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轮有轨电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3-19  97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胶轮有轨电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



背景技术:

云巴是一种导轨式胶轮有轨电车,云巴运量为0.6~1.0万人次/时,是小运量胶轮有轨电车系统,是现代有轨电车中的一种新系统。它能完善公共交通层次、补充产品空白,致力于构建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网络,近年被大量的规划进了中小城市交通干线、大中城市交通支线。目前第一条云巴线正在重庆璧山开工建设,该项目均使用比亚迪钢导轨梁。

云巴做为一种近年的新生事物,在一些云巴的前期项目中采用的梁型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比亚迪公司推出的钢导轨梁,第二种是在常规混凝土箱梁的顶面设置钢导轨。比亚迪公司推出的钢导轨梁虽然质量轻,但是钢导轨梁有刚度小、行车舒适性差、噪音相对较大、造价高、后期维护量大等特点。在常规混凝土箱梁顶增加钢导轨能够便于结构的检修,但是结构自重大、造价高、施工便利性差、梁顶单独设置钢导轨梁较为浪费。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不但轨道梁整体刚度大、行车舒适性好、噪音小、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好、后期维护量小的胶轮有轨电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轮有轨电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胶轮有轨电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设置于桥墩上,其包括若干个导轨梁跨段,相邻两个导轨梁跨段之间链接连接;所述导轨梁跨段包括4个腹板、2个底板和横隔板;4个所述腹板与2个底板组合成双“h”型结构,再之通过所述横隔板连接组合成一体结构;

每个所述腹板设置为横截面为“i”形结构,且每个所述腹板顶端以及其顶部一侧端均设置有预埋耐磨钢板;

所述横隔板位于所述底板下方,且所述横隔板包括2个端横隔板和若干个中横隔板;两个所述端横隔板位于所述导轨梁跨段两端,若干个所述中横隔板按次序排列设置。

优选的,所述底板设置在其顶面位于所述腹板顶面60cm以下位置,且与两个相邻所述腹板形成一开口槽体结构。

上述方案的有效果是:起到检修和应急通道作用,并且增加了轨道梁整体刚度。

优选的,每个所述端横隔板上设有一个或多个链接孔,且相邻两个所述导轨梁跨段的端横隔板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链接孔链接连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端横隔板相应设置于所述桥墩顶端;且若干个所述中横隔板沿导轨梁跨段方向每间距6m~8m设置一个,且设置于一个所述导轨梁跨段的两个所述端横隔板之间。

优选的,该胶轮有轨电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还包括电缆通道,所述电缆通道设置在所述开口槽体结构两侧底部。

优选的,所述导轨梁跨段的线形设置为直线形或/和曲线形。

优选的,两个所述端横隔板与若干个所述中横隔板均为一体板结构;

或,每个所述端横隔板分为两个相等同的端横隔板预埋钢板;两个所述预制端横隔板连接处均设置有现浇湿接缝;相应的,每个所述中横隔板亦分为两个相等同的中横隔板预埋钢板,两个所述预制中横隔板连接处设有预留螺栓孔以及中横隔板连接钢板。

优选的,简支梁结构的腹板采用等高度“i”字形截面,大跨径连续梁结构的腹板采用变高度“i”字形腹板。

优选的,跨径大于等于16米的轨道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跨径小于16m的轨道梁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一种由4个腹板、2个底板和若干个横隔板组成的胶轮有轨电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与目前存在的混凝土箱梁顶设钢导轨方案对比。每个腹板顶直接作用一排车轮,受力直接且明确;腹板均采用“i”形断面结构,能充分发挥混凝土良好的受压性能;取消了横向通长的底板,改为设置一道其顶面位于腹板顶面以下60cm处的底板,底板既是受力构件,起到增加了轨道梁整体刚度作用,又作为检修和应急通道使用,混凝土用量较箱梁降低20%~40%,取消了箱梁顶的钢导轨梁,降低了钢材的用量;通过设置桥墩顶端的端横隔板,顺轨道梁方向每间距6~8m设置一道的中横隔板,增强了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的刚度。与目前存在的钢导轨梁对比,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整体刚度大,行车舒适性好,噪音小,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好,后期维护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胶轮有轨电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等高度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胶轮有轨电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等高度端部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胶轮有轨电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的预制拼装等高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中横隔板部分)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胶轮有轨电车等高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的预制拼装等高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中预制中横隔板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胶轮有轨电车等高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的预制拼装等高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端横隔板部分)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胶轮有轨电车等高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的等高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中部截面图;

图7为1/2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平面图;

图8为1/2等高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立面图;

图9为1/2变高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立面图。

图中:1、腹板;2、底板;3、横隔板;31、端横隔板;311、链接孔;312、现浇湿接缝;32、中横隔板;321、螺栓孔;4、预埋耐磨钢板;5、开口槽体结构;6、电缆通道;7、中横隔板连接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所示一种胶轮有轨电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设置于桥墩上,包括若干个导轨梁跨段,相邻两个导轨梁跨段之间链接连接;

