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脱卸式电源的熨烫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3-21  79


本实用新型涉及熨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脱卸式电源的熨烫设备。



背景技术:

常规熨烫设备产品,如电熨斗,其尺寸及重量相对较大,不便于使用和携带,且必须通过拖线供电才能够使用,不能满足消费者无线化的需求。并且,现有电熨斗的手柄部分通常与其发热结构固定连接,无法拆卸,难以随身携带及收纳,同时手柄部分通常连着拖线,需要插上插头才可以使用,对使用的距离和场合产生了限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申请号为cn201910512683.1(公开号为:cn11013008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无线熨烫类设备》,包括下表面呈水滴状的发热结构和呈条状的手柄,所述发热结构与所述手柄通过磁吸式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其中,所述手柄内设有锂电池,所述发热结构内设有陶瓷发热片;所述磁吸式结构包括:磁铁和铁片,所述磁铁与所述铁片相匹配,所述磁铁设于所述发热结构内且所述铁片设于所述手柄内,或所述磁铁设于所述手柄内且所述铁片设于所述发热结构内;所述磁吸式结构还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相匹配,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陶瓷发热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锂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可拆卸地电性连接。该专利中的无线熨烫类设备重量轻、便于携带、收藏空间小,能够实现电熨斗的无线化需求。

然而,在实际使用时,上述专利中的无线熨烫类设备还存有一定的不足,首先,设备主体(发热结构)与手柄之间是采用磁吸式的连接结构,这种结构主要依靠磁铁的吸力进行两者之间的固定连接,由于磁铁本身吸力的局限性,两者之间的固定不是非常可靠,会出现晃动和松动现象,进而导致两者之间的导电触点之间的连接不可靠,影响整个产品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次,上述无线熨烫设备虽然能够通过将手柄从设备主体上脱卸下来实现方便收藏之目的,但是,将两者完全拆分开来,又存在手柄容易丢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使手柄与设备主体实现可靠连接并由此提高供电稳定性的具有脱离式电源的熨烫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脱卸式电源的熨烫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其上设有第一接电端子;

手柄,脱卸式连接在所述的设备主体上,包括手柄本体以及装配在手柄本体上的供电模块,所述手柄本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的供电模块电连接的第二接电端子;

锁定组件,作用于已在设备主体上连接到位的所述手柄上,使手柄相对所述的设备主体锁定;

所述手柄以能相对活动的方式被约束在所述设备主体上,并在锁定组件将所述手柄锁定的状态下,所述手柄的第二接电端子与所述设备主体的第一接电端子电连通。

为了使手柄与设备主体之间进行连接,并使两者之间实现相对活动,所述设备主体上具有自所述设备主体外壁面向外凸出的凸台,所述手柄上具有供所述凸台收纳其中的收纳槽,所述设备主体的凸台以相对滑动或相对转动的方式约束在所述的收纳槽中,所述第一接电端子设于所述凸台的顶部,所述第二接电端子设于所述收纳槽的底部。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手柄收纳槽为沿手柄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条形收纳槽,所述凸台为方形凸台,该方形凸台相对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横向延伸的条形滑槽,所述条形收纳槽相对的两侧壁的边沿均具有向中间凸出的条形卡筋,该两个条形卡筋对应滑动限位于所述方形凸台的两个条形滑槽中。

作为另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凸台为圆柱形凸台,所述收纳槽为设于手柄的外壁上的圆弧形收纳槽,所述圆柱形凸台的周壁上具有径向内凹的环形滑槽,所述圆弧形收纳槽的边沿上具有沿径向向内凸出的圆弧状卡筋,所述圆弧状卡筋滑动限位于所述圆柱形凸台的环形滑槽中,从而使所述手柄能绕所述圆柱形凸台的轴线转动。

为了更好地适配手柄的收纳槽与设备主体的凸台之间的转动配合结构或滑动配合结构,在手柄相对设备主体转动或滑动过程中实现两者之间的自动锁定,所述锁定组件包括:

锁止件,呈杆状,沿自身轴向活动地设于所述设备主体的凸台的顶部,并由锁止件的外端穿出所述设备主体的凸台的顶面卡入到对应设于所述手柄之收纳槽的底面上的凹部中而实现手柄与设备主体的锁定配合;

弹性件,作用于所述的锁止件,并使所述锁止件的外端部始终具有外露出所述凸台的顶面的趋势。

为方便安置所述的弹性件,并提高锁止件的轴向活动的稳定性,所述设备主体的凸台具有用于放置所述弹性件的安置槽以及自凸台的顶面贯通至所述安置槽的限位孔,所述锁止件穿设在该限位孔中,并由在锁止件的内端的周壁上径向向外凸出的挡部限定在所述的限位孔的内端口的周沿上。

