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cpu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音型cpu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cpu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是信息处理、程序运行的最终执行单元。cpu自产生以来,在逻辑结构、运行效率以及功能外延上取得了巨大发展。
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计算机在长时间使用后,非常容易导致cpu发热,而对于降低cpu发热的情况大多数都是通过加装散热装置对cpu进行散热,而现有的散热装置大多数都是无声的,具有良好的静音效果,但是这种散热装置在安装或拆卸时大多数都是使用螺栓进行固定的,并且所使用的螺栓型号极小,若操作不慎容易使螺栓丢失,从而导致散热装置无法进行安装固定,并且这种散热装置的风扇大多数都是直接与风相接触的,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导致风扇出现集尘现象,若不进行清理容易使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通过对主板使用卡扣结构来进行替代以往所使用的螺栓,避免散热装置无法进行安装固定的情况,使散热装置具有便于安装拆卸的特性,并且通过对散热装置进行加装过滤网,有效的使外界风经过过滤网过滤后再与风扇进行接触,大大降低了风扇集尘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静音型cpu散热装置,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顶部焊接有凹形块,所述凹形块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按钮,所述凹形块内壁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焊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主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cpu槽,所述凹形块的顶部粘设有防滑垫,所述凹形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杆,所述散热器底部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传感杆,所述传感杆的底部粘设有硅脂垫,所述散热器的右侧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凹形块的内部滑动贯穿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左端焊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左侧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按钮的右侧焊接有第一传动杆,且第一传动杆贯穿凹形块,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一拉簧,所述第一拉簧的右端焊接有第三限位板,所述凹形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底部焊接有第四限位板,所述第四限位板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拉簧。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固定块的右侧开设有与螺栓上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开设有与螺栓相适配的转动槽,且螺栓贯穿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左侧开设有与卡杆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凹形块的内部开设有与卡杆相适配的异形槽,且异形槽均与第二限位板、第二弹簧、第一传动杆、第一拉簧、第三限位板、第二传动杆,第四限位板、第二拉簧相适配,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焊接在异形槽内壁的左面,所述第一拉簧的左端焊接在异形槽内壁的左面,所述第二拉簧的底端焊接在异形槽内壁的底面,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左端焊接在按钮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卡杆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二传动杆相匹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左侧开设有与第一传动杆相匹配的第二滑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与第一限位板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硅脂垫的底部与cpu槽内的cpu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按下按钮,使卡杆进行移动,收缩到凹形块的内部,按压按钮后便通过对凹形块顶部的凹槽使散热器底部的固定杆进行插入,使固定杆在插入时不被卡杆进行拦截堵塞,有利于固定杆能够快速插入到凹形块内部,从而使散热器快速与主板进行安装固定,松开按钮,由于凹形块的内部分别加装有与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和卡杆相对应的第一拉簧、第二拉簧和第二弹簧,卡杆便插入到固定杆的卡槽内部,使凹形块与固定杆进行固定,从而使散热器与主板进行固定,通过对凹形块内部进行加装卡扣结构,避免散热器与主板安装或拆卸时操作复杂,导致操作不慎使散热器或主板受到损坏,提高散热器与主板的使用寿命,在散热器固定后,散热器的底部便于防滑垫的顶部相接触,避免散热器固定在主板上时遇到猛烈碰撞而产生晃动,导致散热器强制与主板进行脱离,导致散热器与主板无法正常运行。
2、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首先对框架的内部进行加装过滤网,使散热器进行运行时,避免外界风长时间直接与散热器上的风扇相接触,导致风扇的外表面随着时间增长而产生大量的灰尘,通过转动框架两侧的固定板,使固定板与散热器上的固定块相接触,接着通过对固定板进行插入螺栓,并对螺栓进行转动,使螺栓的螺纹部分转动插入到固定块的螺纹槽内壁即可,通过螺栓使过滤网固定在散热器上,有利于散热器在使用时,使风扇相接触的外界风是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后的气体,使灰尘停留在过滤网上,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降低散热器在长时间使用后风扇集尘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静音型cpu散热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静音型cpu散热装置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静音型cpu散热装置的散热器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主板;2、按钮;3、凹形块;4、第一弹簧;5、第一限位板;6、cpu槽;7、传感杆;8、硅脂垫;9、散热器;10、固定杆;11、防滑垫;12、固定块;13、固定板;14、框架;15、过滤网;16、卡杆;17、第二限位板;18、第二弹簧;19、第一传动杆;20、第一拉簧;21、第三限位板;22、第二传动杆;23、第四限位板;24、第二拉簧;2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音型cpu散热装置,包括主板1,主板1的顶部焊接有凹形块3,凹形块3的内部滑动贯穿有卡杆16,卡杆16的左端焊接有第二限位板17,第二限位板17的左侧焊接有第二弹簧18,按钮2的右侧焊接有第一传动杆19,且第一传动杆19贯穿凹形块3,第一传动杆19的外壁套接有第一拉簧20,第一拉簧20的右端焊接有第三限位板21,凹形块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22,第二传动杆22的底部焊接有第四限位板23,第四限位板23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拉簧24,凹形块3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按钮2,凹形块3内壁