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箱设备和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平衡器壳体的过程中,零件表面及内腔、油孔、螺纹孔等存在灰渣、铁屑、粉尘以及油污等杂物,需要对汽车发动机平衡器壳体进行清洗。
清洗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流,同时还有冲洗后产生的油渍,然而现有技术这些经过污染的水体没有良好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水箱设备和清洁系统,其能够高效地完成对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水体进行处理并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箱设备,包括:
箱体,以及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循环泵、过滤网、过滤器、过滤泵和刮油器;
所述过滤网、所述过滤器和所述过滤泵均用于将所述箱体中的液体进行过滤清洁;
所述刮油器用于将所述箱体中的液体中的油质清除;
所述循环泵用于将所述箱体中经清理后的液体重新输送至各个用水设备。
水箱设备通过过滤网、过滤器、过滤泵能够将水体中的杂质和污染物进行过滤、处理,保障了水体的水质条件。同时刮油器能将水体中的油渍及时收集和排出,进一步保障了水体的清洁度。最后通过循环泵将清洁后的水体泵送至其他用水设备,从而实现了水体的循环利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包括具有开口的桶体,以及多个盖板;
多个所述盖板均依次设置在所述桶体的顶部,以封闭所述桶体的开口。
盖板的设置既能避免箱体外的杂物进入箱体内部,有利于水体处理的高效进行;同时将箱体内的水体封闭隔离,避免了处理中的水体溅出箱体外,保障了水箱设备外的清洁和卫生,具有出众的环境清洁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桶体上。
可拆卸的盖板方便操作者观察箱体内水处理的状况,同时便于对水箱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还能高效、快速地完成相关采样。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桶体中的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安装在所述桶体内,且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位于所述桶体的顶部;
所述盖板均可拆卸地设在所述支撑架上。
箱体的支撑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盖板可拆卸地设置支撑架上,即保障了盖板能够顺畅地拆卸,又确保了盖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增强了箱体的结构稳固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桶体分隔为相互隔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贯穿的连接口,以连通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第一区域主要用于对水体进行集中的初次处理,第二区域主要用于对水体的再次处理,并完成将处理后的水体泵送至其他用水设备的任务。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在保障水体处理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水体的处理效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还包括过渡仓,所述过渡仓设置在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侧;
所述过渡仓的边缘密闭地设置在所述隔板上;
且所述过渡仓的进口侧密闭地设置在所述连接口的周缘上,所述过渡仓的出口侧向所述桶体的开口方向延伸,所述过渡仓的出口低于所述隔板的顶部。
过渡仓与隔板协同配合,使得第一区域的水体的高度在低于过渡仓出口时始终在第一区域内,当水体高度在高于过渡仓出口时才会溢出至第二区域。如此使得第一区域内的水体具有更大的容积被处理,同时避免了水体冲击使得水流是缓慢地从第一区域流至第二区域,保障了水箱设备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箱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过滤槽;
所述过滤槽距离所述箱体的底部具有预设距离,所述过滤槽正对所述箱体的进口;
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过滤槽的底部,以将所述过滤槽和所述箱体内部空间连通。
过滤槽的设置使得进入箱体的水体能够第一时间被过滤,且过滤槽利用水体的重力完成过滤作业。同时过滤槽位于箱体的上部,不占用箱体的其他部位,因此确保了箱体具有足够的工作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刮油器包括吸油带、刮油盘、驱动机构和储油盒;
所述吸油带的一端浸入所述箱体的液面下,所述吸油带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箱体的方向延伸;所述刮油盘位于所述吸油带远离所述箱体的端部,且所述刮油盘的一侧抵持在所述吸油带上,另一侧向靠近液面的方向倾斜;
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吸油带转动,以将吸油带吸附的油污从液面提升至所述刮油盘处;
所述储油盒设置在所述刮油盘的下方,用于收集所述刮油盘排出的油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刮油器还包括具有开口的桶状结构的水油盒,以及设置在所述水油盒中的挡板、溢水管道和排油口;
