及自动售货机,用于传动皮带张紧的预紧轮、限制预紧轮沿张紧力相反的方向产生位移的预紧安装板、运输货道转运架和施力部;预紧安装板与运输货道转运架活动连接;施力部与运输货道转运架连接,且沿张紧力方向对预紧安装板产生单向作用力,用于限制预紧安装板产生沿张紧力方向相反的位移。本实用新型的施力部带动预紧安装板产生单向作用力,限制预紧安装板产生沿张紧力方向相反的位移。当预紧轮提供的张紧力小于传动皮带的拉力时,预紧安装板在施力部的推力作用下,提供沿张紧力方向的补偿作用力,维持张紧轮自身作用力平衡,改善传动皮带打滑的现象,提高传动皮带的传输精度,保证商品传输至指定的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兴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1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