上述弹性件可以选择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弹片、扭簧等弹性元件,为了更好地配合上述锁止件结构,所述弹性件以弹簧为主体抵在所述锁止件的内端与所述安置槽的壁面之间。

为了使锁止件在手柄转动过程中受手柄触碰而能沿其轴向自动回缩,所述锁止件的外端设置成圆锥体状。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手柄与设备主体只能拆分开来进行收藏问题,降低手柄丢失概率,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收纳槽为条形收纳槽,该条形收纳槽的底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个凹部,所述锁止件能分别卡入到上述两个凹部中,从而使所述手柄在相对所述设备主体滑动过程中处于第一锁止位置和第二锁止位置,在所述手柄位于第一止位位置时,所述手柄相对所述设备主体展开而处于打开状态,在所述手柄位于第二止位位置时,所述手柄与所述设备主体收合在一起而处于收藏状态。

作为另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凸台为圆柱形凸台,所述收纳槽为圆弧形收纳槽,该圆弧形收纳槽上的凹部有至少两个,各凹部布置在以圆弧形收纳槽的轴心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所述锁止件能分别卡入到上述各凹部中,从而使所述手柄在相对所述设备主体转动过程中至少处于第一锁止位置和第二锁止位置,在所述手柄位于第一锁止位置时,所述手柄相对所述设备主体展开而处于打开状态,在所述手柄位于第二锁止位置时,所述手柄与所述设备主体收合在一起而处于收藏状态。

为了在手柄相对设备主体转动至不同角度时,手柄的第二接电端子与设备主体的第一接电端子都实现导通连接,所述设备主体的第一接电端子包括位于所述圆柱形凸台的顶面上的环形导电片以及位于环形导电片的中心位置的第一导电触点,所述环形导电片与圆柱形凸台同轴设置,所述手柄的第二接电端子包括第二导电触点和第三导电触点,所述第二导电触点与所述第一导电触点相对应,所述第三导电触点与所述环形导电片相对应。

为了方便充放电,所述的供电模块包括锂电池,所述手柄本体上还设有与锂电池电连接的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供电模块采用可充电锂电池的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充电接口对锂电池单独进行充电,从而由锂电池对熨烫设备的供电,实现无线化供电;当锂电池没有和熨烫设备连接工作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放电接口输出低压直流电,对其它的设备进行供电,具有移动电源的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由于熨烫设备的手柄是约束在设备主体上,因而手柄不会轻易相对设备主体脱离开,能保证手柄与设备主体之间连接的相对稳定性,并且,在手柄相对设备主体移动至设定位置时,可由锁定组件将两者锁定住,避免了手柄与设备主体之间出现细微松动或晃动问题,实现了手柄的第二接电端子与设备主体之间的第一接电端子之间的可靠供电,提高熨烫设备产品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手柄相对设备主体处于打开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手柄相对设备主体处于收合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设备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手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7为图2中b-b处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手柄相对设备主体处于收合状态);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手柄相对设备主体处于打开状态,处于第一锁止位置);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设备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手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8中a-a处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手柄处于第四锁止位置);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手柄翻转后的俯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手柄与设备主体脱卸开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设备主体;11、第一接电端子;111、环形导电片;112、第一导电触点;12a、方形凸台;12b、圆柱形凸台;13a、条形滑槽;13b、环形滑槽;14、安置槽;15、限位孔;20、手柄;21、手柄本体;22、供电模块;23、第二接电端子;231、第二导电触点;232、第三导电触点;24a、条形收纳槽;24b、圆弧形收纳槽;25a、条形卡筋;25b、圆弧状卡筋;271、第一凹部;272、第二凹部;273、第三凹部;274、第四凹部;28、充电接口;29、放电接口;30、锁定组件;31、锁止件;310、挡部;311、定位孔;3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7,一种具有脱卸式电源的熨烫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手柄20以及锁定组件30。手柄20脱卸式连接在设备主体10上。手柄20包括手柄本体21以及供电模块22,供电模块22装配在手柄本体21上,手柄本体21上还设有与供电模块22电连接的第二接电端子23,设备主体10上设有第一接电端子11,在手柄20连接到设备本体上时,第二接电端子23可与设备主体10的第一接电端子11连通,可由手柄20的供电模块22对设备主体10进行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是以滑动的方式约束在设备本体上。

