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压缩机端盖的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压缩机的壳体大多是包括筒体以及安装在桶体两端的端盖。其中,端盖安装有排气管以及接线端子,是压缩机的重要部件。现有技术中的大多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排气管以及接线端子安装到端盖上,在焊接的过程中会产生焊渣等杂质,需要对压缩机的端盖进行清洗,方便筒体与端盖的组装。
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端盖清洗设备,先通过移料装置把端盖放入装有清洗液的清洗槽,然后移料装置把清洗后的端盖移走。由于清洗完后的端盖会粘有清洗液,影响后续生产,通过将端盖放置在沥水架上能够去除端盖上的清洗液,但放置时间长,清洗液去除不彻底;也有的是通过额外增加烘干设备,需要操作人员推动端盖移动,人工参与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端盖的清洗设备,能够加速带走压缩机端盖的清洗液,清洗液去除更为彻底,人工参与率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缩机端盖的清洗设备,包括
机架;
清洗槽,安装在机架上并装有清洗液;
移料装置,安装在机架上并用于把压缩机端盖从清洗槽的上料端处移动到清洗槽内并把清洗槽内的压缩机端盖移动到清洗槽的下料端处;
下料风干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横移气缸、安装在第一横移气缸输出端处的风干棒与第一升降气缸以及安装在第一升降气缸输出端处的下料板,所述风干棒设有通入风干空气的风干入口以及吹向压缩机端盖的风干出口;
以及控制器,安装在机架上并与移料装置、第一横移气缸以及第一升降气缸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机架于清洗槽下料端处设有沥水架以及于沥水架下方设有接水盘。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沥水架包括多条并排设置的第一横杆以及设置在清洗槽下料端左右两侧的挡板,相邻两条所述第一横杆之间留有间隙。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风干棒设有两条,且两条所述风干棒分别设置在沥水架的上方与下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接水盘沿压缩机端盖的下料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接水盘的底部设有泄水口,所述泄水口装有导液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移料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二横移气缸、安装在第二横移气缸输出端处的第二升降气缸、安装在第二升降气缸输出端处的移料板、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三升降气缸以及安装在第三升降气缸输出端处的清洗篮,所述第二横移气缸为双行程气缸,所述第二横移气缸、第二升降气缸以及第三升降气缸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清洗篮的底部为多条并排设置在第二横杆,相邻两条所述第二横杆之间留有间隙。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清洗槽内的清洗液循环装置、超声波装置以及加热装置,所述清洗液循环装置、超声波装置以及加热装置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设备还包括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风干入口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风干棒与压缩机端盖的下料方向垂直,且多个所述风干出口沿风干棒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缩机端盖的清洗设备通过机架、清洗槽、移料装置、下料风干装置以及控制器相互配合,能够对清洗完毕后的压缩机端盖在清洗槽下料端处进行风干,能够加速带走压缩机端盖的清洗液,并且风干棒来回移动,吹往压缩机端盖的风干空气覆盖面大,清洗液去除更为彻底;同时还具备自动下料功能,减少人工参与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清洗设备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清洗设备的结构示意俯视图(为方便观察,拆去机架、第一横移气缸、第一升降气缸、接水盘、第二横移气缸、第二升降气缸以及第三升降气缸);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料风干装置中下料板处于上位状态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料风干装置中下料板处于下位状态的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料装置中移料板处于上位状态的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料装置中移料板处于下位状态的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料装置中清洗篮处于上位状态的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料装置中清洗篮处于下位状态的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器的接线原理图。
图中:1、机架;2、清洗槽;3、移料装置;4、下料风干装置;41、第一横移气缸;42、风干棒;43、第一升降气缸;44、下料板;5、控制器;11、沥水架;12、接水盘;111、第一横杆;112、挡板;121、导液管;31、第二横移气缸;32、第二升降气缸;33、移料板;34、第三升降气缸;35、清洗篮;351、第二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压缩机端盖的清洗设备,包括机架1、清洗槽2、移料装置3、下料风干装置4以及控制器5,清洗槽2安装在机架1上并装有清洗液,移料装置3安装在机架1上并用于把压缩机端盖从清洗槽2的上料端处移动到清洗槽2内并把清洗槽2内的压缩机端盖移动到清洗槽2的下料端处。工作时,移料装置3先将压缩机端盖从清洗槽2的上料端移动到清洗槽2内并浸泡在清洗液内,经过一定的清洗时间,移料装置3将压缩机端盖从清洗液内移出至清洗槽2的下料端。同时,为了提高清洗液的清洗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设备还优选包括设置在清洗槽2内的清洗液循环装置、超声波装置以及加热装置,所述清洗液循环装置、超声波装置以及加热装置均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其中,清洗循环装置可以是循环泵,循环泵的进出口分别与清洗槽2连通,使得清洗液在清洗槽2内循环流动;超声波装置可以是超声波发生器,通过产生超声波加速清洗液对压缩机端盖清洗;加热装置可以是电热棒,提高清洗液的热量。通过清洗液循环装置、超声波装置以及加热装置相互配合提高清洗液对压缩机端盖清洗效果。
