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清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玻璃吹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玻璃工业正在高速发展,在玻璃的生产制作过程中,因玻璃生产工艺会导致玻璃表面会附着有杂物或玻璃渣,为了使玻璃表面保持清洁,避免玻璃渣对后续的加工过程产生影响,需要在输送过程中设置吹扫装置对玻璃进行清洁。
现有授权公告号cn203725433u、专利名称为“一种玻璃生产线吹吸清扫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玻璃生产线吹吸清扫装置,包括底座、支架框、吹风横梁以及吹风风机,所述支架框为立式门型结构,架设在输送辊道上方,支架框底部设有底座;在支架框顶板下方安装吹风横梁和吸尘器;吹风横梁为立方体空腔壳体结构,在吹风横梁上方安装吹风风机,吹风风机的吸风口端套接消音过滤器,吹风风机的出风口端设在吹风横梁内腔中,在吹风横梁底角开有斜向下45°吹风口;吸尘器的壳体顶面为平面结构并固定在支架框顶面下方,吸尘器的底面为斜向上的板体结构,底面顶端与顶面之间留有吸气口;在吸尘器的两侧设有出口与吸尘管道连接,吸尘管道通过支架框和底座延伸至生产车间外面。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当玻璃通过输送辊道运行至装置下方时,气流通过吹风横梁的吹风口斜向下吹出,形成风刀吹到玻璃上表面,将附着在玻璃上表面的杂物和玻璃渣吹走,由于吹风横梁固定安装在顶板下方,因此无法调整吹风横梁和吹风口的高度,吹风口是斜向下45°设置,也无法灵活调整吹风口与玻璃表面的吹风角度,限制了吹扫面积,导致玻璃清洁的效果和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吹扫面积大、清洁效果好的玻璃吹扫装置,具有出风角度灵活调整、吹扫装置自动开关、噪音低且节能环保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吹扫装置,包括第一吹扫机构和第二吹扫机构,所述第一吹扫机构和所述第二吹扫机构均架设在输送辊道上方,所述第一吹扫机构的方向平行于输送辊道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二吹扫机构沿玻璃输送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吹扫机构和所述第二吹扫机构共同构成“7”字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玻璃通过传输辊道作用输送到该装置下方时,气流通过第一吹扫机构和第二吹扫机构吹到玻璃表面,将附着在玻璃表面的玻璃渣和杂物吹掉,“7”字形的设置,使得玻璃在输送过程中,装置一直在进行吹扫,扩大了吹扫的面积,增加了吹扫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玻璃清洁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吹扫机构包括风刀、第一风管、第一风机和第一支架,所述风刀与所述第一风管通过软管连接,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端与所述第一风管连通,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输送辊道两侧,所述第一风管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吹扫机构还包括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一端与所述第一风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风刀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吹扫机构包括第二风管、第二风机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风管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吹气孔,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端与所述第二风管连通,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输送辊道两侧,所述第二风管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风管和所述第二风管外侧均围绕设置有吸尘罩,所述吸尘罩的截面分别是以所述第一风管和所述第二风管的轴心为同心圆的扇形形状,所述吸尘罩的另一侧连通有若干个吸尘管道,所述吸尘管道均连通收集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收集箱顶部设有可拆卸的法兰,所述法兰顶部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吸尘管道连通,所述收集箱顶一侧设有吸气泵,所述吸气泵一侧设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在所述收集箱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风刀两侧和所述第二风管的所述吹气孔旁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玻璃进入所述第一风管和所述第二风管的吹扫区域,所述光电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上设有电磁阀,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的吸风口端套接有消音过滤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优点在于:
