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区块链物品配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标签卡。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物品配送技术中,商品的信息的传递,需要通过冗长的交易链条才能将商品从供应端传递至消费端,并且对于发货端和收货端来说,所能获取的物品信息集中于发出和接收时这两个时间节点,对于配送中间环节中产生的信息不容易进行跟踪,因而容易出现信息缺失,并且传统标签易于制作和复制,给假冒商家或者中间商提供了作假的机会。由于不能有效判断和鉴别物品在工厂发货端以及收货端的同一批次物品的一致性,因此无法认定商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为了进行如生鲜食品、冷冻食品和疫苗(vaccine)那样,会受到温度等环境变化的影响的物品的配送或保管时的温度管理,已经研究开发出使用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的区块链系统构建,意图在对于每一个数字标签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电子标签和物品进行绑定,从而通过对电子标签的监控实现对于配送物品的跟踪和信息采集,避免了配送环节中对于待配送物品本身的直接接触,同时加快了配送的效率,能够进一步提升待配送物品的品质。
通过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的电子标签仅通过电子标签自身的编码进行通信传输,因而生产过程中缺乏对于标签的有效管理和数据记录,在部分情况下,每个电子标签在投入使用时才被写入有效编码,而仅依靠电子标签自身的数据容易被仿冒,并且电子标签一旦和待配送物品分离后难以实现复用和统一管理,从而变相提高了电子标签的使用成本,最终提高的成本将由配送服务购买方承担,使得基于区块链的配送方案难以得到商业推广。
现有技术中,有利用成熟的编码系统如产品电子代码(epc编码)对电子标签写入数据的电子标签制造方案,但编码体系不能脱离现有的商业编码体系,因而需要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额外对部分商业编码付费的同时,第三方企业或者国家能够掌握电子标签的编码数据,并且传统的制造方案所制造的标签本身需要特定的读取场景才能实现信息验证,在读取设备未能完整读取编码数据的情况下,会造成电子标签误读的情况,在纯人力物流环节不方便通过数字标签对于物品进行管理和跟踪。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披露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标签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标签卡,包括射频识别模块和封装外壳,所述封装外壳封装所述射频识别模块,所述射频识别模块上设置有第一唯一码,所述封装外壳上设置有第二唯一码,其中待封装的所述射频识别模块包含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通信模块,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能够通过所述通信模块进行射频传输。
优选地,所述封装外壳上设置有额外唯一码。
优选地,所述存储器内写入了第三唯一码,所述第三唯一码能通过所述通信模块进行发送。
优选地,唯一码集包含所述第一唯一码、所述第二唯一码和所述额外唯一码,所述唯一码集采用了包含条码、二维码、串码、rfid标签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地,所述电子标签卡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射频识别模块。
优选地,所述射频识别模块为低功耗蓝牙模块。
优选地,所述射频识别模块具有主动播报功能,所述射频识别模块能够主动播报其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电子标签卡还包括nfc芯片,所述nfc芯片连接所述射频识别模块。
优选地,所述电子标签卡还包括测温模块和/或测湿模块,所述测温模块和/或测湿模块连接所述射频识别模块,所述存储器能够对于测温模块和/或测湿模块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
优选地,所述电子标签卡还包括天线,所述天线连接所述射频识别模块。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制造电子标签卡不便于管理,多场景适用能力差,使用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对于射频识别模块的物理结构添加额外的唯一码标签,通过封装外壳对于射频识别模块进行物理封装,对封装外壳添加额外的唯一码标签,同组标签数据能够在电子标签卡出厂时就被获得,调取同组数据从而便于出厂后数字标签的使用和维护,降低使用成本,在配送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读取方式补完未能完整读取的标签数据,满足在不改变单个编码加密强度的情况下提升电子标签卡的防伪属性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标签卡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标签卡的封装芯片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标签卡的组装成品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标签卡的封装芯片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标签卡,包括射频识别模块和封装外壳,封装外壳封装射频识别模块,射频识别模块上设置有第一唯一码,封装外壳上设置有第二唯一码,其中待封装射频识别模块包含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通信模块,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能够通过通信模块进行射频传输。
实施例1:
