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加工用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12  98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纱线加工用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纱线清洗使,纱线加工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加工条件,其内部的尘土,残渣会对纺织品本身产生质量、寿命等一系列问题。现有的清洗设备一般是单次冲刷或漂洗后便结束,清洗效果低下的同时,液体温度的变化也会对纱线本身产生影响,尤其是冬季会破坏纱线本身的结构。而液体烘干过程中,蒸发的洗涤液会对烘干设备造成影响的同时,也是一种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纱线加工用清洗设备,包括第一洗涤箱1、第一传动带2、第二洗涤箱3和第二传动带4,所述第一洗涤箱1与第二洗涤箱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传动带2和第二传动带4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洗涤箱1右侧连接有第一传动带2,所述第一传动带2右侧连接有第二洗涤箱3,所述第二洗涤箱3右侧连接有第二传动带4;所述第一洗涤箱1包括主箱体16,所述主箱体16左壁上部设有入纱口10,所述入纱口10右侧下方设有入纱滑轮11,所述主箱体16底部中心处设有清洗滑轮12,所述主箱体16内侧右壁上部设有出纱滑轮13,所述纱滑轮13右侧设有出纱口15,所述主箱体16下方设有水循环加热仪17;所述第一传动带2包括传动带外壳23,所述传动带外壳23内部设有输纱带21,所述输纱带21上方设有挤压轮22,所述传动带外壳23下方设有输液管24。

优选的,第一洗涤箱1中装有洗涤液,其主要成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第二洗涤箱3中装有清水。

优选的,输液管24一端与传动带外壳23底部中心处连接,一端与主箱体16右壁下方连接。

优选的,传动带外壳23为凹型结构,与输液管24连接处为最低点。

优选的,挤压轮22共设有三组等距分布于输纱带21上方。

优选的,输纱带21表面设有细小的通孔。

优选的,入纱滑轮11、清洗滑轮12和出纱滑轮13的支架为不锈钢材质,表面设有防腐蚀涂层。

优选的,主箱体16和传动带外壳23内部设有防腐蚀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二次清洗提高了清洗效果的同时,使残留的液体能够循环返回洗涤箱中,节约了成本;温度的控制能够避免因过冷,而对纱线本身产生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图;

图中,

1、第一洗涤箱;2、第一传动带;3、第二洗涤箱;4、第二传动带;10、入纱口;11、入纱滑轮;12、清洗滑轮;13、出纱滑轮;15、出纱口;16、主箱体;17、水循环加热仪;21、输纱带;22、挤压轮;23、传动带外壳;24、输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特征、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晰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2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第一洗涤箱1、第一传动带2、第二洗涤箱3和第二传动带4,所述第一洗涤箱1与第二洗涤箱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传动带2和第二传动带4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洗涤箱1右侧连接有第一传动带2,所述第一传动带2右侧连接有第二洗涤箱3,所述第二洗涤箱3右侧连接有第二传动带4;所述第一洗涤箱1包括主箱体16,所述主箱体16左壁上部设有入纱口10,所述入纱口10右侧下方设有入纱滑轮11,所述主箱体16底部中心处设有清洗滑轮12,所述主箱体16内侧右壁上部设有出纱滑轮13,所述纱滑轮13右侧设有出纱口15,所述主箱体16下方设有水循环加热仪17;所述第一传动带2包括传动带外壳23,所述传动带外壳23内部设有输纱带21,所述输纱带21上方设有挤压轮22,所述传动带外壳23下方设有输液管24。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第一洗涤箱1中装有洗涤液,其主要成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第二洗涤箱3中装有清水。

设置上述结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在去除纱线表面污垢的同时,使纱线更加热顺;清水能够去除,稀释洗涤液。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输液管24一端与传动带外壳23底部中心处连接,一端与主箱体16右壁下方连接。

设置上述结构,使残流液体,能够回到第一洗涤箱1中。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传动带外壳23为凹型结构,与输液管24连接处为最低点。

