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冷式计算机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计算机在工作时,由于高负荷的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及时散去的话会对计算机产生危害,现阶段散热主要用风扇进行散热,而风扇通过空气的流动对热量进行散发,这样散热效果不好,对于热量散发效果较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水冷式计算机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冷式计算机散热装置,利用第一风扇将第一冷凝板所散发的冷气吹至内腔,使得计算机内部的元件得到有效散热,冷气在内腔内部进行冷热交换后随排气孔排出,利用第二冷凝板和第二风扇,能够将第一连接管、s型冷凝管和第二连接管内部的冷却液进行风冷冷却,确保冷却液在回流至第一冷凝板内部时为冰冷状态,以确保计算机的冷却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冷式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一侧设置有进气腔,所述进气腔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扇支架,所述第一风扇支架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一侧设置有第一风扇电机,所述第一风扇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冷凝板,所述第一冷凝板上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冷凝板下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冷凝板一侧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一侧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一侧设置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内部设置有第二冷凝板,所述第二冷凝板一侧设置有第二风扇支架,所述第二风扇支架内部设置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一侧设置有第二风扇电机,所述第一冷凝板和第二冷凝板内部均设置有铝合金散热片,所述铝合金散热片内部设置有s型冷凝管,所述s型冷凝管上端与第一连接管相通连接,所述s型冷凝管下端与第二连接管相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腔和冷却腔内壁均开设有排气孔。
优选的,所述排气孔中间连接有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扇支架和第二风扇支架两端均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均通过紧固螺栓分别与第一风扇支架和第二风扇支架连接,所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内部均设置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中段设置有第一传输泵,所述第二连接管中段设置有第二传输泵。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一侧设置有电控阀门,所述电控阀门一侧连接有冷媒加注罐。
优选的,所述内腔内壁设置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与电控阀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气腔一侧设置有防尘网,所述内腔内部设置有电脑主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利用第一风扇将第一冷凝板所散发的冷气吹至内腔,使得计算机内部的元件得到有效散热,冷气在内腔内部进行冷热交换后随排气孔排出,利用第二冷凝板和第二风扇,能够将第一连接管、s型冷凝管和第二连接管内部的冷却液进行风冷冷却,确保冷却液在回流至第一冷凝板内部时为冰冷状态,以确保计算机的冷却效果。
2.通过设置的第一传输泵和第二传输泵,能够将冷却液进行循环输送,使得冷却液先经过第二冷凝板和第二风扇的冷却后,被输送至第一冷凝板内部,通过经过s型冷凝管和铝合金散热片持续向外挥发冷气,第一风扇将冷气进行吹拂,通过设置的温控器,能够感应内腔内部的温度,当温度持续走高,温控器触发电控阀门,将冷媒加注罐内部的冷媒加注至冷循环系统中,加速温度的下降;
3.通过设置的第一风扇支架和第二风扇支架,能够有效确保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稳定性,增加装置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凝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风扇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箱;2、进气腔;3、内腔;4、冷却腔;5、第一风扇支架;6、第一风扇;7、第一风扇电机;8、第一冷凝板;9、第一连接管;10、第一传输泵;11、第二冷凝板;12、第二风扇支架;13、第二风扇;14、第二风扇电机;15、排气孔;16、第二连接管;17、第二传输泵;18、冷媒加注罐;19、电控阀门;20、温控器;21、电脑主板;22、防尘网;23、隔板;24、s型冷凝管;25、铝合金散热片;26、扇叶;27、紧固螺栓;28、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冷式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一侧设置有进气腔2,所述进气腔2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扇支架5,所述第一风扇支架5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扇6,所述第一风扇6一侧设置有第一风扇电机7,所述第一风扇6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冷凝板8,所述第一冷凝板8上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9,所述第一冷凝板8下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6;