如附图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电子标签卡的射频识别模块为zigbee解决方案cc2530模块,cc2530模块上设置有根据实时数据或其他加密算法授权生成具有唯一码特性的条码,作为第一唯一码,通过条码打印机打印在cc2530模块上的非连接部位。同时cc2530模块的secondaryieeeaddress已经被写入了根据实时数据或其他加密算法授权生成具有唯一码特性的16个字节的数据编码,作为第三唯一码。封装外壳上的非连接部位打印有根据实时数据或其他加密算法授权生成具有唯一码特性的二维码,作为第二唯一码。封装外壳上设置有根据实时数据或其他加密算法授权生成具有唯一码特性的串码,作为额外唯一码。
上述的第一唯一码,第二唯一码和额外唯一码均设置于非连接处,以免固定连接结构遮挡条码或者对唯一码的物理结构产生破坏,以能够被扫描设备清晰读取为准。
电子标签卡中包括,结合包括纽扣电池供电模块和接收天线。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条码作为第一唯一码、16位编码作为第三唯一码,二维码作为第二唯一码,串码作为一个额外唯一码,其具有唯一性,能够在出厂时就完成包括射频识别模块的可写入地址的初始化,并且该初始化数据由于其唯一性可以直接进行使用,可以不再进行编辑,省去了在使用中的再次写入的麻烦,使得本电子标签卡的使用者可以直接通过仅读取的方式使用该电子标签卡,而无需对于电子标签本身进行额外的写入,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和时间。由于关于特定电子标签的条码、16位编码、二维码和串码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能够使用其他管理系统或者软件进行关联储存,也可以直接用于人工识别,使得在日后的使用中,能够对于电子标签的使用者直接提供包括条码、16位编码、二维码和串码在内的整组数据,通过对于其中任何一个码的确认,都可以直接调用该组数据,对于同组的其他数据进行确认,极大地提升了效率,方便在物品配送系统中进行参数调用。加之于封装外壳上的串码或者其他额外唯一码,能够使得物品配送人员通过肉眼或者简易读取设备对于参数进行读取,方便对于该电子标签进行装配、保存、管理和维护。同理,当对于该同组的一项或几项数据进行读取时,如果发生存储器故障,物理结构破坏等突发情况所导致的内容读取不完整,能够通过同组其他数据进行数据确认,从而提高了电子标签的可靠性。对于产生损坏的电子标签,生产厂家能够通过该组唯一数据进行电子标签的统一管理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对于该电子标签的物理结构进行修补,报废电子标签的实体以及存储于关联服务器中的整组数据等。
使得在日后的使用中,能够对于电子标签卡的使用者直接提供包括条码、16位编码、二维码和串码在内的整组数据,通过对于其中任何一个码的确认,都可以直接通过数据库调用该组数据,对于同组的其他数据进行确认,极大地提升了效率,方便在物品配送系统中进行参数调用。同理,当对于该同组的一项或几项数据进行读取时,如果发生存储器故障,物理结构破坏等突发情况所导致的内容读取不完整,能够通过同组其他数据进行数据确认,从而提高了通过电子标签卡的可靠性。对于产生损坏的电子标签卡,生产厂家能够通过数据库查询该组唯一数据进行电子标签的统一管理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对于该电子标签的物理结构进行修补,报废电子标签的实体以及存储于关联服务器中的整组数据等。
实施例2: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标签卡,包括射频识别模块和封装外壳,封装外壳封装射频识别模块,射频识别模块上设置有第一唯一码,封装外壳上设置有第二唯一码,其中待封装射频识别模块包含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通信模块,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能够通过通信模块进行射频传输。
具体地,
如附图图1所示,电子标签卡100包括封装芯片模块10、封装外壳20、防水密封涂层301、防水密封圈302、公扣固定件303和固定连接壳体304;封装外壳20结构采用分体式设计,封装外壳20包括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通过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实现对于封装芯片模块10的封装固定,公扣固定件303通过下壳体202设置的通孔实现下壳体和固定连接壳体304的连接固定,上壳体201通过卡扣结构嵌入下壳体202中,在封装芯片模块10和上壳体201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涂层301,在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的间隙设置有防水密封胶圈;如附图图2所示,封装芯片模块10结构包括射频识别模块101、基板102、纽扣电池供电组103-1、天线104和测温测湿模块105,其中射频识别模块101、纽扣电池供电组103-1和天线104安装于作为固定基座的基板102的一侧,测温测湿模块105安装于基板102的另一侧。测温测湿模块105连接射频识别模块101,测温测湿模块105能进行湿度和温度数据的采集。射频识别模块101连接纽扣电池供电组103-1和天线104,射频识别模块101上设置有印刷的对应生产时所产生的第一唯一码实体101a;如附图图3所示,组装完毕的电子标签卡100结构的上壳体201上印刷有对应生产时所产生的第二唯一码实体201a和额外唯一码实体201b。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射频识别模块101是具有主动播报功能的低功耗蓝牙模块,支持ble4.2及ibeacon广播,因而配置有能够提供3v电压的纽扣电池供电组103-1对射频识别模块101进行供电,满足射频识别模块101的播报功能正常运行,供电模块本身能够对于射频识别模块101进行供电,在不需要借助外界能源的情况下,能够使得电子标签卡通过主动播报功能进行信息的发送,并且能够增加通讯的有效距离;低功耗蓝牙模块能够将存储器中所存储的第三唯一码进行主动播放,能够实现在被动式读取货架或者其他读取设备的信息读取。而当读取货架或者其他读取设备获得了第三唯一码时,能够通过出厂时所附带的一组关联数据,对于当前电子标签卡进行验证,从而获得实际的对应的第一唯一码,第二唯一码以及可能存在的额外唯一码,外部系统或者操作人员能够使用设备或者肉眼对于电子标签卡所附带的物理结构的码进行鉴别和判断,从而保证了电子标签卡多码关联所带来的唯一性;纽扣电池具有可拆卸更换的电池本体的优点,便于在维护和使用中实现对于电子标签卡的重复使用。天线104能够进一步增强射频识别模块101的接收信号能力和发送信号能力,减少通讯中产生的丢包率,增加信号强度从而增加通信距离。本实施例中的射频识别模块101也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通讯方式和型号的射频识别模块101,基板102是根据安装需求进行配置的固定结构,用以固定连接电路,增强电路稳定性。测温测湿模块105能够对于电子标签卡100或电子标签卡100附近的位置进行湿度和温度测定,从而可以对于物品配送过程中的湿度和温度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现有技术对于湿度和温度数据进行存储,对于配送的对于湿度较为敏感或温度较为敏感的应用场景实现适配,并且通过低功耗蓝牙模块对外界进行主动播报。