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水油盒中,且挡板高度方向两侧与所述水油盒内壁密闭连接,以使所述挡板将所述水油盒分隔为相邻的溢水空间和排油空间;
所述刮油盘的出口正对所述排油空间,所述排油口的下方正对所述储油盒;
所述挡板的底部与所述水油盒底部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挡板的顶部高于所述排油口;所述溢水管道穿设所述溢水空间的底部,且正对所述箱体,所述溢水管道的开口低于所述挡板的顶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系统,所述清洁系统包括用水设备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箱设备;
所述水箱设备与所述用水设备连接以实现水体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实施例的水箱设备,通过过滤网、过滤器、过滤泵能够将水体中的杂质、污染物进行过滤和处理,保障了水体具有较高的水质条件。刮油器将水体中油渍及时集中并去除,进一步保障了水体具有较高的清洁度。最后循环泵将清洁后的水体输送至其他用水设备,从而实现了水体的循环利用。这样的水箱设备具有结构简单、高效快捷、绿色环保,因此具有突出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隐去全部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刮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水箱设备;100-箱体;110-桶体;111-第一区域;112-第二区域;120-盖板;130-隔板;140-过渡仓;150-过滤槽;160-支撑架;210-循环泵;220-过滤网;230-过滤器;240-过滤泵;250-液位器;300-刮油器;310-吸油带;320-刮油盘;330-驱动机构;340-储油盒;350-水油盒;351-排油空间;352-溢水空间;353-挡板;354-溢水管道;355-排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发动机平衡器能够保障发动机平稳高效地运行。平衡器壳体用于容纳和保护平衡器,以使平衡器能够安全、稳定地工作。
汽车发动机平衡器壳体加工完成后,汽车发动机平衡器壳体的零件表面及内腔、油孔、螺纹孔等存在灰渣、铁屑、粉尘以及油污等杂物,需要对汽车发动机平衡器壳体进行清洗。
清洗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流,同时还有冲洗后产生的油渍,然而现有技术这些经过污染的水体没有良好的处理。
据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箱设备10和清洁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箱设备10,其包括箱体100、循环泵210、过滤网220、过滤器230、过滤泵240和刮油器300。
循环泵210、过滤网220、过滤器230、过滤泵240和刮油器300均设置在箱体100内。
过滤网220、过滤器230和过滤泵240均用于将箱体100中的液体进行过滤清洁;
刮油器300用于将箱体100中的液体中的油质清除;
循环泵210用于将箱体100中经清理后的液体重新输送至各个用水设备。
水箱设备10通过过滤网220、过滤器230、过滤泵240能够将水体中的杂质和污染物进行过滤、处理,保障了水体的水质条件。同时刮油器300能将水体中的油渍及时收集和排出,进一步保障了水体的清洁度。最后通过循环泵210将清洁后的水体泵送至其他用水设备,从而实现了水体的循环利用。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5,以了解水箱设备10的更多结构细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中,箱体100还包括隔板130,隔板130将桶体110分隔为相互隔离的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隔板130上开设有贯穿的连接口,以连通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
第一区域111主要用于对水体进行集中的初次处理,第二区域112主要用于对水体的再次处理,并完成将处理后的水体泵送至其他用水设备的任务。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在保障水体处理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水体的处理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中,箱体100还包括过渡仓140,过渡仓140设置在隔板130靠近第二区域112的一侧;过渡仓140的边缘密闭地设置在隔板130上;且过渡仓140的进口侧密闭地设置在连接口的周缘上,过渡仓140的出口侧向桶体110的开口方向延伸,过渡仓140的出口低于隔板130的顶部。
过渡仓140与隔板130协同配合,使得第一区域111的水体的高度在低于过渡仓140出口时始终在第一区域111内,当水体高度在高于过渡仓140出口时才会溢出至第二区域112。如此使得第一区域111内的水体具有更大的容积被处理,同时避免了水体冲击使得水流是缓慢地从第一区域111流至第二区域112,保障了水箱设备10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从图中可以看出,过滤网220、过滤泵240和刮油器300均设置在第一区域111。过滤器230和循环泵210设置在第二区域112内。且第一区域111的容积大于第二区域112的容积。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中,箱体100包括具有开口的桶体110,以及多个盖板120;多个盖板120均依次设置在桶体110的顶部,以封闭桶体110的开口。
