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纤面料加工用便于进料的染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08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染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化纤面料加工用便于进料的染色装置。



背景技术:

染色即染上颜色,也称上色,是指用化学的或其他的方法影响物质本身而使其着色,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通过染色装置的使用可以将布料等呈现出人们所需要的各种颜色,用五颜六色来装点生活。

在染色装置使用的时候,一般是利用染色剂与液体混合成染色液体,然后利用染色液体对布料进行染色,染色液体由于静止会出现分层的现象,这样就会导致染色的效果变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化纤面料加工用便于进料的染色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纤面料加工用便于进料的染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染色装置中在使用时染色剂分层导致染色效果变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纤面料加工用便于进料的染色装置,包括箱体;

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的背面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壁的背面;

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的底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

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的底部贯穿于所述箱体的顶部;

压干组件,所述压干组件的背面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壁背面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辅助轮,两个所述第一辅助轮的背面分别与所述箱体内壁正面顶部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箱体内壁背面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辅助轮,所述箱体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收卷筒,所述箱体内壁背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所述箱体内壁背面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刷毛。

优选的,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四个移动柱,四个所述移动柱的底部分别贯穿箱体顶部的两侧,两个所述移动柱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转动柱,两个所述转动柱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背面设置有齿条。

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柱相对的一侧之前设置有调整螺杆,两个移动柱的正面与背面之间设置有连接柱,两个移动柱的正面与背面之间且位于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拉紧轴。

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动力轴,所述动力轴的底部贯穿箱体且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动力轴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动力轴表面的顶部设置有调整套,所述调整套的顶部贯穿箱体且延伸至箱体的外部,所述箱体的顶部且位于调整套的表面设置有调整齿轮。

优选的,所述调整套表面底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杆,两个所述辅助杆与动力轴表面底部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动力轴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压干组件包括压干轴,所述压干轴的背面与箱体内壁的背面转动连接,所述箱体内壁的背面且位于压干轴的右侧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压干轴的正面设置有带动螺纹杆,所述带动螺纹杆的右侧贯穿箱体且延伸至箱体的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辅助组件的使用,增大了面料在箱体内的体积,同时也增加了面料经过箱体内部的时间,增加了装置染色的效率,同时也增加了装置自身的实用性;

2.利用调整组件可以调整面料在箱体内部的张进度,防止了因面料松动而出现面料褶皱的现象发生,拉紧的面料也可以更好的进行染色;

3.搅拌组件的使用,可以让箱体内部的燃料不停的进行搅拌,防止了面料出现静止时间过长而导致染料出现分层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装置染色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装置自身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化纤面料加工用便于进料的染色装置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转动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辅助组件;21、第一辅助轮;22、第二辅助轮;23、收卷筒;24、固定板;25、刷毛;26、挡板;3、调整组件;31、移动柱;32、转动柱;33、拉紧轴;34、齿条;35、调整螺杆;36、连接柱;37、移动板;4、搅拌组件;41、动力轴;42、电机;43、调整套;44、调整齿轮;45、搅拌杆;46、辅助杆;47、固定搅拌杆;5、压干组件;51、压干轴;52、固定轴;53、带动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化纤面料加工用便于进料的染色装置,包括箱体1;

辅助组件2,辅助组件2的背面设置于箱体1内壁的背面;

调整组件3,调整组件3的底部设置于箱体1的顶部;

搅拌组件4,搅拌组件4的底部贯穿于箱体1的顶部;

压干组件5,压干组件5的背面设置于箱体1内壁背面的右侧。

辅助组件2包括两个第一辅助轮21,两个第一辅助轮21的背面分别与箱体1内壁正面顶部的两侧转动连接,箱体1内壁背面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辅助轮22,箱体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收卷筒23,两个收卷筒23中一个负责收集面料且外接电机,箱体1内壁背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26,挡板26可以防止搅拌组件4触碰到面料,箱体1内壁背面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固定板24,两个固定板24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刷毛25,利用刷毛25可以将面料表面的固体染料刷掉。

调整组件3包括四个移动柱31,四个移动柱31的底部分别贯穿箱体1顶部的两侧,两个移动柱31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转动柱32,两个转动柱32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移动板37,移动板37的背面设置有齿条34。

两个移动柱31相对的一侧之前设置有调整螺杆35,两个移动柱31的正面与背面之间设置有连接柱36,两个移动柱31的正面与背面之间且位于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拉紧轴33,四个移动柱31中,前后对应的两个移动柱31之间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柱36,前后对应的两个移动柱31之间且位于箱体1内部设置有拉紧轴,左右对应的两个移动柱31上设置有转动柱32,调整螺杆35设置在后侧的两个移动柱31上且螺杆上设置有不同方向的螺纹。

搅拌组件4包括动力轴41,动力轴41的底部贯穿箱体1且延伸至箱体的内部,动力轴4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42,动力轴41表面的顶部设置有调整套43,调整套43的顶部贯穿箱体1且延伸至箱体1的外部,箱体1的顶部且位于调整套43的表面设置有调整齿轮44。

