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智能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4-17  74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块化智能显示屏。



背景技术:

在智能化电子产品时代,人工智能ai人机交互的显示使用场景越来越多,对显示屏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目前显示屏厂家提供的屏功能单一,仅可以用于简单的图像显示,对于智能化和触控等功能无法全部满足。而为了满足这些功能,整机厂商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技术和资金,来实现屏的触控功能,屏与智能化机芯的组装调试问题,屏的电源驱动问题,屏的内部保护及emc电磁屏蔽问题,从而严重影响新产品开发周期,增加了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装配、能提高emc电磁屏蔽、能实现智能化以及实现屏幕触控的模块化智能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模块化智能显示屏,包括:

触控屏组件,所述触控屏组件包括触控玻璃及设置于所述触控玻璃上的屏模组;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智能机芯及驱动板,所述智能机芯及所述驱动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屏模组内;及

后壳,所述后壳安装于所述屏模组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模组包括屏本体及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设置于所述屏本体上,所述智能机芯和所述驱动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框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壳包括壳体及导向限位块,所述导向限位块设于所述壳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上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后壳还包括卡扣凸起,所述卡扣凸起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后壳安装于所述屏模组上,以使所述卡扣凸起嵌置于所述卡接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模组还包括多个第一螺丝柱,各所述第一螺丝柱分别设置于所述屏本体上,所述智能机芯设置于所述第一螺丝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模组还包括多个第二螺丝柱,各所述第二螺丝柱分别设置于所述屏本体上,所述驱动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螺丝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限位块包括限位板体及导向筋,所述限位板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导向筋设置于所述限位板体上,并且所述导向筋与所述限位板体之间的夹角为呈锐角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锐角θ的角度为:30°≤θ≤4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玻璃通过液态光学胶贴附于所述屏模组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玻璃包括感应层及保护玻璃,所述感应层设置于所述保护玻璃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模块化智能显示屏,通过设置触控屏组件和驱动组件,使得该模块化智能显示屏能够实现屏幕触控功能和智能化功能,并且通过设置后壳扣合于屏模组上,使得该显示屏整体结构简单,方便进行装配,还能够提高emc电磁屏蔽的能力,提高对屏模组上的智能机芯和驱动板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使用简单、功能强大、效率高、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智能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模块化智能显示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智能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模块化智能显示屏在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模块化智能显示屏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模块化智能显示屏的触控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模块化智能显示屏,包括:触控屏组件100、驱动组件200及后壳30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触控屏组件100用于实现触控和智能的功能;所述驱动组件200用于驱动显示屏显示;所述后壳300用于扣合在触控屏组件上,以使得提高内部的防护和emc电磁屏蔽的能力。

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触控屏组件100包括触控玻璃110及设置于所述触控玻璃110上的屏模组120,所述后壳300安装于所述屏模组120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触控玻璃110可以起到触控和保护的作用;所述屏模组120用于实现显示。进一步地,所述后壳300可以扣合于所述屏模组上,也可以通过螺丝或螺栓与屏模组进行固定。

请参阅图3,所述驱动组件200包括智能机芯210及驱动板220,所述智能机芯及所述驱动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屏模组内。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智能机芯210用于实现智能化;所述驱动板220用于为屏模组120提供驱动电压。

如此,通过设置触控屏组件和驱动组件,使得该模块化智能显示屏能够实现屏幕触控功能和智能化功能,并且通过设置后壳扣合于屏模组上,使得该显示屏整体结构简单,方便进行装配,还能够提高emc电磁屏蔽的能力,提高对屏模组上的智能机芯和驱动板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使用简单、功能强大、效率高、成本更低。

请参阅图3,所述屏模组120包括屏本体121及固定框122,所述固定框设置于所述屏本体上,所述智能机芯和所述驱动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框内。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屏本体121用于实现显示的功能;所述固定框122用于与后壳实现扣合,并且对内部的智能机芯210及驱动板220起到保护的作用。

请参阅图4,所述后壳300包括壳体310及导向限位块320,所述导向限位块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导向孔311,并且所述导向限位块位于所述导向孔内。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壳体310用于起到保护的作用;所述导向限位块320用于扣合在屏模组120的固定框122上,以使得后壳可以装配在屏模组上。所述导向孔311为一个冲压工艺槽,用于方便对导向限位块320进行冲压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后壳为一体成型结构,即所述后壳由sgcc五金冲压折弯工艺成型,并且在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导向限位块和多个卡扣凸起等装配结构。

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固定框122上开设有卡接孔123,所述后壳300还包括卡扣凸起330,所述卡扣凸起330设置于所述壳体310的侧壁上,所述后壳300安装于所述屏模组120上,以使所述卡扣凸起330嵌置于所述卡接孔123内。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卡接孔123用于安装后壳;所述卡扣凸起330用于扣合在卡接孔123内,实现固定和装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孔123和所述卡扣凸起330均设置有多个,以实现相互装配和扣合。

