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密码核验机及支付密码核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3-18  90


本申请涉及支付核验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支付密码核验机及支付密码核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支付核验设备主要用于银行系统,现有的核验设备,根据数据处理需求,在生产的时候,将所需处理容量的芯片组焊接在板卡上,因此,该支付核验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就是固定的,无法根据银行系统的使用需求对数据处理能力进行扩容,当支付核验设备的芯片组中的一个或几个芯片损坏时,只能将支付核验设备整体停机,替换成新的板卡,使用成本很高,维修不方便,而且不便于银行分层次运维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付密码核验机,以解决现有支付核验设备,数据处理能力固定的,无法根据银行系统的使用需求对数据处理能力进行扩容,当支付核验设备的芯片组中的一个或几个芯片损坏时,只能将支付核验设备整体停机,替换成新的板卡,使用成本很高,维修不方便,而且不便于银行分层次运维管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支付密码核验机。

根据本申请的支付密码核验机,包括机箱以及安装在所述机箱内的主板、继电器和电源,所述主板上安装有cpu和加密芯片单元,所述加密芯片单元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主板的芯片安装区上,所述加密芯片单元包括卡座和加密芯片插卡,所述卡座安装在所述芯片安装区上,所述加密芯片插卡包括pcb板以及安装在所述pcb板上的加密芯片,所述pcb板与所述卡座之间通过金手指可拆卸连接,所述卡座的金手指与所述cpu通过控制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可编程逻辑器件,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安装在所述主板上,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通过所述控制电路分别连接所述cpu和若干所述加密芯片单元。

进一步地,还包括程序烧写接口,所述程序烧写接口安装在所述主板上,并通过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编程逻辑器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为cpld。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上安装有隔离电源,所述隔离电源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上安装有软件烧写接口,所述软件烧写接口通过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cpu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上还安装有灯板接口,所述灯板接口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上还安装有以太网接口,所述以太网接口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上还安装有串口,所述串口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付密码核验系统,包括上述的支付密码核验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支付密码核验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支付密码核验机,加密芯片单元可拆卸安装在主板的芯片安装区上,加密芯片单元包括卡座和加密芯片插卡,卡座安装在芯片安装区上,加密芯片插卡包括pcb板以及安装在pcb板上的加密芯片,pcb板与卡座之间通过金手指可拆卸连接,卡座的金手指与cpu通过控制电路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的pcb板与卡座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加密芯片负载容量根据使用需求,可随时扩展,每个加密芯片插卡都是独立运行,单个加密芯片插卡损坏,不影响整机使用,直接将损坏的加密芯片插卡从卡座上取下,换上新的加密芯片插卡即可,更换速度快,成本低,维修方便,非常适合银行负载均衡和集群部署需要,满足银行运维分层管理的需要。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支付密码核验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的右视图。

图5是图1的仰视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芯片插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支付密码核验机的电气原理图。

附图标记:1-机箱;2-主板;3-继电器;4-电源;5-cpu;6-加密芯片单元;21-芯片安装区;61-卡座;62-加密芯片插卡;621-pcb板;622-加密芯片;11-前面板;111-标签;112-指示灯;12-左面板;13-右面板;14-后面板;15-散热孔;16-扩展口;7-双电源切换单元;8-可编程逻辑器件;9-程序烧写接口;10-隔离电源;17-软件烧写接口;18-灯板接口;19-以太网接口;20-串口;22-加密芯片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支付密码核验机。

如图1-图7所示,该支付密码核验机,包括机箱1以及安装在机箱1内的主板2、继电器3和电源4,电源4通过继电器3给主板2供电,主板2上安装有cpu5和加密芯片单元6,加密芯片单元6可拆卸安装在主板2的芯片安装区21上,加密芯片单元6包括卡座61和加密芯片插卡62,卡座61安装在芯片安装区21上,加密芯片插卡62包括pcb板621以及安装在pcb板621上的加密芯片622,pcb板621与卡座61之间通过金手指可拆卸连接,卡座61的金手指与cpu5通过控制电路连接。

本申请机箱1的前面板11上设有标签111和指示灯112,指示灯112与主板2连接,左面板12、右面板13和后面板14上分别设有散热孔15,后面板14上还设有扩展口16用于安装以太网接口19和串口20,还包括双电源切换单元7,双电源切换单元7分别连接电源4和继电器3,双电源切换单元7在因故停电时,自动切换到另外一个电源的开关,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防止因为停电,造成设备停机,数据丢失的情况。

本申请的cpu5采用意法半导体的cortex-m4内核的stm32f429bit6。

具体地,还包括可编程逻辑器件8,可编程逻辑器件8安装在主板2上,可编程逻辑器件8通过控制电路分别连接cpu5和若干加密芯片单元6,具体地,卡座61的金手指通过可编程逻辑器件8与cpu5通过控制电路连接。

通过可编程逻辑器件8,分别对每个加密芯片单元6进行单独控制。

具体地,还包括程序烧写接口9,程序烧写接口9安装在主板2上,并通过控制电路与可编程逻辑器件8连接,通过程序烧写接口9将编辑好的控制程序输入可编程逻辑器件8。

具体地,可编程逻辑器件8为cpld。

cpld采用cmoseprom、eeprom、快闪存储器和sram等编程技术,从而构成了高密度、高速度和低功耗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本申请的cpld优选为maxvcpld。

maxvcpld密度范围在40到2,210个逻辑单元(le)之间,具有低功耗和高性能特性,非常适合各类市场领域中的通用和便携式设计,包括,固网、无线、消费类、计算机/存储、汽车电子和广播等。

