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加工中的纺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除静电导纱钩。
背景技术:
导纱钩安装在环锭细纱机键子上方,引导从前罗拉输出的纱条与钢丝圈配合进行加捻。导纱钩孔的中心位置必须在键子的中心线上。钢丝圈给纱条加的捻度通过导纱钩传递到上方纺纱段直至前罗拉钳口。由于纱条在导纱钩存在包围弧,捻度传递受阻,纺纱段上产生捻陷。导纱钩随管纱卷绕的升降而升降,以稳定气圈高度和纺纱张力。
而导纱钩在工作的时候,由于与纱条之间始终存在摩擦,所以会产生静电,随着时间的积累,摩擦产生的电荷也会越积越多,最终会以放电的形式释放因为摩擦而积累的电荷,而释放的电荷会对纱条产生损伤,并且还会对机器的零部件,尤其是电子元件产生无法估量的损伤,甚至烧毁电子元件。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除静电导纱钩,以解决静电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静电导纱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静电导纱钩,包括除尘平面器和铜片,所述除尘平面器一面连接有伸缩杆套头,所述伸缩杆套头另一端与伸缩杆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接有直片角码,所述除尘平面器底端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与导电套头相连,所述导电套头与导纱钩套接,所述铜片安装在除尘平面器框架内,所述铜片一面与清洁刷一面紧贴,所述清洁刷另一面与清洁刷柄连接,所述清洁刷柄一端安装有第一小马达,所述第一小马达转轴安装有第一小齿轮,所述第一小齿轮啮合于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两端通过热熔硅胶与除尘平面器框架连接,所述除尘平面器框架底端安装有纳尘仓。
优选的,所述除尘平面器框架与伸缩杆套头材质为abs塑料,且除尘平面器框架与伸缩杆套头一体成型,伸缩杆与直片角码焊接相连,所述直片角码通过螺钉与纺纱机器机身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导电套头内层为导电铜层,外层为绝缘层,所述导线外层为绝缘材料,内层为铜线,且导线与铜片通过焊锡直接相连。
优选的,所述铜片以卡槽方式安装在除尘平面器框架内。
优选的,所述清洁刷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小马达和第二小马达,所述第一小马达和第二小马达的转轴分别安装有第一小齿轮和第二小齿轮,所述第一小齿轮和第二小齿轮分别啮合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
优选的,所述除尘平面器框架底端有开孔,开孔形状大小与清洁刷相适配,所述纳尘仓通过卡槽与除尘平面器框架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除静电导纱钩,通过导纱钩摩擦产生电荷,从而在导纱钩和铜片的电路中产生了电势差,静电电荷在电势差的作用下,顺着与导纱钩紧密接触的导电套头内层导电铜层再经由导线的铜线,最后运动到铜片,从而使得铜片变为带电荷状态,当铜片带电荷后,会对不带电的轻小物质产生吸引作用,因此当把铜片接近纱条时,会吸附纱条所附带的灰尘颗粒和细小零碎的纤维,从而提高了纺纱的生产质量。所以在提高生产质量的同时,也除去了因为纱条与导纱钩摩擦产生的静电而存在的安全隐患。此外,通过启动第一小马达和第二小马达,第一小马达和第二小马达启动后分别通过各自的转轴带动第一小齿轮和第二小齿轮的转动,再分别通过与固定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啮合,从而带动清洁刷柄的上下运动,而清洁刷又与铜片紧密贴合,所以可以刷掉铜片表面吸附的灰尘颗粒和细小零碎的纤维,并收纳至纳尘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尘平面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尘平面器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套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纱钩;2、导电套头;3、导线;4、直片角码;5、伸缩杆;6、除尘平面器;7、纳尘仓;8、除尘平面器框架;9、第一齿条;10、铜片;11、清洁刷;12、清洁刷柄;13、第一小齿轮;14、第二小马达;15、导电铜层;16、绝缘层;17、第一小马达;18、第二齿条;19、伸缩杆套头;20、第二小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除静电导纱钩,包括除尘平面器6和铜片10,除尘平面器6一面连接有伸缩杆套头19,伸缩杆套头19另一端与伸缩杆5连接,伸缩杆5的另一端接有直片角码4,除尘平面器6底端连接有导线3,导线3的另一端与导电套头2相连,导电套头2与导纱钩1套接,铜片10安装在除尘平面器框架8内,铜片10一面与清洁刷11一面紧贴,清洁刷11另一面与清洁刷柄12连接,清洁刷柄12一端安装有第一小马达17,第一小马达17转轴安装有第一小齿轮13,第一小