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旧抽油杆机电一体化检修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油田作为资源性企业,通常要经历上产、稳产、减产的发展阶段,尤其是进入稳产期的油田随着开发深入,原油增产、稳产难度加大,单井产量较低,新增开发井数量不断增加,各种措施增油、维护大修的井下作业种类和作业次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各种因素使得井下油管、抽油杆的服役环境愈发复杂,油管、抽油杆的检修率和投用量也大幅度增加。由于新油管、抽油杆的购置成本巨大,成为原油开采成本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大对旧油管杆回收后的清洗、检验、修复力度,恢复油管杆性能进行重复使用,已成为原油生产中控制成本、降本增效的一个工作重点。
目前在旧抽油杆检修工艺技术方面,国家及石油工业缺少统一的、专门的、针对性的标准。国内多数油田的旧抽油杆检修工作仍处于早期的分散建设、人工操作、简易处理的生产作业模式,并且由于抽油杆规格多变、细长柔性的特点,使得抽油杆检修工艺技术及非标专用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现有的旧抽油杆检修工艺多集中在抽油杆的清洗、检测等单一环节上,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集约化的抽油杆检修工艺系统,使得抽油杆检修的专业化、规范化程度较低,影响对旧抽油杆的统一管理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旧抽油杆机电一体化检修生产系统,具备高效清洗,方便目测分检及便于精细化管理,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旧抽油杆机电一体化检修生产系统,包括本体、清洗槽、目测分检槽、成品下料管架仓和级别自动分选机,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矫直上料管架,且所述矫直上料管架的一端横向设置有第一进料管架,所述第一进料管架的一端设置有抽油杆液压斜辊矫直机,且所述抽油杆液压斜辊矫直机的一端横向设置有第一过渡管,所述第一过渡管的后方设置有清洗槽,且所述第一过渡管的一端设置有抽油杆电加热清洗机,所述抽油杆电加热清洗机的一端横向设置有第二过渡管架,且所述第二过渡管架的后方设置有目测分检槽,所述目测分检槽的后方设置有探伤过渡管架,且所述探伤过渡管架一端设置有全自动漏磁探伤机,所述全自动漏磁探伤机一端的正前方设置有成品过渡传输线,且所述成品过渡传输线的前方设置有第三过渡管架,所述第三过渡管架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拧扣机,且所述液压拧扣机的一端连接有接箍更换出料管架,所述接箍更换出料管架的右侧设置有成品下料管架仓。
优选的,所述本体内部的第一过渡管前方设置有设置有污水处理槽,且所述污水处理槽与清洗槽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目测分检槽内部设置有可调节式检测架,且所述可调节式检测架的两侧设置有辊筒棉,所述可调节式检测架之间横向设置有目测放大窗。
优选的,所述清洗槽内部对称设置有u型清洗管架,且所述u型清洗管架底端设置有加热丝,所述u型清洗管架顶端设置有刮板,且所述刮板一侧的设置有清洗棉,所述清洗槽两侧设置有喷头。
优选的,所述成品下料管架仓内部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分级管架槽,且所述成品下料管架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和移动机构,且所述安装板顶端均匀设置有移动管槽。
优选的,所述接箍更换出料管架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级别自动分选机,且所述级别自动分选机的后方横向设置有废品管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清洗槽内部设置的u型清洗管架及喷头的作用,可对抽油杆表面进行清洗,并配合清洗棉与刮板的共同作用,并可以将抽油杆外表面进行预处理,提高了清洗效率,用于低温或寒冷地区或带有稠性油污的抽油杆预清洗,在表面清洗前,可开启加热丝工作,使其表面牢固附着的大部分凝结油污快速软化、脱落,之后一次清洗后的抽油杆进入抽油杆电加热清洗机内部,可实现二次清洗,抽油杆外表面油污、锈蚀及各种井下附着物被清除干净,从而提高了抽油杆表面清洗的质量和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调节式检测架,通过手动移动可调节式检测架,使其呈三角支架,并配合辊筒棉和目测放大窗的作用,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进行目测分检,增强检测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3、通过设置的移动管槽与分级管架槽,配合安装板的升降及左右移动,从而可实现抽油杆的等间距进给,可使得抽油杆有序