导轨梁跨段包括4个腹板1、2个底板2和横隔板3;4个腹板1与2个底板2组合成双“h”型结构,再之通过横隔板3连接组合成一体结构;每个腹板1设置为横截面为“i”形结构,且每个腹板顶端以及其顶部一侧端均设置有预埋耐磨钢板4;且底板2设置在其顶面位于腹板1顶面60cm以下位置,且与两个相邻腹板1形成一开口槽体结构5;开口槽体结构5两侧底部设置有电缆通道6。

横隔板3位于底板2下方,且横隔板3包括2个端横隔板31和若干个中横隔板32。两个端横隔板31位于导轨梁跨段两端,且每个端横隔板31相应设置于桥墩顶端;每个端横隔板31上设有一个或多个链接孔311,且相邻两个导轨梁跨段的端横隔板31通过连接件穿过链接孔311链接连接。若干个中横隔板32沿导轨梁跨段方向每间距6m~8m设置一个,且设置于一个导轨梁跨段的两个端横隔板31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轨梁跨段的线形设置为直线形或/和曲线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简支梁结构的腹板采用等高度“i”字形截面,大跨径连续梁结构的腹板采用变高度“i”字形腹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跨径大于等于16米的轨道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跨径小于16m的轨道梁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端横隔板31与若干个中横隔板32均为一体板结构。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端横隔板31分为两个相等同的端横隔板预埋钢板;两个预制端横隔板连接处均设置有现浇湿接缝312;相应的,每个中横隔板32亦分为两个相等同的中横隔板预埋钢板,两个预制中横隔板连接处设有预留螺栓孔321以及中横隔板连接钢板7。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一种由4个腹板、2个底板和若干个横隔板组成的胶轮有轨电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与目前存在的混凝土箱梁顶设钢导轨方案对比。每个腹板顶直接作用一排车轮,受力直接且明确;腹板均采用“i”形断面结构,能充分发挥混凝土良好的受压性能;取消了横向通长的底板,改为设置一道其顶面位于腹板顶面以下60cm处的底板,底板既是受力构件,起到增加了轨道梁整体刚度作用,又作为检修和应急通道使用,混凝土用量较箱梁降低20%~40%,取消了箱梁顶的钢导轨梁,降低了钢材的用量;通过设置桥墩顶端的端横隔板,顺轨道梁方向每间距6~8m设置一道的中横隔板,增强了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的刚度。与目前存在的钢导轨梁对比,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整体刚度大,行车舒适性好,噪音小,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好,后期维护量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胶轮有轨电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设置于桥墩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导轨梁跨段,相邻两个导轨梁跨段之间链接连接;

所述导轨梁跨段包括4个腹板(1)、2个底板(2)和横隔板(3);4个所述腹板(1)与2个底板(2)组合成双“h”型结构,再之通过所述横隔板(3)连接组合成一体结构;

每个所述腹板(1)设置为横截面为“i”形结构,且每个所述腹板顶端以及其顶部一侧端均设置有预埋耐磨钢板(4);

所述横隔板(3)位于所述底板(2)下方,且所述横隔板(3)包括2个端横隔板(31)和若干个中横隔板(32);两个所述端横隔板(31)位于所述导轨梁跨段两端,若干个所述中横隔板(32)按次序排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轮有轨电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设置在其顶面位于所述腹板(1)顶面60cm以下位置,且与两个相邻所述腹板(1)形成一开口槽体结构(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轮有轨电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端横隔板(31)上设有一个或多个链接孔(311),且相邻两个所述导轨梁跨段的端横隔板(31)通过连接件穿过所述链接孔(311)链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轮有轨电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端横隔板(31)相应设置于所述桥墩顶端;且若干个所述中横隔板(32)沿导轨梁跨段方向每间距6m~8m设置一个,且设置于一个所述导轨梁跨段的两个所述端横隔板(3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轮有轨电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缆通道(6),所述电缆通道(6)设置在所述开口槽体结构(5)两侧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轮有轨电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梁跨段的线形设置为直线形或/和曲线形。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胶轮有轨电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端横隔板(31)与若干个所述中横隔板(32)均为一体板结构;

或,每个所述端横隔板(31)分为两个相等同的端横隔板预埋钢板;两个所述预制端横隔板连接处均设置有现浇湿接缝(312);相应的,每个所述中横隔板(32)亦分为两个相等同的中横隔板预埋钢板,两个所述预制中横隔板连接处设有预留螺栓孔(321)以及中横隔板连接钢板(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轮有轨电车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设置于桥墩上,包括若干个导轨梁跨段,相邻两个导轨梁跨段之间链接连接;导轨梁跨段包括4个腹板、2个底板和横隔板;4个腹板与2个底板组合成双“H”型结构,通过横隔板连接组合成一体结构;每个腹板设置为横截面为“I”形结构,且每个腹板顶端以及其顶部一侧端均设置有预埋耐磨钢板;横隔板位于底板下方,且横隔板包括2个端横隔板和若干个中横隔板;两个端横隔板位于导轨梁跨段两端,若干个中横隔板按次序排列设置。与目前存在的钢导轨梁对比,双H型混凝土轨道梁整体刚度大,行车舒适性好,噪音小,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好,后期维护量小。

技术研发人员:林韬;张立江;韩龙;邓良强;李晓东;李泽龙;郑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3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