调整套43表面底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搅拌杆45,搅拌杆45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杆46,两个辅助杆46与动力轴41表面底部的两侧转动连接,动力轴4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搅拌杆47,电机42外接电源且为三相异步电机,调整齿轮44与齿条34啮合,调整套43与调整齿轮44之间为螺纹连接,调整套43与箱体1贯穿处为滑动连接,通过转动调整齿轮44可以控制调整套43上下移动。

压干组件5包括压干轴51,压干轴51的背面与箱体1内壁的背面转动连接,箱体1内壁的背面且位于压干轴51的右侧设置有固定轴52,压干轴51的正面设置有带动螺纹杆53,带动螺纹杆53的右侧贯穿箱体1且延伸至箱体1的外部,通过转动带动螺纹杆53可以控制压干轴51与固定轴52之间的距离。

工作原理:首先将需要染色的面料从其中一个收卷筒23上取下,然后将面料按规律贯穿过箱体1固定在另一个收卷筒23上,然后转动用于固定面料的收卷筒23,面料将会通过利用箱体1内部的染色剂进行染色,染色的过程中电机42将会通过动力轴41带动搅拌杆45、辅助杆46和固定搅拌杆47对液体进行搅拌,两个刷毛25将会对面料的表面进行接触,而面料即将离开箱体1内部的时候,压干轴51和固定轴52将会通过挤压挤干面料上的水分,当需要调整面料在箱体1内部的张进度的时候,转动调整螺杆35,调整螺杆35将会通过移动柱31带动两个拉紧轴33移动从而将面料拉紧,在移动柱31移动的时候,转动柱32将会带动移动板37运动,这时齿条34将会带动调整齿轮44转动,调整齿轮44转动的时候将会带动调整套43上升,这时辅助杆46与搅拌杆45将会转动,转动的过程中将会缩短辅助杆46与搅拌杆45横向的距离,这就是该化纤面料加工用便于进料的染色装置的整个工作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化纤面料加工用便于进料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

辅助组件(2),所述辅助组件(2)的背面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壁的背面;

调整组件(3),所述调整组件(3)的底部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

搅拌组件(4),所述搅拌组件(4)的底部贯穿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

压干组件(5),所述压干组件(5)的背面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壁背面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纤面料加工用便于进料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2)包括两个第一辅助轮(21),两个所述第一辅助轮(21)的背面分别与所述箱体(1)内壁正面顶部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箱体(1)内壁背面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辅助轮(22),所述箱体(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收卷筒(23),所述箱体(1)内壁背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26),所述箱体(1)内壁背面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固定板(24),两个所述固定板(24)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刷毛(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纤面料加工用便于进料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3)包括四个移动柱(31),四个所述移动柱(31)的底部分别贯穿箱体(1)顶部的两侧,两个所述移动柱(31)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转动柱(32),两个所述转动柱(32)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移动板(37),所述移动板(37)的背面设置有齿条(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化纤面料加工用便于进料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柱(31)相对的一侧之前设置有调整螺杆(35),两个移动柱(31)的正面与背面之间设置有连接柱(36),两个移动柱(31)的正面与背面之间且位于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拉紧轴(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纤面料加工用便于进料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4)包括动力轴(41),所述动力轴(41)的底部贯穿箱体(1)且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动力轴(4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42),所述动力轴(41)表面的顶部设置有调整套(43),所述调整套(43)的顶部贯穿箱体(1)且延伸至箱体(1)的外部,所述箱体(1)的顶部且位于调整套(43)的表面设置有调整齿轮(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化纤面料加工用便于进料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套(43)表面底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搅拌杆(45),所述搅拌杆(45)的两侧均设置有辅助杆(46),两个所述辅助杆(46)与动力轴(41)表面底部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动力轴(4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搅拌杆(4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纤面料加工用便于进料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干组件(5)包括压干轴(51),所述压干轴(51)的背面与箱体(1)内壁的背面转动连接,所述箱体(1)内壁的背面且位于压干轴(51)的右侧设置有固定轴(52),所述压干轴(51)的正面设置有带动螺纹杆(53),所述带动螺纹杆(53)的右侧贯穿箱体(1)且延伸至箱体(1)的外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化纤面料加工用便于进料的染色装置,包括箱体;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的背面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壁的背面;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的底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的底部贯穿于所述箱体的顶部;压干组件,所述压干组件的背面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壁背面的右侧。该化纤面料加工用便于进料的染色装置通过辅助组件的使用,增大了面料在箱体内的体积,同时也增加了面料经过箱体内部的时间,增加了装置染色的效率,同时也增加了装置自身的实用性;利用调整组件可以调整面料在箱体内部的张进度,防止了因面料松动而出现面料褶皱的现象发生,拉紧的面料也可以更好的进行染色。

技术研发人员:童娜娜;韩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韩冰
技术研发日:2020.05.2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2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