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织机落料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织机是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过程。针织物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针织技术已经扩展到其他纺织生产方面,如将针织成圈方法应用在织布机中进行分段引纬,并把各段纬纱用线圈加以串针织品套连接,以代替传统的投梭运动。但现有的针织机加工完毕后,材料在出料口直接下落,容易使得落料通道内发生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材料在落料管内部造成堵塞,从而提高了织物得整体质量的针织机落料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针织机落料控制装置,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一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通过连接块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第一控制机构,所述第一控制机构通过所述基座的立柱置于所述基座的上端,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控制部、控制箱和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的一端置于所述立柱的上端,所述控制部置于所述承载平台的另一端,所述控制箱置于所述控制部的下端;
还包括落料斗、安装箱和第二控制机构,所述安装箱通过固定柱置于所述第一控制机构的侧端,所述落料斗置于所述安装箱的上端,所述第二控制机构置于所述落料斗与所述安装箱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部包括转盘、凸轮和一对拉杆,所述转盘安装在所述承载平台的驱动电机上,所述凸轮通过枢接轴置于所述承载平台的侧端,一对拉杆的一端均焊接在所述凸轮上,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箱固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上环形分布有若干个拨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凸轮上固定有一拉簧,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承载平台的立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包括拉板、挡板、齿条和齿轮,所述拉板置于所述落料斗上,所述挡板与所述拉板呈垂直设置,且所述挡板穿设所述落料斗上的卡槽延伸至所述落料斗内,所述齿条焊接在所述拉板上,所述齿轮通过安装杆设置在所述安装箱上,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传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机构还包括一对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置于所述卡槽内,且一对压缩弹簧分别置于所述挡板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箱上开设有一落料通道,所述落料斗与所述落料通道相连通,所述落料通道的下端连接有一倾斜板。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内对称设有一对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倾斜设置在所述控制箱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来控制材料下落,防止材料在落料管内部造成堵塞,从而提高了织物的整体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控制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落料斗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基座-1、立柱-11、收集箱-12、连接块-121、第一控制机构-2、转盘-21、驱动电机-211、拨板-212、凸轮-22、拉簧-221、拉杆-23、控制箱-24、引导板-241、承载平台-25、立板-251、落料斗-3、卡槽-31、安装箱-4、倾斜板-41、落料通道-42、第二控制机构-5、拉板-51、挡板-52、压缩弹簧-53、齿条-54、齿轮-55、安装杆-5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结合图1至图5,如图1所示的一种针织机落料控制装置,包括:基座1、第一控制机构2、所述基座1的一侧设有一组收集箱12,所述收集箱12通过连接块121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第一控制机构2通过所述基座1的立柱11置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所述第一控制机构2包括控制部、控制箱24和承载平台25,所述承载平台25的一端置于所述立柱11的上端,所述控制部置于所述承载平台25的另一端,所述控制箱24置于所述控制部的下端;还包括落料斗3、安装箱4和第二控制机构5,所述安装箱4通过固定柱置于所述第一控制机构2的侧端,所述落料斗3置于所述安装箱4的上端,所述第二控制机构5置于所述落料斗3与所述安装箱4之间。
优选的,所述控制部包括转盘21、凸轮22和一对拉杆23,所述转盘21安装在所述承载平台25的驱动电机211上,所述凸轮22通过枢接轴置于所述承载平台25的侧端,一对拉杆23的一端均焊接在所述凸轮22上,所述拉杆23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箱24固接。
如图3所示,所述转盘21上环形分布有若干个拨板212。设置以上结构,有利于通过拨板212将凸轮22进行拨动,从而能够使下端的控制箱24进行落料控制。
优选的,所述凸轮22上固定有一拉簧221,所述拉簧22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承载平台25的立板251上。
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控制机构5包括拉板51、挡板52、齿条54和齿轮55,所述拉板51置于所述落料斗3上,所述挡板52与所述拉板51呈垂直设置,且所述挡板52穿设所述落料斗3上的卡槽31延伸至所述落料斗3内,所述齿条54焊接在所述拉板51上,所述齿轮55通过安装杆551设置在所述安装箱4上,所述齿条54与所述齿轮55啮合传动。设置以上结构,能够对落料斗3内正在下落的材料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机构5还包括一对压缩弹簧53,所述压缩弹簧53置于所述卡槽31内,且一对压缩弹簧53分别置于所述挡板52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4上开设有一落料通道42,所述落料斗3与所述落料通道42相连通,所述落料通道42的下端连接有一倾斜板41。
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箱24内对称设有一对引导板241,所述引导板241倾斜设置在所述控制箱24内。设置以上结构,能将落料通道42内落下的材料,通过倾斜板41直接落入到控制箱24内,能有效防止材料脱落至控制箱24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第一控制机构2和第二控制机构5来控制材料下落,在第二控制机构5内设有拉板51、挡板52、齿条54和齿轮55,能够对落料斗3内正在下落的材料进行控制,同时,在控制箱24内对称设有一对引导板241,可将落料通道42内落下的材料,通过倾斜板41直接落入到控制箱24内,能有效防止材料脱落至控制箱24外,防止材料在落料管内部造成堵塞,从而提高了织物的整体质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针织机落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一侧设有一组收集箱(12),所述收集箱(12)通过连接块(121)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
第一控制机构(2),所述第一控制机构(2)通过所述基座(1)的立柱(11)置于所述基座(1)的上端,所述第一控制机构(2)包括控制部、控制箱(24)和承载平台(25),所述承载平台(25)的一端置于所述立柱(11)的上端,所述控制部置于所述承载平台(25)的另一端,所述控制箱(24)置于所述控制部的下端;
还包括落料斗(3)、安装箱(4)和第二控制机构(5),所述安装箱(4)通过固定柱置于所述第一控制机构(2)的侧端,所述落料斗(3)置于所述安装箱(4)的上端,所述第二控制机构(5)置于所述落料斗(3)与所述安装箱(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机落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转盘(21)、凸轮(22)和一对拉杆(23),所述转盘(21)安装在所述承载平台(25)的驱动电机(211)上,所述凸轮(22)通过枢接轴置于所述承载平台(25)的侧端,一对拉杆(23)的一端均焊接在所述凸轮(22)上,所述拉杆(23)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箱(24)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机落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21)上环形分布有若干个拨板(2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织机落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22)上固定有一拉簧(221),所述拉簧(22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承载平台(25)的立板(25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机落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机构(5)包括拉板(51)、挡板(52)、齿条(54)和齿轮(55),所述拉板(51)置于所述落料斗(3)上,所述挡板(52)与所述拉板(51)呈垂直设置,且所述挡板(52)穿设所述落料斗(3)上的卡槽(31)延伸至所述落料斗(3)内,所述齿条(54)焊接在所述拉板(51)上,所述齿轮(55)通过安装杆(551)设置在所述安装箱(4)上,所述齿条(54)与所述齿轮(55)啮合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织机落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机构(5)还包括一对压缩弹簧(53),所述压缩弹簧(53)置于所述卡槽(31)内,且一对压缩弹簧(53)分别置于所述挡板(52)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机落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4)上开设有一落料通道(42),所述落料斗(3)与所述落料通道(42)相连通,所述落料通道(42)的下端连接有一倾斜板(4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机落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4)内对称设有一对引导板(241),所述引导板(241)倾斜设置在所述控制箱(24)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