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水洗、印染用的转鼓。
背景技术:
在水洗领域、印染领域,都需要用到转鼓,物料绕过转鼓,转鼓为待水洗、印染的物料提供支撑力或牵引力,而且可以改变物料的行进方向。
但目前,物料多贴牢在转鼓上,如果转鼓的转速和物料的行进速度不一致,事必会刮花布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筒转鼓,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辊筒转鼓,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呈圆饼状的端板,两块端板相互平行且中心正对;
还包括至少五个转辊,各转辊等间距的平行排布、围成环状,相邻的两个转辊之间设有间隙;
各转辊围成的环状结构的中心与所述端板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各转辊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端板,各转辊可绕自己的中心轴线转动。
以往转鼓采用筒状结构,在转鼓的转速与物料的行进速度不一致,物料和转鼓之间是拖拽式的摩擦。而本专利优化了转鼓的结构,采用多辊自转的结构,在转鼓的转速与物料的行进速度不一致,因子转辊可自传,所以物料和转鼓之间是滚动式的摩擦,可有效缓解物料刮花程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辊筒转鼓还包括中心转筒,所述中心转筒呈筒状,所述中心转筒位于所述各转辊围成的环状结构的内侧,所述中心转筒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端板,所述中心转筒的中心轴线过所述端板的中心。
中心转筒可有效增加本专利的结构强度,减缓本专利产品的变形。
进一步优选,所述中心转筒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翅片,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中心转筒的中心轴线方向相同;所述翅片到所述中心转筒的中心轴线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转辊到所述中心转筒的中心轴线的最大距离,但大于所述转辊的中心轴线到所述中心转筒的中心轴线的距离;相邻的两个转辊之间各设有且仅设有一片所述翅片。
本专利在转筒上增设了翅片,并且对翅片的位置、尺寸进行了限定,在转鼓转动时,在翅片的作用下,水或染液受离心力和翅片的导向力的共同影响向外甩出,一方面,可对物料产生支撑力,进一步改善物料被刮花的情况;另一方面,可对物料产生冲击力,使水或染液更充分的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的透视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的透视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结构在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结构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例1,参照图1
一种辊筒转鼓,包括两块呈圆饼状的端板2,两块端板2相互平行且中心正对;还包括至少五个转辊,各转辊等间距的平行排布、围成环状,相邻的两个转辊之间设有间隙;各转辊围成的环状结构的中心与端板2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各转辊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端板2,各转辊可绕自己的中心轴线转动。
优选转辊有八个。进一步优选,八个转辊的中心轴线到端板2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转辊的最大外径的2.5倍,但小于转辊的最大外径的3.5倍。相邻的两个转辊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转辊的最大外径的1.5倍,但小于转辊的最大外径的2.5倍。
以往转鼓采用筒状结构,在转鼓的转速与物料的行进速度不一致,物料和转鼓之间是拖拽式的摩擦。而本专利优化了转鼓的结构,采用多辊自转的结构,在转鼓的转速与物料的行进速度不一致,因子转辊可自传,所以物料和转鼓之间是滚动式的摩擦,可有效缓解物料刮花程度。
具体实施例2,参照图2
一种辊筒转鼓,包括两块呈圆饼状的端板2、至少五个转辊1、一个中心转筒4。两块端板2相互平行且中心正对,各转辊1等间距的平行排布、围成环状,相邻的两个转辊1之间设有间隙。各转辊1围成的环状结构的中心与端板2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各转辊1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端板2,各转辊1可绕自己的中心轴线转动。中心转筒4呈筒状,中心转筒4位于各转辊1围成的环状结构的内侧,中心转筒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端板2,中心转筒4的中心轴线过端板2的中心。中心转筒4可有效增加本专利的结构强度,减缓本专利产品的变形。
中心转筒4到转辊1的最小距离,不小于转辊1的半径但不大于转辊1的直径。
具体实施例3,参照图3、4、5
一种辊筒转鼓,包括两块呈圆饼状的端板2、至少五个转辊1、一个中心转筒4,中心转筒4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翅片3。两块端板2相互平行且中心正对,各转辊1等间距的平行排布、围成环状,相邻的两个转辊1之间设有间隙。各转辊1围成的环状结构的中心与端板2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各转辊1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端板2,各转辊1可绕自己的中心轴线转动。中心转筒4呈筒状,中心转筒4位于各转辊1围成的环状结构的内侧,中心转筒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端板2,中心转筒4的中心轴线过端板2的中心。翅片3的长度方向与中心转筒4的中心轴线方向相同;翅片3到中心转筒4的中心轴线的最大距离小于转辊1到中心转筒4的中心轴线的最大距离,但大于转辊1的中心轴线到中心转筒4的中心轴线的距离;相邻的两个转辊1之间各设有且仅设有一片翅片3。
