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晾衣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晾被杆固定机构及晾衣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晾衣机晾被杆的固定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其中一种如图1所示,在伸缩托架上安装挂钩100,晾被杆200使用时拉出并且自然垂吊下来,不使用时滑入并放置在挂钩100上;另一种如图2所示,在伸缩托架上开缺口300,晾被杆200使用翻转出来并自然垂吊下来,不使用时翻转起来放置在伸缩托架主体上的缺口300内。但是,此种晾衣机不仅不能调节晾被杆200的使用位置,功能较为单一,而且晾被杆200在收起状态下不能晾晒被子。
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晾被杆固定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晾被杆固定机构,其不仅能够调节晾被杆的使用位置,实现多档晾晒模式,而且取消了晾被杆挂钩,使晾被杆在收起状态下仍能够晾晒被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晾被杆固定机构,包括:
固定件;
活动组件,可滑动且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
晾被杆,其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活动组件与所述固定件连接;
定位件,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
所述活动组件的上侧开设有卡槽,所述活动组件滑动时,所述卡槽能够与所述定位件卡接或脱离,以使所述晾被杆具有至少两个使用位置。
作为所述晾被杆固定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卡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卡槽沿所述活动组件的滑动方向排列。
作为所述晾被杆固定机构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
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活动件和罩盖,所述活动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件穿设在所述滑槽中,所述罩盖罩设在所述活动件上,至少两个所述卡槽开设在所述罩盖的上侧。
作为所述晾被杆固定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活动件包括滑动部和安装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滑动部上,所述晾被杆的端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
作为所述晾被杆固定机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罩盖包括装饰部和卡接部,所述装饰部罩设在所述活动件上且与所述活动件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卡接部设置在所述装饰部的上侧,所述卡槽开设在所述卡接部上。
作为所述晾被杆固定机构的优选方案,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且位于所述活动组件的下方。
作为所述晾被杆固定机构的优选方案,包括两根晾被杆,两根所述晾被杆分别设于所述固定件的两侧。
作为所述晾被杆固定机构的优选方案,每根所述晾被杆的两端均分别通过独立的所述活动组件与所述固定件的两端连接,两根所述晾被杆同一端的所述活动组件之间具有间隙。
一种晾衣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晾被杆固定机构,还包括:
主机;
伸缩架,其第一端与所述主机的下侧连接;
晾衣架,与所述伸缩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晾衣架的端部。
作为所述晾衣机的优选方案,所述晾衣架包括晾衣杆和支撑杆,所述晾衣杆与所述伸缩架的第二端连接,两个所述晾衣杆间隔且平行设置,多根所述支撑杆间隔设置在两个所述晾衣杆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晾被杆固定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晾被杆固定机构,通过定位件与卡槽的卡接和脱离,能够使晾被杆具有至少两个使用位置,实现多档晾晒模式,当定位件与活动组件上的卡槽卡接时,为一个使用位置,晾被杆处于收起状态,当定位件与卡槽脱离卡接时,为另一个使用位置,晾被杆被完全拉出,处于自然下垂的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晾被杆固定机构,不仅能够调节晾被杆的使用位置,实现多档晾晒模式,而且取消了晾被杆挂钩,使晾被杆在收起状态下仍能够晾晒被子,不被晾被杆挂钩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晾衣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晾衣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晾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晾被杆固定机构在一使用位置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晾被杆固定机构在另一使用位置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晾被杆固定机构在切换使用位置时的原理图;
图7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晾衣机的局部爆炸图;
图9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2中:
100-挂钩;200-晾被杆;300-缺口;
图3-图10中:
1-固定件;
2-活动组件;20-卡槽;21-活动件;211-滑槽;212-滑动部;213-安装部;22-罩盖;221-装饰部;222-卡接部;
3-晾被杆;
4-定位件;
5-安装件;
6-限位件;
7-主机;
8-伸缩架;
9-晾衣架;91-晾衣杆;92-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3-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晾被杆固定机构,可以应用在晾衣机中。具体地,晾被杆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件1、活动组件2、晾被杆3和定位件4。其中,活动组件2可滑动且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件1上。晾被杆3的两端分别通过活动组件2与固定件1连接。定位件4安装在固定件1上。活动组件2的上侧开设有卡槽20,活动组件2滑动时,卡槽20能够与定位件4卡接或脱离,以使晾被杆3具有至少两个使用位置。
可选地,卡槽2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卡槽20沿活动组件2的滑动方向排列,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活动组件2的上侧开设有两个卡槽20,晾衣机具有三个使用位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槽20的数量还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在此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晾被杆固定机构,具有三个使用位置,图4为第一使用位置,即一档晾晒模式,此时定位件4与活动组件2上的第一个卡槽20卡接,晾被杆3处于收起状态,图3为第二使用位置,即二档晾晒模式,此时定位件4与活动组件2上的第二个卡槽20卡接,晾被杆3被拉出一部分,图5为第三使用位置,即三档晾晒模式,此时定位件4与两个卡槽20均脱离卡接,晾被杆3被完全拉出,处于自然下垂的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当活动组件2上仅设置一个卡槽20时,晾被杆3具有两个使用位置,其中一个为图4或图3中的使用位置,另一个为图5中的使用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晾被杆固定机构,不仅能够调节晾被杆3的使用位置,实现多档晾晒模式,而且取消了晾被杆挂钩,使晾被杆3在收起状态下仍能够晾晒被子,不被晾被杆挂钩干涉。
