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塔标签和高塔标识牌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12  66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识别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高塔标签以及高塔标识牌。



背景技术:

在电力、铁路、通讯、交通、石油、石化、燃气、水务、热力等领域,都经常需要对各种设备进行识别和管理。但是,有时候由于设备的标识牌位置不便于巡检人员进行查看,例如标签位置较高、或是在隐蔽位置不便巡检人员查看、又或者是在较小的空间中巡检人员很难去查看,不容易进行巡检人员查看。这就使得如何方便、快速地对各种设备进行识别和管理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高塔标签和高塔标识牌。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塔标签,包括:壳体,支架、天线和芯片;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一支架;

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形成预设角度的夹角;

所述天线和所述芯片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开有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和所述固定部一体成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形成的夹角为10~15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标签,还包括:金属薄片;

所述天线和所述芯片设置于所述支架上表面;

所述金属薄片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下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支架包括:上层支架和下层支架,所述上层支架和所述下层支架两端相连,中间形成镂空;

所述天线和所述芯片设置于所述上层支架上;

所述金属薄片设置于所述下层支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薄片为铝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层支架和所述下层支架平行设置,间距为5~15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和所述金属薄片分别粘合在所述上层支架和所述下层支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和所述支架采用塑料材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塔标识牌,包括上述标签和标识牌支架,其中,所述标签和所述标识牌支架连接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签和所述标识牌支架采用下述任意方式之一或组合方式连接:焊接、铆接和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标签以及标识牌,用于识别设备信息,尤其,当设备的标识牌位于不容易被巡检人员检测到的位置的时候,例如标识牌位置较高、或是在隐蔽位置不便巡检人员查看、又或者是在较小的空间中。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对将设备信息存储在标签的芯片中,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将设备信息传输给巡检人员,使得巡检人员方便、快速地获得设备信息。

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标签的支架采用倾斜设置,将天线设置在支架的上表面,使得天线得以朝下方倾斜,天线以更好的角度地向下发射信号,方便巡检人员使用数据采集设备读取设备信息。

进一步地,在支架的下表面增加使用金属薄片,利用金属薄片对天线信号进行增强。

更进一步地,对标签的支架结构进行改进,将支架分成上层支架和下层支架,采用这种双层结构设计,使得上下层支架之间形成镂空结构,利用镂空结构可以减少信号的衰减,进一步增强天线的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高塔标签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高塔标签的内部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高塔标签的内部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塔标签高度以及读取距离所对应夹角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高塔标识牌、标签以及标签支架的示意图。

其中,

1-壳体

2-固定部

3-支架

4-上层支架

5-下层支架

6-天线

7-金属薄片

8-高塔标识牌

9-高塔标签

10-标识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巡检人员。

为了解决现有的有时候由于设备的标识牌位置不便于巡检人员进行查看,例如标识牌位置较高、或是在隐蔽位置不便巡检人员查看、又或者是在较小的空间中巡检人员很难去查看,不容易进行巡检人员查看等的问题,下面以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标签并不限于使用在高塔上的设备,可以使用在位于任何位置的设备上。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高塔标签,包括:壳体1,支架3、天线6和芯片(图中未示出);

壳体1内部设置一支架3;

支架3与壳体1的下表面形成预设角度的夹角;

天线6和芯片设置于所述支架3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1呈长方形,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不限于使用何种形状,可以是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或其他多边形的形状,用于配合实际设备的形状使用。在壳体1内部设置有一个支架3,在支架3上设置天线6和芯片(图中未示出),芯片设置在天线6上,具体位置不做限定,芯片同天线6连接。其中,芯片主要用于存储待识别的设备的编号、设备型号等设备的基本信息数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6例如可以采用fpc天线,fpc天线寿命和稳定性较其它天线更好,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天线类型,各种类型的天线均可,例如pcb天线或lds天线。通过使用天线6,采用非接触远距离无源感应式超高频rfid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将芯片中存储的设备信息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发送给数据采集设备,方便巡检人员进行查看。同时,支架3采用倾斜设置,同壳体1下表面形成预设的夹角,使得天线6朝下方倾斜,天线以更好的角度地向下发射信号,方便巡检人员使用数据采集设备读取设备信息。

本实用新型中的标签采用了芯片和天线,使用无线传输的方法将设备信息数据传输至数据采集设备,方便巡检人员进行查看。解决了由于设备的标识牌位置不便于巡检人员进行查看,例如标识牌位置较高、或是在隐蔽位置不便巡检人员查看、又或者是在较小的空间中巡检人员很难去查看,不容易进行巡检人员查看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中的天线采取了预设角度的向下倾斜设置,天线以更好的角度地向下发射信号,方便巡检人员使用数据采集设备读取设备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支架3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固定部2,所述固定部2开有孔。固定部2开孔,使得标签可以通过焊接、铆接或螺纹方式,与待识别的设备固定连接。壳体1和所述固定部2在结构上一体成型,例如可以采用一次注塑成型的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架3与所述壳体1的下表面形成的夹角为10~15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夹角的角度需要结合标签位置高度、读取距离以及天线的性能的具体情况计算而定。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举例说明,当标签安装在距离地面3~10m的位置,地面巡检人员身高1.5m,当巡检人员手持数据采集设备,在距离标签20m的情况下,来读取芯片中数据,