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的顶部焊接有第一限位板5,主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cpu槽6,凹形块3的顶部粘设有防滑垫11,凹形块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散热器9,散热器9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的左侧开设有与卡杆16相匹配的卡槽,凹形块3的内部开设有与卡杆16相适配的异形槽,且异形槽均与第二限位板17、第二弹簧18、第一传动杆19、第一拉簧20、第三限位板21、第二传动杆22,第四限位板23、第二拉簧24相适配,第二弹簧18的左端焊接在异形槽内壁的左面,第一拉簧20的左端焊接在异形槽内壁的左面,第二拉簧24的底端焊接在异形槽内壁的底面,第一传动杆19的左端焊接在按钮2的右侧,散热器9底部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传感杆7,传感杆7的底部粘设有硅脂垫8,散热器9的右侧焊接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框架14,框架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15,卡杆16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二传动杆22相匹配的第一滑槽,第二传动杆22的左侧开设有与第一传动杆19相匹配的第二滑槽,固定杆10的底部与第一限位板5的顶部相接触,硅脂垫8的底部与cpu槽6内的cpu相接触。
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在安装时,首先通过对凹形块3两侧的按钮2同时进行按下,使按钮2带动第一传动杆19移动,使第一传动杆19带动第二传动杆22进行移动,从而使第二传动杆22带动卡杆16进行移动,收缩到凹形块3的内部,按压按钮2后便通过对凹形块3顶部的凹槽使散热器9底部的固定杆10进行插入,在插入时,稍微用力按压散热器9,使固定杆10与第一限位板5相接触并使第一限位板5向下进行移动,当散热器9无法继续向下移动时,固定杆10则在凹形块3的凹槽内停止移动,然后松开按钮2,由于凹形块3的内部分别加装有与第一传动杆19、第二传动杆22和卡杆16相对应的第一拉簧20、第二拉簧24和第二弹簧18,在当按钮2松开后,第一拉簧20和第二拉簧24以及第二弹簧18则不再受到外界力的影响,从而进行形状复原,并使第一传动杆19和第二传动杆22以及卡杆16进行移动恢复原状,当卡杆16恢复原状后,由于固定杆10开设有与卡杆16相匹配的卡槽,所以松开按钮2后,卡杆16便插入到固定杆10的卡槽内部,使凹形块3与固定杆10进行固定,从而使散热器9与主板1进行固定,在散热器9固定后,散热器9的底部便于防滑垫11的顶部相接触。
实施例2,如图1和图3所示,凹形块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散热器9,散热器9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杆10,散热器9的右侧焊接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25,固定块12的右侧开设有与螺栓25上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槽,固定板13的右侧开设有与螺栓25相适配的转动槽,且螺栓25贯穿固定板13,固定板13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框架14,框架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15。
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在使用时,首先对框架14的内部进行加装过滤网15,然后,通过转动框架14两侧的固定板13,使固定板13与散热器9上的固定块12相接触,接着通过对固定板13进行插入螺栓25,并对螺栓25进行转动,使螺栓25的螺纹部分转动插入到固定块12的螺纹槽内壁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1.一种静音型cpu散热装置,包括主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的顶部焊接有凹形块(3),所述凹形块(3)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按钮(2),所述凹形块(3)内壁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的顶部焊接有第一限位板(5),所述主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cpu槽(6),所述凹形块(3)的顶部粘设有防滑垫(11),所述凹形块(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散热器(9),所述散热器(9)的底部焊接有固定杆(10),所述散热器(9)底部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传感杆(7),所述传感杆(7)的底部粘设有硅脂垫(8),所述散热器(9)的右侧焊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右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框架(14),所述框架(1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型cpu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块(3)的内部滑动贯穿有卡杆(16),所述卡杆(16)的左端焊接有第二限位板(17),所述第二限位板(17)的左侧焊接有第二弹簧(18),所述按钮(2)的右侧焊接有第一传动杆(19),且第一传动杆(19)贯穿凹形块(3),所述第一传动杆(19)的外壁套接有第一拉簧(20),所述第一拉簧(20)的右端焊接有第三限位板(21),所述凹形块(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22),所述第二传动杆(22)的底部焊接有第四限位板(23),所述第四限位板(23)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拉簧(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型cpu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25),所述固定块(12)的右侧开设有与螺栓(25)上螺纹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固定板(13)的右侧开设有与螺栓(25)相适配的转动槽,且螺栓(25)贯穿固定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音型cpu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0)的左侧开设有与卡杆(16)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凹形块(3)的内部开设有与卡杆(16)相适配的异形槽,且异形槽均与第二限位板(17)、第二弹簧(18)、第一传动杆(19)、第一拉簧(20)、第三限位板(21)、第二传动杆(22),第四限位板(23)、第二拉簧(24)相适配,所述第二弹簧(18)的左端焊接在异形槽内壁的左面,所述第一拉簧(20)的左端焊接在异形槽内壁的左面,所述第二拉簧(24)的底端焊接在异形槽内壁的底面,所述第一传动杆(19)的左端焊接在按钮(2)的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音型cpu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杆(16)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二传动杆(22)相匹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传动杆(22)的左侧开设有与第一传动杆(19)相匹配的第二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型cpu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0)的底部与第一限位板(5)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硅脂垫(8)的底部与cpu槽(6)内的cpu相接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