所述第一冷凝板8一侧设置有内腔3,所述内腔3一侧设置有隔板23,所述隔板23一侧设置有冷却腔4,所述冷却腔4内部设置有第二冷凝板11,所述第二冷凝板11一侧设置有第二风扇支架12,所述第二风扇支架12内部设置有第二风扇13,所述第二风扇13一侧设置有第二风扇电机14,所述第一冷凝板8和第二冷凝板11内部均设置有铝合金散热片25,所述铝合金散热片25内部设置有s型冷凝管24,所述s型冷凝管24上端与第一连接管9相通连接,所述s型冷凝管24下端与第二连接管16相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9中段设置有第一传输泵10,所述第二连接管16中段设置有第二传输泵17,所述第二连接管16一侧设置有电控阀门19,所述电控阀门19一侧连接有冷媒加注罐18,所述内腔3内壁设置有温控器20,所述温控器20与电控阀门19电性连接,所述进气腔2一侧设置有防尘网22,所述内腔3内部设置有电脑主板21。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第一风扇6将第一冷凝板8所散发的冷气吹至内腔3,使得计算机内部的元件得到有效散热,冷气在内腔3内部进行冷热交换后随排气孔15排出,利用第二冷凝板11和第二风扇13,能够将第一连接管9、s型冷凝管24和第二连接管16内部的冷却液进行风冷冷却,确保冷却液在回流至第一冷凝板8内部时为冰冷状态,以确保计算机的冷却效果;通过设置的第一传输泵10和第二传输泵17,能够将冷却液进行循环输送,使得冷却液先经过第二冷凝板11和第二风扇13的冷却后,被输送至第一冷凝板8内部,通过经过s型冷凝管24和铝合金散热片25持续向外挥发冷气,第一风扇6将冷气进行吹拂,通过设置的温控器20,能够感应内腔3内部的温度,当温度持续走高,温控器20触发电控阀门19,将冷媒加注罐18内部的冷媒加注至冷循环系统中,加速温度的下降。
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风扇支架5和第二风扇支架12两端均设置有紧固螺栓27,所述第一风扇6和第二风扇13均通过紧固螺栓27分别与第一风扇支架5和第二风扇支架12连接,所述第一风扇6和第二风扇13内部均设置有扇叶26。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腔3和冷却腔4内壁均开设有排气孔15,所述排气孔15中间连接有排气管28。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的第一风扇支架5和第二风扇支架12,能够有效确保第一风扇6和第二风扇13的稳定性,增加装置的结构强度,通过设置的排气孔15和排气管28,能够形成空气的循环,从而增加气流的流动效果,利于内腔3的降温和冷却腔4的冷却。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第一传输泵10和第二传输泵17,能够将冷却液进行循环输送,使得冷却液先经过第二冷凝板11和第二风扇13的冷却后,被输送至第一冷凝板8内部,通过经过s型冷凝管24和铝合金散热片25持续向外挥发冷气,第一风扇6将冷气进行吹拂,通过设置的温控器20,能够感应内腔3内部的温度,当温度持续走高,温控器20触发电控阀门19,将冷媒加注罐18内部的冷媒加注至冷循环系统中,加速温度的下降;利用第一风扇6将第一冷凝板8所散发的冷气吹至内腔3,使得计算机内部的元件得到有效散热,冷气在内腔3内部进行冷热交换后随排气孔15排出,利用第二冷凝板11和第二风扇13,能够将第一连接管9、s型冷凝管24和第二连接管16内部的冷却液进行风冷冷却,确保冷却液在回流至第一冷凝板8内部时为冰冷状态,以确保计算机的冷却效果;通过设置的第一风扇支架5和第二风扇支架12,能够有效确保第一风扇6和第二风扇13的稳定性,增加装置的结构强度,通过设置的排气孔15和排气管28,能够形成空气的循环,从而增加气流的流动效果,利于内腔3的降温和冷却腔4的冷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一种水冷式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一侧设置有进气腔(2),所述进气腔(2)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扇支架(5),所述第一风扇支架(5)内部设置有第一风扇(6),所述第一风扇(6)一侧设置有第一风扇电机(7),所述第一风扇(6)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冷凝板(8),所述第一冷凝板(8)上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9),所述第一冷凝板(8)下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6);
所述第一冷凝板(8)一侧设置有内腔(3),所述内腔(3)一侧设置有隔板(23),所述隔板(23)一侧设置有冷却腔(4),所述冷却腔(4)内部设置有第二冷凝板(11),所述第二冷凝板(11)一侧设置有第二风扇支架(12),所述第二风扇支架(12)内部设置有第二风扇(13),所述第二风扇(13)一侧设置有第二风扇电机(14),所述第一冷凝板(8)和第二冷凝板(11)内部均设置有铝合金散热片(25),所述铝合金散热片(25)内部设置有s型冷凝管(24),所述s型冷凝管(24)上端与第一连接管(9)相通连接,所述s型冷凝管(24)下端与第二连接管(16)相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式计算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3)和冷却腔(4)内壁均开设有排气孔(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冷式计算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15)中间连接有排气管(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式计算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支架(5)和第二风扇支架(12)两端均设置有紧固螺栓(27),所述第一风扇(6)和第二风扇(13)均通过紧固螺栓(27)分别与第一风扇支架(5)和第二风扇支架(12)连接,所述第一风扇(6)和第二风扇(13)内部均设置有扇叶(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式计算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9)中段设置有第一传输泵(10),所述第二连接管(16)中段设置有第二传输泵(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式计算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6)一侧设置有电控阀门(19),所述电控阀门(19)一侧连接有冷媒加注罐(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式计算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3)内壁设置有温控器(20),所述温控器(20)与电控阀门(19)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式计算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2)一侧设置有防尘网(22),所述内腔(3)内部设置有电脑主板(2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