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纺织导纱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5-07  72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纺织导纱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的更新,各个行业都蓬勃发展,纺织业就是其中的一个,其中,导纱装置作为纺织机械中的一个重要零部件,作用无可替代。

现有市场上销售的导纱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导纱装置在导纱的过程中只能进行单纯的导纱行为,而不能在导出的过程中保证纺织纱的表面平整度,会影响后工序的正常操作,在导纱的过程中会由于纺织纱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没有必要的防护,会造成纺织纱被污染,给生产过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纺织纱经过反复摩擦,容易使其带有静电,从而容易造成纺织车间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894949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纺织导纱装置,参考说明书附图5,该申请中通过壳体、顶盖和铰链的配合使用,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因纺织纱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没有必要的防护而造成纺织纱被污染,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因其被污染而给后续生产过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通过缠纱辊、导向辊、水平辊一和水平辊二的配合使用,从而使得纺织纱可以依次经过导向辊、水平辊一、水平辊二和导出口,从而在水平辊一和水平辊二的作用下使得其可以起到保证导出纺织纱的表面平整度的效果,从而为后续工序的进行提供了极大地保证;通过支撑杆一、支撑杆二、支撑板、蒸汽发生机、蒸汽管、万向球头和喷头的配合使用,从而使得其可以对导出的纺织纱起到加湿的效果,从而使得其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纺织纤维的韧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纺织品的质量,而且还起到消除纺织品上携带的静电,消除因静电造成的安全隐患。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

一、由于对比文件在对纺织纱加湿时,利用支撑杆一、支撑杆二、支撑板、蒸汽发生机、蒸汽管、万向球头和喷头的配合使用,从而使得其可以对导出的纺织纱起到加湿的效果,由于在对纺织纱进行加湿时,是利用蒸汽加湿的,由于蒸汽加湿后,剩余的蒸汽会残留在壳体内部,不便流通,从而在长时间的加工后,就会导致内部残留大量的蒸汽,当蒸汽冷却后就会凝结成水珠,当水珠滴落下去,就会导致壳体内部潮湿,从而损坏内部装置;

