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开采用转载机防尘罩。
背景技术:
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转载机全称是顺槽用刮板转载机,它是安装在矿井工作面下出口的区段运输平巷内的桥式刮板输送机。
在煤矿开采用时,转载机在工作时其一端与工作面的输送机搭接,另一端与带式输送机的机尾相连,它在大型综采工艺的三机配套中的作用,是把在采掘面上由刮板机运出的煤炭,由巷道底板升高后,转送到带式输送机上,这样两者就存在了一定的高度差,使得煤炭在两者之间传递输送时会扬起一些煤炭粉尘,这样会造成工作区的粉尘污染,会危害到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煤矿开采用转载机防尘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煤矿开采用转载机防尘罩,便于对产生的煤炭粉尘进行遮挡防尘,减少煤炭粉尘的扬起,从而减少对工作区的粉尘污染,也减少对到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煤矿开采用转载机防尘罩,包括弹性褶皱罩体,所述弹性褶皱罩体的顶部固接有承载框架,所述承载框架的顶部设置有挡板,且挡板的底部左端与承载框架的左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挡板与承载框架之间的前后两侧均固接有折叠伸缩挡扇,所述挡板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所述弹性褶皱罩体的底部前后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横杆;
两组所述支撑横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伸缩调节机构,两组所述伸缩调节机构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l形支杆,且l形支杆与支撑横杆对应相固接,两组所述l形支杆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
优选地,上述用于煤矿开采用转载机防尘罩中,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圆弧板,所述第一圆弧板的底部与承载框架相固接,所述第一圆弧板远离挡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柱,且第一螺纹柱与挡板相固接,所述第一螺纹柱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限位手轮,所述第一圆弧板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柱相配合的第一圆弧位移槽,便于第一螺纹柱通过第一圆弧位移槽在第一圆弧板上进行弧度方向上的位移调节。
优选地,上述用于煤矿开采用转载机防尘罩中,所述第一限位手轮贴近第一圆弧板的一侧壁固接有第一橡胶阻尼垫圈,增大第一限位手轮旋拧拧紧时其与第一圆弧板之间的摩擦阻力,便于第一限位手轮对位移调节后的第一螺纹柱进行限位。
优选地,上述用于煤矿开采用转载机防尘罩中,所述伸缩调节机构包括收纳板盒,所述收纳板盒的左侧壁下端固接有短轴,且短轴远离收纳板盒的一端与支撑横杆对应相转接,所述收纳板盒的顶部插接有支撑棱杆,所述收纳板盒的左侧壁顶部插接有定位销,所述支撑棱杆的左侧壁自上而下等间距开设有与定位销相配合的销孔,通过定位销插入合适的销孔中,便于对支撑棱杆在收纳板盒上伸缩调节后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
优选地,上述用于煤矿开采用转载机防尘罩中,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第二圆弧板,所述第二圆弧板的底部与l形支杆对应相固接,所述第二圆弧板远离伸缩调节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二螺纹柱与伸缩调节机构中的收纳板盒相固接,所述第二螺纹柱上螺接有第二限位手轮,所述第二圆弧板上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柱相配合的第二圆弧位移槽,便于第二螺纹柱通过第二圆弧位移槽在第二圆弧板上进行弧度方向上的位移调节。
优选地,上述用于煤矿开采用转载机防尘罩中,所述第二限位手轮贴近第二圆弧板的一侧壁固接有第二橡胶阻尼垫圈,增大第二限位手轮旋拧拧紧时其与第二圆弧板之间的摩擦阻力,便于第二限位手轮对位移调节后的第二螺纹柱进行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通过挡板、折叠伸缩挡扇和弹性褶皱罩体的配合,便于对产生的煤炭粉尘进行遮挡防尘,减少煤炭粉尘的扬起,从而减少对工作区的粉尘污染,也减少对到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通过挡板与承载框架的转动配合,通过第一限位机构、伸缩调节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的配合,通过弹性褶皱罩体自身的伸缩调节性能,便于对弹性褶皱罩体进行上下方向上的伸缩调节,以及左右方向上的小范围弯曲调节,增强装置的适用范围。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弹性褶皱罩体,2-支撑横杆,3-承载框架,4-l形支杆,5-挡板,6-折叠伸缩挡扇,7-第一限位机构,701-第一圆弧板,702-第一限位柱,703-第一限位手轮,704-第一圆弧位移槽,8-伸缩调节机构,801-支撑棱杆,802-销孔,803-定位销,804-收纳板盒,805-短轴,9-第二限位机构,901-第二限位手轮,902-第二限位柱,903-第二圆弧位移槽,904-第二圆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煤矿开采用转载机防尘罩,包括弹性褶皱罩体1,弹性褶皱罩体1的顶部固接有承载框架3,承载框架3的顶部设置有挡板5,且挡板5的底部左端与承载框架3的左侧壁转动连接,挡板5与承载框架3之间的前后两侧均固接有折叠伸缩挡扇6,挡板5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7,第一限位机构7包括第一圆弧板701,第一圆弧板701的底部与承载框架3相固接,第一圆弧板701远离挡板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柱702,且第一螺纹柱702与挡板5相固接,第一螺纹柱70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限位手轮703,第一限位手轮703贴近第一圆弧板701的一侧壁固接有第一橡胶阻尼垫圈,增大第一限位手轮703旋拧拧紧时其与第一圆弧板701之间的摩擦阻力,便于第一限位手轮703对位移调节后的第一螺纹柱702进行限位,第一圆弧板701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柱702相配合的第一圆弧位移槽704,便于第一螺纹柱702通过第一圆弧位移槽704在第一圆弧板701上进行弧度方向上的位移调节,弹性褶皱罩体1的底部前后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横杆2;
