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智能动态考勤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3-18  128


本实用新型涉及考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宿舍智能动态考勤系统。



背景技术:

学生宿舍是学生休息的场所,是学生在学校的避风港,本应是让大家最放心最安全的地方,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学生宿舍居然成了学校安全事件的高发地之一,这就暴露了传统依赖于人力防范进行学生宿舍管理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和保证越来越开放自由的校园环境中学生宿舍的安全问题,将智能考勤系统引入校园势在必行。

现有技术中往往没有为宿舍配备考勤系统,而采用宿管查房的方式进行学生就寝考勤,这样一来,因为人工查寝任务繁重、效率低且容易出错,极易被非本栋宿舍人员混入宿舍进行推销、盗窃甚至伤害,同时,采用一卡通系统,存在卡片丢失、捡卡冒充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防范水平高、考勤效率与可靠性强且能降低宿管人员劳动强度的智能动态考勤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防范水平高、考勤效率与可靠性强且能降低宿管人员劳动强度的智能动态考勤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宿舍智能动态考勤系统,包括设置于门禁入口处的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设置于门禁出口处的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设置于宿舍内的第三生物信息采集终端、管理终端及平台服务器,所述平台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所述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所述第三生物信息采集终端及所述管理终端无线连接,所述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包括人脸识别系统及指纹识别系统,所述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包括指纹识别系统。

优选的,所述无线连接的方式包括z-wave通信连接、lora通信连接或enocean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门禁入口为闸机,所述门禁入口包括靠近入口侧的第一通入闸门及与所述第一通入闸门相对设置并靠近出口侧的第二通入闸门,所述第一通入闸门与所述第二通入闸门之间的间距为1-3m,所述第一通入闸门与所述指纹识别系统电连接,所述第二通入闸门与所述人脸识别系统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门禁入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入闸门与所述第二通入闸门之间的多个传感器及与多个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通入闸门的启闭。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入闸门与所述第二通入闸门之间的间距为2m。

优选的,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包括人脸门禁及人脸抓拍机,所述人脸门禁与所述第二通入闸门电连接,所述人脸抓拍机与所述平台服务器无线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信息发布屏,所述信息发布屏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信息发布屏分别与所述平台服务器无线连接,所述平台服务器可将所述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所述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及所述第三生物信息采集终端上传的生物信息分别传输给多个所述信息发布屏。

优选的,还包括多个与所述平台服务器无线连接的监控终端,所述平台服务器可将所述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所述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及所述第三生物信息采集终端上传的生物信息分别传输给多个所述监控终端。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宿舍智能动态考勤系统,通过所述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所述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及所述第三生物信息采集终端同时对在寝人员进行监控,并将生物信息传输至所述平台服务器,使得宿管人员能够通过所述管理终端了解在寝人员的考勤情况,省去了查房的步骤,避免出现漏查、错查现象的发生;通过在所述门禁入口设置所述第一通入闸门与所述第二通入闸门,在寝人员进入宿舍考勤时依次通过两道认证,避免外来人员混入,同时,设置所述第一通入闸门与所述第二通入闸门之间具有1-3m的间距,且在所述第一通入闸门与所述第二通入闸门之间设置多个所述传感器,使得外来人员不能与在寝人员共同进入,进一步提升了宿舍的安全等级,减轻了宿管人员的安保负担;通过设置于多个所述发布屏与多个所述监控终端,能够将在寝人员的考勤情况直接进行显示,方便了宿管人员及监护人对在寝人员的考勤查看,及时知晓在寝人员的人员动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宿舍智能动态考勤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中,100、宿舍智能动态考勤系统;10、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20、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30、第三生物信息采集终端;40、管理终端;50、平台服务器;60、信息发布屏;70、监控终端;101、门禁入口;1011、第一通入闸门;1012、第二通入闸门;1013、传感器;1014、控制器;102、门禁出口;103、宿舍;104、人脸识别系统;1041、人脸门禁;1042、人脸抓拍机;105、指纹识别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宿舍智能动态考勤系统100,用于对在寝人员进行进出宿舍的考勤,方便宿管查看在寝人员的动态,提升在寝人员的安全性。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宿舍智能动态考勤系统100应用在初高中的学生宿舍,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宿舍智能动态考勤系统100也可以应用在大学公寓、公司公寓等。

所述宿舍智能动态考勤系统100包括设置于门禁入口101处的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10、设置于门禁出口102处的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20、设置于宿舍103内的第三生物信息采集终端30、管理终端40、平台服务器50、信息发布屏60及多个与所述平台服务器50无线连接的监控终端70。其中,所述平台服务器50分别与所述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10、所述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20、所述第三生物信息采集终端30及所述管理终端40无线连接。所述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10、所述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20及所述第三生物信息采集终端30通过采集人体生物信息进行考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一卡通”的丢失及损坏风险。

优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门禁入口101与所述门禁出口102均为闸机。具体的,所述门禁入口101包括靠近入口侧的第一通入闸门1011、与所述第一通入闸门1011相对设置并靠近出口侧的第二通入闸门1012、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入闸门1011与所述第二通入闸门1012之间的多个传感器1013及与多个所述传感器1013电连接的控制器1014。其中,所述第一通入闸门1011与所述第二通入闸门1012之间的间距为1-3m,所述控制器1014孔子所述第二通入闸门1012的启闭。

