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管芯棒,主要应用于薄壁管件(δ0.8、δ1.0、δ1.2)弯管、弯管半径较小(r/φ1倍、1.2倍)的场合。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弯管芯棒在弯管过程中,芯棒在管件内无法对管件内侧进行完美的支撑,特别是薄壁管件弯管半径较小的情况下,管件容易起皱,造成弯管过程内侧起皱成型阻力加大,从而造成弯管过程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弯管芯棒,使芯棒对管件内外侧进行完美支撑,最大可能的避免起皱,在弯管成型过程中减少阻力,降低弯管失效可能。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弯管芯棒,包括连接件、球面套、芯棒连接杆、芯棒连接套和芯棒套;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安装在芯棒连接杆前端的若干中节连接件以及安装在中节连接件前端的首节连接件;所述球面套套设在连接件外,球面套前端面的中部向内凹陷,球面套的后端面整体向内凹陷,球面套的外侧壁为弧面;所述芯棒连接套套设在最后端的中节连接件的后端和芯棒连接杆的前端外;所述芯棒套套设在芯棒连接套与芯棒连接杆外。
进一步的,所述中节连接件和首节连接件均包括连接座和连接球,所述连接座的后端面向外凸出呈锥台状,所述连接球设置于连接座后端面的中部;所述中节连接件的连接座的前端面向内凹陷并开有匹配连接球的连接腔;所述芯棒连接套的前端面向内凹陷并开有半球形前半腔,所述芯棒连接杆的前端面开有半球形后半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球的端部和中节连接件的连接腔底部设有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芯棒套包括芯棒前套和芯棒后套,所述芯棒前套和芯棒后套通过台阶面相配合,芯棒前套的前端设有球面套避让口。
进一步的,所述芯棒连接杆的中部开有环形槽,所述芯棒后套上设有嵌入环形槽的环形凸条。
进一步的,所述芯棒套的后端面与芯棒连接杆之间设有第一轴用挡圈。
进一步的,所述球面套的后端面与连接件之间设有第二轴用挡圈。
进一步的,所述球面套与连接件通过台阶面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芯棒对管件内外侧进行完美支撑,最大可能的避免起皱,在弯管成型过程中减少阻力,降低弯管失效可能,在薄壁管件小弯管半径产品弯管工艺更容易实现;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效率、改善了性能;芯棒采用前后套结构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长短减少弯管阻力,还可以根据使用情况磨损程度分别更换芯棒的前套后套,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首节连接件、2-球面套、3-中节连接件、4-芯棒连接套、5-芯棒前套、6-芯棒后套、7-第一轴用挡圈、8-芯棒连接杆、9-第二轴用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弯管芯棒,包括连接件、球面套2、芯棒连接杆8、芯棒连接套4和芯棒套。连接件包括依次安装在芯棒连接杆8前端的若干中节连接件3以及安装在中节连接件3前端的首节连接件1。球面套2套设在连接件外,球面套2前端面的中部设有向内的锥形凹陷,球面套2的后端面整体向内凹陷,球面套2的外侧壁为弧面。芯棒连接套4套设在最后端的中节连接件3的后端和芯棒连接杆8的前端外,芯棒连接套4和中节连接件3均采用两瓣结构。芯棒套套设在芯棒连接套4与芯棒连接杆8外。
具体的,中节连接件3和首节连接件1均包括连接座和连接球,连接座的后端面向外凸出呈锥台状,连接球设置于连接座后端面的中部;中节连接件3的连接座的前端面向内凹陷并开有匹配连接球的连接腔;芯棒连接套4的前端面向内凹陷并开有半球形前半腔,芯棒连接杆8的前端面开有半球形后半腔。连接球插入连接腔,或半球形前半腔与半球形后半腔形成的球形腔实现中节连接件3和首节连接件1的可旋转安装。连接球的端部和中节连接件3的连接腔底部设有缺口,进一步缩短了连接件的长度。
芯棒套包括芯棒前套5和芯棒后套6,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长短减少弯管阻力,还可以根据使用情况磨损程度分别更换芯棒的前套后套,节约成本;芯棒前套5的前端设有球面套避让口,便于最后端的中节连接件3的安装。芯棒连接杆8的中部开有环形槽,芯棒后套6上设有嵌入环形槽的环形凸条。
为进一步提高结构的装配稳定性,在芯棒套的后端面与芯棒连接杆8之间设有第一轴用挡圈7,球面套2的后端面与连接件之间设有第二轴用挡圈9,起轴向固定的作用;芯棒前套5和芯棒后套6通过台阶面相配合,球面套2与连接件通过台阶面相配合。
装配过程:首先将首节连接件1安装在球面套2内后安装第二轴用挡圈9,成为组件;将中节连接件3安装在首节连接件1的尾部,安装在球面套2内后安装第二轴用挡圈9成为组件;重复前面的动作安装合适的球数,成为组件;安装芯棒连接套4和芯棒连接杆8,套上芯棒前套5和芯棒后套6,安装第一轴用挡圈7,芯棒安装完成。
使用过程如图2所示,弯管内外侧完美支撑,减少起皱,塌陷现象。
1.一种弯管芯棒,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球面套(2)、芯棒连接杆(8)、芯棒连接套(4)和芯棒套;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安装在芯棒连接杆(8)前端的若干中节连接件(3)以及安装在中节连接件(3)前端的首节连接件(1);所述球面套(2)套设在连接件外,球面套(2)前端面的中部向内凹陷,球面套(2)的后端面整体向内凹陷,球面套(2)的外侧壁为弧面;所述芯棒连接套(4)套设在最后端的中节连接件(3)的后端和芯棒连接杆(8)的前端外;所述芯棒套套设在芯棒连接套(4)与芯棒连接杆(8)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节连接件(3)和首节连接件(1)均包括连接座和连接球,所述连接座的后端面向外凸出呈锥台状,所述连接球设置于连接座后端面的中部;所述中节连接件(3)的连接座的前端面向内凹陷并开有匹配连接球的连接腔;所述芯棒连接套(4)的前端面向内凹陷并开有半球形前半腔,所述芯棒连接杆(8)的前端面开有半球形后半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管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球的端部和中节连接件(3)的连接腔底部设有缺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套包括芯棒前套(5)和芯棒后套(6),所述芯棒前套(5)和芯棒后套(6)通过台阶面相配合,芯棒前套(5)的前端设有球面套避让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弯管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连接杆(8)的中部开有环形槽,所述芯棒后套(6)上设有嵌入环形槽的环形凸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套的后端面与芯棒连接杆(8)之间设有第一轴用挡圈(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套(2)的后端面与连接件之间设有第二轴用挡圈(9)。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套(2)与连接件通过台阶面相配合。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