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板固定装置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5-22  63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电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摸板固定装置以及应用该触摸板固定装置的移动终端电脑。



背景技术:

目前触摸板固定装置包括触摸板和壳体,其中,壳体开设有安装槽,触摸板设于安装槽内,且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一螺丝孔,触摸板的面向安装槽槽底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螺丝孔,以使壳体通过螺丝与第一螺丝孔和第二螺丝孔的配合固定连接于触摸板,以完成触摸板和壳体的组装。但是,无法保证触摸板与安装槽的槽侧壁之间间隙的均匀性,容易导致触摸板歪斜,而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触摸板固定装置,旨在解决无法保证触摸板与安装槽的槽侧壁之间间隙的均匀性的问题,以防止触摸板歪斜,而影响美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触摸板固定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槽底壁和连接于所述槽底壁的槽侧壁,所述安装槽具有与所述槽底壁相对设置的槽口;

触摸板,所述触摸板设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以及

固定膜层,所述固定膜层设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并环绕所述安装槽的槽口设置,所述固定膜层朝向所述槽底壁延伸设有折边,所述折边位于所述槽侧壁和所述触摸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槽侧壁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二槽壁相邻设置;

所述折边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折边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设于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触摸板之间,且所述第一折边相对的两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触摸板抵接,所述第二折边设于所述第二槽壁与所述触摸板之间,且所述第二折边相对的两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二槽壁和所述触摸板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触摸板之间设有两所述第一折边,两所述第一折边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槽壁相对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膜层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环绕所述安装槽的槽口设置,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固定部的内侧壁,所述第一折边设于所述连接部的背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槽壁与所述触摸板的侧壁之间设有两所述第二折边,两所述第二折边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槽壁相对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膜层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粘接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槽底壁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触摸板的面向所述槽底壁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触摸板固定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并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开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第一连接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孔开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第二连接孔间隔设置,且所述连接件设置有若干个,每一所述连接件穿设于一所述第一连接孔并插设于一所述第二连接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二盖体,并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第二盖体的面向所述安装口的表面构成所述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触摸板固定装置,该触摸板固定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槽底壁和连接于所述槽底壁的槽侧壁,所述安装槽具有与所述槽底壁相对设置的槽口;

触摸板,所述触摸板设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以及

固定膜层,所述固定膜层设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并环绕所述安装槽的槽口设置,所述固定膜层朝向所述槽底壁延伸设有折边,所述折边位于所述槽侧壁和所述触摸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一种触摸板固定装置,该触摸板固定装置包括壳体、触摸板以及设于壳体的固定膜层;其中,壳体开设有安装槽,触摸板设于安装槽的槽底壁;另外,固定膜层环绕安装槽的槽口设置,固定膜层朝向槽底壁延伸设有折边,折边位于槽侧壁和触摸板之间;

因此,在组装触摸板和壳体的过程中,首先将固定膜层设于壳体的外表面,并使折边朝向槽底壁延伸,然后将触摸板安装于槽底壁,以使折边填充于槽侧壁与触摸板之间,从而在折边的限位作用下,使得触摸板与安装槽的槽侧壁之间的间隙均匀,以防止触摸板歪斜,而影响外观,最后将固定膜层从壳体上撕下即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触摸板固定装置一实施例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触摸板固定装置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触摸板固定装置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触摸板固定装置100,旨在解决无法保证触摸板20与安装槽111的槽侧壁1112之间间隙的均匀性的问题,以防止触摸板20歪斜,而影响美观。

结合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触摸板固定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该触摸板固定装置100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的外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11,所述安装槽111包括槽底壁1111和连接于所述槽底壁1111的槽侧壁1112,所述安装槽111具有与所述槽底壁1111相对设置的槽口;

触摸板20,所述触摸板20设于所述安装槽111的槽底壁1111;以及

固定膜层30,所述固定膜层30设于所述壳体10的外表面,并环绕所述安装槽111的槽口设置,所述固定膜层30朝向所述槽底壁1111延伸设有折边33,所述折边33位于所述槽侧壁1112和所述触摸板20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该触摸板固定装置100包括壳体10、触摸板20以及设于壳体10的固定膜层30;其中,壳体10开设有安装槽111,触摸板20设于安装槽111的槽底壁1111;另外,固定膜层30环绕安装槽111的槽口设置,固定膜层30朝向槽底壁1111延伸设有折边33,折边33位于槽侧壁1112和触摸板20之间;