在进行不同使用位置的切换时,即切换不同档位的晾晒模式时,如图6所示,可先将活动组件2向上转动抬起,使卡槽20脱离定位件4,再将活动组件2向外拉出,然后再将晾被杆3调整到所需位置。
可选地,定位件4为定位销。通过定位销卡入不同的卡槽20中,实现对晾被杆3的固定,以及不同的使用档位。进一步地,定位销铆接在固定件1上。
可选地,固定件1由金属材料制成。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晾被杆固定机构还包括限位件6,限位件6安装在固定件1上且位于活动组件2的下方。当活动组件2需要转动时,限位件6能够限制活动组件2转动的角度。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晾被杆固定机构包括两根晾被杆3,两根晾被杆3分别设于固定件1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每根晾被杆3的两端均分别通过独立的活动组件2与固定件1的两端连接,每根晾被杆3通过两个两根晾被杆3同一端的活动组件2之间具有间隙,以防止活动组件2之间进行干涉。具体地,活动组件2的数量为四个,每根晾被杆3通过两个活动组件2与固定件1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每根晾被杆3的两端也可以通过一个整体的活动组件2与固定件1进行连接,在此不做限制。
另外,如图3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晾被杆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固定件1,晾被杆3的一端通过活动组件2与一个固定件1连接,另一端通过另一个固定件1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固定件1也可以为一个整体,再此不做限制。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晾衣机,包括上述的晾被杆固定机构,还包括主机7、伸缩架8和晾衣架9。伸缩架8的第一端与主机7的下侧连接。晾衣架9与伸缩架8的第二端连接,固定件1固定在晾衣架9的端部。主机7能够控制伸缩架8伸缩,从而实现晾衣架9的升降。
可选地,晾衣架9包括晾衣杆91和支撑杆92,晾衣杆91与伸缩架8的第二端连接,两个晾衣杆91间隔且平行设置,多根支撑杆92间隔设置在两个晾衣杆91之间。通过设置支撑杆92,不仅有利于提高晾衣架9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而且可以利用支撑杆92进行挂晒,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晾被杆固定机构还包括安装件5,安装件5安装在固定件1上。活动组件2包括活动件21和罩盖22,活动件21上开设有滑槽211,安装件5穿设在滑槽211中,罩盖22罩设在活动件21上,至少两个卡槽20开设在罩盖22的上侧。活动组件2以安装件5为转轴进行转动,同时能够相对安装件5进行滑动。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活动件21包括滑动部212和安装部213,滑动部212与安装部21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滑槽211开设在滑动部212上,晾被杆3的端部与安装部213连接。将滑动部212与安装部213之间的夹角设为钝角,能够使晾被杆3与晾衣杆91不在同一高度上,从而更便于晾晒被子。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罩盖22包括装饰部221和卡接部222,装饰部221罩设在活动件21上且与活动件21的形状相匹配,卡接部222设置在装饰部221的上侧,卡槽20开设在卡接部222上。装饰部221能够防止活动件21外露,提高晾衣机的美观性。
可选地,罩盖22由硬质塑料制成。硬质塑料有利于保证罩盖22的使用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晾被杆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件(1);
活动组件(2),可滑动且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件(1)上;
晾被杆(3),其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活动组件(2)与所述固定件(1)连接;
定位件(4),安装在所述固定件(1)上;
所述活动组件(2)的上侧开设有卡槽(20),所述活动组件(2)滑动时,所述卡槽(20)能够与所述定位件(4)卡接或脱离,以使所述晾被杆(3)具有至少两个使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被杆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卡槽(20)沿所述活动组件(2)的滑动方向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被杆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件(5),所述安装件(5)安装在所述固定件(1)上;
所述活动组件(2)包括活动件(21)和罩盖(22),所述活动件(21)上开设有滑槽(211),所述安装件(5)穿设在所述滑槽(211)中,所述罩盖(22)罩设在所述活动件(21)上,所述卡槽(20)开设在所述罩盖(22)的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晾被杆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21)包括滑动部(212)和安装部(213),所述滑动部(212)与所述安装部(21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滑槽(211)开设在所述滑动部(212)上,所述晾被杆(3)的端部与所述安装部(2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晾被杆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22)包括装饰部(221)和卡接部(222),所述装饰部(221)罩设在所述活动件(21)上且与所述活动件(21)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卡接部(222)设置在所述装饰部(221)的上侧,所述卡槽(20)开设在所述卡接部(22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被杆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6),所述限位件(6)安装在所述固定件(1)上且位于所述活动组件(2)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被杆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晾被杆(3),两根所述晾被杆(3)分别设于所述固定件(1)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被杆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晾被杆(3)的两端均分别通过独立的所述活动组件(2)与所述固定件(1)的两端连接,两根所述晾被杆(3)同一端的所述活动组件(2)之间具有间隙。
9.一种晾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晾被杆固定机构,还包括:
主机(7);
伸缩架(8),其第一端与所述主机(7)的下侧连接;
晾衣架(9),与所述伸缩架(8)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固定件(1)固定在所述晾衣架(9)的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晾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晾衣架(9)包括晾衣杆(91)和支撑杆(92),所述晾衣杆(91)与所述伸缩架(8)的第二端连接,两个所述晾衣杆(91)间隔且平行设置,多根所述支撑杆(92)间隔设置在两个所述晾衣杆(91)之间。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