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机箱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机箱作为计算机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此外,计算机机箱具有电磁辐射的屏蔽的重要作用,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机箱的内部设置有众多重要部件,计算机经长时间的工作运作后,将使得计算机机箱内部聚集大量的热量,为了使机箱内的设备正常运行不受影响,需要及时对计算机机箱进行散热。
但是,现有技术中,计算机机箱的内部设置有专门用于散热的风扇,机箱的壁上开设有对应的散热气孔用于进行散热,因静电的原因,机箱的内部容易通过散热气孔和散热风扇的原因进入较多的灰尘,灰尘聚集在散热风扇上就会大大影响其散热效果,降低机箱的整体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进入机箱的气体进行过滤处理、减少灰尘进入的计算机机箱散热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机箱散热装置包括:机箱;固装板,所述固装板固定安装在机箱的一侧;两个装入槽,两个所述装入槽分别开设在固装板的两侧内壁上;对应板,所述对应板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装入槽之间,所述对应板与固装板相适配;通过孔,所述通过孔开设在对应板的一侧;风扇,所述风扇设在对应板的一侧;两个接连板,两个所述接连板均固定安装在对应板的一侧,两个所诉接连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风扇固定连接;两个定固块,两个所述定固块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板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上;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定固块之间;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开设在安装板上;吸附层,所述吸附层固定安装在矩形槽的内壁之间;过滤布层,所述过滤布层设在吸附层的一侧,所述过滤布层与矩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分别转动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定固块上;两个遮挡块,两个所述遮挡块分别焊接在对应的所述转动杆上。
优选的,两个所述装入槽的内壁上均设有多个滚动珠,多个所述滚动珠均与对应板滚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两个滑入槽,两个所述滑入槽的内壁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定固块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固块上开设有圆状槽,所述圆状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转接轴承,所述转接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转动杆上。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远离遮挡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与圆状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吸附层为带有极化电荷的驻极体纤维制成,所述过滤布层为防尘滤棉制成。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机箱散热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机箱散热装置,通过手动对两个转动杆的调节便于对安装板进行装卸,方便对吸附层和过滤布层以及风扇进行清理,在吸附层和过滤布层的配合使用下,大大减少了灰尘进入机箱,从而保证了机箱内部的散热风扇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机箱散热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机箱、固装板、装入槽和对应板的装配图。
图中标号:1、机箱;2、固装板;3、装入槽;4、对应板;5、通过孔;6、风扇;7、接连板;8、定固块;9、安装板;10、矩形槽;11、吸附层;12、过滤布层;13、转动杆;14、遮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机箱散热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机箱、固装板、装入槽和对应板的装配图。计算机机箱散热装置包括:机箱1;固装板2,所述固装板2固定安装在机箱1的一侧;两个装入槽3,两个所述装入槽3分别开设在固装板2的两侧内壁上;对应板4,所述对应板4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装入槽3之间,所述对应板4与固装板2相适配;通过孔5,所述通过孔5开设在对应板4的一侧;风扇6,所述风扇6设在对应板4的一侧;两个接连板7,两个所述接连板7均固定安装在对应板4的一侧,两个所诉接连板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风扇6固定连接;两个定固块8,两个所述定固块8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板4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上;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定固块8之间;矩形槽10,所述矩形槽10开设在安装板9上;吸附层11,所述吸附层11固定安装在矩形槽10的内壁之间;过滤布层12,所述过滤布层12设在吸附层11的一侧,所述过滤布层12与矩形槽10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转动杆13,两个所述转动杆13分别转动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定固块8上;两个遮挡块14,两个所述遮挡块14分别焊接在对应的所述转动杆13上;
两个所述装入槽3的内壁上均设有多个滚动珠,多个所述滚动珠均与对应板4滚动接触。
所述安装板9上开设有两个滑入槽,两个所述滑入槽的内壁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定固块8滑动连接。
所述定固块8上开设有圆状槽,所述圆状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转接轴承,所述转接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转动杆13上。
所述转动杆13的远离遮挡块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与圆状槽相适配。
所述吸附层11为带有极化电荷的驻极体纤维制成,所述过滤布层12为防尘滤棉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机箱散热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机箱1内部的散热风扇工作时,机箱1外的灰尘容易应静电吸附和散热风扇吹动的原因进入到机箱1内部,使机箱1内部的部件易粘附上灰尘,同时灰尘的进入大大降低了散热风扇的工作效率,为了阻止和减少灰尘的进入,需要对机箱1上原本设备的散热气孔进行限制,从而控制灰尘的流通进入;
操作时,将安装板9上的两个滑入槽对准对应的定固块8,将安装板9滑动安装在两个定固块8之间,然后再依次手动转动两个转动杆13,转动杆13带动的遮挡块14进行转动,使遮挡块14对滑入槽进行遮挡,避免安装板9从两个定固块8上滑动脱落下来;
再将对应板4对准两个装入槽3,将对应板4自上而下滑动安装进固装板2上的两个装入槽3内,使固装板2与对应板4之间拼接完成,再启动风扇6,风扇6将外部部气体吹向机箱1上的散热气孔,气体再经过吸附层11和过滤布层12的过滤后,通过物理过滤和静电吸附的方式将空气中的大量灰尘滤下,使洁净的气体通过散热气孔进入到机箱1内,使机箱1内保持气体的流通。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机箱散热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机箱散热装置,通过手动对两个转动杆13的调节便于对安装板9进行装卸,方便对吸附层11和过滤布层12以及风扇6进行清理,在吸附层11和过滤布层12的配合使用下,大大减少了灰尘进入机箱1,从而保证了机箱1内部的散热风扇的散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计算机机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箱;
固装板,所述固装板固定安装在机箱的一侧;
两个装入槽,两个所述装入槽分别开设在固装板的两侧内壁上;
对应板,所述对应板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装入槽之间,所述对应板与固装板相适配;
通过孔,所述通过孔开设在对应板的一侧;
风扇,所述风扇设在对应板的一侧;
两个接连板,两个所述接连板均固定安装在对应板的一侧,两个所诉接连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风扇固定连接;
两个定固块,两个所述定固块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板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上;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定固块之间;
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开设在安装板上;
吸附层,所述吸附层固定安装在矩形槽的内壁之间;
过滤布层,所述过滤布层设在吸附层的一侧,所述过滤布层与矩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两个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分别转动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定固块上;
两个遮挡块,两个所述遮挡块分别焊接在对应的所述转动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装入槽的内壁上均设有多个滚动珠,多个所述滚动珠均与对应板滚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两个滑入槽,两个所述滑入槽的内壁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定固块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固块上开设有圆状槽,所述圆状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转接轴承,所述转接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在转动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的远离遮挡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与圆状槽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为带有极化电荷的驻极体纤维制成,所述过滤布层为防尘滤棉制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