二、由于对比文件是用驱动电机带动纺织机器进行全面工作的,在纺织厂中,纺织纱产量大,需要对其进行长时间的传送加湿,且驱动电机在工作时,自身会产生温度,同时当驱动电机在长时间的工作后,就会在本体内积累大量的高温,不便散出,从而导致驱动电机损坏。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蒸汽导流和防高温的带有加湿装置的纺织导纱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纺织导纱机构,通过设置导汽机构,由于蒸汽加湿后,剩余的蒸汽会残留在壳体内部,不便流通,从而在长时间的加工后,就会导致内部残留大量的蒸汽,此时导汽机构在蒸汽积累时,自动对蒸汽进行导流处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纺织导纱机构,包括壳体、纺织纱和驱动电机,所述壳体内腔一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抽汽管道,所述壳体一侧的顶部开设有抽汽槽,所述壳体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流侧箱,所述导流侧箱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雾洒板,所述雾洒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导流侧箱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抽汽装置,所述抽汽装置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另一侧固定套装有输送漏斗,所述导流侧箱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槽,所述抽汽装置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流通管,所述流通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转化管柱,所述导流侧箱的底部开设有导流槽,所述雾洒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侧架,所述安装侧架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分流管柱,所述分流管柱的底部开设有喷洒孔,所述分流管柱顶部的一侧固定套装有连通套垫,所述雾洒板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雾洒板的底部开设有喷洒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化管柱内腔上下两面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安装侧柱,所述转化管柱的顶部开设有输送槽,所述安装侧柱一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连通固定管,所述连通固定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集流管柱,所述转化管柱的底部开设有集流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流通管的底部通过输送槽固定连通在连通固定管的内部,所述导流管的顶部通过集流槽固定连通在集流管柱的内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管的底部通过连接槽固定连通在分流管柱的内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底部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减震垫,且减震垫为橡胶材质构件。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侧箱固定套装在抽汽槽的一侧,所述连通槽开设的直径范围与抽汽槽开设的直径范围相适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雾洒板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的顶部,所述雾洒板的底部相距驱动电机的顶部一厘米至两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汽机构,由于蒸汽加湿后,剩余的蒸汽会残留在壳体内部,不便流通,从而在长时间的加工后,就会导致内部残留大量的蒸汽,此时导汽机构在蒸汽积累时,自动对蒸汽进行导流处理,既避免蒸汽不便处理的问题,又解决了内部潮湿的问题,从而方便了蒸汽的排出;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雾冷机构,由于当驱动电机在长时间的工作后,就会在本体内积累大量的高温,不便散出,从而导致驱动电机损坏,此时雾冷机构会在电机工作时,对电机进行全面雾冷降温,既避免高温损坏的问题,又解决了加工成本提高的问题,从而防止了电机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侧箱内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雾洒板内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化管柱内腔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对比文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壳体;2、纺织纱;3、驱动电机;4、抽汽管道;5、抽汽槽;6、导流侧箱;7、导流管;8、雾洒板;9、安装架;61、固定座;62、抽汽装置;63、输送管;64、输送漏斗;65、连通槽;66、流通管;67、转化管柱;68、导流槽;81、安装侧架;82、分流管柱;83、喷洒孔;84、连通套垫;85、连接槽;86、喷洒槽;671、安装侧柱;672、输送槽;673、连通固定管;674、冷凝管;675、集流管柱;676、集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纺织导纱机构,包括壳体1、纺织纱2和驱动电机3,壳体1内腔一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抽汽管道4,壳体1一侧的顶部开设有抽汽槽5,壳体1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流侧箱6,导流侧箱6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导流管7,导流管7的底部固定连通有雾洒板8,雾洒板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9,导流侧箱6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61,固定座6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抽汽装置62,抽汽装置62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输送管63,输送管63的另一侧固定套装有输送漏斗64,导流侧箱6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槽65,抽汽装置6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流通管66,流通管66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转化管柱67,导流侧箱6的底部开设有导流槽68,雾洒板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侧架81,安装侧架81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分流管柱82,分流管柱82的底部开设有喷洒孔83,分流管柱82顶部的一侧固定套装有连通套垫84,雾洒板8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85,雾洒板8的底部开设有喷洒槽86,转化管柱67内腔上下两面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安装侧柱671,转化管柱67的顶部开设有输送槽672,安装侧柱671一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连通固定管673,连通固定管673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冷凝管674,冷凝管674的底部固定连通有集流管柱675,转化管柱67的底部开设有集流槽676,流通管66的底部通过输送槽672固定连通在连通固定管673的内部,导流管7的顶部通过集流槽676固定连通在集流管柱675的内部,导流管7的底部通过连接槽85固定连通在分流管柱82的内部,固定座61底部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减震垫,且减震垫为橡胶材质构件,导流侧箱6固定套装在抽汽槽5的一侧,连通槽65开设的直径范围与抽汽槽5开设的直径范围相适配,雾洒板8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3的顶部,雾洒板8的底部相距驱动电机3的顶部一厘米至两厘米。

如附图2所示的导流侧箱6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61,固定座6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抽汽装置62,抽汽装置62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输送管63,输送管63的另一侧固定套装有输送漏斗64,导流侧箱6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槽65,抽汽装置6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流通管66,流通管66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转化管柱67,导流侧箱6的底部开设有导流槽68;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导流侧箱6,当壳体1内部蒸汽积累时,先控制抽汽装置62启动,然后通过输送管63和输送漏斗64将壳体1内部的蒸汽抽出,然后通过流通管66将蒸汽输送到转化管柱67中,从而进行转化。

如附图3所示的雾洒板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侧架81,安装侧架81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分流管柱82,分流管柱82的底部开设有喷洒孔83,分流管柱82顶部的一侧固定套装有连通套垫84,雾洒板8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85,雾洒板8的底部开设有喷洒槽86;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雾洒板8,当转化后生成的雾水通过导流管7输送到分流管柱82的内部时,利用喷洒孔83和喷洒槽86对驱动电机3进行全面喷洒,从而进行全面降温防护。