与市场上其他密度等价的cpld相比,maxvcpld总功耗降低了近50%。其它功耗优势包括低至45μw的静态功耗,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此外,与竞争cpld相比,maxvcpld在单位引脚布局中提供更多的i/o和逻辑,而价格相当,帮助设计人员达到成本目标。maxv系列的所有型号都提供各种低成本、无卤素封装(eqfp、tqfp和mbga),满足了环境标准要求。

具体地,主板2上安装有隔离电源10,隔离电源10与控制电路连接。

在一些实验室或高要求场合,为了实验人员的安全,一般将实验的输入电源采用1:1的工频变压器与市电进行隔离,这样一来,实验室实验人员无论碰到线路的哪一根线都不会有触电的危险,因为隔离电源10与大地是没有连接的。

在工业控制设备中,有时候要求两个系统之间的电源地线隔离,如隔离地线噪声、隔离高共模电压等,采用带变压器的直流变换器,将两个电源之间隔开,使他们相互独立,从而实现以上目的。

每个模块单独供电,防止一个模块因受高压放电或其他原因导致损坏后殃及其他模块。这样做的目的可以保证每个模块独立工作,不受干扰。

具体地,主板2上安装有软件烧写接口17,软件烧写接口17通过控制电路与cpu5连接。

通过软件烧写接口17将控制程序输入cpu5。

具体地,主板2上还安装有灯板接口18,灯板接口18与控制电路连接。

具体地,主板2上还安装有以太网接口19,以太网接口19与控制电路连接,通过以太网接口19,实现支付密码核验机与上位机的数据交互。

以太网接口19优选rj45以太网接口。

具体地,主板2上还安装有串口20,串口20与控制电路连接。

串行接口(serialinterface)是指数据一位一位地顺序传送,其特点是通信线路简单,只要一对传输线就可以实现双向通信(可以直接利用电话线作为传输线),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特别适用于远距离通信,但传送速度较慢。一条信息的各位数据被逐位按顺序传送的通讯方式称为串行通讯。串行通讯的特点是:数据位的传送,按位顺序进行,最少只需一根传输线即可完成;成本低但传送速度慢。串行通讯的距离可以从几米到几千米;根据信息的传送方向,串行通讯可以进一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

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的靠上部分的芯片安装区21没有安装加密芯片单元6。

如图8所示,本申请的支付密码核验机的电气原理图:

电源4为cpu5供电,cpu5连接可编程逻辑器件8,可编程逻辑器件8分别连接每个加密芯片单元6,cpu5通过以太网接口19与外部通信,通过软件烧写接口17将cpu控制程序输入cpu5,通过程序烧写接口9将加密芯片单元6控制程序输入可编程逻辑器件8,使用时,cpu控制程序控制cpu5工作,cpu5控制可编程逻辑器件8工作,可编程逻辑器件8根据输入其内部的芯片单元控制程序,控制不同的加密芯片单元6工作。

芯片安装区21在在主板2上设有两块,每块芯片安装区21设有4列8行,共计32个加密芯片单元6,每列加密芯片单元6(共8个)构成一组加密芯片组22,共计8组加密芯片组22,通过上述设置,取代现有工控机内插核验卡(8芯片)形式。首先从设备高度由原有的4u精简为1u,更易于上架部署,同时单机芯片总容量扩充了8倍,整机芯片处理能力大幅提升。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支付密码核验系统,包括上述的支付密码核验机。

采用本申请的支付密码核验机的支付密码核验系统,使用方便,芯片容量随时可扩展,维修方便,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支付密码核验机,包括机箱以及安装在所述机箱内的主板、继电器和电源,所述主板上安装有cpu和加密芯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芯片单元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主板的芯片安装区上,所述加密芯片单元包括卡座和加密芯片插卡,所述卡座安装在所述芯片安装区上,所述加密芯片插卡包括pcb板以及安装在所述pcb板上的加密芯片,所述pcb板与所述卡座之间通过金手指可拆卸连接,所述卡座的金手指与所述cpu通过控制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密码核验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编程逻辑器件,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安装在所述主板上,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通过所述控制电路分别连接所述cpu和若干所述加密芯片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付密码核验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程序烧写接口,所述程序烧写接口安装在所述主板上,并通过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付密码核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为cpl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密码核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安装有隔离电源,所述隔离电源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密码核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安装有软件烧写接口,所述软件烧写接口通过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cpu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密码核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还安装有灯板接口,所述灯板接口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密码核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还安装有以太网接口,所述以太网接口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密码核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还安装有串口,所述串口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

10.一种支付密码核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支付密码核验机。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支付密码核验机,包括机箱以及安装在机箱内的主板、继电器和电源,主板上安装有CPU和加密芯片单元,加密芯片单元可拆卸安装在主板的芯片安装区上,加密芯片单元包括卡座和加密芯片插卡,卡座安装在芯片安装区上,加密芯片插卡包括PCB板以及安装在PCB板上的加密芯片,PCB板与卡座之间通过金手指可拆卸连接,卡座的金手指与CPU通过控制电路连接。负载容量可随时扩展单个加密芯片插卡损坏,直接将损坏的加密芯片插卡从卡座上取下,换上新的芯片插卡即可,更换速度快,成本低,维修方便,适合银行负载均衡和集群部署需要,满足银行运维分层管理的需要。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支付密码核验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恒生数据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1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