下料风干装置4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第一横移气缸41、安装在第一横移气缸41输出端处的风干棒42与第一升降气缸43以及安装在第一升降气缸43输出端处的下料板44,第一横移气缸41的输送端伸缩时,带动第一升降气缸43与风干棒42同时移动,所述风干棒42设有通入风干空气的风干入口以及吹向压缩机端盖的风干出口,风干入口连接有通入风干空气的管道,控制器5安装在机架1上并与移料装置3、第一横移气缸41以及第一升降气缸43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5优选采用plc,能够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并通过改变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连接方式从而控制各部件的工作,提高自动化程度。控制器5通过第一横移气缸41的控制阀控制第一横移气缸41伸缩带动第一升降气缸43以及风干棒42来回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缩机端盖的清洗设备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移料装置3将清洗完的压缩机端盖移动到清洗槽2的下料端;第一横移气缸41启动,带动风干棒42来回移动,风干棒42的风干出口在移动过程中对压缩机端盖吹风干空气;在风干过程中下料板44处于上位,不会碰到压缩机端盖;到达设定时间后,第一横移气缸41带动下料板44移动到清洗槽2下料端上压缩机端盖的右侧(参考图1);第一升降气缸43驱动下料板44下移,第一横移气缸41驱动下料板44左移并推动压缩机端盖离开清洗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缩机端盖的清洗设备通过机架1、清洗槽2、移料装置3、下料风干装置4以及控制器5相互配合,能够对清洗完毕后的压缩机端盖在清洗槽2下料端处进行风干,能够加速带走压缩机端盖的清洗液,并且风干棒42来回移动,吹往压缩机端盖的风干空气覆盖面大,清洗液去除更为彻底;同时还具备自动下料功能,减少人工参与率。
具体地,所述机架1优选于清洗槽2下料端处设有沥水架11以及于沥水架11下方设有接水盘12,压缩机端盖被沥水架11承托,粘附在压缩机端盖上的清洗液在重力的作用下经过沥水架11进入到接水盘12,起到防止弄湿清洗设备周边地面的作用。
更具体地,所述沥水架11优选包括多条并排设置的第一横杆111以及设置在清洗槽2下料端左右两侧的挡板112,相邻两条所述第一横杆111之间留有间隙,具有沥水与限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风干棒42优选设有两条,且两条所述风干棒42分别设置在沥水架11的上方与下方,从压缩机端盖上方与下方同时对压缩机端盖吹风,提高压缩机端盖的风干效率与风干覆盖面。
具体地,所述接水盘12优选沿压缩机端盖的下料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接水盘12的底部设有泄水口,所述泄水口装有导液管121,导液管121可以通过管道将收集到的清洗液导回清洗槽2,也可用通过管道通往外部收集池收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移料装置3优选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第二横移气缸31、安装在第二横移气缸31输出端处的第二升降气缸32、安装在第二升降气缸32输出端处的移料板33、安装在机架1上的第三升降气缸34以及安装在第三升降气缸34输出端处的清洗篮35,所述第二横移气缸31为双行程气缸,所述第二横移气缸31、第二升降气缸32以及第三升降气缸34均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开始时,第二升降气缸32处于清洗槽2上料端上方,第二升降气缸32驱动移料板33下移,第二横移气缸31驱动移料板33推动压缩机端盖移动到清洗篮35上,第三升降气缸34驱动清洗篮35下移,清洗篮35带动压缩机端盖进入到清洗槽2内的清洗液内;清洗完毕后,第三升降气缸34驱动清洗篮35上升复位,第二横移气缸31驱动移料板33推动压缩机端盖从清洗篮35移动到清洗槽2下料端,第二升降气缸32驱动移料板33上升复位,第二横移气缸31驱动移料板33移动到清洗槽2上料端复位,进入下一工作循环。
具体地,所述清洗篮35的底部优选为多条并排设置在第二横杆351,相邻两条所述第二横杆351之间留有间隙。第二横杆351对压缩机端盖起支撑作用,且第二横杆351之间的间隙还能供清洗液进出。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设备还优选包括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风干入口连通,往压缩机端盖吹热风,提高清洗液的风干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风干棒42与压缩机端盖的下料方向优选垂直,且多个所述风干出口沿风干棒42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如3-8个风干出口,覆盖清洗槽2下料端的出料宽度方向,使风干范围更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压缩机端盖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清洗槽,安装在机架上并装有清洗液;
移料装置,安装在机架上并用于把压缩机端盖从清洗槽的上料端处移动到清洗槽内并把清洗槽内的压缩机端盖移动到清洗槽的下料端处;
下料风干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横移气缸、安装在第一横移气缸输出端处的风干棒与第一升降气缸以及安装在第一升降气缸输出端处的下料板,所述风干棒设有通入风干空气的风干入口以及吹向压缩机端盖的风干出口;
以及控制器,安装在机架上并与移料装置、第一横移气缸以及第一升降气缸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端盖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于清洗槽下料端处设有沥水架以及于沥水架下方设有接水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端盖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架包括多条并排设置的第一横杆以及设置在清洗槽下料端左右两侧的挡板,相邻两条所述第一横杆之间留有间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端盖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棒设有两条,且两条所述风干棒分别设置在沥水架的上方与下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端盖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沿压缩机端盖的下料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接水盘的底部设有泄水口,所述泄水口装有导液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端盖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二横移气缸、安装在第二横移气缸输出端处的第二升降气缸、安装在第二升降气缸输出端处的移料板、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三升降气缸以及安装在第三升降气缸输出端处的清洗篮,所述第二横移气缸为双行程气缸,所述第二横移气缸、第二升降气缸以及第三升降气缸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端盖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篮的底部为多条并排设置在第二横杆,相邻两条所述第二横杆之间留有间隙。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端盖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清洗槽内的清洗液循环装置、超声波装置以及加热装置,所述清洗液循环装置、超声波装置以及加热装置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端盖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风干入口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端盖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棒与压缩机端盖的下料方向垂直,且多个所述风干出口沿风干棒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