参见图5,手柄20的底部壁面上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收纳槽24a,该条形收纳槽24a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条形槽。参见图4,设备主体10的顶部具有凸出设备主体10外壁面的凸台12a,该凸台可从条形收纳槽24a的开口26a装入,然后对应收纳于上述条形收纳槽24a中。当然,设备主体10的凸台12a也可从条形收纳槽24a的开口26a脱出,从而将两者拆分开,从而方便用户对手柄20进行充电或作移动电源使用,详见图3。

结合图6及图7,设备主体10的凸台12a能滑动限位在条形收纳槽24a中。具体地,设备主体10的凸台为自设备主体10的顶部向上延伸的方形凸台12a,其中,凸台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横向延伸的条形滑槽13a。对应地,条形收纳槽24a相对的两侧壁的边沿上均具有向中间凸出条形卡筋25a,该两个条形卡筋25a能对应滑动限位于凸台的两个条形滑槽13a中,即,手柄20与设备主体10之间可通过条形卡筋25a与条形滑槽13a的滑动配合而实现平稳滑动。

参见图4及图5,设备主体10的第一接电端子11设于凸台12a的顶面上,对应地,第二接电端子23设于条形收纳槽24a的底面上。在手柄20相对设备主体10进行滑动过程中,手柄20能处于对应的止位位置,在止位位置,手柄20是由锁定组件30锁定在设备主体10上,并且,手柄20的第二接电端子23与设备主体10的第一接电端子11电连通。

参见图3及图6,锁定组件30位于手柄20的条形收纳槽24a的底面与设备主体10的凸台的顶面之间。锁定组件30包括锁止件31以及弹性件32。锁止件31呈杆状,轴向活动地设于设备主体10的凸台12a的顶部。具体地,设备主体10的凸台12a内部中空形成用于放置弹性件32的安置槽14,凸台12a的顶壁上开设有自凸台的顶面贯通至安置槽14的限位孔15,锁止件31穿设在该限位孔15中。

参见图7,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2可选择弹簧。弹簧设于设备主体10的凸台的安置槽14中,具体地,弹性件32作用在锁止件31的内端,从而使锁止件31的外端部始终具有外露出凸台的顶面的趋势。锁止件31的内端的周壁上径向向外凸出的挡部310,该挡部310可设置成环状凸沿结构,锁止件31的内端通过该挡部310限定在限位孔15的内端口的周沿上,从而避免锁止件31从限位孔15向外脱出来。

继续参见图7,锁止件31的内端的端面上具有内凹的定位孔311,弹簧的第一端可伸入定位孔311并与定位孔311的底面相抵,弹簧的第二端抵在设备主体10的安置槽14的壁面上。

结合图5,手柄20的条形收纳槽24a的底面上具有凹部结构。锁止件31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其外端能外露出设备主体10的凸台12a的顶面而对应卡入到上述凹部中,从而实现手柄20与设备主体10之间的锁定配合。为了使锁止件31在手柄20横向滑动过程中受手柄20触碰而能沿其轴向自动回缩,锁止件31的外端成圆锥体状。

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手柄20在相对设备主体10滑动过程中,能够处于第一止位位置和第二止位位置。对应地,手柄20的条形收纳槽24a的底面上具有两个凹部,两个凹部分别为第一凹部271和第二凹部272,第一凹部271与第二凹部272分别位于手柄20的条形收纳槽24a的两端部位置,其中,第二接电端子23邻近第一凹部271设置。

参见图1,在锁止件31的外端卡入到第一凹部271中时,手柄20对应处于第一锁止位置,此时,手柄20的第二接电端子23与设备主体10的第一接电端子11相连通,可由手柄20的供电模块22对设备主体10进行供电。另一方面,在手柄20位于第一止位位置时,手柄20是相对设备主体10展开而处于打开状态,具体地,设备主体10的凸台靠近设备主体10的边沿位置进行设置,这样,在手柄20的第一端连接在设备主体10的凸台上时,手柄20的大部分(包括第二端)可外露出设备主体10的周沿之外,以供用户进行握持。

