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带热轧精轧机组的活套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3-21  81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带热轧产线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带热轧精轧机组的活套辊装置。



背景技术:

精轧机组是板带热轧产线的关键机组,其工作性能直接关系到产线生产效率和热轧板带产品质量。精轧机组的活套辊装置是为了保障和充分发挥精轧机组的轧制功能,提升板带质量而设置;活套辊属于被动辊,工作原理是依靠板带张力对辊筒产生的摩擦力从而带动辊筒转动工作,其运行状态受到冷却水、板带厚度、板带温度、辊筒自重、辊面材料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并关系到热轧板带的产品质量和精轧机组的运行稳定性。

随着板带轧制工艺、板带产品和规格的多样化,传统的活套辊装置越来越难以满足连续生产的要求。传统的活套辊装置存在辊子结构不合理、刚度差、辊面耐磨耐腐蚀能力不足、辊子冷却水管容易发生断裂和水冷效果差、辊子密封容易失效、轴承堵转故障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活套辊装置的在线使用。因此研发结构合理的新型活套辊装置十分必要,其设计和制造成为制约板带热轧精轧机组功能发挥的技术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板带热轧精轧机组的活套辊装置,本装置克服传统活套辊的缺陷,有效改善了活套辊装置的运行平稳性,延长上机使用寿命,减少精轧机组因活套辊装置故障引起的停轧停机,并有效提高板带产品的轧制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板带热轧精轧机组的活套辊装置包括活套辊、左端轴承座、右端轴承座和冷却水管组件,所述冷却水管组件穿入所述活套辊右端并且位于活套辊内腔,还包括第一轴套、第二轴套、第三轴套、第一骨架密封圈、第二骨架密封圈、第三骨架密封圈、透盖、端盖、轴端挡板、止动垫片和锁紧螺栓,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分别设于所述活套辊的左轴颈段和右轴颈段,所述左端轴承座和右端轴承座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并且左端轴承座与第一轴套之间设有所述第一骨架密封圈、右端轴承座与第二轴套之间设有所述第二骨架密封圈,所述轴端挡板和止动垫片叠合通过螺栓设于所述活套辊的左轴颈段端面并且抵靠于所述左端轴承座内的轴承端面,所述端盖通过螺栓设于所述左端轴承座的外侧面,所述锁紧螺栓拧于所述活套辊的右轴颈段并抵靠所述右端轴承座内的轴承端面,所述透盖通过螺栓设于所述右端轴承座的外侧面并且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冷却水管组件,所述第三轴套设于所述活套辊的右轴颈段端部,所述第三骨架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三轴套与透盖的内圈之间。

进一步,所述活套辊包括辊筒本体、左端辊轴、右端辊轴和挡水板,所述左端辊轴和右端辊轴通过沿轴向间隔布置的幅板分别设于所述辊筒本体两端,所述左端辊轴和右端辊轴位于所述辊筒本体外侧的轴段构成所述活套辊的左轴颈段和右轴颈段,所述挡水板分别套入所述左端辊轴、右端辊轴并设于所述辊筒本体两端。

进一步,所述辊筒本体表面堆焊7mm厚度的耐磨耐腐涂层,所述涂层的硬度为hrc50±2。

进一步,所述幅板外圈与辊筒本体内圈过盈配合,并且幅板外圈与辊筒本体内圈之间间隔点焊连接。

进一步,所述冷却水管组件包括冷却管、法兰管和闷头,所述冷却管套入所述法兰管内并且过盈配合,所述法兰管两端与所述冷却管外圈之间间隔点焊连接,所述闷头设于所述冷却管末端,所述闷头中心设有第一水孔,靠近所述闷头的冷却管管壁间隔设有若干第二水孔。

进一步,所述透盖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法兰管的法兰端面。

进一步,所述左端轴承座和右端轴承座与辊架接触的安装端面堆焊有d507mo马氏体不锈钢涂层。

进一步,所述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和第三轴套采用45#钢调质、淬火处理,并且表面喷涂碳化钨硬质合金涂层。