更优的,所述第一通入闸门1011与所述第二通入闸门1012之间的间距为2m。如此一来,在寝人员在通过所述第一通入闸门1011后,来到所述第一通入闸门1011与所述第二通入闸门1012之间的区域,多个所述传感器1013检测区域内的人数,当区域内的人数为一人时,在寝人员通过所述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10验证后进入宿舍区域;当区域内的人数不为一个时,所述控制器1014断开所述第二通入闸门1012与所述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10的连接,使在寝人员无法通过所述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10验证通过,以此避免外来人员跟随在寝人员混入寝室。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1013为红外检测器,多个所述传感器1013沿所述第一通入闸门1011至所述第二通入闸门1012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具体的,所述控制器1014为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hc32l130f8ua的集成电路控制芯片。

具体的,所述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10包括人脸识别系统104及指纹识别系统105。所述第一通入闸门1011与所述指纹识别系统104电连接,所述第二通入闸门1012与所述人脸识别系统105电连接。

其中,所述人脸识别系统104包括人脸门禁1041及人脸抓拍机1042。所述人脸门禁1041与所述第二通入闸门1012电连接,所述人脸抓拍机1042与所述平台服务器50无线连接。也就是说,通过所述人脸门禁1041实现人员出入权限的检测,通过所述人脸抓拍机1042上传人脸数据至所述平台服务器50,所述人脸门禁1041与所述人脸抓拍机1042合作完成在寝人员的考勤工作。

所述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20包括指纹识别系统。如此,通过在所述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10设置两道验证,增加宿舍的安全性能,避免外来人员进入宿舍;而在所述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20仅设置一道验证,方便在寝人员外出。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20也可以为人脸门禁。

所述第三生物信息采集终端30设置于寝室内,用于检测在寝人员是否在寝室内。优选的,为了节约材料成本,可以多个宿舍或同一楼层共同使用一个所述第三生物信息采集终端30。

所述管理终端40由宿管人员操控,所述管理终端40与所述平台服务器50无线连接并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50传输的生物信息。通过设置所述管理终端40分别与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10、所述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20及所述第三生物信息采集终端30无线连接,使得管理员能够随时监控宿舍人员进出情况,安全方便且省时省力。

所述信息发布屏6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信息发布屏60分别与所述平台服务器50无线连接,所述平台服务器50可将所述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10、所述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20及所述第三生物信息采集终端30上传的生物信息分别传输给多个所述信息发布屏60。所述信息发布屏60设置于宿管人员宿舍或宿舍大厅,供宿管人员查看在寝人员的考勤情况。

同时,所述平台服务器50可将所述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10、所述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20及所述第三生物信息采集终端30上传的生物信息分别传输给多个所述监控终端70。其中,所述监控终端7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手表等设备,共在寝人员的监护人实时了解在寝人员的动向。

优选的,前述无线连接的方式包括z-wave通信连接、lora通信连接或enocean通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宿舍智能动态考勤系统,通过所述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所述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及所述第三生物信息采集终端同时对在寝人员进行监控,并将生物信息传输至所述平台服务器,使得宿管人员能够通过所述管理终端了解在寝人员的考勤情况,省去了查房的步骤,避免出现漏查、错查现象的发生;通过在所述门禁入口设置所述第一通入闸门与所述第二通入闸门,在寝人员进入宿舍考勤时依次通过两道认证,避免外来人员混入,同时,设置所述第一通入闸门与所述第二通入闸门之间具有1-3m的间距,且在所述第一通入闸门与所述第二通入闸门之间设置多个所述传感器,使得外来人员不能与在寝人员共同进入,进一步提升了宿舍的安全等级,减轻了宿管人员的安保负担;通过设置于多个所述发布屏与多个所述监控终端,能够将在寝人员的考勤情况直接进行显示,方便了宿管人员及监护人对在寝人员的考勤查看,及时知晓在寝人员的人员动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宿舍智能动态考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门禁入口处的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设置于门禁出口处的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设置于宿舍内的第三生物信息采集终端、管理终端及平台服务器,所述平台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所述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所述第三生物信息采集终端及所述管理终端无线连接,所述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包括人脸识别系统及指纹识别系统,所述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包括指纹识别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宿舍智能动态考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连接的方式包括z-wave通信连接、lora通信连接或enocean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宿舍智能动态考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入口为闸机,所述门禁入口包括靠近入口侧的第一通入闸门及与所述第一通入闸门相对设置并靠近出口侧的第二通入闸门,所述第一通入闸门与所述第二通入闸门之间的间距为1-3m,所述第一通入闸门与所述指纹识别系统电连接,所述第二通入闸门与所述人脸识别系统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宿舍智能动态考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入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入闸门与所述第二通入闸门之间的多个传感器及与多个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通入闸门的启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宿舍智能动态考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入闸门与所述第二通入闸门之间的间距为2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宿舍智能动态考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包括人脸门禁及人脸抓拍机,所述人脸门禁与所述第二通入闸门电连接,所述人脸抓拍机与所述平台服务器无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宿舍智能动态考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息发布屏,所述信息发布屏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信息发布屏分别与所述平台服务器无线连接,所述平台服务器可将所述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所述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及所述第三生物信息采集终端上传的生物信息分别传输给多个所述信息发布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宿舍智能动态考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与所述平台服务器无线连接的监控终端,所述平台服务器可将所述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所述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及所述第三生物信息采集终端上传的生物信息分别传输给多个所述监控终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宿舍智能动态考勤系统,包括设置于门禁入口处的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设置于门禁出口处的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设置于宿舍内的第三生物信息采集终端、管理终端及平台服务器,所述平台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所述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所述第三生物信息采集终端及所述管理终端无线连接,所述第一生物信息采集终端包括人脸识别系统及指纹识别系统,所述第二生物信息采集终端包括指纹识别系统。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宿舍智能动态考勤系统,安全防范水平高、考勤效率与可靠性强且能降低宿管人员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吴微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盛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1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