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模具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5-11  67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波模具清洗机。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在长时间使用或在长时间放置过程中,模具表面易产生污垢、模具生锈等现象,因此需要用清洗装置来对模具清洗。

现有的清洗装置大多采用水池来清洗模具表面的污垢,但是模具内部及沟槽中油、锈、硫化物、树脂碎末及瓦斯气等污垢清理难度较大,无法有效的进行清洗,现有清洗装置在模具清洗过程中,由于没有夹持装置对模具进行夹持固定,导致模具清洗时角度不能调节,从而影响清洗效率,因此急需一种超声波模具清洗机来解决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超声波模具清洗机,解决了现有的清洗装置大多采用水池来清洗模具表面的污垢,但是模具内部及沟槽中油、锈、硫化物、树脂碎末及瓦斯气等污垢清理难度较大,无法有效的进行清洗,现有清洗装置在模具清洗过程中,由于没有夹持装置对模具进行夹持固定,导致模具清洗时角度不能调节,从而影响清洗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超声波模具清洗机,包括清洗箱、排液管和支撑柱,所述清洗箱下端四角处设置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端安装有垫板,所述清洗箱一侧壁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清洗箱另一侧壁上设置有所述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中部设置有阀门,所述清洗箱内设置有清洗槽,所述清洗槽两侧设置有卡件,所述卡件下端安装有电热板,所述电热板下方设置有伸拉杆,所述伸拉杆一侧设置有夹具,所述清洗槽底端安装有超声波换能器,所述伸拉杆由弹簧、内杆以及外杆组成,所述内杆一侧设置有外杆,所述内杆外围侧壁上设置有弹簧。

进一步,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与所述清洗槽卡槽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固定在所述清洗槽下端,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将输入的电功率转换成超声波再传递出去,振动传递到水中会产生许多微小的气泡,随着无数气泡破裂产生的冲击波能让产品上的污垢脱落,达到清洗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内杆与所述清洗槽螺钉连接,所述内杆与所述外杆插接,所述内杆贯穿所述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外杆搭接,所述外杆与所述夹具卡槽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所述伸拉杆固定在所述清洗槽内,通过推动所述夹具使所述外杆压缩所述弹簧,从而使所述夹具之间的距离增大方便模具的放入。

进一步,所述卡件与所述清洗槽焊接,所述电热板与所述卡件卡槽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所述卡件与所述清洗槽连接牢固,通过所述电热板对所述清洗槽内的清洗液加热,从而更方便清洗。

进一步,所述排液管贯穿所述清洗箱,所述排液管与所述清洗槽粘接,所述阀门与所述排液管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所述排液管与所述清洗槽内部贯通,方便清洗液的排放。

进一步,所述清洗槽与所述清洗箱卡槽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所述清洗槽固定在所述清洗箱内,所述清洗槽用来存放清洗液。

进一步,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清洗箱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所述操作面板固定在所述清洗箱上,方便所述操作面板的使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的清洗装置大多采用水池来清洗模具表面的污垢,但是模具内部及沟槽中油、锈、硫化物、树脂碎末及瓦斯气等污垢清理难度较大,无法有效的进行清洗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超声波换能器的设计,通过超声波换能器将输入的电功率转换成超声波再传递出去,振动传递到水中会产生许多微小的气泡,随着无数气泡破裂产生的冲击波能让产品上的污垢脱落,达到清洗的目的,从而使清洗效果更好。

