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压机的高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玻璃纤维针刺毡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投料、开松、梳理、针刺、收卷等步骤,经针刺过后的玻璃纤维针刺毡的纤维结合较为松散,密度较小,导致针刺毡的拉伸强度较低,并且传统生产工艺生产的针刺毡含水率较高,残留的杂质和废气较多,导致针刺毡的保温性能有待提高。
为了提高玻璃纤维毡的产品性能,可以利用热压机对针刺后的玻璃纤维毡进行热压处理,在热压过程中,热压机的热压通道高度对热压效果有重要影响,现有的热压机主要采用手动调节的方式调整热压通道的高度,不仅费时费力,调节难度大,而且精确度不高,如何简化热压机的调节过程、提高调节精确度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通过结构改进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精确度高的热压机的高度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热压机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架、气缸、活动轴、固定轴和传动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固定在热压机的工作台上,所述气缸竖直安装在安装架上,气缸的中心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动轴位于气缸的正下方,活动轴的一端套有轴承座,另一端焊接在热压机的上机架壳体上,所述轴承座的顶部与活塞杆相连,所述固定轴位于活动轴的正下方,固定轴的两端通过固定座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传动链的两端分别与活动轴和固定轴相连。本实用新型的热压机包括上机架和下机架两部分,热压通道的高度由上机架和下机架的距离大小决定,下机架固定不动,上机架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上下移动。工作台位于下机架的上侧,使得其上固定的安装架以及气缸在调节机构工作时仍保持静止,气缸工作时,活塞杆带动带动轴承座以及活动轴上下移动,由于活动轴的一端与热压机的上机架壳体焊接,活动轴将带动上机架同时运动,传动链用于限制活动轴的最大上移距离。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气缸与安装架通过螺栓连接。螺栓连接便于气缸的安装和拆卸。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气缸通过导气管与安装在热压机上方的空气压缩机连接。空气压缩机通过导气管为气缸供气,活塞杆的运动距离与气缸的进气量正相关,通过电路精确控制气缸的进气量能够进而实现对活塞杆运动距离的准确控制。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安装于热压机的前后两侧,调节机构的数量不少于四个。各调节机构的气缸均与同一空气压缩机相连,并在该空气压缩机的作用下同步工作,能保证各个调节机构的调节效果相一致。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座的侧面与安装架的内侧滑动接触。安装架的内侧与安装架的内侧滑动接触能够限制轴承座的左右移动,确保活动轴以及上机架始终沿竖直方向运动,避免上机架出现错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气缸驱动上机架运动实现对热压机热压通道高度的调节,能通过空气压缩机调整气缸的进气量同时控制多个调节机构的调节效果,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调节效率高、精确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调节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架;2、气缸;3、活动轴;4、固定轴;5、传动链;6、热压机;7、工作台;8、活塞杆;9、轴承座;10、固定座;11、导气管;12、空气压缩机;13、螺杆;14、手轮;15、刻度尺;16、指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现有的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架1、活动轴3、固定轴4、传动链5、螺杆13和手轮14,活动轴3的一端套有轴承座9,固定轴4的端部套有固定座10,传动链5的两端分别与活动轴3和固定轴4连接,螺杆13的上端与手轮14相连,下端与轴承座9的顶部连接,并且螺杆13穿过安装架1顶部中心位置的螺纹孔,通过转动手轮14能带动螺杆13旋转,使得轴承座9带动活动轴3以及热压机的上机架上下移动,实现对热压机的热压效果调节,实际调节高度通过安装在安装架1前侧的刻度尺15和安装在轴承座9上的指针16显示。现有技术主要采用人工手动转动手轮14的调节方式,调节效率较低,精确度不高,并且由于热压机的上机架重量不轻,导致转动手轮14需要花费相当大的力,调节较为不便,此外,一台热压机上通常需要设置多个调节机构以保证调节效果,而现有的调节机构需要多人同时参与才能同步完成调节工作,并且较难保证调节效果的一致性。
参见图2至图4,本实施例的热压机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架1、气缸2、活动轴3、固定轴4和传动链5,安装架1固定在热压机6的工作台9上,气缸2通过螺栓竖直安装在安装架1上,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便于气缸2的安装和拆卸,气缸2的中心设有活塞杆8,活动轴3位于气缸2的正下方,活动轴3的一端套有轴承座9,另一端焊接在热压机6的上机架壳体上,轴承座9的顶部与活塞杆8相连,固定轴4位于活动轴3的正下方,固定轴4的两端通过固定座10安装在工作台9上,传动链5的两端分别与活动轴3和固定轴4相连,用于限制活动轴3的最大上移距离。由于热压机6的热压通道高度由上机架和下机架的距离大小决定,本实施例的热压机6的下机架固定不动,上机架在调节机构作用下上下移动,工作台9位于下机架的上侧,使得安装架1和气缸2也始终保持静止,利用活塞杆8带动轴承座9以及活动轴3上下移动,轴承座9的侧面与安装架1的内侧滑动接触,限制轴承9座的左右移动,确保活动轴3以及上机架始终沿竖直方向运动,避免上机架出现错位。
本实施例利用气缸2和活塞杆8代替了现有技术的手轮14和螺杆13,提高了调节机构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调节难度,气缸2通过导气管11与安装在热压机6上方的空气压缩机12连接,活塞杆8的位移距离能够通过控制气缸2的进气量实现精确控制,有助于提高调节机构的调整精确度,无需设置刻度尺15和指针16。此外,热压机6的前后两侧共安装有不少于四个调节机构以保证调节效果,各调节机构的气缸2均与同一台空气压缩机12连接,并由该空气压缩机12同时供气,因此能通过电路控制同时实现所有调节机构的自动调节,大幅提高调节效率,并且能够有效保证各个调节机构的调节效果相一致。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热压机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架(1)、气缸(2)、活动轴(3)、固定轴(4)和传动链(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固定在热压机(6)的工作台(7)上,所述气缸(2)竖直安装在安装架(1)上,气缸(2)的中心设有活塞杆(8),所述活动轴(3)位于气缸(2)的正下方,活动轴(3)的一端套有轴承座(9),另一端焊接在热压机(6)的上机架壳体上,所述轴承座(9)的顶部与活塞杆(8)相连,所述固定轴(4)位于活动轴(3)的正下方,固定轴(4)的两端通过固定座(10)安装在工作台(7)上,所述传动链(5)的两端分别与活动轴(3)和固定轴(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机的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2)与安装架(1)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机的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2)通过导气管(11)与安装在热压机(6)上方的空气压缩机(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机的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安装于热压机(6)的前后两侧,调节机构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机的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9)的侧面与安装架(1)的内侧滑动接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