进一步,所述第一骨架密封圈、第二骨架密封圈和第三骨架密封圈为氟橡胶材质、单唇口形式的密封圈。

由于本实用新型板带热轧精轧机组的活套辊装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装置中冷却水管组件穿入活套辊右端并且位于活套辊内腔,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设于活套辊的左轴颈段和右轴颈段,左端轴承座和右端轴承座设于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并且两者之间分别设有骨架密封圈,轴端挡板和止动垫片叠合通过螺栓设于活套辊的左轴颈段端面并且抵靠于左端轴承座内的轴承端面,端盖通过螺栓设于左端轴承座的外侧面,锁紧螺栓拧于活套辊的右轴颈段并抵靠右端轴承座内的轴承端面,透盖通过螺栓设于右端轴承座的外侧面并且连接固定冷却水管组件,透盖内圈通过第三轴套和第三骨架密封圈连接活套辊的右轴颈段端部。本装置克服传统活套辊的缺陷,有效改善了活套辊装置的运行平稳性,延长上机使用寿命,减少精轧机组因活套辊装置故障引起的停轧停机,并有效提高板带产品的轧制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板带热轧精轧机组的活套辊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中的活套辊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装置中的冷却水管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板带热轧精轧机组的活套辊装置包括活套辊1、左端轴承座2、右端轴承座3和冷却水管组件4,所述冷却水管组件4穿入所述活套辊1右端并且位于活套辊1内腔,还包括第一轴套51、第二轴套52、第三轴套53、第一骨架密封圈61、第二骨架密封圈62、第三骨架密封圈63、透盖7、端盖8、轴端挡板91、止动垫片92和锁紧螺栓93,所述第一轴套51和第二轴套52分别设于所述活套辊1的左轴颈段11和右轴颈段12,所述左端轴承座2和右端轴承座3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轴套51和第二轴套52并且左端轴承座2与第一轴套51之间设有所述第一骨架密封圈61、右端轴承座3与第二轴套52之间设有所述第二骨架密封圈62,所述轴端挡板91和止动垫片92叠合通过螺栓94设于所述活套辊1的左轴颈段11端面并且抵靠于所述左端轴承座2内的轴承21端面,所述端盖8通过螺栓81设于所述左端轴承座2的外侧面,所述锁紧螺栓93拧于所述活套辊1的右轴颈段12并抵靠所述右端轴承座3内的轴承31端面,所述透盖7通过螺栓71设于所述右端轴承座3的外侧面并且通过螺栓72连接固定所述冷却水管组件4,所述第三轴套53设于所述活套辊1的右轴颈段12端部,所述第三骨架密封圈63设于所述第三轴套53与透盖7的内圈之间。

如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活套辊1包括辊筒本体13、左端辊轴14、右端辊轴15和挡水板16,所述左端辊轴14和右端辊轴15通过沿轴向间隔布置的幅板17分别设于所述辊筒本体13两端,所述左端辊轴14和右端辊轴15位于所述辊筒本体13外侧的轴段构成所述活套辊1的左轴颈段11和右轴颈段12,所述挡水板16分别套入所述左端辊轴14、右端辊轴15并设于所述辊筒本体13两端。其中,左端辊轴和右端辊轴采用双幅板结构形式设于辊筒本体内圈,此结构形式提高辊子的整体刚性,并且与实心同规格辊子相比,减少辊子重量和转动惯量。挡水板可以有效缓冲冷却水从辊筒内部排出时对辊颈轴承座密封处的冲击,避免轴承座内腔进水,烧坏轴承,从而引起活套辊堵转故障。

优选的,所述辊筒本体13表面堆焊7mm厚度的耐磨耐腐涂层18,所述涂层18的硬度为hrc50±2。该涂层的化学成分为(wt.%):c0.15~0.25、cr10.50~13.50、mn0.80~1.20、mo0.40~0.80、ni0.60~1.20、p0.00~0.03、s0.00~0.03、si0.00~0.60、fe其余。涂层有效改善了辊面抵抗板带磨损和外部介质腐蚀的能力。

优选的,所述幅板17外圈与辊筒本体13内圈过盈配合,并且幅板17外圈与辊筒本体13内圈之间间隔点焊连接。

如图3所示,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管组件4包括冷却管41、法兰管42和闷头43,所述冷却管41套入所述法兰管42内并且过盈配合,所述法兰管42两端与所述冷却管41外圈之间间隔点焊连接,所述闷头43设于所述冷却管41末端,所述闷头43中心设有第一水孔44,靠近所述闷43头的冷却管41管壁间隔设有若干第二水孔45。

冷却水管组件的间断焊接,降低了焊接应力,避免长期使用时发生断裂,第一水孔和第二水孔的孔径为8mm,相邻第二水孔间距80mm,保证冷却水流量,以改善辊子内部冷却条件。

优选的,所述透盖7通过螺栓72连接固定所述法兰管42的法兰端面。

优选的,所述左端轴承座2和右端轴承座3与辊架接触的安装端面堆焊有d507mo马氏体不锈钢涂层。提高轴承座安装面抵抗磨损腐蚀的性能,保证两侧轴承座安装面的平整度,以确保活套辊装置工作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套51、第二轴套52和第三轴套53采用45#钢调质、淬火处理,并且表面喷涂碳化钨硬质合金涂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骨架密封圈61、第二骨架密封圈62和第三骨架密封圈63为氟橡胶材质、单唇口形式的密封圈。保证活套辊装置的密封性能,避免冷却水和杂质进入轴承座,引起轴承烧坏,导致辊子堵转的故障。

与传统活套辊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活套辊装置的活套辊采用双幅板空心辊结构形式,提高了活套辊的刚性,减少了辊子自身重量和转动惯量,缓冲了内部冷却水排出时对轴承座密封处的冲击;活套辊辊面采用堆焊一定厚度的耐磨耐腐层的方式替代了传统辊面采用喷涂、喷焊的方式,避免辊面发生剥落现象,并改善了辊面抵抗板带磨损和外部介质腐蚀的能力。