电子标签卡本身具有结构紧凑的效果,能够通过关联服务器能够实现对于射频识别模块的只读地址数据、射频识别模块的物理结构第一唯一码实体101a、第二唯一码实体201a和额外唯一码实体201b码标签关联进行统一调用,使得在电子标签卡的使用中,使用者能够对于电子标签卡通过对于其中任何一个唯一码的确认,都可以直接调用同组数据,对于同组的其他数据进行确认,极大地提升了效率,方便在物品配送系统中进行参数调用。加之于上壳体201上的第二唯一码实体201a和额外唯一码实体201b,能够使得物品配送人员通过肉眼或者简易读取设备对于参数进行读取,方便对于该电子标签进行装配、保存、管理和维护。同理,当对于该同组的一项或几项数据进行读取时,如果发生存储器故障,物理结构破坏等突发情况所导致的内容读取不完整,能够通过同组其他数据进行数据确认,从而提高了电子标签卡的可靠性。对于产生损坏的电子标签卡,生产厂家能够通过该组唯一数据进行电子标签卡的统一管理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对于该电子标签的物理结构进行修补,报废电子标签的实体以及存储于关联服务器中的整组数据等。
电子标签卡100上电启动定时发送ibeacon广播包或ble广播包,供扫描端扫描获取广播包数据。发送的广播包遵守ibeacon广播包结构或ble广播包结构,能够满足被动式读取的应用场景。在物品配送过程中通过多种读取方式补完未能完整读取的标签数据,提高制造的电子标签卡100的数据读取正确率,满足在不改变单个编码加密强度的情况下提升电子标签卡100的防伪属性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射频识别模块集成了包括存储器,通信模块在内的功能模块,包括但不限于wifi模块,zigbee模块,蓝牙模块等现有技术中的射频识别模块,同时射频识别模块还可能包含但不限于基板,通信串口,蜂鸣器等功能模块,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成熟的技术方案,与本专利披露的技术方案结合,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3: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标签卡,包括射频识别模块和封装外壳,封装外壳封装射频识别模块,射频识别模块上设置有第一唯一码,封装外壳上设置有第二唯一码,其中待封装射频识别模块包含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通信模块,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能够通过通信模块进行射频传输。
具体地,
如附图图1所示,电子标签卡100包括封装芯片模块10、封装外壳20、防水密封涂层301、防水密封圈302、公扣固定件303和固定连接壳体304;封装外壳20结构采用分体式设计,封装外壳20包括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通过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实现对于封装芯片模块10的封装固定,公扣固定件303通过下壳体202设置的通孔实现下壳体和固定连接壳体304的连接固定,上壳体201通过卡扣结构嵌入下壳体202中,在封装芯片模块10和上壳体201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涂层301,在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的间隙设置有防水密封胶圈;如附图图4所示,封装芯片模块10结构包括射频识别模块101、基板102、电磁感应供电模块103-2、天线104、测温测湿模块105和nfc芯片106,其中射频识别模块101、电磁感应供电模块103-2、nfc芯片106和天线104安装于作为固定基座的基板102的一侧,测温测湿模块105安装于基板102的另一侧。其中电磁感应供电模块103-2包括电磁感应线圈103-2b和变压组件103-2a,电磁感应线圈103-2b连接变压组件103-2a,变压组件103-2a连接射频识别模块101,nfc芯片106连接射频识别模块101,射频识别模块101连接纽扣电池供电组103-1和天线104。射频识别模块101上设置有印刷的对应生产时所产生的第一唯一码实体101a;如附图图3所示,组装完毕的电子标签卡100结构的上壳体201上印刷有对应生产时所产生的第二唯一码实体201a和额外唯一码实体201b。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电磁感应供电模块103-2通过外部通电线圈对于电子标签卡内部电磁感应供电模块103-2的电磁感应线圈103-2b进行电磁感应传导,将通过变压组件103-2a实现稳压,实现对于电子标签卡内部的电能供应。电磁感应供电模块103-2能够配合物品配送这一实际应用场景的特性,在利用有源设备对于电子标签卡内的射频识别模块内容进行数据读取时,能够通过电磁感应供电的方式对于电子标签卡内部结构进行供电,从而避免了对于电子标签卡内部供电模块进行反复拆卸和更换的缺点。nfc芯片106的引入能够与智能手机或带nfc感知设备进行近场通讯。感知设备靠近电子标签卡时,定向发送指令重置或控制射频识别模块101的通讯状态,可以根据信息读取的要求,选择启动射频识别设备进行数据读取、中断数据读写,警示超出读写区域设置或者其他操作,丰富了电子标签卡的功能。
