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元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薄型内置nfc。
背景技术:
nfc即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使用nfc技术的设备(如手机)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
这种新兴技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连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它通过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通信的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移动支付、电子票务、门禁、移动身份识别、防伪等应用。
目前消费类的电子产品都趋向小型化、超薄化。现有市场上的nfc多为外置标签,贴在电子产品的表面,存在使用期限较短,容易损坏的问题,影响使用者的体验感;且现有nfc产品使用的是倒封装工艺,芯片是通过导电胶水与天线进行连接,该工艺在高温环境下容易产生导电胶水与芯片剥离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nfc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远的超薄型nfc。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超薄型内置nfc,包括吸收层、pet基材层、线圈层和防护层,所述线圈层的上下两侧均压合有pet基材层,上侧的pet基材层通过第一粘贴层与吸收层进行粘贴压合,下侧的pet基材层通过第二粘贴层与防护层粘贴压合,所述吸收层的上侧还设有背胶层,所述线圈层包括天线和芯片,所述芯片与天线焊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收层为吸波材料,且厚度为0.0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et基材层厚度为0.12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层厚度为0.12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为离型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贴层和第二粘贴层为tesa68550双面胶带,且厚度均为0.03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胶层厚度为0.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超薄型内置nfc采用双层pet基材层对线圈层进行压合,对线圈层进行保护,同时通过吸收层可使nfc能更好的进行读取,并提高读取距离,而线圈层中的芯片与天线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可提高其牢固性,最终使nfc的使用寿命长,读取精度高,且读取距离远;另外nfc的整体厚度能降低至0.6mm以下,使nfc形成超薄型,可内置于所有超薄型电子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薄型内置nfc结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100、吸收层;200、pet基材层;300、线圈层;310、天线;320、芯片;400、防护层;500、第一粘贴层;600、第二粘贴层;700、背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一种超薄型内置nfc,包括吸收层100、pet基材层200、线圈层300和防护层400,所述线圈层300的上下两侧均压合有pet基材层200,上侧的pet基材层200通过第一粘贴层500与吸收层100进行粘贴压合,下侧的pet基材层200通过第二粘贴层600与防护层400粘贴压合,所述吸收层100的上侧还设有背胶层700,所述线圈层300包括天线310和芯片320,所述芯片320与天线310焊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超薄型内置nfc,采用吸收层100、pet基材层200、线圈层300和防护层400进行压合而成,其中在线圈层300的上下两侧分别压合有pet基材层200,而pet基材层200能很好的阻隔气体和水分,因此,可通过pet基材层200有效的对线圈层300进行保护,以此提高线圈层300的使用寿命;而吸收层100则通过第一粘贴层500与上侧的pet基材层200进行粘贴,并进行压合,其吸收层100为铁氧体吸波材料,而铁氧体吸波材料具有吸收频段高、吸收率高、匹配厚度薄等特点,通过铁氧体吸波材料可在较宽频带内对电磁波具有高的吸收率,可使本实施例中的nfc的读取精度准确,且读取距离增加,而本实施例中的nfc则可通过吸收层100上侧的背胶层700,设置到电子产品内,并进行连接。
另外,下侧的pet基材层200则通过第二粘贴层600与防护层400进行粘贴,并进行压合,其中防护层400为离型纸,而离型纸具有耐高温、防潮、防油等特点,可很好的对线圈层300进行保护,从而提高nfc整体的使用寿命。
最后,本实施例中的线圈层300由天线310和芯片320组成,而芯片320与天线310采用是焊接方式,进行连接,通过焊接方式使芯片320和天线310的连接牢固稳定,不会发生剥离情况,且本实施例中芯片320通过焊接与天线310进行连接,可确保本实施例中的nfc在95%的湿度环境下进行连续168小时的工作。
而本实用新型超薄型内置nfc为了达到超薄型,因此将吸收层100的厚度设置为0.05mm,pet基材层200的厚度设置为0.125mm,线圈层300的厚度设置为0.125mm,且第一粘贴层500和第二粘贴层600采用tesa68550的双面胶带,并将其厚度设置为0.03mm,同时将背胶层700的厚度设置为0.05mm,通过各层的厚度使nfc压合后整体的厚度低于0.6mm,从而使此超薄型nfc能适配所有超薄型的电子产品;当然,还可根据nfc实际生产所需,对各层的厚度进行相应调整,但其总厚度不超过0.6mm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凡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超薄型内置nfc,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层、pet基材层、线圈层和防护层,所述线圈层的上下两侧均压合有pet基材层,上侧的pet基材层通过第一粘贴层与吸收层进行粘贴压合,下侧的pet基材层通过第二粘贴层与防护层粘贴压合,所述吸收层的上侧还设有背胶层,所述线圈层包括天线和芯片,所述芯片与天线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内置nfc,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层为吸波材料,且厚度为0.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内置nfc,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基材层厚度为0.1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内置nfc,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层厚度为0.1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内置nfc,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为离型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内置nfc,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贴层和第二粘贴层为tesa68550双面胶带,且厚度均为0.0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内置nfc,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胶层厚度为0.05m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