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钉扣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17  95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自动钉扣机。



背景技术:

钉扣机,用于将扣子钉在衣服上,工作过程为:扣子放到台面上,用工具固定夹住扣子,然后开机,机器会在第一个扣眼中缝线,然后停下机器,将扣子挪位,让针对准第二个扣眼,然后开机,机器会在第二扣眼中缝线,重复上述动作实现对四个扣眼进行缝线。目前,夹持工具只能适应特定规格的扣子,通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自动钉扣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钉扣机通用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针头,还包括

夹持机构,包括底板、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和导向板,

所述第一夹具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具的一端均铰接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夹具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具的另一端形成夹持口,所述第一夹具上具有导向柱一,所述第二夹具上具有导向柱二,

所述导向板沿第一方向移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导向板上具有条形孔一和条形孔二,所述导向柱一位于所述条形孔一内,所述导向柱二位于所述条形孔二内,

所述条形孔一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条形孔二沿的长度方向相交。

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

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弹性件的一个作用端作用于所述第一夹具,所述弹性件的另一个作用端作用于所述第二夹具。

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

螺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螺杆的轴向沿第一方向设置,

螺母一,螺纹设置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螺母一与所述导向板连接,

导向杆,与所述导向板连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条形孔三,所述导向杆移动设置在所述条形孔三内,所述条形孔三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同。

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

锁紧螺母,螺纹设置在所述螺杆上,用于锁紧所述螺杆。

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

第三夹具,一端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具、所述第二夹具形成三点夹持机构。

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

挡板,一端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另一端位于所述夹持口的上方。

进一步,还包括升降机构,包括

压臂,中部铰接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

压簧,一端设置在所述机体上,另一端与所述压臂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

伸缩动力源,设置在所述机体内,所述伸缩动力源的输出轴二用于带动所述压臂转动。

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

限位框,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压臂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一端移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框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扣子放置在夹持位,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夹紧扣子,底板带动扣子移动,底板的移动与针头的上下运动相配合,当针头在某一个扣眼中上下移动时,底板带动扣子在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实现该扣眼的缝线;一个扣眼缝线完毕,底板带动扣子移动,下一个扣眼对准针头,实现下一个扣眼的缝线;如此循环,实现四个扣眼的缝线。

其中,导向板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导向柱一沿条形孔一移动,导向柱二沿条形孔二移动,导向柱一和导向柱二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加或减小,导向柱一带动第一夹具以铰接点位中心转动,导向柱二带动第二夹具以铰接点为中心转动,第一夹具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和第二夹具远离铰接点的一端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夹持位半径大小的调节,以适应不同规格的扣子,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机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底板抬起状态);

图中:1-机体,101-钉扣台,102-针头,103-移动架,1031-转轴,104-限位框,2-夹持机构,21-底板,211-条形孔三,22-第一夹具,221-导向柱一,23-第二夹具,231-导向柱二,24-弹性件,25-导向板,251-条形孔一,252-条形孔二,26-螺杆,27-螺母一,28-导向杆,29-锁紧螺母,210-第三夹具,2011-挡板,3-输出轴一,4-升降机构,41-压臂,42-压簧,43-输出轴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一种自动钉扣机,包括机体1,机体1上设置有针头102,还包括

夹持机构2,包括底板21、第一夹具22、第二夹具23和导向板25,

第一夹具22的一端和第二夹具23的一端均铰接设置在底板21上,第一夹具22的另一端和第二夹具23的另一端形成夹持口,第一夹具22上具有导向柱一221,第二夹具23上具有导向柱二231,

导向板25沿第一方向移动设置在底板21上,导向板25上具有条形孔一251和条形孔二252,导向柱一221位于条形孔一251内,导向柱二231位于条形孔二252内,

条形孔一251的长度方向与条形孔二252沿的长度方向相交。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将扣子放置在夹持口,第一夹具22和第二夹具23夹紧扣子,底板21带动扣子移动,底板21的移动与针头102的上下运动相配合,当针头102在某一个扣眼中上下移动时,底板21带动扣子在水平方向往复移动,实现该扣眼的缝线;一个扣眼缝线完毕,底板21带动扣子移动,下一个扣眼对准针头102,实现下一个扣眼的缝线;如此循环,实现四个扣眼的缝线。

其中,导向板25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导向柱一221沿条形孔一251移动,导向柱二231沿条形孔二252移动,导向柱一221和导向柱二231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加或减小,导向柱一221带动第一夹具22以铰接点位中心转动,导向柱二231带动第二夹具23以铰接点为中心转动,第一夹具22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和第二夹具23远离铰接点的一端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夹持口半径大小的调节,以适应不同规格的扣子,提高了本实施例的通用性。

进一步,夹持机构2还包括

弹性件24,设置在底板21上,弹性件24的一个作用端作用于第一夹具22,弹性件24的另一个作用端作用于第二夹具23。

本实施例中由于弹性件24的收紧作用,扣子不容易从第一夹具22和第二夹具23之间脱落,使整个钉扣过程更顺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其中,弹性件可以由弹性金属片弯折而成。

进一步,夹持机构2还包括

螺杆26,转动设置在底板21上,螺杆26的轴向沿第一方向设置,

螺母一27,螺纹设置在螺杆26上,螺母一27与导向板25连接,

导向杆28,与导向板25连接,底板21上设置有条形孔三211,导向杆28移动设置在条形孔三211内,条形孔三21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同。