1、当玻璃通过传输辊道作用输送到该装置下方时,气流通过第一吹扫机构和第二吹扫机构吹到玻璃表面,将附着在玻璃表面的玻璃渣和杂物吹掉,第一吹扫机构的方向平行于输送辊道的轴向方向,第二吹扫机构沿玻璃输送方向倾斜设置,共同构成了“7”字形,使得玻璃在输送过程中,装置一直在进行吹扫,扩大了吹扫的面积,增加了吹扫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玻璃清洁的效果的玻璃渣清扫的效率。
2、风刀与第一风管通过软管连接,可以灵活调整风刀与玻璃表面的吹风角度,风刀与第一风管之间还连接有调节螺杆,可以调节风刀的高度,第二风管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吹气孔,第二风管与第二支架转动连接,通过转动第二风管,也可以灵活调整吹气孔与玻璃表面的角度,使得第一吹扫机构和第二吹扫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相应灵活形成不同的吹扫区域,提高了吹扫装置的清洁效果和清扫玻璃渣的效率。
3、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外侧均围绕设置有吸尘罩,加大吸尘罩的吸力,将风刀和吹气孔吹起的玻璃渣和杂物直接吸收,避免玻璃渣散落到周围影响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安全,同时还可避免玻璃渣吸附在输送辊道上对玻璃下表面造成划伤;吸尘罩通过吸尘管道连接有收集箱,将吸入的玻璃渣和杂物通过吸尘管道排入收集箱,收集箱顶部设有可拆卸的法兰,方便清理排入收集箱内的玻璃渣,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利用吸气泵吸气进行吸附玻璃渣,在吸气泵一侧设置隔离层,可以防止玻璃渣进入吸气泵从而损坏吸气泵。
4、在风刀两侧和吹气孔旁均设置有光电传感器,可以检测是否有玻璃进入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的吹扫区域,光电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上电磁阀的开启关闭,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有玻璃通过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开启,吹扫装置开始对玻璃进行吹扫,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没有玻璃通过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关闭,吹扫装置停止工作,实现了玻璃吹扫装置的自动开关,操作更加智能化,提高了清洁效率,同时节约了资源,达到节能的效果。
5、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吸风口端套接有消音过滤器,可以对吹风风机进行消音和过滤,降低了吹扫装置工作过程中的噪音,同时过滤掉吸入气体中的杂质,避免杂质堵塞风刀和吹气孔,使吹扫更均匀,也能避免杂质在吹风时对玻璃上表面造成轻微划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玻璃吹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玻璃吹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吹扫机构,11、风刀,12、第一风管,13、第一风机,14、第一支架,15、软管,16、调节螺杆,2、第二吹扫机构,21、吹气孔,22、第二风管,23、第二风机,24、第二支架,3、吸尘罩,31、吸尘管道,4、收集箱,41、法兰,5、吸气泵,6、光电传感器,7、电磁阀,8、消音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吹扫装置包括第一吹扫机构1和第二吹扫机构2,第一吹扫机构1和第二吹扫机构2均架设在输送辊道上方,第一吹扫机构1的方向平行于输送辊道的轴向方向,第二吹扫机构2沿玻璃输送方向倾斜设置,第一吹扫机构1和第二吹扫机构2共同构成“7”字形,当玻璃通过传输辊道作用输送到该装置下方时,气流通过第一吹扫机构1和第二吹扫机构2吹到玻璃表面,将附着在玻璃表面的玻璃渣和杂物吹掉,第一吹扫机构1和第二吹扫机构2共同构成了“7”字形,使得玻璃在输送过程中,装置一直在进行吹扫,扩大了吹扫的面积,增加了吹扫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玻璃清洁的效果。
参见图2,第一吹扫机构1包括风刀11、第一风管12、第一风机13和第一支架14,风刀11与第一风管12通过软管15连接,可以灵活调整风刀11与玻璃表面的吹风角度,第一风机13的出风口端与第一风管12连通,第一支架14设置在输送辊道两侧,第一风管12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14上,第一吹扫机构1还包括调节螺杆16,调节螺杆16一端与第一风管12连接,另一端与风刀11连接,通过调节螺杆16,可以调整风刀11的高度,以适应不同厚度的玻璃清洁需求;第二吹扫机构2包括第二风管22、第二风机23和第二支架24,第二风管22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吹气孔21,第二风机23的出风口端与第二风管22连通,第二支架24设置在输送辊道两侧,第二风管22与第二支架24转动连接,通过转动第二风管22,也可以灵活调整吹气孔21与玻璃表面的角度,使得第一吹扫机构1和第二吹扫机构2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灵活调整形成不同的吹扫区域,提高了吹扫装置的清洁效果。
