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氢清洗机清洗槽抛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5-19  82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碳氢清洗机清洗槽抛动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碳氢清洗机清洗槽的抛动方式,多采用单边抛动,在清洗重产品时,单边抛动,受力不均匀,容易出现抛动时,传动轴卡死现象,且传动轴的密封件容易老化磨损,不仅清洗时间较长而且还会影响产品的清洗效果,达不到产品清洗的外观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清洗槽的适用范围,抛动重型产品时,上下抛动更加顺畅,提高清洗效率,动力传输稳定的碳氢清洗机清洗槽抛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氢清洗机清洗槽抛动装置,包括抛动架以及带动所述抛动架上下移动的抛动机构,所述抛动机构包括驱动器以及抛动部件,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抛动部件驱动连接,所述抛动部件设置在清洗槽底部,所述抛动架设置在所述抛动部件上,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抛动部件带动其上的抛动架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抛动部件包括传动轴以及两偏心轮,两偏心轮对称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偏心轮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轮与抛动架底面抵接,所述驱动器驱动传动轴转动来带动偏心轮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偏心轮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抛动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相匹配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置在所述导向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为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通过电机座与所述清洗槽连接,所述传动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链轮,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架以及导向轮,所述导向架设置在所述清洗槽内壁上,所述导向架上设置有转轴,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抛动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轮相匹配的导向轨道。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轨道包括轨道架,所述轨道架与所述抛动架连接,所述轨道架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轮滑设在所述导向槽内,且所述导向槽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导向轮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槽上设置有加液管和排液管,所述清洗槽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液管设置在所述排水口上,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槽底面上设置有轴承架,所述轴承架两侧设置有轴承座,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与两轴承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中部设置有辅助轴承,所述辅助轴承设置在辅助架上,所述辅助架与所述清洗槽底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抛动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四周设置有挡架,所述挡架上倾斜设置有导向片,所述导向片与挡架的顶面呈锐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器驱动抛动部件带动其上的抛动架上下运动,抛动架可直接多种规格轻型或者重型产品,提高清洗槽的适用范围,抛动重型产品时,通过抛动架底部的抛动部件使得上下抛动更加顺畅,延长传动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清洗效率;抛动部件设置在清洗槽底部,驱动器与抛动部件驱动连接,有效保证动力的传输稳定性,避免出现传动轴卡死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碳氢清洗机清洗槽抛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清洗槽;11、加液管;12、排液管;13、控制开关;2、底板;21、挡架;22、导向片;3、传动电机;31、电机座;32、传动链条;33、主动链轮;4、传动轴;41、凸轮;42、导向块;43、轴承座;44、辅助架;5、导向架;51、导向轮;52、轨道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2所示,一种碳氢清洗机清洗槽抛动装置,包括抛动架以及带动所述抛动架上下移动的抛动机构,所述抛动机构包括驱动器以及抛动部件,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抛动部件驱动连接,所述抛动部件设置在清洗槽1底部,所述抛动架设置在所述抛动部件上,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抛动部件带动其上的抛动架上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器驱动抛动部件带动其上的抛动架上下运动,抛动架可直接多种规格轻型或者重型产品,提高清洗槽1的适用范围,抛动重型产品时,通过抛动架底部的抛动部件使得上下抛动更加顺畅,延长传动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清洗效率;抛动部件设置在清洗槽1底部,驱动器与抛动部件驱动连接,有效保证动力的传输稳定性,避免出现传动轴4卡死等现象。

所述抛动部件包括传动轴4以及两偏心轮,两偏心轮对称设置在所述传动轴4上,所述传动轴4与所述偏心轮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轮与抛动架底面抵接,所述驱动器驱动传动轴4转动来带动偏心轮同步转动。

所述偏心轮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抛动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相匹配的导向块42,所述导向块42设置在所述导向槽上。