请参阅图3,所述屏模组120还包括多个第一螺丝柱124,各所述第一螺丝柱分别设置于所述屏本体上,所述智能机芯设置于所述第一螺丝柱上。所述屏模组120还包括多个第二螺丝柱125,各所述第二螺丝柱分别设置于所述屏本体上,所述驱动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螺丝柱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螺丝柱124与智能机芯相互螺纹连接,使得可以将智能机芯固定在屏本体上;同理,所述第二螺丝柱125与驱动板相互螺纹连接,使得可以将驱动板固定在屏本体上。

请参阅图5,所述导向限位块320包括限位板体321及导向筋322,所述限位板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导向筋设置于所述限位板体上,并且所述导向筋与所述限位板体之间的夹角为呈锐角θ。进一步地,所述锐角θ的角度为:30°≤θ≤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锐角θ的角度为3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限位板体321用于对固定框进行限位;所述导向筋322用于对固定框进行导向,当需要将后壳300扣合于屏模组120上的时候,则可以通过屏模组120上固定框沿导向筋322进入限位板体321和壳体310之间的缝隙中,从而可以使得限位板体321抵接在固定框122上,即限位板体321和壳体310可以夹住固定框122,从而实现限位。而导向筋322则在装配的时候,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进一步地,在装配后壳的时候,需要往下按压后壳,固定框通过30度导向筋,滑入限位板体与壳体之间的间隙中,并且卡扣凸起同时被固定框的侧壁向外的作用力推开,继续往下按压后壳,则可以使得卡扣凸起和卡接孔扣合,最终使得后壳装配在屏模组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后壳和屏本体固定框连接,不仅仅限于卡扣,当然还可以通过螺丝固定,只要将后壳牢靠地固定于屏模组上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触控玻璃通过液态光学胶贴附于所述屏模组上。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玻璃tp通过液态光学胶与屏模组贴合为一体,所述液态光学胶为液态光学ocr胶。

请参阅图6,所述触控玻璃110包括感应层111及保护玻璃112,所述感应层设置于所述保护玻璃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感应层111可以实现触控;所述保护玻璃112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层111为sensor层。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玻璃tp包括保护玻璃和sensor层,具体地通过ogs技术把把触控屏与保护玻璃集成在一起,在保护玻璃内侧镀上ito导电层,直接在保护玻璃上镀膜和光刻,从而可以使得触摸屏能做到更薄,成本更低,触控玻璃tp通过液态光学胶ocr与屏本体贴合粘接成一整体。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模块化智能显示屏,通过设置触控屏组件和驱动组件,使得该模块化智能显示屏能够实现屏幕触控功能和智能化功能,并且通过设置后壳扣合于屏模组上,使得该显示屏整体结构简单,方便进行装配,还能够提高emc电磁屏蔽的能力,提高对屏模组上的智能机芯和驱动板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使用简单、功能强大、效率高、成本更低。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智能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控屏组件,所述触控屏组件包括触控玻璃及设置于所述触控玻璃上的屏模组;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智能机芯及驱动板,所述智能机芯及所述驱动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屏模组内;及

后壳,所述后壳安装于所述屏模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智能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屏模组包括屏本体及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设置于所述屏本体上,所述智能机芯和所述驱动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框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智能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包括壳体及导向限位块,所述导向限位块设于所述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智能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上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后壳还包括卡扣凸起,所述卡扣凸起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以使所述卡扣凸起嵌置于所述卡接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智能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屏模组还包括多个第一螺丝柱,各所述第一螺丝柱分别设置于所述屏本体上,所述智能机芯设置于所述第一螺丝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智能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屏模组还包括多个第二螺丝柱,各所述第二螺丝柱分别设置于所述屏本体上,所述驱动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螺丝柱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智能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限位块包括限位板体及导向筋,所述限位板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导向筋设置于所述限位板体上,并且所述导向筋与所述限位板体之间的夹角为呈锐角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智能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θ的角度为:30°≤θ≤4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智能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玻璃通过液态光学胶贴附于所述屏模组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智能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玻璃包括感应层及保护玻璃,所述感应层设置于所述保护玻璃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模块化智能显示屏,包括触控屏组件、驱动组件及后壳,所述触控屏组件包括触控玻璃及设置于所述触控玻璃上的屏模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智能机芯及驱动板,所述智能机芯及所述驱动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屏模组内;所述后壳安装于所述屏模组上。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模块化智能显示屏,通过设置触控屏组件和驱动组件,使得该模块化智能显示屏能够实现屏幕触控功能和智能化功能,并且通过设置后壳扣合于屏模组上,使得该显示屏整体结构简单,方便进行装配,还能够提高EMC电磁屏蔽的能力,提高对屏模组上的智能机芯和驱动板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使用简单、功能强大、效率高、成本更低。

技术研发人员:王豫元;陈振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高盛达智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