综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标签卡,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存储器内写入了第三唯一码,第三唯一码能通过通信模块进行发送。能够在出厂时就完成包括射频识别模块的可写入地址的初始化,并且该初始化数据由于其唯一性可以直接进行使用,可以不再进行编辑,省去了在使用中的再次写入的麻烦,使得电子标签卡的使用者可以直接通过仅读取的方式使用该电子标签,而无需对于电子标签本身进行额外的写入,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和时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封装外壳上设置有额外唯一码。额外码作为一种补充手段,一方面可以用于展示区别于第二唯一码的数据形式,提供不同的编码读取设备进行读取,使得在配送过程中,出现第二唯一码读取设备损坏或者第二唯一码自身被损坏时,能够通过对额外码读取实现数据的读取,从而实现对于电子标签卡的操作管理,提高了电子标签卡在使用中的容错率。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唯一码集包含第一唯一码、第二唯一码和额外唯一码,唯一码集采用了包含条码、二维码、串码、rfid标签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条码、二维码、串码具有编码特性良好,易保存,物理结构稳定等特点,能够适用于低成本方案中,rfid标签可以作为额外的补充方式,同样具备唯一性的物品标识数据,多个具有区分度的rfid标签为电子标签提供额外的可读写的电子化标签内容,丰富了电子标签的应用场景,能够适应高成本方案以及低成本方案,以满足市场对于配送物品不同价值的不同电子标签需求。
在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电子标签卡还包括供电模块,供电模块连接射频识别模块。供电模块本身能够对于射频识别模块进行供电,在不需要借助外界能源的情况下,使得电子标签卡本身可以作为有源标签,从而能够使得电子标签卡通过主动播报功能或者其他主动式启动功能进行作业,以应对不同的读取应用场景,便于使用者对于电子标签卡的内容进行读取。
需要说明的是,供电模块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技术方案,与本专利披露的技术方案结合,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供电模块为电池模块。电池模块作为现有技术中最为成熟的有源标签组合方式,具有丰富的可选电压以及可选部件,可以显著地降低电子标签卡的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模块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技术方案,与本专利披露的技术方案结合,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电池模块为纽扣电池模块。纽扣电池具有可拆卸更换的电池本体的优点,便于在维护和使用中实现对于电子标签卡的重复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纽扣电池模块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技术方案,与本专利披露的技术方案结合,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供电模块为电磁感应供电模块。电磁感应供电模块通过外部通电线圈对于电子标签卡内部电磁感应供电模块的线圈进行电磁感应传导,从而实现电子标签卡内部的电能供应。感应供电模块能够配合物品配送这一实际应用场景的特性,在利用有源设备对于电子标签卡内的射频识别模块内容进行数据读取时,能够通过电磁感应供电的方式对于电子标签卡内部结构进行供电,从而避免了对于电子标签卡内部供电模块进行反复拆卸和更换的缺点。
需要说明的是,电磁感应供电模块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技术方案,与本专利披露的技术方案结合,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射频识别模块为蓝牙模块。当前市场中,智能手机对于蓝牙模块的安装率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在其他智能移动终端或者设备中的蓝牙模块功能也具有较高的覆盖率,因此选择使用蓝牙模块作为射频识别模块符合当前市场上的基础设施环境,在不提高物品配送率相关的设备的成本基础上,能够最大程度上节省配套所需要使用的设备成本,从而降低商业应用场景的使用成本,利于大规模商业推广。
需要说明的是,蓝牙模块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技术方案,与本专利披露的技术方案结合,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射频识别模块为低功耗蓝牙模块。低功耗蓝牙模块是指支持蓝牙协议4.0或者以上的发送率接近7dbm的蓝牙模块,也被称为ble模块。低功耗蓝牙模块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成本和功耗的降低,进一步实现电子标签卡的制造成本的降低,减少能源的消耗,符合绿色可循环的理念,利于大规模商业推广。
需要说明的是,低功耗蓝牙模块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技术方案,与本专利披露的技术方案结合,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射频识别模块具为有主动播报功能的射频识别模块,射频识别模块主动广播其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数据。具有主动播报功能使得电子标签卡本身成为具有主动播报功能的电子标签卡,使得读取设备能够实现被动式的电子标签卡数据读取,同时能够方便对于电子标签卡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定位、信息读取、系统获取电子标签卡更新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具有主动播报功能的射频识别模块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技术方案,与本专利披露的技术方案结合,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电子标签卡还包括天线,天线连接射频识别模块。