两组支撑横杆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伸缩调节机构8,伸缩调节机构8包括收纳板盒804,收纳板盒804的左侧壁下端固接有短轴805,且短轴805远离收纳板盒804的一端与支撑横杆2对应相转接,收纳板盒804的顶部插接有支撑棱杆801,收纳板盒804的左侧壁顶部插接有定位销803,支撑棱杆801的左侧壁自上而下等间距开设有与定位销803相配合的销孔802,通过定位销803插入合适的销孔802中,便于对支撑棱杆801在收纳板盒804上伸缩调节后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两组伸缩调节机构8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l形支杆4,且l形支杆4与支撑横杆2对应相固接,两组l形支杆4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9,第二限位机构9包括第二圆弧板904,第二圆弧板904的底部与l形支杆4对应相固接,第二圆弧板904远离伸缩调节机构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柱902,第二螺纹柱902与伸缩调节机构8中的收纳板盒804相固接,第二螺纹柱902上螺接有第二限位手轮901,第二限位手轮901贴近第二圆弧板904的一侧壁固接有第二橡胶阻尼垫圈,增大第二限位手轮901旋拧拧紧时其与第二圆弧板904之间的摩擦阻力,便于第二限位手轮901对位移调节后的第二螺纹柱902进行限位,第二圆弧板904上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柱902相配合的第二圆弧位移槽903,便于第二螺纹柱902通过第二圆弧位移槽903在第二圆弧板904上进行弧度方向上的位移调节。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支撑横杆2固定安装在对手件带式输送机上,把在采掘面上由刮板机运出的煤炭由巷道底板升高后,转送到带式输送机上时,使煤炭经过承载框架3和弹性褶皱罩体1的内腔后再转送到带式输送机上,这时通过挡板5对开始输入端的上方进行遮挡,通过折叠伸缩挡扇6对开始输入端的两侧进行遮挡,然后在高度差的位置上通过弹性褶皱罩体1进行遮挡,从而便于对产生的煤炭粉尘进行遮挡防尘,减少煤炭粉尘的扬起,从而减少对工作区的粉尘污染,也减少对到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通过挡板5在承载框架3上转动,带动折叠伸缩挡扇6进行伸缩,同时带动第一限位柱702在第一圆弧位移槽704中沿弧度方向进行移动,然后通过在第一限位柱702上旋拧拧紧第一限位手轮703对移动后的第一限位柱702进行限位,进一步对转动调节后的挡板5进行限位,增强挡板5在开始输入端处遮挡时的调节性,通过弹性褶皱罩体1自身的伸缩调节作用对其进行上下方向上的伸缩调节,以及左右方向上的小范围弯曲调节,通过支撑棱杆801在收纳板盒804中伸长或收缩,通过定位销803插入合适的销孔802中对伸长或收缩后的支撑棱杆801与收纳板盒804之间进行限位固定,便于对上下方向上伸缩调节后的弹性褶皱罩体1进行支撑和固定,对收纳板盒804通过短轴805在支撑横杆2上转动,使得第二限位柱902在第二圆弧位移槽903中沿弧度方向移动,通过在第二限位柱902上旋拧拧紧二限位手轮901对移动后的第二限位柱902进行限位固定,进一步对转动后的收纳板盒804进行限位固定,便于对弹性褶皱罩体1左右方向上弯曲调节后的位置进行支撑和固定,同时上述机构的协同作用,便于增强装置的适用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1.一种煤矿开采用转载机防尘罩,包括弹性褶皱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褶皱罩体(1)的顶部固接有承载框架(3),所述承载框架(3)的顶部设置有挡板(5),且挡板(5)的底部左端与承载框架(3)的左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挡板(5)与承载框架(3)之间的前后两侧均固接有折叠伸缩挡扇(6),所述挡板(5)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7),所述弹性褶皱罩体(1)的底部前后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横杆(2);
两组所述支撑横杆(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伸缩调节机构(8),两组所述伸缩调节机构(8)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l形支杆(4),且l形支杆(4)与支撑横杆(2)对应相固接,两组所述l形支杆(4)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开采用转载机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7)包括第一圆弧板(701),所述第一圆弧板(701)的底部与承载框架(3)相固接,所述第一圆弧板(701)远离挡板(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柱(702),且第一螺纹柱(702)与挡板(5)相固接,所述第一螺纹柱(70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限位手轮(703),所述第一圆弧板(701)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柱(702)相配合的第一圆弧位移槽(7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开采用转载机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手轮(703)贴近第一圆弧板(701)的一侧壁固接有第一橡胶阻尼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开采用转载机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调节机构(8)包括收纳板盒(804),所述收纳板盒(804)的左侧壁下端固接有短轴(805),且短轴(805)远离收纳板盒(804)的一端与支撑横杆(2)对应相转接,所述收纳板盒(804)的顶部插接有支撑棱杆(801),所述收纳板盒(804)的左侧壁顶部插接有定位销(803),所述支撑棱杆(801)的左侧壁自上而下等间距开设有与定位销(803)相配合的销孔(8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开采用转载机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机构(9)包括第二圆弧板(904),所述第二圆弧板(904)的底部与l形支杆(4)对应相固接,所述第二圆弧板(904)远离伸缩调节机构(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柱(902),所述第二螺纹柱(902)与伸缩调节机构(8)中的收纳板盒(804)相固接,所述第二螺纹柱(902)上螺接有第二限位手轮(901),所述第二圆弧板(904)上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柱(902)相配合的第二圆弧位移槽(9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煤矿开采用转载机防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手轮(901)贴近第二圆弧板(904)的一侧壁固接有第二橡胶阻尼垫圈。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