参见图2,在锁止件31的外端卡入到第二凹部272中时,手柄20对应处于第二锁止位置,此时,手柄20的第二接电端子23与设备主体10的第一接电端子11脱离开,手柄20的供电模块22不再对设备主体10进行供电。另一方面,在手柄20位于第二止位位置时,手柄20与设备主体10收合在一起而处于收藏状态。具体地,设备主体10的凸台靠近设备主体10的边沿位置进行设置,这样,在手柄20的第二端连接在设备主体10的凸台上时,手柄20的大部分(或全部)能够叠合在设备本体的上方,这有效减少了熨烫设备的整体横向方向上的长度,从而减少了占用空间,方便了用户对其进行收藏。由于手柄20可不用与设备主体10脱离开,因而也避免了现有技术手柄20与设备主体10只能拆分开来进行收藏而导致的手柄20易丢失问题。

参见图7,本实施例的供电模块22包括锂电池,手柄本体21上还设有与锂电池电连接的充电接口28和放电接口29,本实施例的充电接口28设于手柄本体21的端壁上,放电接口29可设置在条形收纳槽24a的底面上。用户可以通过充电接口28对锂电池单独进行充电,从而由锂电池对熨烫设备的供电,实现无线化供电。当锂电池没有和熨烫设备连接工作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放电接口29输出低压直流电,对其它的设备进行供电,实现移动式电源功能。

本实施例的具有脱卸式电源的熨烫设备的优点:由于熨烫设备的手柄20是滑动约束在设备主体10上,因而手柄20不会轻易相对设备主体10脱离开,能保证手柄20与设备主体10之间连接的相对稳定性,并且,在手柄20相对设备主体10滑动至设定位置时,可由锁定组件30将两者锁定住,避免了手柄20与设备主体10之间出现细微松动或晃动问题,实现了手柄20的第二接电端子23与设备主体10之间的第一接电端子11之间的可靠供电,提高熨烫设备产品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实施例2

参见图8-图1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手柄是以转动的方式约束在设备本体上。

参见图10及图11,设备主体10上具有转动连接部,该转动连接部为凸出设备主体10外壁面的圆柱形凸台12b,手柄20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设备主体10的圆柱形凸台12b上。对应地,手柄20的第一端的外壁上成型有供圆柱形凸台的顶部收纳其中的圆弧形收纳槽24b,其中,圆柱形凸台约束在圆弧形收纳槽24b中并能绕圆柱形凸台12b的轴线转动。

参见图10,圆柱形凸台的周壁上具有径向内凹的环形滑槽13b。参见图4,手柄20的圆弧形收纳槽24b为其开口26b背向手柄20的第二端的半封闭的弧形槽,该弧形槽的边沿上具有向中间凸出而能对应滑动限位于圆柱形凸台12b的环形滑槽13b中的圆弧状卡筋25b。当手柄20与设备主体10需要进行装配在一起时,可将设备主体10的圆柱形凸台12b从圆弧形收纳槽24b的开口26b处装入,从而使圆弧状卡筋25b卡入到圆柱形凸台的环形滑槽13b中,其中,圆弧状卡筋25b的所对应的圆心角α大于180度,从而使圆柱形凸台与圆弧状卡筋25b之间不会轻易脱离开,详见图7;当手柄20与设备主体10需要脱开时,可用力反向推动设备主体10,使设备主体10的圆柱形凸台从圆弧形收纳槽24b的开口26b处脱出,从而将两者拆分开,从而方便用户对手柄20进行充电或作移动电源使用,详见图15。上述圆弧状卡筋25b及环形滑槽13b的配合,方便了手柄20与设备主体10之间的脱卸及装配,并保证手柄20与设备主体10之间相对转动的稳定性。

参见图10及图11,在本实施例中,设备主体10的第一接电端子11设于圆柱形凸台12b的顶面上,手柄20的第二接电端子23设于圆弧形收纳槽24b的底面上。在手柄20相对设备主体10进行转动过程中,手柄20能处于对应的止位位置,在止位位置,手柄20是由锁定组件30锁定在设备主体10上,并且,手柄20的第二接电端子23与设备主体10的第一接电端子11电连通。

参见图12,本实施例的锁定组件30是设于圆柱形凸台上,本实施例的锁定组件30以及供电模块22与实施例1中的锁定组件及供电模块结构相同,在此不赘述。

参见图11,在本实施例中,手柄20之圆弧形收纳槽24b的底面上的凹部有至少两个,各凹部间隔布置在以圆柱形凸台的轴心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也即以圆弧形收纳槽24b的轴心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

参见图11,本实施例中的凹部示出有四个,分别为第一凹部271、第二凹部272、第三凹部273以及第四凹部274。其中,第一凹部271和第二凹部272相对圆柱形凸台12b的轴心线对称设置。对应地,锁止件31能对应卡入到上述各凹部中,从而使手柄20在相对设备主体10转动过程中处于第一锁止位置、第二锁止位置、第三锁止位置以及第四锁止位置。