本专利在转筒上增设了翅片3,并且对翅片3的位置、尺寸进行了限定,在转鼓转动时,在翅片3的作用下,水或染液受离心力和翅片3的导向力的共同影响向外甩出,一方面,可对物料产生支撑力,进一步改善物料被刮花的情况;另一方面,可对物料产生冲击力,使水或染液更充分的接触。
优选,翅片3呈方形片状。进一步优选,翅片3自远离中心转筒4的一端向靠近中心转筒4的一端,厚度逐渐增加,从而形成坡面。坡面的结构,一方面可以增加翅片3的支撑强度,另一方面可减少水或染料甩出时的阻力,从而增加水或染料的冲击力。
在具体实施例1、2中,两块端板2可以直接固定在水洗箱或印染箱的内。可以是,两块端板2上开有用于连接水洗箱或印染箱侧壁的螺栓孔,两块端板2通过螺栓固定在水洗箱或印染箱内。螺栓孔优选有五个,以保证固定的牢固程度。还可以是,两块端板2直接焊接在水洗箱或印染箱侧壁上。
在端板2和水洗箱或印染箱采用固定的连接方式时,转辊1的外侧壁上优选涂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在具体实施例1、2、3中,两块端板2还可以是可转动的固定在水洗箱或印染箱的内。方法一,两块端板2的中心处的外侧壁上设有凸起,以凸起作为端板2转轴。方法二,辊筒转鼓还包括一个中心转轴,中心转轴的穿过两块端板2的中心,并且两端露在两块端板2外侧,以中心转轴作为端板2转轴。
在端板2和水洗箱或印染箱采用可转动的连接方式时,转辊1的外侧壁上包覆有多孔材料层。进一步优选为3000目的微孔橡胶材料制成的多孔材料层。
水洗箱或印染箱在端板2转轴对应的位置设有与端板2转轴配套的支撑件或传动件。端板2转轴上可以套有转动轴承,也可以在端板2转轴的外侧壁上设齿状凸起。还可以在端板2的外侧壁上设有齿状凸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一种辊筒转鼓,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呈圆饼状的端板,两块端板相互平行且中心正对;
还包括至少五个转辊,各转辊等间距的平行排布、围成环状,相邻的两个转辊之间设有间隙;
各转辊围成的环状结构的中心与所述端板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各转辊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端板,各转辊可绕自己的中心轴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筒转鼓,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转鼓还包括中心转筒,所述中心转筒呈筒状,所述中心转筒位于所述各转辊围成的环状结构的内侧,所述中心转筒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端板,所述中心转筒的中心轴线过所述端板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筒转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转筒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翅片,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中心转筒的中心轴线方向相同;所述翅片到所述中心转筒的中心轴线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转辊到所述中心转筒的中心轴线的最大距离,但大于所述转辊的中心轴线到所述中心转筒的中心轴线的距离;
相邻的两个转辊之间设有所述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辊筒转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转辊之间设有且仅设有一片所述翅片,且该翅片位于两个转辊的正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辊筒转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呈方形片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辊筒转鼓,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自远离中心转筒的一端向靠近中心转筒的一端,厚度逐渐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辊筒转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辊有八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辊筒转鼓,其特征在于,八个转辊的中心轴线到端板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转辊的最大外径的2.5倍,但小于转辊的最大外径的3.5倍;
相邻的两个转辊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转辊的最大外径的1.5倍,但小于转辊的最大外径的2.5倍。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辊筒转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辊的外侧壁上包覆有多孔材料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辊筒转鼓,其特征在于,辊筒转鼓还包括一个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的穿过两块端板的中心,并且两端露在两块端板外侧,以所述中心转轴作为端板转轴;
所述端板转轴的外侧壁上设齿状凸起;
或者所述端板的外侧壁上设有齿状凸起。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