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热轧钢筋的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4  80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加工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热轧钢筋的保护机构。



背景技术:

钢筋是建筑中的一种重要原料,钢筋起着加强建筑强度的作用。建筑中常用的一种钢筋是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带肋钢筋表面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纵肋和沿径向分布的多道横肋。在对热轧带肋钢筋的钢筋原材料进行横肋和纵肋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加热设备来保持钢筋原材料较高的温度,钢筋贯穿加热设备的钢板外壳上的通孔后再进行加热,以让钢筋进行后续的横肋和纵肋加工。

但是,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具有较大的牵引力,由于钢板外壳上的通孔尺寸只比钢筋直径稍微大一点,钢筋在牵引作用下与钢板外壳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以及钢筋在牵引作用下的抖动,使得钢板外壳极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用于热轧钢筋的保护机构,以解决钢筋在牵引力作用下容易损坏加热设备钢板外壳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用于热轧钢筋的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钢板外壳上的保护头,所述保护头包括一体成型的盘体和直段体,所述盘体和直段体的中心轴处开设有供钢筋穿过的过线孔,所述直段体成圆柱状,所述过线孔的直径大于钢筋的直径,所述盘体的盘面朝向过线孔倾斜向下。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钢板外壳贯穿钢筋的位置处设置保护头,让钢筋穿过保护头中心处的过线孔,钢筋在传送过程中的抖动不会直接撞击到钢板外壳,且保护头增强了钢板外壳穿过钢筋处的强度,避免钢板外壳容易损坏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直段体贯穿过钢板外壳,所述直段体在钢板外壳进线侧的长度大于在钢板外壳出线侧的长度。

有益效果是:直段体贯穿钢板外壳能够增厚钢板外壳,让钢板外壳在钢筋传送过程中因抖动而接受到的力分布更均匀,直段体贯穿钢板外壳并具有一定的长度,能够减小钢筋在钢板外壳处的抖动幅度,对钢板外壳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所述直段体的外侧壁与钢板外壳间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直段体朝向钢板外壳进线侧的外侧壁上。

有益效果是:由于直段体凸出于钢板外壳,通过支撑件对直段体的外侧壁进行支撑,能够加强直段体的强度,避免直段体与钢板外壳的连接处容易损坏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包括多个支杆,所述支杆沿直段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支杆一端固定在直段体外侧壁上,所述支杆另一端固定在钢板外壳上。

有益效果是:以多个沿直段体周向均匀分布的支杆进行支撑,受力更均匀。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包括多个成直角三棱柱状的支板,所述支板的两个直角侧面分别与直段体和钢板外壳固定,所述支板沿直段体周向均匀分布。

有益效果是:以多个支板对直段体进行支撑,增加直段体的强度,降低凸出于钢板外壳部分的直段体损坏几率。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包括螺旋套和固定在钢板外壳上的基套,所述螺旋套一端与直段体螺纹连接,所述螺旋套另一端与基套螺纹连接,所述基套的中心上开设有供直段体贯穿的通孔。

有益效果是:通过螺旋套能够固定紧直段体和基套,便于对不同过线孔直径的直段体进行更换。

进一步,所述直段体位于钢板外壳出线侧的端部上设有螺帽。

有益效果是:螺帽能够加强直段体在钢板外壳上固定的稳定性,避免被钢筋损坏。

进一步,所述盘体的边沿上一体成型有凸沿,所述凸沿凸出高度为2mm。

有益效果是:凸沿能够方便拿取直段体进行安装。

进一步,所述盘体的直径大于直段体的直径。

有益效果是:能够在钢筋进线侧缓冲直段体受到的力,避免直段体与钢板外科连接处损坏。

进一步,所述保护头由铁制成。

有益效果是:保护头的强度大,不容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热轧钢筋的保护机构实施例一中钢板外壳的纵向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热轧钢筋的保护机构实施例二中钢板外壳的纵向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热轧钢筋的保护机构实施例三中钢板外壳的纵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钢板外壳1、直段体2、盘体3、凸沿4、支杆5、支板6、螺帽7、螺旋套8、基套9。

实施例一

用于热轧钢筋的保护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钢板外壳1上的保护头,保护头由铁制成,保护头可以通过焊接方式与钢板外壳1进行固定安装;保护头包括一体成型的盘体3和直段体2,盘体3的直径大于直段体2的直径;盘体3和直段体2的中心轴处开设有供钢筋穿过的过线孔,盘体3成圆盘状,直段体2成圆柱状,过线孔的直径稍大于所加工钢筋的直径,以让钢筋刚好通过,盘体3的盘面朝向过线孔倾斜向下;盘体3的边沿上一体成型有凸沿4,凸沿4凸出于盘体3边沿的高度为2mm。

