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装辅助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翻领圈的工具。
背景技术: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人们越来越追求可以高效率的安排好自己的衣食住行。总是希望用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去解决所有问题。
目前工厂车翻领时,大多还是加工工人徒手操作缝制程序。且翻领制作麻烦,必须要求缝制工人经验丰富,动作熟练方可完成车翻领的过程。并且徒手车出来的翻领外表不对称、表面不工整、标准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翻领圈的工具,本实用新型使用模板来车翻领,提高手工车翻领的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车翻领圈的工具,包括底板、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位于最下层,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位于中间层,第一模板位于右侧,第二模板位于左侧,盖板位于最上层,所述底板和盖板上设置有相同位置和尺寸的第一车缝槽,底板、第二模板和盖板上设置有相同位置和尺寸的第二车缝槽,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第一车缝槽对应的位置及其下方均为切除部分。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翻领凹槽,其外形尺寸与未加工的翻领布条相同。
优选的,第一模板的右侧与底板右侧可转动的连接,第二模板的上侧与底板上侧可转动的连接,盖板与第二模板上侧可转动的连接。
优选的,第一车缝槽位于第二车缝槽的下方。
优选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均设有定位件。
优选的,所述定位件材料为棉条或者橡胶。
优选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为盖板裁去第一车缝槽下部工件后沿着一条斜线裁剪而成的两部分。
优选的,所述底板、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盖板的厚度均小于2mm。
优选的,所述底板、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盖板均为塑料透明薄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车缝槽和第二车缝槽宽度均小于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使用模板来车翻领,提高手工车翻领的精准度。
2、中间层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采用分离式,方便取出车好的翻领。
3、采用透明薄板,方便观察翻领是否对齐。
4、底板有翻领凹槽,方便翻领的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盖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版型示意图。
图中:底板1、翻领凹槽10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盖板4、第一车缝槽5、第二车缝槽6、切除部分7、定位件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一种用于车翻领圈的工具,包括底板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和盖板4。所述底板1位于最下层,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第一车缝槽5和第二车缝槽6,第一车缝槽5位于第二车缝槽6的下方,第一车缝槽5为一条圆弧形槽,第二车缝槽6为直线槽尾部延伸出一端圆弧槽。所述底板1上设有翻领凹槽101,其外形尺寸与未加工的翻领布条相同,第一车缝槽5和第二车缝槽6均设于翻领凹槽101内。
第一模板2和第二模板3位于中间层,第一模板2位于右侧,第二模板3位于左侧,第二模板3上设置有与底板1上相同位置和尺寸的第二车缝槽6,第一模板2和第二模板3上第一车缝槽5对应的位置及其下方均为切除部分7,方便与底板1上的第一车缝槽5位置对应,减少因模具精度造成的加工误差。第一模板2的右侧与底板1右侧可转动的连接,第二模板3的上侧与底板1上侧可转动的连接。
第一模板2和第二模板3上均设有定位件8,所述定位件8材料为棉条,将翻领布条放置于第一模板2和第二模板3上时用于定位,棉条与翻领布条产生的摩擦可以减小翻领布条的位移。
盖板4位于最上层,所述盖板4上设置有与底板1上相同位置和尺寸的第一车缝槽5和第二车缝槽6,盖板4与第二模板3上侧可转动的连接。
第一模板2和第二模板3为盖板4裁去第一车缝槽5下部工件后沿着一条斜线裁剪而成的两部分,即现将一块盖板4的第一车缝槽5下部工件裁去,再沿着一条斜线将剩下的部分裁分成两部分,第二车缝槽6留在第二模板3上,第一车缝槽5分成两部分,第一模板2和第二模板3各一部分。
所述底板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和盖板4的厚度均小于2mm,过厚的厚度使得在车缝时会造成误差,底板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和盖板4上的第一车缝槽5和第二车缝槽6无法各自对齐。
所述底板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和盖板4均为塑料透明薄板,在盖合模板和盖板后可以清楚的看到下方的翻领布条是否对齐。
所述第一车缝槽5和第二车缝槽6宽度均小于2mm,防止缝纫机的针脚在车缝时跳动引起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首先,将本工具的底板1防止在缝纫机的工作台上,将需要车缝的翻领布条放置在翻领凹槽101内,接着盖合第一模板2和第二模板3,将第二片翻领布条放置在第一模板2和第二模板3上,通过棉条来限位,再将盖板4盖合在第一模板2和第二模板3上,最后,先车缝第二车缝槽6,将整个工具旋转,车第一车缝槽5,完成后,依次打开盖板4、第一模板2和第二模板3,取出车好的翻领。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定位件8材料为橡胶,橡胶与翻领布条之间的摩擦较大,减少翻领布条的位移。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做出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用于车翻领圈的工具,包括底板(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和盖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位于最下层,第一模板(2)和第二模板(3)位于中间层,第一模板(2)位于右侧,第二模板(3)位于左侧,盖板(4)位于最上层,所述底板(1)和盖板(4)上设置有相同位置和尺寸的第一车缝槽(5),底板(1)、第二模板(3)和盖板(4)上设置有相同位置和尺寸的第二车缝槽(6),第一模板(2)和第二模板(3)上第一车缝槽(5)对应的位置及其下方均为切除部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翻领圈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翻领凹槽(101),其外形尺寸与未加工的翻领布条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翻领圈的工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模板(2)的右侧与底板(1)右侧可转动的连接,第二模板(3)的上侧与底板(1)上侧可转动的连接,盖板(4)与第二模板(3)上侧可转动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翻领圈的工具,其特征在于,第一车缝槽(5)位于第二车缝槽(6)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翻领圈的工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模板(2)和第二模板(3)上均设有定位件(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翻领圈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8)材料为棉条或者橡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翻领圈的工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模板(2)和第二模板(3)为盖板(4)裁去第一车缝槽(5)下部工件后沿着一条斜线裁剪而成的两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翻领圈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和盖板(4)的厚度均小于2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翻领圈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和盖板(4)均为塑料透明薄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翻领圈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缝槽(5)和第二车缝槽(6)宽度均小于2m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