2、为解决现有清洗装置在模具清洗过程中,由于没有夹持装置对模具进行夹持固定,导致模具清洗时角度不能调节,从而影响清洗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夹具和伸拉杆的设计,将模具调整到合适角度后放入夹具之间,通过伸拉杆推动夹具将模具固定,方便了模具清洗角度的调节,从而提高了清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超声波模具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超声波模具清洗机中清洗箱的主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超声波模具清洗机中夹具和伸拉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操作面板;2、清洗箱;3、阀门;4、排液管;5、支撑柱;6、垫板;7、夹具;8、清洗槽;9、卡件;10、电热板;11、超声波换能器;12、伸拉杆;13、内杆;14、弹簧;15、外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超声波模具清洗机,包括清洗箱2、排液管4和支撑柱5,清洗箱2下端四角处设置有支撑柱5,支撑柱5底端安装有垫板6,清洗箱2一侧壁上设置有操作面板1,清洗箱2另一侧壁上设置有排液管4,排液管4中部设置有阀门3,清洗箱2内设置有清洗槽8,清洗槽8两侧设置有卡件9,卡件9下端安装有电热板10,电热板10下方设置有伸拉杆12,伸拉杆12一侧设置有夹具7,清洗槽8底端安装有超声波换能器11,超声波换能器11的功能是将输入的电功率转换成机械功率再传递出去,而自身消耗很少的一部分功率,伸拉杆12由弹簧14、内杆13以及外杆15组成,内杆13一侧设置有外杆15,内杆13外围侧壁上设置有弹簧14。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超声波换能器11与清洗槽8卡槽连接,能够使超声波换能器11固定在清洗槽8下端,超声波换能器11将输入的电功率转换成超声波再传递出去,振动传递到水中会产生许多微小的气泡,随着无数气泡破裂产生的冲击波能让产品上的污垢脱落,达到清洗的目的,内杆13与清洗槽8螺钉连接,内杆13与外杆15插接,内杆13贯穿弹簧14,弹簧14与外杆15搭接,外杆15与夹具7卡槽连接,能够使伸拉杆12固定在清洗槽8内,通过推动夹具7使外杆15压缩弹簧14,从而使夹具7之间的距离增大方便模具的放入,卡件9与清洗槽8焊接,电热板10与卡件9卡槽连接,能够使卡件9与清洗槽8连接牢固,通过电热板10对清洗槽8内的清洗液加热,从而更方便清洗。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当需要使用此超声波模具清洗机对模具清洗时,将此清洗机放置到合适位置后连接电源设备,然后使用操作面板1使电热板10工作对清洗槽8内的清洗液加热,推动夹具7使外杆15压缩弹簧14,当两个夹具7之间距离合适后,将模具调整到合适角度后放入夹具7之间进行固定,然后使用操作面板1使超声波换能器11工作,超声波换能器11将振动传递到水中会产生许多微小的气泡,随着无数气泡破裂产生的冲击波能让产品上的污垢脱落,从而达到清洗的目的。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超声波模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箱(2)、排液管(4)和支撑柱(5),所述清洗箱(2)下端四角处设置有所述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底端安装有垫板(6),所述清洗箱(2)一侧壁上设置有操作面板(1),所述清洗箱(2)另一侧壁上设置有所述排液管(4),所述排液管(4)中部设置有阀门(3),所述清洗箱(2)内设置有清洗槽(8),所述清洗槽(8)两侧设置有卡件(9),所述卡件(9)下端安装有电热板(10),所述电热板(10)下方设置有伸拉杆(12),所述伸拉杆(12)一侧设置有夹具(7),所述清洗槽(8)底端安装有超声波换能器(11),所述伸拉杆(12)由弹簧(14)、内杆(13)以及外杆(15)组成,所述内杆(13)一侧设置有外杆(15),所述内杆(13)外围侧壁上设置有弹簧(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模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换能器(11)与所述清洗槽(8)卡槽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模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13)与所述清洗槽(8)螺钉连接,所述内杆(13)与所述外杆(15)插接,所述内杆(13)贯穿所述弹簧(14),所述弹簧(14)与所述外杆(15)搭接,所述外杆(15)与所述夹具(7)卡槽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模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9)与所述清洗槽(8)焊接,所述电热板(10)与所述卡件(9)卡槽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模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4)贯穿所述清洗箱(2),所述排液管(4)与所述清洗槽(8)粘接,所述阀门(3)与所述排液管(4)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模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槽(8)与所述清洗箱(2)卡槽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模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1)与所述清洗箱(2)螺钉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模具清洗机,包括清洗箱、排液管和支撑柱,所述清洗箱下端四角处设置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端安装有垫板,所述清洗箱一侧壁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清洗箱另一侧壁上设置有所述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中部设置有阀门。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超声波换能器的设计,通过超声波换能器将输入的电功率转换成超声波再传递出去,振动传递到水中会产生许多微小的气泡,随着无数气泡破裂产生的冲击波能让产品上的污垢脱落,达到清洗的目的,从而使清洗效果更好,采用夹具和伸拉杆的设计,将模具调整到合适角度后放入夹具之间,通过伸拉杆推动夹具将模具固定,方便了模具清洗角度的调节,从而提高了清洗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洪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摩利斯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2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