转动螺杆26,在导向杆28的作用下,螺母一27在螺杆26上沿第一方向移动,带动导向板25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夹持口半径的调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夹持机构2还包括

锁紧螺母29,螺纹设置在螺杆26上,用于锁紧螺杆26。

夹持口半径调节完毕后,通过将锁紧螺母29设置在螺母一27的一侧,实现螺杆26的锁紧,避免螺杆26继续转动,从而实现导向板25位置的固定。

进一步,夹持机构2还包括

第三夹具210,一端设置在底板21上,另一端与第一夹具22、第二夹具23形成三点夹持结构。

第三夹具210的设置,与第一夹具22和第二夹具23一起,形成三点夹持结构,保证对扣子的可靠夹持,避免在钉扣过程中,扣子从夹持机构2脱落。

进一步,夹持机构2还包括

挡板2011,一端设置在底板21上,另一端位于夹持口的上方。

挡板2011的设置,从上方对扣子起到固定作用,进一步保证扣子的可靠固定。

进一步,还包括升降机构4,包括

压臂41,中部铰接设置在机体1上,一端与底板21连接,

压簧42,一端设置在机体1上,另一端与压臂41远离底板21的一端连接,

伸缩动力源,设置在机体1内,伸缩动力源的输出轴二43用于带动压臂41转动。

针头102下方为钉扣台102,压臂41的中部铰接设置在机体1上,一端与压簧42连接,另一端与底板21连接,在钉扣过程中,压簧42将压臂41的一端顶起,压臂41与底板21连接的一端压紧在钉扣台101上,针头102可以进行缝线操作;钉扣完毕后,伸缩动力源将压臂41的一端向下压,压臂41与底板21连接的一端抬起,取下缝好的扣子,换上新的扣子,为下一次钉扣操作做准备。

如图5所示,为底板21抬起状态升降机构4结构示意图,伸缩动力源设置在机体1内,伸缩动力源的输出轴二43伸出、将压臂41的一端下压,压臂41与底板21连接的一端抬起。

机体1包括移动架103,移动架103转动设置在钉扣台101上,机体1内设置有动力机构一,动力机构一的输出轴一3与移动架103的转轴1031铰接。压臂41铰接设置在移动架103上,压臂41的一端与底板21连接,动力机构一通过带动移动架103移动,实现底板21的移动,从而实现夹持机构2夹持着扣子移动。

进一步,夹持机构2还包括

限位框104,设置在机体1上,压臂41与底板21连接的一端移动设置在限位框104内。

本实施例中限位框104的设置,在竖直方向对压臂41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从而保证底板21在合适的范围内升降。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钉扣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上设置有针头(1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夹持机构(2),包括底板(21)、第一夹具(22)、第二夹具(23)和导向板(25),

所述第一夹具(2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具(23)的一端均铰接设置在所述底板(21)上,所述第一夹具(2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夹具(23)的另一端形成夹持口,所述第一夹具(22)上具有导向柱一(221),所述第二夹具(23)上具有导向柱二(231),

所述导向板(25)沿第一方向移动设置在所述底板(21)上,所述导向板(25)上具有条形孔一(251)和条形孔二(252),所述导向柱一(221)位于所述条形孔一(251)内,所述导向柱二(231)位于所述条形孔二(252)内,

所述条形孔一(25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条形孔二(252)沿的长度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钉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还包括

弹性件(24),设置在所述底板(21)上,所述弹性件(24)的一个作用端作用于所述第一夹具(22),所述弹性件(24)的另一个作用端作用于所述第二夹具(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钉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还包括

螺杆(26),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板(21)上,所述螺杆(26)的轴向沿第一方向设置,

螺母一(27),螺纹设置在所述螺杆(26)上,所述螺母一(27)与所述导向板(25)连接,

导向杆(28),与所述导向板(25)连接,所述底板(21)上设置有条形孔三(211),所述导向杆(28)移动设置在所述条形孔三(211)内,所述条形孔三(21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钉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还包括

锁紧螺母(29),螺纹设置在所述螺杆(26)上,用于锁紧所述螺杆(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钉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还包括

第三夹具(210),一端设置在所述底板(21)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具(22)、所述第二夹具(23)形成三点夹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钉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还包括

挡板(2011),一端设置在所述底板(21)上,另一端位于所述夹持口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钉扣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机构(4),包括

压臂(41),中部铰接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一端与所述底板(21)连接,

压簧(42),一端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另一端与所述压臂(41)远离所述底板(21)的一端连接,

伸缩动力源,设置在所述机体(1)内,所述伸缩动力源的输出轴二(43)用于带动所述压臂(41)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钉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还包括

限位框(104),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所述压臂(41)与所述底板(21)连接的一端移动设置在所述限位框(104)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自动钉扣机,包括机体,机体上设置有针头,还包括夹持机构,包括底板、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和导向板,第一夹具的一端和第二夹具的一端均铰接设置在底板上,第一夹具的另一端和第二夹具的另一端形成夹持口,第一夹具上具有导向柱一,第二夹具上具有导向柱二,导向板沿第一方向移动设置在底板上,导向板上具有条形孔一和条形孔二,导向柱一位于条形孔一内,导向柱二位于条形孔二内,条形孔一的长度方向与条形孔二沿的长度方向相交。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钉扣机通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翰;石顺朝;欧再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辛集市永佳皮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2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