设置上述结构,传动带外壳23能够更加有效的聚拢残留的洗涤液。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挤压轮22共设有三组等距分布于输纱带21上方。

设置上述结构,使纱线中的洗涤液更高效的被分离。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输纱带21表面设有细小的通孔。

设置上述结构,使残留的洗涤液能够通过通孔滴落到传动带外壳23中。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入纱滑轮11、清洗滑轮12和出纱滑轮13的支架为不锈钢材质,表面设有防腐蚀涂层。

设置上述结构,提高支架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主箱体16和传动带外壳23内部设有防腐蚀涂层。

设置上述结构,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使用中,纱线从第一洗涤箱1的入纱口10处进入,经由入纱滑轮11、清洗滑轮12、出纱滑轮13后从出纱口15离开进入第一传动带。水循环加热仪17控制主箱体16中的洗涤剂温度的同时,使液体循环流动,在纱线达到清洗滑轮12处时,得到漂洗的效果。当纱线进入第一传动带2时,纱线被输纱带21传输,依次进过三处挤压轮22,挤压出残留的洗涤液。残留的洗涤液透过输纱带21上的通孔流入传动带外壳23,通过重力,经由输液管24回到第一洗涤箱1中。同样的,纱线在经过第二洗涤箱3中,清水会稀释残留的洗涤液,再通过第二传动带4离开设备。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纱线加工用清洗设备,包括第一洗涤箱(1)、第一传动带(2)、第二洗涤箱(3)和第二传动带(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洗涤箱(1)与第二洗涤箱(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传动带(2)和第二传动带(4)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洗涤箱(1)右侧连接有第一传动带(2),所述第一传动带(2)右侧连接有第二洗涤箱(3),所述第二洗涤箱(3)右侧连接有第二传动带(4);所述第一洗涤箱(1)包括主箱体(16),所述主箱体(16)左壁上部设有入纱口(10),所述入纱口(10)右侧下方设有入纱滑轮(11),所述主箱体(16)底部中心处设有清洗滑轮(12),所述主箱体(16)内侧右壁上部设有出纱滑轮(13),所述纱滑轮(13)右侧设有出纱口(15),所述主箱体(16)下方设有水循环加热仪(17);所述第一传动带(2)包括传动带外壳(23),所述传动带外壳(23)内部设有输纱带(21),所述输纱带(21)上方设有挤压轮(22),所述传动带外壳(23)下方设有输液管(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加工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洗涤箱(1)中装有洗涤液,其主要成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第二洗涤箱(3)中装有清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加工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24)一端与传动带外壳(23)底部中心处连接,一端与主箱体(16)右壁下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纱线加工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外壳(23)为凹型结构,与输液管(24)连接处为最低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加工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轮(22)共设有三组等距分布于输纱带(21)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纱线加工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纱带(21)表面设有细小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加工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纱滑轮(11)、清洗滑轮(12)和出纱滑轮(13)的支架为不锈钢材质,表面设有防腐蚀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加工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6)和传动带外壳(23)内部设有防腐蚀涂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纱线加工用清洗设备,包括第一洗涤箱、第一传动带、第二洗涤箱和第二传动带,第一洗涤箱与第二洗涤箱结构相同,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结构相同,第一洗涤箱右侧连接有第一传动带,第一传动带右侧连接有第二洗涤箱,第二洗涤箱右侧连接有第二传动带;第一洗涤箱包括主箱体,主箱体内通过滑轮组控制纱线的移动,所述主箱体下方设有水循环加热仪;第一传动带包括传动带外壳,传动带外壳内部设有输纱带,输纱带上方设有挤压轮,传动带外壳下方设有输液管;本实用新型通过二次清洗提高了清洗效果的同时,使残留的液体能够循环返回洗涤箱中,节约了成本;温度的控制能够避免因过冷,而对纱线本身产生破坏。

技术研发人员:郭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创程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5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2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