齿轮13啮合于第一齿条9,第一齿条9两端通过热熔硅胶与除尘平面器框架8连接,除尘平面器框架8底端安装有纳尘仓7,除尘平面器框架8与伸缩杆套头19材质为abs塑料,且除尘平面器框架8与伸缩杆套头19一体成型,伸缩杆5与直片角码4焊接相连,直片角码4通过螺钉与纺纱机器机身连接固定,导电套头2内层为导电铜层15,外层为绝缘层16,导线3外层为绝缘材料,内层为铜线,且导线3与铜片10通过焊锡直接相连,铜片10以卡槽方式安装在除尘平面器框架8内,清洁刷柄12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小马达17和第二小马达14,第一小马达17和第二小马达14的转轴分别安装有第一小齿轮13和第二小齿轮20,第一小齿轮13和第二小齿轮20分别啮合于第一齿条9和第二齿条18,除尘平面器框架8底端有开孔,开孔形状大小与清洁刷11相适配,纳尘仓7通过卡槽与除尘平面器框架8相连。
工作原理
当纺纱机器工作时,纱条与导纱钩1会产生摩擦,而摩擦会产生静电电荷,而铜片10无电荷产生,所以在导纱钩和铜片的电路中产生了电势差,静电电荷在电势差的作用下,顺着与导纱钩紧密接触的导电套头2内层导电铜层15再经由导线3的铜线,最后运动到铜片10,从而使得铜片10变为带电荷状态,当铜片10带电荷后,会对不带电的轻小物质产生吸引作用,因此当把铜片10接近纱条时,会吸附纱条所附带的灰尘颗粒和细小零碎的纤维,从而提高了纺纱的生产质量。所以在提高生产质量的同时,也除去了因为纱条与导纱钩摩擦产生的静电而存在的安全隐患。当铜片10吸附过多的灰尘颗粒和细小零碎的纤维后,可以手动启动第一小马达17和第二小马达14,第一小马达17和第二小马达14启动后分别通过各自的转轴带动第一小齿轮13和第二小齿轮20的转动,再分别通过与固定的第一齿条9和第二齿条18的啮合,从而带动清洁刷柄12的上下运动,而清洁刷11又与铜片10紧密贴合,所以可以刷掉铜片10表面吸附的灰尘颗粒和细小零碎的纤维,并收纳至纳尘仓7,当纳尘仓7收集过多的灰尘颗粒和细小零碎的纤维后,可以抽出纳尘仓7,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再通过卡槽安装回去,继续使用。此外,可以通过调节伸缩杆5的伸缩距离来调节铜片10与纱条的距离,从而更高效率的清除灰尘颗粒和细小零碎的纤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除静电导纱钩,包括除尘平面器(6)和铜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平面器(6)一面连接有伸缩杆套头(19),所述伸缩杆套头(19)另一端与伸缩杆(5)连接,所述伸缩杆(5)的另一端接有直片角码(4),所述除尘平面器(6)底端连接有导线(3),所述导线(3)的另一端与导电套头(2)相连,所述导电套头(2)与导纱钩(1)套接,所述铜片(10)安装在除尘平面器框架(8)内,所述铜片(10)一面与清洁刷(11)一面紧贴,所述清洁刷(11)另一面与清洁刷柄(12)连接,所述清洁刷柄(12)一端安装有第一小马达(17),所述第一小马达(17)转轴安装有第一小齿轮(13),所述第一小齿轮(13)啮合于第一齿条(9),所述第一齿条(9)两端通过热熔硅胶与除尘平面器框架(8)连接,所述除尘平面器框架(8)底端安装有纳尘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静电导纱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平面器框架(8)与伸缩杆套头(19)材质为abs塑料,且除尘平面器框架(8)与伸缩杆套头(19)一体成型,伸缩杆(5)与直片角码(4)焊接相连,所述直片角码(4)通过螺钉与纺纱机器机身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静电导纱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套头(2)内层为导电铜层(15),外层为绝缘层(16),所述导线(3)外层为绝缘材料,内层为铜线,且导线(3)与铜片(10)通过焊锡直接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静电导纱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10)以卡槽方式安装在除尘平面器框架(8)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静电导纱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刷柄(12)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小马达(17)和第二小马达(14),所述第一小马达(17)和第二小马达(14)的转轴分别安装有第一小齿轮(13)和第二小齿轮(20),所述第一小齿轮(13)和第二小齿轮(20)分别啮合于第一齿条(9)和第二齿条(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静电导纱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平面器框架(8)底端有开孔,开孔形状大小与清洁刷(11)相适配,所述纳尘仓(7)通过卡槽与除尘平面器框架(8)相连。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