如图4所示,当人员头顶距离标签垂直高度为1.5m(即标签距离地面垂直高度3m),且距离标签20m的情况下,人员头顶与标签形成4°的夹角;同理,可以计算得出,当人员头顶距离标签垂直高度为3.5m(即标签距离地面垂直高度5m),且距离标签20m的情况下,人员头顶与标签形成10°的夹角;当人员头顶距离标签垂直高度为6.5m(即标签距离地面垂直高度8m),且距离标签20m的情况下,人员头顶与标签形成19°的夹角;当人员头顶距离标签垂直高度为8.5m(即标签距离地面垂直高度10m),且距离标签20m的情况下,人员头顶与标签形成25°的夹角。计算得出上述各个标签的高度位置与巡检人员形成的角度的中间值。

于此同时,当壳体1与天线6成0°附近角性能较好,可实现较远识读距离。为满足性能覆盖角度为40°范围,则较佳识读角度为+21.5°到-18.5°,确定中心识读角度为b(以垂直fpc天线为中心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例子中,天线6与壳体1下表面的较佳性能角度c为:c=a-b,其中:a为标签的高度位置与巡检人员形成的角度的中间值,b为中心识读角度。经过实验计算得出较佳性能角度c为10~15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标签还包括金属薄片。天线6和所述芯片设置于所述支架3上表面;金属薄片7设置于所述支架3的下表面。

金属薄片7的作用是用来反射天线信号,以增强天线信号输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支架3包括上层支架4和下层支架5;所述上层支架4和所述下层支架5两端相连,中间形成镂空;天线6和芯片设置于所述上层支架4上;金属薄片7设置于所述下层支架5上。其中,金属薄片7例如可以为铝箔,且上层支架4和下层支架5平行设置,间距为5~15mm。

天线6和芯片可以位于上层支架4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金属薄片7可以位于下层支架5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只要天线6和芯片和金属薄片7分别位于不同的支架表面即可。

上层支架和下层支架之间形成镂空,是利用下层支架的金属薄片对电磁信号有返回增强的原理,其中,标签采用的材料和密度都会影响信号的增强效果。上层支架和下层支架的间距,需要结合标签读取的距离需求和天线的性能具体决定。在上述实施例中的例子中,根据标签位置高度、读取距离以及天线的性能,并结合实验室模拟测试结果,找到既满足标签性能要求,同时满足与fpc天线之间最短距离及金属薄片和fpc天线中间的结构得出的结论5~15mm为较佳距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架采用经过计算得出的适当的角度倾斜设置,同时,支架采用双层结构设计,上下层支架之间形成镂空结构,并使用金属薄片,利用镂空结构和金属薄片以增强天线返回信号。使得天线能够更好、更远地传输设备信息给数据采集设备,方便巡检人员对各种设备进行识别和管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6和金属薄片7分别粘合在上层支架4和下层支架5上。可以采用双面胶,或者粘合剂将天线6和金属薄片7分别固定在上层支架4和下层支架5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和支架3采用塑料材质或者其他绝缘材料。采用塑料材质为了绝缘,且减少对天线信号的影响。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高塔标识牌8,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高塔标签9以及标识牌支架7,其中,高塔标签9设置在所述标识牌支架7上。高塔标签9可以是以嵌入标识牌支架7的方式设置,或者将高塔标签9安装在标识牌支架7的表面上。高塔标识牌8安装在标识牌支架7上。

上述实施例一中的高塔标签9可以放置在高塔标识牌8的标识牌支架7上,使得高塔标签9内部的芯片免于雨淋、防晒、抗紫外线以及防火防爆,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保持其稳定性。高塔标签9和标识牌支架7采用下述任意方式之一或组合方式连接:焊接、铆接和螺纹连接。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标签和标识牌。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塔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支架、天线和芯片;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一支架;

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形成预设角度的夹角;

所述天线和所述芯片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开有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固定部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形成的夹角为10~15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薄片;

所述天线和所述芯片设置于所述支架上表面;

所述金属薄片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下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上层支架和下层支架,所述上层支架和所述下层支架两端相连,中间形成镂空;

所述天线和所述芯片设置于所述上层支架上;

所述金属薄片设置于所述下层支架上。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片为铝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支架和所述下层支架平行设置,间距为5~15m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和所述金属薄片分别粘合在所述上层支架和所述下层支架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支架采用塑料材质。

11.一种高塔标识牌,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标签和标识牌支架,其中,所述标签设置在所述标识牌支架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标识牌,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和所述标识牌支架采用下述任意方式之一或组合的方式连接:焊接、铆接和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塔标签,包括:壳体,支架、天线和芯片;壳体内部设置一支架;支架与壳体的下表面形成预设角度的夹角;天线和芯片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对将设备信息存储在标签的芯片中,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将设备信息传输给巡检人员,使得巡检人员方便、快速地获得设备信息。此外实用新型通过对支架采用倾斜设置,使得天线朝下方倾斜,天线以更好的角度地向下发射信号,同时标签内部结构进行改进,支架采用双层结构设计,上下层支架之间形成镂空结构,并增加使用金属薄片,利用镂空结构和金属薄片以增强天线返回信号。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华;赵鹏;李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瑞芯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2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