盖板120的设置既能避免箱体100外的杂物进入箱体100内部,有利于水体处理的高效进行;同时将箱体100内的水体封闭隔离,避免了处理中的水体溅出箱体100外,保障了水箱设备10外的清洁和卫生,具有出众的环境清洁度。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20可拆卸地设置在桶体110上。可拆卸的盖板120方便操作者观察箱体100内水处理的状况,同时便于对水箱设备10的检修和维护,还能高效、快速地完成相关采样。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盖板120也可以是固定连接、不可拆卸的,进一步的,也可以是没有盖板120二者箱体100的,只要水箱设备10能够完成对水体的清洁处理和泵送即可,这里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中,箱体100还包括设置在桶体110中的支撑架160;支撑架160的底部安装在桶体110内,且支撑架160的顶部位于桶体110的顶部;盖板120均可拆卸地设在支撑架160上。
箱体100的支撑架16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盖板120可拆卸地设置支撑架160上,即保障了盖板120能够顺畅地拆卸,又确保了盖板12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增强了箱体100的结构稳固性。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00包括横杆和纵杆组合的框架结构,以及设置在框架结构上的板体,如此形成了封闭的桶体110。
支撑杆包括多个水平布置的撑杆,以及至少一个立杆。多个撑杆均跨设在的箱体100顶部的横杆上。立杆的一端与撑杆连接,另一端抵持在箱体100的底板上。该立杆用于支撑整体箱体100的结构,保障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3,本实施例中,支撑杆包括两个立杆,一个立杆位于第一区域111的中部;另一个立杆位于第一区域111靠近过滤泵240的一侧。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在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中,水箱设备10包括设置在箱体100顶部的过滤槽150;过滤槽150距离箱体100的底部具有预设距离,过滤槽150正对箱体100的进口;过滤网220设置在过滤槽150的底部,以将过滤槽150和箱体100内部空间连通。
过滤槽150的设置使得进入箱体100的水体能够第一时间被过滤,且过滤槽150利用水体的重力完成过滤作业。同时过滤槽150位于箱体100的上部,不占用箱体100的其他部位,因此确保了箱体100具有足够的工作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的,箱体100的进口包括设置箱体100的侧板上的两个进水口,两个进水口分别对应设置在过滤槽150中的两个过滤网220。且过滤槽150与侧板共同围合形成用于过滤水体的过滤空间。
如图1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刮油器300包括吸油带310、刮油盘320、驱动机构330和储油盒340;吸油带310的一端浸入箱体100的液面下,吸油带310的另一端向远离箱体100的方向延伸;刮油盘320位于吸油带310远离箱体100的端部,且刮油盘320的一侧抵持在吸油带310上,另一侧向靠近液面的方向倾斜;驱动机构330带动吸油带310转动,以将吸油带310吸附的油污从液面提升至刮油盘320处;储油盒340设置在刮油盘320的下方,用于收集刮油盘320排出的油污。这样的刮油器300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如此能够高效、快捷地完成对水箱中油液的分离和收集。可选的,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30为电机。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在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刮油器300还包括具有开口的桶状结构的水油盒350,以及设置在水油盒350中的挡板353、溢水管道354和排油口355;挡板353设置在水油盒350中,且挡板353高度方向两侧与桶状机构内壁密闭连接,以使挡板353将水油盒350分隔为相邻的溢水空间352和排油空间351;
刮油盘320的出口正对排油空间351,排油口355的下方正对储油盒340;
挡板353的底部与水油盒350底部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挡板353的顶部高于排油口355;溢水管道354穿设溢水空间352的底部,且正对箱体100,溢水管道354的开口低于挡板353的顶部。如此,水油盒350对吸油带310分离的油液进一步分离,保障了分离后油体纯度更好,从而更好地保护工作环境,提高了环保效益。
具体的,刮油器300使用时,刮油器300用于去除排出来的水面上的油,因为加工出来的工件本身会存在油污,清洗工件的水排到水箱后,水面上会存在油渍,如要重复使用该水,就得将面上的油污祛除。刮油器300下半部分(主要是吸油带310)浸入水箱中的水中。
吸油带310能将水中的油污吸附住,并由电机带动不断转动,利用刮油盘320将吸油带310上的油污刮下到水油盒350中(刮下来的油污带有水),挡板353上端高于排油口355,挡板353的下端与水油盒350的地面不封闭,留有一定缝隙,这样结构能够实现将流入的水油分离,水面上的油污通过排油口355排到储油盒340中,定期由人工将油倒掉,水则通过挡板353底部流往挡板353另一侧,再通过溢水道排到水箱,实现重复使用。
从图4和图5中可以看出,水箱设备10还包括液位器250。本实施例中,水箱设备10包括两个液位器250,一个液位器250设置在第一区域111的箱体100上,另一个液位器250设置在第二区域112的箱体100上,以分别指示箱体100内的水位。
