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房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5  67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房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机房的设备非常繁多,其中,计算机机房的设备主要有:服务器、交换机、网关等,而针对交换机的安置,则需要将其统一安置于大型的机柜中,便于统一管理、统一调试、统一运行。

现有的机房设备在进行工作时,其辅助性的散热效果不佳,且耗费能源,同时,对机房设备进行调试操作时,不易对电脑进行安置操作,导致调试进程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机房设备在进行工作时,其辅助性的散热效果不佳,且耗费能源,同时,对机房设备进行调试操作时,不易对电脑进行安置操作,导致调试进程缓慢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房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房设备,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安装有分隔板,且分隔板的顶部安置有交换机本体,所述交换机本体的上下两端均贴附有盖罩,所述机壳的内部安装有导轨,且导轨的正面安置有套管,所述套管通过滑块与导轨相连接,且套管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套管的底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且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远离套管的一端均与盖罩之间为贯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靠近套管的一端连接有活动挡板,且套管的内侧中部安装有冷却管。

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外壁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承载板,且第一承载板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的顶端一侧开设有限定槽,所述机壳的底端四周均安装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分布有四组,且分隔板与第一连接管之间为贯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形状与第二连接管的形状相吻合,且第一连接管与盖罩之间呈垂直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载板的顶端与第二承载板的底端相贴合,且第一承载板的长度为限定槽长度的两倍。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呈中空状球形结构,且冷却管的宽度与套管的内侧宽度相等。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当交换机本体均处于工作状态时,则其顶部的散热孔会排出热气流,并进入第二连接管内,且经过冷却管的中部,进行冷却操作,再经过下一组交换机本体底端开设的进气口进入,完成对交换机本体的辅助散热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人工拉动第二承载板,使得第二承载板底端为不同高度的两侧,分别安置于第一承载板顶端的限定槽内及第一承载板的一端外侧处,实现第二承载板的顶部与第一承载板的中间顶部相持平,更加便捷的对电脑进行安置操作,加快人们通过电脑对该机房设备的调试工作速度。

3、本实用新型中,在对机房设备进行辅助散热操作时,冷却后的气流撑开活动挡板,使得其进入第一连接管后,不易回流至第二连接管,造成冷却效果下降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管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承载板与第二承载板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机壳;2、分隔板;3、交换机本体;4、套管;5、导轨;6、第一连接管;7、第二连接管;8、盖罩;9、第一承载板;10、万向轮;11、活动挡板;12、冷却管;13、滑块;14、第二承载板;15、限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房设备,包括机壳1、分隔板2、交换机本体3、套管4、导轨5、第一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7、盖罩8、第一承载板9、万向轮10、活动挡板11、冷却管12、滑块13、第二承载板14和限定槽15,机壳1的内部安装有分隔板2,且分隔板2的顶部安置有交换机本体3,交换机本体3的上下两端均贴附有盖罩8,机壳1的内部安装有导轨5,且导轨5的正面安置有套管4,套管4通过滑块13与导轨5相连接,且套管4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6,套管4的底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7,且第二连接管7、第一连接管6远离套管4的一端均与盖罩8之间为贯通连接,盖罩8伴随连接管与套管4之间的旋转,同步移动,并紧贴于交换机本体3的顶端或底端,完成对交换机本体3顶端的散热孔及其底端的进气孔的遮蔽操作,第一连接管6靠近套管4的一端连接有活动挡板11,且套管4的内侧中部安装有冷却管12。

进一步的,机壳1的外壁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承载板9,且第一承载板9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承载板14,第一承载板9的顶端一侧开设有限定槽15,机壳1的底端四周均安装有万向轮10。

进一步的,分隔板2分布有四组,且分隔板2与第一连接管6之间为贯穿连接,通过对分隔板2的设置,其能够对交换机本体3进行支撑操作。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管6的形状与第二连接管7的形状相吻合,且第一连接管6与盖罩8之间呈垂直状分布,通过对连接管呈连通状安置的作用,使得交换机本体3处散热孔的热气流同时被运用起来,经冷却后,重新进入交换机本体3的内侧,减少气流中的静电现象。

进一步的,第一承载板9的顶端与第二承载板14的底端相贴合,且第一承载板9的长度为限定槽15长度的两倍,第一承载板9顶端开设的限定槽15能够对第二承载板14的底端一侧厚度小的区域进行安置操作,使得第二承载板14的顶端与第一承载板9的中间顶部相持平,便于对该机房设备进行调试的电脑的安置工作。

进一步的,冷却管12呈中空状球形结构,且冷却管12的宽度与套管4的内侧宽度相等,散热孔逸出的热气流经冷却管12,能够进行冷却操作,并经过后续的连接管进入下一组交换机本体3的内侧。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人工推动该机房设备,则在机壳1底端的万向轮10的滚动作用下,完成对该机房设备的移动工作,且当该机房设备启动并进行工作时,其内部的交换机本体3顶端的散热孔会有热气流逸出,并进入第二连接管7内,且经过冷却管12的中部,进行冷却操作,再经过下一组交换机本体3底端开设的进气口进入,则完成对多组交换机本体3之间的降温操作,最后,当该机房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进行调试,则针对不同的调试电脑,人们能够对承载板进行不同展开面积的安置操作,故人工拉动第二承载板14,使得第二承载板14底端为不同高度的两侧,分别安置于第一承载板9顶端的限定槽15内及第一承载板9的一端外侧处,实现第二承载板14的顶部与第一承载板9的中间顶部相持平,更加便捷的对大型电脑进行安置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房设备,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内部安装有分隔板(2),且分隔板(2)的顶部安置有交换机本体(3),所述交换机本体(3)的上下两端均贴附有盖罩(8),所述机壳(1)的内部安装有导轨(5),且导轨(5)的正面安置有套管(4),所述套管(4)通过滑块(13)与导轨(5)相连接,且套管(4)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6),所述套管(4)的底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7),且第二连接管(7)、第一连接管(6)远离套管(4)的一端均与盖罩(8)之间为贯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6)靠近套管(4)的一端连接有活动挡板(11),且套管(4)的内侧中部安装有冷却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外壁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承载板(9),且第一承载板(9)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承载板(14),所述第一承载板(9)的顶端一侧开设有限定槽(15),所述机壳(1)的底端四周均安装有万向轮(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2)分布有四组,且分隔板(2)与第一连接管(6)之间为贯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6)的形状与第二连接管(7)的形状相吻合,且第一连接管(6)与盖罩(8)之间呈垂直状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板(9)的顶端与第二承载板(14)的底端相贴合,且第一承载板(9)的长度为限定槽(15)长度的两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2)呈中空状球形结构,且冷却管(12)的宽度与套管(4)的内侧宽度相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机房设备,涉及机房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安装有分隔板,且分隔板的顶部安置有交换机本体,所述交换机本体的上下两端均贴附有盖罩,所述机壳的内部安装有导轨,且导轨的正面安置有套管,所述套管通过滑块与导轨相连接,且套管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套管的底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且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远离套管的一端均与盖罩之间为贯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当交换机本体均处于工作状态时,则其顶部的散热孔会排出热气流,并进入第二连接管内,且经过冷却管的中部,进行冷却操作,再经过下一组交换机本体底端开设的进气口进入,完成对交换机本体的辅助散热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肖一;孙慧霞;刘明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凯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