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品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新型自动化针织品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针织品是指用针编织的物品,如线袜子、线手套、线围巾等。商标上的针织品分为机械加工针织品和手工加工的针织品,针织品原料可以是纤维和塑料等韧性较强的物质,比如麻,棉,涤纶等,针织品在批量化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自动化加工设备。
现有的自动化针织品加工设备在对针织品进行加工时,通常只是将针织品直接放置在台面上进行加工,而针织品本身存在皱褶的情况,若不对其进行抚平,则会导致加工质量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自动化针织品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自动化针织品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支撑臂、安装臂、针头更换装置和夹持装置,所述支撑臂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上端,所述安装臂固定安装在支撑臂的一端,所述针头更换装置固定安装在安装臂的下端,所述夹持装置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上端。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活塞管,所述活塞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护罩,所述护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辊,所述活塞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顶杆,所述支架之间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压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针头更换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套设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针头,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性铁片,所述弹性铁片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销,所述滑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拉杆,所述固定头的上端套设有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辊的后端固定安装有马达,且压辊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粒。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杆和活塞管之间滑动连接,且活塞杆的材质为金属。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头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销的形状大小与插槽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铁片的数量为两组,且弹性铁片呈w字型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新型自动化针织品加工设备,通过设置夹持装置,使针织物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平坦,避免针织物在加工过程中皱褶导致加工质量受到影响的问题。
2、该新型自动化针织品加工设备,通过设置针头更换装置,使该针织品加工设备的针头便于拆卸,从而使损坏的时候更换更加方便,即便是非专业人员也能够完成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自动化针织品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自动化针织品加工设备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新型自动化针织品加工设备中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工作台;2、支撑臂;3、安装臂;4、针头更换装置;401、固定座;402、固定头;403、针头;404、安装槽;405、弹性铁片;406、滑块;407、插销;408、拉杆;409、橡胶垫;5、夹持装置;501、支架;502、活塞管;503、拉簧;504、活塞杆;505、护罩;506、压辊;507、顶杆;508、电动伸缩杆;509、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自动化针织品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1、支撑臂2、安装臂3、针头更换装置4和夹持装置5,支撑臂2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的上端,安装臂3固定安装在支撑臂2的一端,针头更换装置4固定安装在安装臂3的下端,夹持装置5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的上端。
夹持装置5包括支架501,支架50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活塞管502,活塞管5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拉簧503,拉簧50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杆504,活塞杆504和活塞管502之间滑动连接,且活塞杆504的材质为金属,活塞杆50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护罩505,护罩50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辊506,压辊506的后端固定安装有马达,且压辊506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粒,活塞杆50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顶杆507,支架501之间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508,电动伸缩杆50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压杆509,工作时,将针织品放在工作台1上,然后控制电动伸缩杆508开启,电动伸缩杆508带动压杆509对顶杆507进行压迫,顶杆507带动活塞杆504对拉簧503产生拉力,同时活塞杆504带动压辊506将针织物压住,同时打开马达,马达带动两组压辊506分别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使针织物受到两个方向的作用力拉扯,从而在加工时保持平坦,当针头403对针织物加工完毕后,控制马达停止转动,再控制电动伸缩杆508伸长,从而使活塞杆504失去下压力,拉簧503拉动活塞杆504向上运动完成复位,压辊506与针织物分离,然后进行下一道工序即可,使针织物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平坦,避免针织物在加工过程中皱褶导致加工质量受到影响的问题。
针头更换装置4包括固定座401,固定座401的内部套设有固定头402,固定头402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插销407的形状大小与插槽相适配,固定头40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针头403,固定座40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404,安装槽40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性铁片405,弹性铁片405的数量为两组,且弹性铁片405呈w字型设置,弹性铁片40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块406,滑块40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销407,滑块40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拉杆408,固定头402的上端套设有橡胶垫409,当针头403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时,拉动拉杆408,拉杆408带动滑块406对弹性铁片405进行压迫,同时插销407与固定头402分离,然后将针头403连同固定头402从固定座401中拔出即可,橡胶垫409能够保持固定头402在插入时与固定座401保持较大的摩擦力,从而得到初步固定,使该针织品加工设备的针头403便于拆卸,从而使损坏的时候更换更加方便,即便是非专业人员也能够完成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将针织品放在工作台1上,然后控制电动伸缩杆508开启,电动伸缩杆508带动压杆509对顶杆507进行压迫,顶杆507带动活塞杆504对拉簧503产生拉力,同时活塞杆504带动压辊506将针织物压住,同时打开马达,马达带动两组压辊506分别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使针织物受到两个方向的作用力拉扯,从而在加工时保持平坦,当针头403对针织物加工完毕后,控制马达停止转动,再控制电动伸缩杆508伸长,从而使活塞杆504失去下压力,拉簧503拉动活塞杆504向上运动完成复位,压辊506与针织物分离,然后进行下一道工序即可,当针头403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时,拉动拉杆408,拉杆408带动滑块406对弹性铁片405进行压迫,同时插销407与固定头402分离,然后将针头403连同固定头402从固定座401中拔出即可,橡胶垫409能够保持固定头402在插入时与固定座401保持较大的摩擦力,从而得到初步固定。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新型自动化针织品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1)、支撑臂(2)、安装臂(3)、针头更换装置(4)和夹持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2)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的上端,所述安装臂(3)固定安装在支撑臂(2)的一端,所述针头更换装置(4)固定安装在安装臂(3)的下端,所述夹持装置(5)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的上端;
所述夹持装置(5)包括支架(501),所述支架(50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活塞管(502),所述活塞管(50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拉簧(503),所述拉簧(50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活塞杆(504),所述活塞杆(50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护罩(505),所述护罩(50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辊(506),所述活塞杆(50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顶杆(507),所述支架(501)之间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508),所述电动伸缩杆(50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压杆(5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动化针织品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更换装置(4)包括固定座(401),所述固定座(401)的内部套设有固定头(402),所述固定头(40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针头(403),所述固定座(40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404),所述安装槽(40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性铁片(405),所述弹性铁片(40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块(406),所述滑块(40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销(407),所述滑块(40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拉杆(408),所述固定头(402)的上端套设有橡胶垫(40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动化针织品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506)的后端固定安装有马达,且压辊(506)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动化针织品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504)和活塞管(502)之间滑动连接,且活塞杆(504)的材质为金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自动化针织品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头(402)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销(407)的形状大小与插槽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自动化针织品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铁片(405)的数量为两组,且弹性铁片(405)呈w字型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