冷却水管组件的冷却管与法兰采用过盈装配,间断焊接,降低了焊接应力,避免冷却水管组件长期使用时发生断裂,冷却管靠近闷头侧圆周均匀加工水孔,并在闷头端面中间加工水孔,大大改善了辊子内部水冷却效果;轴承座安装端面堆焊马氏体不锈钢耐磨耐腐材料,保证两侧轴承座安装端面的平整度,避免活套辊装置工作时发生抖动现象,确保活套辊装置工作稳定性。

另外,本活套辊装置采用45#调质、淬火+表面喷涂碳化钨的轴套替代了原先的45#调质的轴套,采用氟橡胶单唇口骨架密封圈替代了原先的丁腈橡胶双唇口密封圈,使得辊轴、轴套、骨架密封圈、轴承座组件、透盖组成的密封空间密封性得以改善,改善了活套辊装置的密封性能。

因此,本装置解决了活套辊结构不合理、辊面耐磨耐腐蚀能力不足、辊子冷却水管容易发生断裂和水冷效果差、辊子密封容易失效、轴承容易堵转等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板带精轧机组的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板带热轧精轧机组的活套辊装置,包括活套辊、左端轴承座、右端轴承座和冷却水管组件,所述冷却水管组件穿入所述活套辊右端并且位于活套辊内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轴套、第二轴套、第三轴套、第一骨架密封圈、第二骨架密封圈、第三骨架密封圈、透盖、端盖、轴端挡板、止动垫片和锁紧螺栓,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分别设于所述活套辊的左轴颈段和右轴颈段,所述左端轴承座和右端轴承座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并且左端轴承座与第一轴套之间设有所述第一骨架密封圈、右端轴承座与第二轴套之间设有所述第二骨架密封圈,所述轴端挡板和止动垫片叠合通过螺栓设于所述活套辊的左轴颈段端面并且抵靠于所述左端轴承座内的轴承端面,所述端盖通过螺栓设于所述左端轴承座的外侧面,所述锁紧螺栓拧于所述活套辊的右轴颈段并抵靠所述右端轴承座内的轴承端面,所述透盖通过螺栓设于所述右端轴承座的外侧面并且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冷却水管组件,所述第三轴套设于所述活套辊的右轴颈段端部,所述第三骨架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三轴套与透盖的内圈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带热轧精轧机组的活套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套辊包括辊筒本体、左端辊轴、右端辊轴和挡水板,所述左端辊轴和右端辊轴通过沿轴向间隔布置的幅板分别设于所述辊筒本体两端,所述左端辊轴和右端辊轴位于所述辊筒本体外侧的轴段构成所述活套辊的左轴颈段和右轴颈段,所述挡水板分别套入所述左端辊轴、右端辊轴并设于所述辊筒本体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带热轧精轧机组的活套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本体表面堆焊7mm厚度的耐磨耐腐涂层,所述涂层的硬度为hrc50±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带热轧精轧机组的活套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幅板外圈与辊筒本体内圈过盈配合,并且幅板外圈与辊筒本体内圈之间间隔点焊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带热轧精轧机组的活套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组件包括冷却管、法兰管和闷头,所述冷却管套入所述法兰管内并且过盈配合,所述法兰管两端与所述冷却管外圈之间间隔点焊连接,所述闷头设于所述冷却管末端,所述闷头中心设有第一水孔,靠近所述闷头的冷却管管壁间隔设有若干第二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带热轧精轧机组的活套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盖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法兰管的法兰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带热轧精轧机组的活套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轴承座和右端轴承座与辊架接触的安装端面堆焊有d507mo马氏体不锈钢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带热轧精轧机组的活套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和第三轴套采用45#钢调质、淬火处理,并且表面喷涂碳化钨硬质合金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带热轧精轧机组的活套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密封圈、第二骨架密封圈和第三骨架密封圈为氟橡胶材质、单唇口形式的密封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带热轧精轧机组的活套辊装置,本装置中冷却水管组件穿入活套辊右端,第一和第二轴套设于活套辊的左右轴颈段,左端和右端轴承座设于第一和第二轴套并且两者之间设有骨架密封圈,轴端挡板和止动垫片叠合通过螺栓设于活套辊的左轴颈段端面并抵靠左端轴承座内的轴承端面,端盖设于左端轴承座的外侧面,锁紧螺栓拧于活套辊的右轴颈段并抵靠右端轴承座内的轴承端面,透盖通过螺栓设于右端轴承座的外侧面并且连接固定冷却水管组件,透盖内圈通过第三轴套和第三骨架密封圈连接活套辊的右轴颈段端部。本装置改善了活套辊装置的运行平稳性,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精轧机组因活套辊装置故障引起的停轧停机,提高板带产品的轧制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成阳;罗东升;徐惠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宝武装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3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1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