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晶薄膜COF的回收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3-27  76


本实用新型涉及覆晶薄膜cof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覆晶薄膜cof的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覆晶薄膜cof在显示器的安装过程中通常需要在覆晶薄膜cof表面涂覆acf胶,而对于损坏的覆晶薄膜cof在对其进行维修或回收时,往往需要对其表面进行除胶操作,而在回收覆晶薄膜cof的除胶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覆晶薄膜cof在除胶时往往需要工作人员在覆晶薄膜cof表面手动涂抹软化液,从而极易导致无法对软化液的量进行控制,且极易将软化液集中涂抹,导致软化液在覆晶薄膜cof表面流动,极易造成覆晶薄膜cof损坏;2.现有手动除胶过程往往只能去除头层的胶水,导致除胶效果不佳,不利于cof回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晶薄膜cof的回收处理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覆晶薄膜cof的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右部固定安装有滑槽,所述底板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架和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右端贯穿支撑架左端壁,且移动装置下端右侧与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装置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检测装置,所述支撑架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软化装置和擦拭件,且软化装置位于擦拭件左方,所述软化装置下端和擦拭件下端均贯穿支撑架上端壁并延伸至检测装置上方,所述支撑架上端右部固定安装有机台,所述机台前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和控制旋钮,且控制面板位于控制旋钮下方。

优选的,所述软化装置包括软化液箱,所述软化液箱下端固定安装有输送件,所述输送件下端固定安装有若干喷头,所述输送件左端上部和左端下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流量控制阀和电磁阀,所述输送件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增压管,所述增压管右端固定连接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上端与支撑架上端壁固定连接,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控制旋钮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阀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右端贯穿支撑架左端,且推杆右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台,所述滑动台下端与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台上端与检测装置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气缸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吸附箱,所述吸附箱上端前侧和上端后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侧均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分别贯穿有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位于红外线发射器前方,所述安装箱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刻度尺。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微型气缸且微型气缸输出端分别与红外线发射器下端和红外线接收器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红外线接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旋钮与微型气缸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擦拭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下端固定安装有擦拭毛刷,且擦拭毛刷为海绵毛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流量调节阀可对输送件内的软化液进行流量调节,而增压泵可对软化液进行加压操作,避免一次性软化液排出过多,避免软化液集中于覆晶薄膜cof表面导致软化液在覆晶薄膜cof表面流动,避免覆晶薄膜cof损坏。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检测装置上的红外线接收器和红外线发射器可对覆晶薄膜cof的厚度进行检测,使得覆晶薄膜cof进行多次软化去胶操作,保证去胶效果,有利于覆晶薄膜cof的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覆晶薄膜cof的回收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覆晶薄膜cof的回收处理装置的软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覆晶薄膜cof的回收处理装置的移动装置与检测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覆晶薄膜cof的回收处理装置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覆晶薄膜cof的回收处理装置的擦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架;3、软化装置;4、移动装置;5、控制面板;6、检测装置;7、擦拭件;8、滑槽;9、控制旋钮;10、机台;31、软化液箱;32、喷头;33、增压管;34、增压泵;35、电磁阀;36、输送件;37、流量控制阀;41、驱动气缸;42、推杆;43、滑动台;61、安装箱;62、红外线接收器;63、刻度尺;64、红外线发射器;65、通孔;66、吸附箱;71、电机;72、转轴;73、擦拭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一种覆晶薄膜cof的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端右部固定安装有滑槽8,底板1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和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4右端贯穿支撑架2左端壁,且移动装置4下端右侧与滑槽8内部滑动连接,移动装置4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检测装置6,支撑架2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软化装置3和擦拭件7,且软化装置3位于擦拭件7左方,软化装置3下端和擦拭件7下端均贯穿支撑架2上端壁并延伸至检测装置6上方,支撑架2上端右部固定安装有机台10,机台10前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5和控制旋钮9,且控制面板5位于控制旋钮9下方。