额外的天线能够增强射频识别模块的信号接收和发送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天线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技术方案,与本专利披露的技术方案结合,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电子标签卡还包括nfc芯片。nfc芯片的引入能够与智能手机或带nfc感知设备进行近场通讯。感知设备靠近标签时,定向发送指令重置或控制射频识别模块的通讯状态,可以根据信息读取的要求,选择启动射频识别设备进行数据读取、中断数据读写,警示超出读写区域设置或者其他操作,丰富了电子标签卡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nfc芯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技术方案,与本专利披露的技术方案结合,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封装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能够嵌入下壳中。分体式的封装外壳能够满足不同的生产流水线的应用场景要求。
在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封装外壳上设置有固定部,固定部用以固定连接封装外壳。固定部能够方便使用电子标签卡,使得电子标签安装者在对于电子标签卡进行安装时,能够方便地使用标准件和/或非标准件对于电子标签卡进行固定。
在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封装外壳设置有防水密封圈和/或防水密封涂层。防水密封圈和防水密封涂层能够进一步增强封装外壳内射频识别模块的稳定性,提升电子标签卡的密封盒防水等级,应用于更加极端的物品配送环境,丰富了应用场景。
在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电子标签卡还包括测温模块,测温模块连接射频识别模块,其中测温模块能够进行温度采集。测温模块能够对于电子标签卡或电子标签卡附近的位置进行温度测定,从而可以对于物品配送过程中的温度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现有技术对于温度数据进行存储,对于配送的对于温度较为敏感的应用场景实现适配,丰富了电子标签卡的功能。
在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电子标签卡还包括测湿模块,测湿模块连接射频识别模块,其中测湿模块能够进行湿度采集。测湿模块能够对于电子标签卡或电子标签卡附近的位置进行湿度测定,从而可以对于物品配送过程中的湿度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现有技术对于湿度数据进行存储,对于配送的对于湿度较为敏感的应用场景实现适配,丰富了电子标签卡的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标签卡,包括射频识别模块和封装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外壳封装所述射频识别模块,所述射频识别模块上设置有第一唯一码,所述封装外壳上设置有第二唯一码,其中待封装的所述射频识别模块包含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通信模块,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能够通过所述通信模块进行射频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标签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外壳上设置有额外唯一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标签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内写入了第三唯一码,所述第三唯一码能通过所述通信模块进行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标签卡,其特征在于,唯一码集包含所述第一唯一码、所述第二唯一码和所述额外唯一码,所述唯一码集采用了包含条码、二维码、串码、rfid标签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标签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卡还包括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射频识别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标签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识别模块为低功耗蓝牙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标签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识别模块具有主动播报功能,所述射频识别模块能够主动播报其存储器中所存储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标签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卡还包括nfc芯片,所述nfc芯片连接所述射频识别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标签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卡还包括测温模块和/或测湿模块,所述测温模块和/或测湿模块连接所述射频识别模块,所述存储器能够对于测温模块和/或测湿模块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标签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卡还包括天线,所述天线连接所述射频识别模块。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