分类摆放,便于精细化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槽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目测分检槽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成品下料管架仓工作时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矫直上料管架;2、第一进料管架;3、本体;4、抽油杆液压斜辊矫直机;5、污水处理槽;6、清洗槽;601、u型清洗管架;602、喷头;603、加热丝;604、清洗棉;605、刮板;7、第一过渡管;8、抽油杆电加热清洗机;9、目测分检槽;901、可调节式检测架;902、目测放大窗;903、辊筒棉;10、第二过渡管架;11、成品过渡传输线;12、第三过渡管架;13、液压拧扣机;14、接箍更换出料管架;15、成品下料管架仓;16、移动管槽;17、安装板;18、分级管架槽;19、废品管架;20、级别自动分选机;21、全自动漏磁探伤机;22、探伤过渡管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旧抽油杆机电一体化检修生产系统,包括本体3、清洗槽6、目测分检槽9、成品下料管架仓15和级别自动分选机20,本体3内部的第一过渡管7前方设置有设置有污水处理槽5,且污水处理槽5与清洗槽6内部连通;
通过设置的污水处理槽5,可依次经多级沉降、分离、过滤,实现净化污水循环使用,避免环境污染,同时节约水资源;
本体3的一侧设置有矫直上料管架1,且矫直上料管架1的一端横向设置有第一进料管架2,第一进料管架2的一端设置有抽油杆液压斜辊矫直机4,且抽油杆液压斜辊矫直机4的一端横向设置有第一过渡管7,第一过渡管7的后方设置有清洗槽6;
清洗槽6内部对称设置有u型清洗管架601,且u型清洗管架601底端设置有加热丝603,u型清洗管架601顶端设置有刮板605,且刮板605一侧的设置有清洗棉604,清洗槽6两侧设置有喷头602;
通过清洗槽6内部设置的u型清洗管架601及喷头602的作用,可对抽油杆表面进行清洗,并配合清洗棉604与刮板605的共同作用,并可以将抽油杆外表面进行预处理,提高了清洗效率,用于低温或寒冷地区或带有稠性油污的抽油杆预清洗,在表面清洗前,可开启加热丝603工作,使其表面牢固附着的大部分凝结油污快速软化、脱落,之后一次清洗后的抽油杆进入抽油杆电加热清洗机8内部,可实现二次清洗,使得抽油杆外表面油污、锈蚀及各种井下附着物被清除干净;
且第一过渡管7的一端设置有抽油杆电加热清洗机8,抽油杆电加热清洗机8的一端横向设置有第二过渡管架10,且第二过渡管架10的后方设置有目测分检槽9;
目测分检槽9内部设置有可调节式检测架901,且可调节式检测架901的两侧设置有辊筒棉903,可调节式检测架901之间横向设置有目测放大窗902;
可手动移动可调节式检测架901,使其呈三角支架,并配合辊筒棉903和目测放大窗902的作用,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进行目测分检;
目测分检槽9的后方设置有探伤过渡管架22,且探伤过渡管架22一端设置有全自动漏磁探伤机21,全自动漏磁探伤机21一端的正前方设置有成品过渡传输线11,且成品过渡传输线11的前方设置有第三过渡管架12,第三过渡管架12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拧扣机13,且液压拧扣机13的一端连接有接箍更换出料管架14;
接箍更换出料管架14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级别自动分选机20,且级别自动分选机20的后方横向设置有废品管架19;
通过设置的废品管架19,可便于收集不合格的抽油杆;
接箍更换出料管架14的右侧设置有成品下料管架仓15;
成品下料管架仓15内部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分级管架槽18,且成品下料管架仓15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板17,安装板17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和移动机构,且安装板17顶端均匀设置有移动管槽16;
通过设置的移动管槽16与分级管架槽18,配合安装板17的升降及左右移动,从而可实现抽油杆的等间距进给,可使得抽油杆有序分类摆放。
工作原理:该旧抽油杆机电一体化检修生产系统使用时,当抽油杆经矫直上料管架1进入抽油杆液压斜辊矫直机4时,抽油杆液压斜辊矫直机4工可对抽油杆进行矫直操作,然后经第一过渡管7将矫直后的抽油杆输送至清洗槽6,通过清洗槽6内部设置的u型清洗管架601及喷头602的作用,可对抽油杆表面进行清洗,并配合清洗棉604与刮板605的共同作用,并可以将抽油杆外表面进行预处理,提高了清洗效率,用于低温或寒冷地区或带有稠性油污的抽油杆预清洗,在表面清洗前,可开启加热丝603工作,使其表面牢固附着的大部分凝结油污快速软化、脱落,之后一次清洗后的抽油杆进入抽油杆电加热清洗机8内部,可实现二次清洗,使得抽油杆外表面油污、锈蚀及各种井下附着物被清除干净。