参见图9,在锁止件31的外端卡入到第一凹部271中时,手柄20对应处于第一锁止位置,此时,手柄20的第二接电端子23与设备主体10的第一接电端子11相连通,可由手柄20的供电模块22对设备主体10进行供电。另一方面,在手柄20位于第一止位位置时,手柄20是相对设备主体10展开而处于打开状态,具体地,设备主体10的圆柱形凸台12b靠近设备主体10的边沿位置进行设置,这样,在手柄20处于第一锁止位置时,手柄20的大部分(包括第二端)可外露出设备主体10的周沿之外,以供用户进行握持。在该第一锁止位置时,手柄20的延伸方向与设备主体10的摆正时方向一致。

参见图8,在锁止件31的外端卡入到第二凹部272中时,手柄20对应处于第二锁止位置,此时,手柄20的第二接电端子23可仍与设备主体10的第一接电端子11相连通。另一方面,在手柄20位于第二止位位置时,手柄20与设备主体10收合在一起而处于收藏状态。具体地,由于设备主体10的圆柱形凸台12b靠近设备主体10的边沿位置进行设置,这样,在手柄20转动调节而处于第二锁止位置时,手柄20的大部分(或全部)能够叠合(如在上下方向上叠合)在设备本体10的上方,这有效减少了熨烫设备的整体横向方向上的长度,从而减少了占用空间,方便了用户对其进行收藏。由于手柄20可不用与设备主体10脱离开,即手柄与设备主体一直处于约束状态,因而也避免了现有技术手柄20与设备主体10只能拆分开来进行收藏而导致的手柄20易丢失问题。

参见图13,在锁止件31的外端卡入到第三凹部273或者第四凹部274中时,手柄20对应处于第三锁止位置或第四锁止位置,此时,手柄20的第二接电端子23可仍与设备主体10的第一接电端子11相连通。同样地,手柄20的大部分(包括第二端)可外露出设备主体10的周沿之外,也可以供用户进行握持。与手柄20处于第一锁止位置不同的是,手柄20的延伸方向与设备主体10的摆正时方向不一致,即手柄20相对设备主体10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当然可以想到的是,手柄20之圆弧形收纳槽24b的底面上的凹部也可以设置更多,这样,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将手柄20旋转到任意需要的角度。

参见图10及图12,为了保证在手柄20与设备主体10的360度任意角度旋转过程中,手柄20的第二接电端子23与设备主体10的第一接电端子11都实现导通连接,设备主体10的第一接电端子11包括位于圆柱形凸台的顶面上并与圆柱形凸台同轴设置的环形导电片111以及位于环形导电片111的中心位置的第一导电触点112。对应地,手柄20的第二接电端子23包括第二导电触点231和第三导电触点232,其中,第二导电触点231与第一导电触点112相对应,第三导电触点232与环形导电片111相对应。

本实施例的无线供电熨烫设备的优点:熨烫设备的手柄20是转动连接在设备主体10的转动连接部上,并在手柄20相对设备主体10转动至设定位置时,可由锁定组件30将手柄20锁定在设备主体10上,从而可避免手柄20与设备主体10之间出现松动或晃动问题,实现手柄20的第二接电端子23与设备主体10之间的第一接电端子11之间的可靠供电,提高了熨烫设备产品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脱卸式电源的熨烫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10),其上设有第一接电端子(11);

手柄(20),脱卸式连接在所述的设备主体(10)上,包括手柄本体(21)以及装配在手柄本体(21)上的供电模块(22),所述手柄本体(21)上还设有与所述的供电模块(22)电连接的第二接电端子(23);

锁定组件(30),作用于已在设备主体(10)上连接到位的所述手柄(20)上,使手柄(20)相对所述的设备主体(10)锁定;