使用时,来自用水设备的废水经箱体100的进口进入过滤槽150,经过过滤网220的过滤后进入第一区域111。第一区域111内的水体经过过滤泵240和刮油器300的充分处理,处理后的水体在通过过渡仓140进入第二区域112。水体在第二区域112中再经过过滤器230的处理后,通过循环泵210泵送回到用水设备。水箱设备10中产生的杂质则通过相应的管道排出。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系统,清洁系统包括用水设备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水箱设备10;水箱设备10与用水设备连接以实现水体循环利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箱设备10和清洁系统,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过滤网220、过滤器230、过滤泵240能够将水体中的杂质、污染物进行过滤和处理,保障了水体具有较高的水质条件。
刮油器300将水体中油渍及时集中并去除,进一步保障了水体具有较高的清洁度。
最后循环泵210将清洁后的水体输送至其他用水设备,从而实现了水体的循环利用。这样的水箱设备10具有结构简单、高效快捷、绿色环保,因此具有突出的经济效益。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水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以及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循环泵、过滤网、过滤器、过滤泵和刮油器;
所述过滤网、所述过滤器和所述过滤泵均用于将所述箱体中的液体进行过滤清洁;
所述刮油器用于将所述箱体中的液体中的油质清除;
所述循环泵用于将所述箱体中经清理后的液体重新输送至各个用水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包括具有开口的桶体,以及多个盖板;
多个所述盖板均依次设置在所述桶体的顶部,以封闭所述桶体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箱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桶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箱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桶体中的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安装在所述桶体内,且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位于所述桶体的顶部;
所述盖板均可拆卸地设在所述支撑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箱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桶体分隔为相互隔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贯穿的连接口,以连通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箱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还包括过渡仓,所述过渡仓设置在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侧;
所述过渡仓的边缘密闭地设置在所述隔板上;
且所述过渡仓的进口侧密闭地设置在所述连接口的周缘上,所述过渡仓的出口侧向所述桶体的开口方向延伸,所述过渡仓的出口低于所述隔板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箱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过滤槽;
所述过滤槽距离所述箱体的底部具有预设距离,所述过滤槽正对所述箱体的进口;
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过滤槽的底部,以将所述过滤槽和所述箱体内部空间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油器包括吸油带、刮油盘、驱动机构和储油盒;
所述吸油带的一端浸入所述箱体的液面下,所述吸油带的另一端向远离所述箱体的方向延伸;所述刮油盘位于所述吸油带远离所述箱体的端部,且所述刮油盘的一侧抵持在所述吸油带上,另一侧向靠近液面的方向倾斜;
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吸油带转动,以将吸油带吸附的油污从液面提升至所述刮油盘处;
所述储油盒设置在所述刮油盘的下方,用于收集所述刮油盘排出的油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箱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油器还包括具有开口的桶状结构的水油盒,以及设置在所述水油盒中的挡板、溢水管道和排油口;
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水油盒中,且挡板高度方向两侧与所述水油盒内壁密闭连接,以使所述挡板将所述水油盒分隔为相邻的溢水空间和排油空间;
所述刮油盘的出口正对所述排油空间,所述排油口的下方正对所述储油盒;
所述挡板的底部与所述水油盒底部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挡板的顶部高于所述排油口;所述溢水管道穿设所述溢水空间的底部,且正对所述箱体,所述溢水管道的开口低于所述挡板的顶部。
10.一种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系统包括用水设备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箱设备;
所述水箱设备与所述用水设备连接以实现水体循环利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