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彩虹膜复合纱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5-17  70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彩虹膜复合纱线。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衣物等纺织品的功能性和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纱线作为纺织品的基本材料,对纺织品的功能有重要影响,传统的纱线通常由纺织纤维经过简单加工而成,功能较为单一,装饰性也不足。

彩虹膜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实现多彩颜色的复合薄膜,不同于用颜色印染的彩色塑料薄膜,彩虹膜的色彩更加灵活多变,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观察能呈现出不同的幻彩效果。目前,彩虹膜在纺织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通常采用的是将彩虹膜与布料复合的方式,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色彩绚丽、高弹、舒适度好、耐腐蚀性强的彩虹膜复合纱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彩虹膜复合纱线,包括内芯、膜条和羽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由氨纶纤维组成,所述膜条由彩虹膜经切条形成,所述膜条螺旋缠绕在内芯的外侧,所述羽纱由棉纤维组成,所述羽纱螺旋缠绕在膜条的外侧,并且羽纱的螺旋方向与膜条的螺旋方向相反。内芯选用的氨纶纤维是一种具有优良纺织性能的纤维,不仅具有良好的弹性,而且具有强度高、比重小等优点。与现有将彩虹膜与面料复合的纺织应用方式不同,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将彩虹膜复合在纱线中的应用方式,利用模切机将彩虹膜切割为宽度均匀的膜条,然后通过螺旋缠绕的方式将膜条紧紧缠绕在纱线的内芯外侧,使纱线自身也能呈现出不同的幻彩效果。为了避免彩虹膜对纱线的舒适性产生不良影响,本实用新型在膜条的外侧反方向缠绕有棉纤维材质的羽纱,利用羽纱将彩虹膜与人体分隔开,并且充分发挥棉纤维柔软、吸湿、亲肤等特性,进一步提高纱线的舒适性。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彩虹膜包括表层和里层,所述表层包覆在里层的上下两侧,所述里层包括交错层叠的高折光层和低折光层,里层的层数不少于150层。彩虹膜的表面具有高强度、高耐热、高光泽、耐磨、防潮等特性,里层通过高折光层与低折光层交错重叠使光线能够在各膜层之间折射和反射,表现出不同的反射色彩和透射色彩。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膜条的宽度为50-80μm。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内芯、膜条和羽纱采用热熔胶进行粘合。为了避免膜条和羽纱的螺旋结构发生松散,本实用新型采用热熔胶将螺旋缠绕后的膜条和羽纱粘合在内芯上,有助于提高复合纱线的强度和韧性。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膜条与羽纱的数量比为2:1。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纱线的表面包覆有一层环氧树脂层。环氧树脂层能够显著提高复合纱线的抗腐蚀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并有效减少污物在复合纱线上的附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彩虹膜加工为膜条,并将膜条和棉纤维羽纱通过螺旋缠绕的方式缠绕在由氨纶纤维组成的内芯上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彩虹膜复合纱线,使复合纱线能呈现不同的幻彩效果。

(2)本实用新型采用热熔胶将膜条和羽纱粘合在内芯上,提高了复合纱线的强度和韧性,并在复合纱线的表面包覆了一层环氧树脂层,提高了复合纱线的抗腐蚀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并能有效减少污物在复合纱线上的附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彩虹膜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内芯;2、膜条;3、羽纱;4、表层;5、里层;6、高折光层;7、低折光层;8、环氧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彩虹膜复合纱线,包括内芯1、膜条2和羽纱3。

本实施例的内芯1由氨纶纤维组成,氨纶纤维是一种具有优良纺织性能的纤维,不仅具有良好的弹性,而且具有强度高、比重小等优点,广泛用于制作弹性织物。

本实施例的膜条2由彩虹膜经切条形成,彩虹膜包括表层4和里层5,其中,表层4包覆在里层5的上下两侧,并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材料制成,具有高强度、高耐热、高光泽、耐磨、防潮等特性,里层5包括交错层叠的高折光层6和低折光层7,由于高折光层6和低折光层7的折光指数的不同,光线经过各膜层的不断折射和反射后,从不同角度观察彩虹膜能得到不同的色彩,而且彩虹膜表现出的反射色彩和透射色彩也不同。里层5的层数不少于150层,并且随着膜层的层数增多,彩虹膜的色彩效果越均匀。

现有的彩虹膜在纺织行业的应用通常采用的是将彩虹膜与面料进行复合,这种应用方式无法充分发挥彩虹膜的优点,并且容易对面料舒适度产生显著影响,复合面料通常作为窗帘或挂饰使用,基本不用于穿着。本实施例采用了将彩虹膜与纱线混纺形成一种新型复合纱线的应用方式,利用模切机将彩虹膜切割为宽度在50-80μm的均匀膜条2,再通过螺旋缠绕的方式将膜条2紧紧地缠绕在内芯1外侧,使纱线能充分呈现出彩虹膜独特的幻彩效果。此外,为了避免缠绕膜条2后对纱线的舒适性产生不良影响,本实施例在膜条2的外侧沿与膜条2相反的螺旋方向缠绕有棉纤维材质的羽纱3,利用羽纱3将膜条2包覆住,避免膜条2直接与人体接触,并且充分发挥棉纤维柔软、吸湿、亲肤等特性,进一步提高复合纱线的舒适性。通常膜条2与羽纱3的数量比为2:1,本实施例的复合纱线中膜条2的数量为四根,羽纱3的数量为两根。

为了避免膜条2和羽纱3的螺旋结构发生松散,本实施例采用热熔胶将螺旋缠绕后的膜条2和羽纱3粘合在内芯1上,有助于提高复合纱线的强度和韧性,并且在复合纱线的表面包覆了一层环氧树脂层,用于提高复合纱线的抗腐蚀性和尺寸稳定性,并能有效减少污物在复合纱线上的附着。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彩虹膜复合纱线,包括内芯(1)、膜条(2)和羽纱(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1)由氨纶纤维组成,所述膜条(2)由彩虹膜经切条形成,所述膜条(2)螺旋缠绕在内芯(1)的外侧,所述羽纱(3)由棉纤维组成,所述羽纱(3)螺旋缠绕在膜条(2)的外侧,并且羽纱(3)的螺旋方向与膜条(2)的螺旋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虹膜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虹膜包括表层(4)和里层(5),所述表层(4)包覆在里层(5)的上下两侧,所述里层(5)包括交错层叠的高折光层(6)和低折光层(7),里层(5)的层数不少于150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虹膜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条(2)的宽度为50-8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虹膜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1)、膜条(2)和羽纱(3)采用热熔胶进行粘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虹膜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条(2)与羽纱(3)的数量比为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虹膜复合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纱线的表面包覆有一层环氧树脂层(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彩虹膜复合纱线,包括内芯、膜条和羽纱,特点是:内芯由氨纶纤维组成,膜条由彩虹膜经切条形成,膜条螺旋缠绕在内芯的外侧,羽纱由棉纤维组成,羽纱螺旋缠绕在膜条的外侧并与膜条的螺旋方向相反,内芯、膜条和羽纱通过热熔胶进行粘合,纱线的表面包覆有一层环氧树脂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彩虹膜螺旋缠绕在纱线内部,使纱线能呈现不同的幻彩效果,利用热熔胶将膜条和羽纱粘合在内芯上,提高了复合纱线的强度和韧性,并通过复合纱线的表面包覆一层环氧树脂层,提高了复合纱线的抗腐蚀性能和尺寸稳定性,有效减少了污物在复合纱线上的附着。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龙;王益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义乌市五环印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2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