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0)以能相对活动的方式被约束在所述设备主体(10)上,并在锁定组件(30)将所述手柄(20)锁定的状态下,所述手柄(20)的第二接电端子(23)与所述设备主体(10)的第一接电端子(11)电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脱卸式电源的熨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0)上具有自所述设备主体(10)外壁面向外凸出的凸台(12a,12b),所述手柄(20)上具有供所述凸台(12a,12b)收纳其中的收纳槽,所述设备主体(10)的凸台(12a,12b)以相对滑动或相对转动的方式约束在所述的收纳槽中,所述第一接电端子(11)设于所述凸台(12a,12b)的顶部,所述第二接电端子(23)设于所述收纳槽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脱卸式电源的熨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0)收纳槽为沿手柄(20)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条形收纳槽(24a),所述凸台为方形凸台(12a),该方形凸台(12a)相对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横向延伸的条形滑槽(13a),所述条形收纳槽(24a)相对的两侧壁的边沿均具有向中间凸出的条形卡筋(25a),该两个条形卡筋(25a)对应滑动限位于所述方形凸台(12a)的两个条形滑槽(13a)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脱卸式电源的熨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为圆柱形凸台(12b),所述收纳槽为设于手柄(20)的外壁上的圆弧形收纳槽(24b),所述圆柱形凸台(12b)的周壁上具有径向内凹的环形滑槽(13b),所述圆弧形收纳槽(24b)的边沿上具有沿径向向内凸出的圆弧状卡筋(25b),所述圆弧状卡筋(25b)滑动限位于所述圆柱形凸台(12b)的环形滑槽(13b)中,从而使所述手柄(20)能绕所述圆柱形凸台(12b)的轴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所述的具有脱卸式电源的熨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30)包括:

锁止件(31),呈杆状,沿自身轴向活动地设于所述设备主体(10)的凸台(12a,12b)的顶部,并由锁止件(31)的外端穿出所述设备主体(10)的凸台的顶面卡入到对应设于所述手柄(20)之收纳槽的底面上的凹部中而实现手柄(20)与设备主体(10)的锁定配合;

弹性件(32),作用于所述的锁止件(31),并使所述锁止件(31)的外端部始终具有外露出所述凸台的顶面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脱卸式电源的熨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0)的凸台(12a,12b)上具有用于放置所述弹性件(32)的安置槽(14)以及自凸台的顶面贯通至所述安置槽(14)的限位孔(15),所述锁止件(31)穿设在该限位孔(15)中,并由在锁止件(31)的内端的周壁上径向向外凸出的挡部(310)限定在所述的限位孔(15)的内端口的周沿上,所述弹性件(32)以弹簧为主体抵在所述锁止件(31)的内端与所述安置槽(14)的壁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脱卸式电源的熨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31)的外端设置成圆锥体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脱卸式电源的熨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为条形收纳槽(24a),该条形收纳槽(24a)的底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个凹部,所述锁止件(31)能分别卡入到上述两个凹部中,从而使所述手柄(20)在相对所述设备主体(10)滑动过程中处于第一锁止位置和第二锁止位置,在所述手柄(20)位于第一止位位置时,所述手柄(20)相对所述设备主体(10)展开而处于打开状态,在所述手柄(20)位于第二止位位置时,所述手柄(20)与所述设备主体(10)收合在一起而处于收藏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脱卸式电源的熨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为圆柱形凸台(12b),所述收纳槽为圆弧形收纳槽(24b),该圆弧形收纳槽(24b)上的凹部有至少两个,各凹部布置在以圆弧形收纳槽(24b)的轴心线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所述锁止件(31)能分别卡入到上述各凹部中,从而使所述手柄(20)在相对所述设备主体(10)转动过程中至少处于第一锁止位置和第二锁止位置,在所述手柄(20)位于第一锁止位置时,所述手柄(20)相对所述设备主体(10)展开而处于打开状态,在所述手柄(20)位于第二锁止位置时,所述手柄(20)与所述设备主体(10)收合在一起而处于收藏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脱卸式电源的熨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0)的第一接电端子(11)包括位于所述圆柱形凸台(12b)的顶面上的环形导电片(111)以及位于环形导电片(111)的中心位置的第一导电触点(112),所述环形导电片(111)与圆柱形凸台(12b)同轴设置,所述手柄(20)的第二接电端子(23)包括第二导电触点(231)和第三导电触点(232),所述第二导电触点(231)与所述第一导电触点(112)相对应,所述第三导电触点(232)与所述环形导电片(111)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脱卸式电源的熨烫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其上设有第一接电端子;手柄,脱卸式连接在所述的设备主体上,包括手柄本体以及装配在手柄本体上的供电模块,所述手柄本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的供电模块电连接的第二接电端子;锁定组件,作用于已在设备主体上连接到位的所述手柄上,使手柄相对所述的设备主体锁定;所述手柄以能相对活动的方式被约束在所述设备主体上,并在锁定组件将所述手柄锁定的状态下,所述手柄的第二接电端子与所述设备主体的第一接电端子电连通。该熨烫设备能使手柄与设备主体实现可靠连接并由此提高供电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燕雄;吕宗权;周祥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爱佳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1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