直段体2贯穿过钢板外壳1,直段体2在钢板外壳1进线侧的长度大于在钢板外壳1出线侧的长度,如钢筋从左往右传送时,钢板外壳1的左侧为进线侧,钢板外壳1的右侧为出线侧;直段体2的外侧壁与钢板外壳1间安装有支撑件,支撑件位于直段体2在钢板外壳1进线侧的外侧壁上;支撑件包括多个支杆5,支杆5沿直段体2的周向均匀分布,例如可设置六根支杆5,支杆5一端焊接在直段体2外侧壁上,支杆5另一端焊接在钢板外壳1上。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将钢筋贯穿过保护头传送入加热设备,即钢筋从盘体3与直段体2上的过线孔贯穿;当钢筋在传送过程中产生抖动时,由于,保护头具有一定的长度,钢筋传送时产生的抖动不直接撞击钢板外壳1,降低钢板外壳1损坏的几率;同时,钢筋传送过程中的抖动传递到直段体2上,直段体2通过支撑件的多个支杆5增大与钢板外壳1的接触面积,直段体2通过支杆5与钢板外壳1间的受力更均匀,降低了直段体2与钢板外壳1接触处的损坏几率。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如图2所示,支撑件包括多个成直角三棱柱状的支板6,即将多个支杆5替换成多个支板6,支板6的两个直角侧面分别与直段体2和钢板外壳1焊接固定,支板6沿直段体2周向均匀分布。

多个支板6从直段体2的周向进行支撑,增大直段体2受力时与钢板外壳1的接触面积,增加直段体2的强度,降低直段体2受钢筋力时与钢板外壳1连接处损坏的几率。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如图3所示,支撑件包括螺旋套8和焊接在钢板外壳1上的基套9,即将多个支杆5替换成螺旋套8和基套9,螺旋套8一端与直段体2螺纹连接,螺旋套8另一端与基套9螺纹连接,基套9的中心上开设有供直段体2贯穿的通孔,以便于更换不同直径的直段体2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筋加工,直段体2位于钢板外壳1出线侧的端部上螺纹连接有螺帽7。

在直段体2受力时,螺旋套8位于直段体2的外侧壁上,螺旋体能够增大直段体2的受力面积,增加直段体2的强度,降低钢板外壳1损坏几率,同时,螺旋体和螺帽7能够将直段体2稳定地固定在钢板外壳1上,在需要更换不同直径过线孔的直段体2时更方便拆卸。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用于热轧钢筋的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钢板外壳上的保护头,所述保护头包括一体成型的盘体和直段体,所述盘体和直段体的中心轴处开设有供钢筋穿过的过线孔,所述直段体成圆柱状,所述过线孔的直径大于钢筋的直径,所述盘体的盘面朝向过线孔倾斜向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轧钢筋的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段体贯穿过钢板外壳,所述直段体在钢板外壳进线侧的长度大于在钢板外壳出线侧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热轧钢筋的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段体的外侧壁与钢板外壳间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直段体朝向钢板外壳进线侧的外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热轧钢筋的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多个支杆,所述支杆沿直段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支杆一端固定在直段体外侧壁上,所述支杆另一端固定在钢板外壳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热轧钢筋的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多个成直角三棱柱状的支板,所述支板的两个直角侧面分别与直段体和钢板外壳固定,所述支板沿直段体周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热轧钢筋的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螺旋套和固定在钢板外壳上的基套,所述螺旋套一端与直段体螺纹连接,所述螺旋套另一端与基套螺纹连接,所述基套的中心上开设有供直段体贯穿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热轧钢筋的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段体位于钢板外壳出线侧的端部上设有螺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轧钢筋的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的边沿上一体成型有凸沿,所述凸沿凸出高度为2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轧钢筋的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的直径大于直段体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轧钢筋的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头由铁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加工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热轧钢筋的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钢板外壳上的保护头,保护头包括一体成型的盘体和直段体,盘体和直段体的中心轴处开设有供钢筋穿过的过线孔,直段体成圆柱状,过线孔的直径大于钢筋的直径,盘体的盘面朝向过线孔倾斜向下。本实用新型中让钢筋在传送过程中的抖动不直接撞击到钢板外壳,且保护头增强了钢板外壳穿过钢筋处的强度,避免钢板外壳经常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程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黄朝物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