所述驱动器为传动电机3,所述传动电机3通过电机座31与所述清洗槽1连接,所述传动电机3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链轮33,所述传动轴4上设置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33与所述从动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32连接。

还包括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架5以及导向轮51,所述导向架5设置在所述清洗槽1内壁上,所述导向架5上设置有转轴,所述导向轮51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抛动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轮51相匹配的导向轨道。

所述导向轨道包括轨道架52,所述轨道架52与所述抛动架连接,所述轨道架52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轮51滑设在所述导向槽内,且所述导向槽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导向轮51直径,使得抛动架在上下顶升时保证一定晃动余量,保证滑动稳定性。

所述清洗槽1上设置有加液管11和排液管12,所述清洗槽1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液管12设置在所述排水口上,所述排液管12上设置有控制开关13。

所述清洗槽1底面上设置有轴承架,所述轴承架两侧设置有轴承座43,所述传动轴4两端分别与两轴承座43连接。

所述传动轴4中部设置有辅助轴承,所述辅助轴承设置在辅助架44上,所述辅助架44与所述清洗槽1底部连接。

辅助轴承可用于支撑传动轴4,保证传动轴4的转动稳定性,使得动力传输更加稳定。

所述抛动架包括底板2,所述底板2四周设置有挡架21,所述挡架21上倾斜设置有导向片22,所述导向片22与挡架21的顶面呈锐角设置,导向片22可对工件进行抛动架时进行导向,保证工件的位置精度。

重型或者轻型工件由机械手抓取送到清洗槽1内的抛动架上,抛动电机通过带动抛主动链轮33转动,下传动部分通过链条与传动轴4连接,带动传动轴4也同步不停转动,传动轴4上装有两套偏心轮,偏心轮在转动的过程中,不停的上下顶升抛动架及工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碳氢清洗机清洗槽抛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抛动架以及带动所述抛动架上下移动的抛动机构,所述抛动机构包括驱动器以及抛动部件,所述驱动器与所述抛动部件驱动连接,所述抛动部件设置在清洗槽底部,所述抛动架设置在所述抛动部件上,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抛动部件带动其上的抛动架上下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氢清洗机清洗槽抛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动部件包括传动轴以及两偏心轮,两偏心轮对称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偏心轮固定连接,所述偏心轮与抛动架底面抵接,所述驱动器驱动传动轴转动来带动偏心轮同步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氢清洗机清洗槽抛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抛动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相匹配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置在所述导向槽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氢清洗机清洗槽抛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为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通过电机座与所述清洗槽连接,所述传动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链轮,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氢清洗机清洗槽抛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架以及导向轮,所述导向架设置在所述清洗槽内壁上,所述导向架上设置有转轴,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抛动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轮相匹配的导向轨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氢清洗机清洗槽抛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轨道包括轨道架,所述轨道架与所述抛动架连接,所述轨道架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轮滑设在所述导向槽内,且所述导向槽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导向轮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氢清洗机清洗槽抛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槽上设置有加液管和排液管,所述清洗槽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液管设置在所述排水口上,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控制开关。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氢清洗机清洗槽抛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槽底面上设置有轴承架,所述轴承架两侧设置有轴承座,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与两轴承座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氢清洗机清洗槽抛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中部设置有辅助轴承,所述辅助轴承设置在辅助架上,所述辅助架与所述清洗槽底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氢清洗机清洗槽抛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动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四周设置有挡架,所述挡架上倾斜设置有导向片,所述导向片与挡架的顶面呈锐角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碳氢清洗机清洗槽抛动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器驱动抛动部件带动其上的抛动架上下运动,抛动架可直接多种规格轻型或者重型产品,提高清洗槽的适用范围,抛动重型产品时,通过抛动架底部的抛动部件使得上下抛动更加顺畅,延长传动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清洗效率;抛动部件设置在清洗槽底部,驱动器与抛动部件驱动连接,有效保证动力的传输稳定性,避免出现传动轴卡死等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陆小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可立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2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