参见图1,第一风管12和第二风管22外侧均围绕设置有吸尘罩3,吸尘罩3的截面分别是以第一风管12和第二风管22的轴心为同心圆的扇形形状,吸尘罩3的另一侧连通有若干个吸尘管道31,吸尘管道31均连通收集箱4,风刀11和吹气孔21将附着在玻璃表面的玻璃渣和杂物吹气后,被吸尘罩3直接吸入,然后通过吸尘管道31排入收集箱4内,避免了玻璃渣和杂物扩散到周围影响工人的工作环境和安全卫生,同时还可避免玻璃渣吸附在输送辊道上对玻璃下表面造成划伤;收集箱4顶部设有可拆卸的法兰41,便于拆卸,方便清理排入收集箱4内的玻璃渣杂物,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法兰41顶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吸尘管道31连通,收集箱4顶一侧设有吸气泵5,吸气泵5一侧设有隔离层,隔离层设在收集箱4内部,利用吸气泵5吸气进行吸附玻璃渣,使玻璃渣杂物进入收集箱4内,隔离层用于防止玻璃渣和杂物进入吸气泵5从而损坏吸气泵5。
参见图2,风刀11两侧和第二风管22的吹气孔21旁设置有光电传感器6,光电传感器6用于检测是否有玻璃进入第一风管12和第二风管22的吹扫区域,光电传感器6连接有控制器,第一风机13和第二风机23上设有电磁阀7,控制器7用于控制电磁阀7的开启和关闭,当光电传感器6检测到有玻璃通过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7开启,吹扫装置开始对玻璃进行吹扫,当光电传感器6检测到没有玻璃通过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7关闭,吹扫装置停止工作,实现了玻璃吹扫装置的自动开关,操作更加智能化,提高了清洁效率,同时节约了资源,达到节能的效果。
参见图1,第一风机13和第二风机23的吸风口端套接有消音过滤器8,可以对吹风风机进行消音和过滤,降低了吹扫装置工作过程中的噪音,同时过滤掉吸入气体中的杂质,避免杂质堵塞风刀11和吹气孔21,使吹扫更均匀,也能避免杂质在吹风时对玻璃上表面造成轻微划伤。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玻璃吹扫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玻璃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吹扫机构(1)和第二吹扫机构(2),所述第一吹扫机构(1)和所述第二吹扫机构(2)均架设在输送辊道上方,所述第一吹扫机构(1)的方向平行于输送辊道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二吹扫机构(2)沿玻璃输送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吹扫机构(1)和所述第二吹扫机构(2)共同构成“7”字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扫机构(1)包括风刀(11)、第一风管(12)、第一风机(13)和第一支架(14),所述风刀(11)与所述第一风管(12)通过软管(15)连接,所述第一风机(13)的出风口端与所述第一风管(12)连通,所述第一支架(14)设置在输送辊道两侧,所述第一风管(1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扫机构(1)还包括调节螺杆(16),所述调节螺杆(16)一端与所述第一风管(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风刀(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吹扫机构(2)包括第二风管(22)、第二风机(23)和第二支架(24),所述第二风管(22)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吹气孔(21),所述第二风机(23)的出风口端与所述第二风管(22)连通,所述第二支架(24)设置在输送辊道两侧,所述第二风管(22)与所述第二支架(24)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管(12)和所述第二风管(22)外侧均围绕设置有吸尘罩(3),所述吸尘罩(3)的截面分别是以所述第一风管(12)和所述第二风管(22)的轴心为同心圆的扇形形状,所述吸尘罩(3)的另一侧连通有若干个吸尘管道(31),所述吸尘管道(31)均连通收集箱(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4)顶部设有可拆卸的法兰(41),所述法兰(41)顶部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吸尘管道(31)连通,所述收集箱(4)顶一侧设有吸气泵(5),所述吸气泵(5)一侧设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在所述收集箱(4)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刀(11)两侧和所述第二风管(22)的所述吹气孔(21)旁设置有光电传感器(6),所述光电传感器(6)用于检测是否有玻璃进入所述第一风管(12)和所述第二风管(22)的吹扫区域,所述光电传感器(6)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第一风机(13)和所述第二风机(23)上设有电磁阀(7),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7)的开启和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13)的吸风口端和所述第二风机(23)的吸风口端套接有消音过滤器(8)。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