如附图4所示的转化管柱67内腔上下两面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安装侧柱671,转化管柱67的顶部开设有输送槽672,安装侧柱671一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连通固定管673,连通固定管673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冷凝管674,冷凝管674的底部固定连通有集流管柱675,转化管柱67的底部开设有集流槽676;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设置转化管柱67,当蒸汽通过流通管66输送到连通固定管673中时,利用连通固定管673将蒸汽分流到冷凝管674中,然后再通过冷凝管674进行转化,从而转化成雾水,然后通过集流管柱675集流到导流管7中,再利用导流管7输送出去,从而将雾汽进行处理。

其中抽汽装置62的品牌为icaroom,且它的型号为xh。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第一步骤:首先将设备放置在指定地点,然后安装好各个部件。

第二步骤:首先当壳体1内部蒸汽积累时,先控制抽汽装置62启动,然后通过输送管63和输送漏斗64将壳体1内部的蒸汽抽出,然后通过流通管66将蒸汽输送到转化管柱67中,从而进行转化,当蒸汽通过流通管66输送到连通固定管673中时,利用连通固定管673将蒸汽分流到冷凝管674中,然后再通过冷凝管674进行转化,从而转化成雾水,然后通过集流管柱675集流到导流管7中,再利用导流管7输送出去,从而将雾汽进行处理,当转化后生成的雾水通过导流管7输送到分流管柱82的内部时,利用喷洒孔83和喷洒槽86对驱动电机3进行全面喷洒,从而进行全面降温防护。

第三步骤:首先当工作结束后,再对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纺织导纱机构,包括壳体(1)、纺织纱(2)和驱动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一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抽汽管道(4),所述壳体(1)一侧的顶部开设有抽汽槽(5),所述壳体(1)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流侧箱(6),所述导流侧箱(6)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导流管(7),所述导流管(7)的底部固定连通有雾洒板(8),所述雾洒板(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9),所述导流侧箱(6)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61),所述固定座(6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抽汽装置(62),所述抽汽装置(62)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输送管(63),所述输送管(63)的另一侧固定套装有输送漏斗(64),所述导流侧箱(6)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槽(65),所述抽汽装置(62)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流通管(66),所述流通管(66)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转化管柱(67),所述导流侧箱(6)的底部开设有导流槽(68),所述雾洒板(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侧架(81),所述安装侧架(81)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分流管柱(82),所述分流管柱(82)的底部开设有喷洒孔(83),所述分流管柱(82)顶部的一侧固定套装有连通套垫(84),所述雾洒板(8)顶部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85),所述雾洒板(8)的底部开设有喷洒槽(8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纺织导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化管柱(67)内腔上下两面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安装侧柱(671),所述转化管柱(67)的顶部开设有输送槽(672),所述安装侧柱(671)一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连通固定管(673),所述连通固定管(673)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冷凝管(674),所述冷凝管(674)的底部固定连通有集流管柱(675),所述转化管柱(67)的底部开设有集流槽(67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纺织导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管(66)的底部通过输送槽(672)固定连通在连通固定管(673)的内部,所述导流管(7)的顶部通过集流槽(676)固定连通在集流管柱(675)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纺织导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7)的底部通过连接槽(85)固定连通在分流管柱(8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纺织导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61)底部的外表面固定套装有减震垫,且减震垫为橡胶材质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纺织导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侧箱(6)固定套装在抽汽槽(5)的一侧,所述连通槽(65)开设的直径范围与抽汽槽(5)开设的直径范围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纺织导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洒板(8)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3)的顶部,所述雾洒板(8)的底部相距驱动电机(3)的顶部一厘米至两厘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纺织导纱机构,具体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包括壳体、纺织纱和驱动电机,所述壳体内腔一侧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抽汽管道,所述壳体一侧的顶部开设有抽汽槽,所述壳体一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流侧箱,所述导流侧箱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雾洒板,所述雾洒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汽机构,由于蒸汽加湿后,剩余的蒸汽会残留在壳体内部,不便流通,从而在长时间的加工后,就会导致内部残留大量的蒸汽,此时导汽机构在蒸汽积累时,自动对蒸汽进行导流处理,既避免蒸汽不便处理的问题,又解决了内部潮湿的问题,从而方便了蒸汽的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左善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鑫辰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2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