软化装置3包括软化液箱31,软化液箱31下端固定安装有输送件36,输送件36下端固定安装有若干喷头32,输送件36左端上部和左端下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流量控制阀37和电磁阀35,输送件36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增压管33,增压管33右端固定连接有增压泵34,增压泵34可对软化液进行增压,增压泵34上端与支撑架2上端壁固定连接,流量控制阀37与控制旋钮9电性连接,电磁阀35与控制面板5电性连接,流量控制阀37可控制软化液的排出流量;为了对cof进行移动,移动装置4包括驱动气缸41,驱动气缸4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42,推杆42右端贯穿支撑架2左端,且推杆42右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台43,滑动台43下端与滑槽8内部滑动连接,滑动台43上端与检测装置6下端固定连接,驱动气缸41与控制面板5电性连接;为了实现多次除胶操作,检测装置6包括吸附箱66,吸附箱66上端前侧和上端后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箱61,安装箱61内侧均开有通孔65,通孔65内部分别贯穿有红外线发射器64和红外线接收器62,红外线接收器62位于红外线发射器64前方,安装箱61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刻度尺63;安装箱61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微型气缸且微型气缸输出端分别与红外线发射器64下端和红外线接收器62下端固定连接,控制面板5与红外线接收器62电性连接,控制旋钮9与微型气缸电性连接,利用控制旋钮9驱动安装箱61内的微型气缸驱动,从而实现红外线接收器62和红外线发射器64高度的调节;擦拭件7包括电机71,电机7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72,转轴72下端固定安装有擦拭毛刷73,且擦拭毛刷73为海绵毛刷,海绵毛刷具有吸附性,擦拭毛刷73避免对cof进行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覆晶薄膜cof的回收处理装置,当需要对cof进行回收处理时,首先工作人员测量cof的厚度,然后将cof件放置于吸附箱66上,此时根据cof的测量厚度利用控制旋钮9驱动安装箱61内的微型气缸驱动,从而实现红外线接收器62和红外线发射器64高度的调节,将吸附箱66分别与红外线发射器64和红外线接收器62之间的高度调节至与cof高度相等,此时由于cof上端粘有未处理的acf胶,红外线发射器64发射的红外光束被acf胶所遮挡,红外线接收器62未接收到红外光束,此时通电的控制面板5控制软化装置3上的电磁阀35和增压泵34开启,增压泵34对输送件36内的软化液进行增压,从而保证软化液从喷头32喷出,当胶液喷射结束,控制面板5控制驱动气缸41工作,驱动气缸41上的推杆42带动滑动台43上的吸附箱66沿滑槽8向右运动,此时控制面板5控制擦拭件7工作,电机71带动擦拭毛刷73转动,对cof上端软化的acf胶进行擦拭工作,从而除去cof胶,此时控制面板5控制驱动气缸41再次工作,驱动气缸41带动吸附箱66移动至喷头32下方,控制面板5控制软化装置3的电磁阀35再次打开进行下一次的去胶操作,经过多次去胶操作后,红外线发射器64发射的红外光束因acf胶被去除,红外线接收器62接收到红外光束,此时红外线传感器将接收信号传输给控制面板5,控制面板5控制整个处理装置停止运行,从而实现cof的回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覆晶薄膜cof的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右部固定安装有滑槽(8),所述底板(1)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和移动装置(4),所述移动装置(4)右端贯穿支撑架(2)左端壁,且移动装置(4)下端右侧与滑槽(8)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装置(4)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检测装置(6),所述支撑架(2)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软化装置(3)和擦拭件(7),且软化装置(3)位于擦拭件(7)左方,所述软化装置(3)下端和擦拭件(7)下端均贯穿支撑架(2)上端壁并延伸至检测装置(6)上方,所述支撑架(2)上端右部固定安装有机台(10),所述机台(10)前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5)和控制旋钮(9),且控制面板(5)位于控制旋钮(9)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晶薄膜cof的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装置(3)包括软化液箱(31),所述软化液箱(31)下端固定安装有输送件(36),所述输送件(36)下端固定安装有若干喷头(32),所述输送件(36)左端上部和左端下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流量控制阀(37)和电磁阀(35),所述输送件(36)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增压管(33),所述增压管(33)右端固定连接有增压泵(34),所述增压泵(34)上端与支撑架(2)上端壁固定连接,所述流量控制阀(37)与控制旋钮(9)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阀(35)与控制面板(5)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晶薄膜cof的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4)包括驱动气缸(41),所述驱动气缸(4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杆(42),所述推杆(42)右端贯穿支撑架(2)左端,且推杆(42)右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台(43),所述滑动台(43)下端与滑槽(8)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台(43)上端与检测装置(6)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气缸(41)与控制面板(5)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晶薄膜cof的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6)包括吸附箱(66),所述吸附箱(66)上端前侧和上端后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箱(61),所述安装箱(61)内侧均开有通孔(65),所述通孔(65)内部分别贯穿有红外线发射器(64)和红外线接收器(62),所述红外线接收器(62)位于红外线发射器(64)前方,所述安装箱(61)内侧均固定安装有刻度尺(6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覆晶薄膜cof的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61)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微型气缸且微型气缸输出端分别与红外线发射器(64)下端和红外线接收器(62)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5)与红外线接收器(62)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旋钮(9)与微型气缸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晶薄膜cof的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件(7)包括电机(71),所述电机(7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72),所述转轴(72)下端固定安装有擦拭毛刷(73),且擦拭毛刷(73)为海绵毛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覆晶薄膜COF的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右部固定安装有滑槽,所述底板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架和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检测装置,所述支撑架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软化装置和擦拭件,所述支撑架上端右部固定安装有机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覆晶薄膜COF的回收处理装置,通过流量调节阀和增压泵可避免一次性软化液排出过多,避免软化液集中于覆晶薄膜COF表面导致软化液在覆晶薄膜COF表面流动,避免覆晶薄膜COF损坏;检测装置上的红外线接收器和红外线发射器可对覆晶薄膜COF的厚度进行检测,使得覆晶薄膜COF进行多次软化去胶操作,保证去胶效果,有利于覆晶薄膜COF的回收。

技术研发人员:刘河洲;余光明;吴飞龙;刘国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衡阳华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3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1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