清洗后的抽油杆经第二过渡管架10进入目测分检槽9内部,可手动移动可调节式检测架901,使其呈三角支架,并配合辊筒棉903和目测放大窗902的作用,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进行目测分检。
之后由探伤过渡管架22输送至全自动漏磁探伤机21,全自动漏磁探伤机21检测是否存在裂纹、孔洞、偏磨、锈蚀、气孔等缺陷,将在缺陷表面形成漏磁场,缺陷检测信号由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判别,可生成、存储和打印生产报表,经无损检测合格的抽油杆通过成品过渡传输线11向后传送,进入液压拧扣机13,进行接箍更换步骤,之后进入级别自动分选机20,通过级别自动分选机20的进料端传输线传送至分选主机,分选探头进行检测,由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判别,完成分选标记的抽油杆传送至成品下料管架仓15自动下线存放,通过设置的移动管槽16与分级管架槽18,首先将抽油杆置于成品下料管架仓15上与分级管架槽18平行放置,之后通过安装板17的升降及左右等间距移动,可带动抽油杆进入由上一个分级管架槽18至下一个分级管架槽18,循环往复,从而可实现抽油杆的等间距进给,可使得抽油杆有序分类摆放。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旧抽油杆机电一体化检修生产系统,包括本体(3)、清洗槽(6)、目测分检槽(9)、成品下料管架仓(15)和级别自动分选机(2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的一侧设置有矫直上料管架(1),且所述矫直上料管架(1)的一端横向设置有第一进料管架(2),所述第一进料管架(2)的一端设置有抽油杆液压斜辊矫直机(4),且所述抽油杆液压斜辊矫直机(4)的一端横向设置有第一过渡管(7),所述第一过渡管(7)的后方设置有清洗槽(6),且所述第一过渡管(7)的一端设置有抽油杆电加热清洗机(8),所述抽油杆电加热清洗机(8)的一端横向设置有第二过渡管架(10),且所述第二过渡管架(10)的后方设置有目测分检槽(9),所述目测分检槽(9)的后方设置有探伤过渡管架(22),且所述探伤过渡管架(22)一端设置有全自动漏磁探伤机(21),所述全自动漏磁探伤机(21)一端的正前方设置有成品过渡传输线(11),且所述成品过渡传输线(11)的前方设置有第三过渡管架(12),所述第三过渡管架(12)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拧扣机(13),且所述液压拧扣机(13)的一端连接有接箍更换出料管架(14),所述接箍更换出料管架(14)的右侧设置有成品下料管架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抽油杆机电一体化检修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内部的第一过渡管(7)前方设置有设置有污水处理槽(5),且所述污水处理槽(5)与清洗槽(6)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抽油杆机电一体化检修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测分检槽(9)内部设置有可调节式检测架(901),且所述可调节式检测架(901)的两侧设置有辊筒棉(903),所述可调节式检测架(901)之间横向设置有目测放大窗(9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抽油杆机电一体化检修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槽(6)内部对称设置有u型清洗管架(601),且所述u型清洗管架(601)底端设置有加热丝(603),所述u型清洗管架(601)顶端设置有刮板(605),且所述刮板(605)一侧的设置有清洗棉(604),所述清洗槽(6)两侧设置有喷头(6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抽油杆机电一体化检修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下料管架仓(15)内部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分级管架槽(18),且所述成品下料管架仓(15)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板(17),所述安装板(17)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和移动机构,且所述安装板(17)顶端均匀设置有移动管槽(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旧抽油杆机电一体化检修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箍更换出料管架(14)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级别自动分选机(20),且所述级别自动分选机(20)的后方横向设置有废品管架(19)。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