因此,在组装触摸板20和壳体10的过程中,首先将固定膜层30设于壳体10的外表面,并使折边33朝向槽底壁1111延伸,然后将触摸板20安装于槽底壁1111内,以使折边33填充于槽侧壁1112与触摸板20之间,从而在折边33的限位作用下,使得触摸板20与安装槽111的槽侧壁1112之间的间隙均匀,以防止触摸板20歪斜,而影响外观,最后将固定膜层30从壳体10上撕下即可;同时,如果触摸板20歪斜的程度过大时,触摸板20容易与壳体10发生干涉,而影响触摸板20的触感,甚至导致功能失效。

另外,现有技术直接采用螺丝固定触摸板20和壳体10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治具辅助安装。具体地,首先将触摸板20设于安装槽111的槽底壁1111后,将壳体10翻转,在这之前需要使用胶带预固定触摸板20,以防止触摸板20掉落;然后将治具的定位杆插设于壳体10和触摸板20相对应的其中两个螺丝孔内,以实现定位,同时,锁入其他螺丝,此时触摸板20已被固定在壳体10上;然后将治具取走,再锁入其他螺丝,以加固安装。而本方案可通过在折边33的限位作用下,直接锁入全部螺丝即可将触摸板20固定连接于壳体10,无需采用治具辅助安装,从而简化组装过程,提高组装效率。

结合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固定膜层30可为直接贴附在壳体10上的单独结构。

结合参阅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固定膜层30可为与保护膜结合在一起的结构,以节省成本。

结合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触摸板固定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槽侧壁1112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1112a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槽壁1112b,所述第一槽壁1112a与所述第二槽壁1112b相邻设置;

所述折边33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折边331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折边332,所述第一折边331设于所述第一槽壁1112a与所述触摸板20之间,且所述第一折边331相对的两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槽壁1112a和所述触摸板20抵接,所述第二折边332设于所述第二槽壁1112b与所述触摸板20之间,且所述第二折边332相对的两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二槽壁1112b和所述触摸板20抵接。

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11大致呈矩形开槽,以使安装槽111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1112a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槽壁1112b;触摸板20大致呈长方体结构,并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每一第一侧壁与一第一槽壁1112a相对设置,且每一第一侧壁与一第一槽壁1112a之间均填充有第一折边331,第一第二侧壁与一第二槽壁1112b相对设置,且每一第二侧壁与一第二槽壁1112b之间均填充有第二折边332,以使触摸板20的四周缘与安装槽111的槽侧壁1112之间的间隙均匀。

结合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触摸板固定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壁1112a与所述触摸板20之间设有两所述第一折边331,两所述第一折边331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槽壁1112a相对的两侧。该设置可进一步保证触摸板20与第一槽壁1112a之间的间隙均匀性,以防止触摸板20往第一槽壁1112a的其中一侧歪斜。

结合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触摸板固定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膜层30包括固定部31和连接部32,所述固定部31环绕所述安装槽111的槽口设置,所述连接部32设于所述固定部31的内侧壁,所述第一折边331设于所述连接部32的背离所述固定部31的一侧。通过使用连接部32将第一折边331固定连接于固定部31,以在撕下固定膜层30时便于同时撕下第一折边331。

结合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触摸板固定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槽壁1112b与所述触摸板20之间设有两所述第二折边332,两所述第二折边332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槽壁1112b相对的两侧。该设置可进一步保证触摸板20与第二槽壁1112b之间的间隙均匀性,以防止触摸板20往第二槽壁1112b的其中一侧歪斜。

在本实用新型触摸板固定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膜层30与所述壳体10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粘接层。通过在固定膜层30与壳体10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粘接层,从而可在固定触摸板20之前,将固定膜层30贴附在壳体10上,以保证第一折边331夹设于第一槽壁1112a与触摸板20之间,以及保证第二折边332夹设于第二槽壁1112b与触摸板20之间,然后在固定触摸板20之后,将固定膜层30、第一折边331以及第二折边332从壳体10上撕下,即可使得触摸板20与安装槽111的槽壁之间的间隙均匀。

结合参阅图2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触摸板固定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槽底壁1111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21,所述触摸板20的面向所述槽底壁1111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1,所述触摸板固定装置100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21并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21。该设置可提高触摸板20与壳体10之间的连接强度,以防止触摸板20发生松动,而影响触摸板20的功能。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提高触摸板20与壳体10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可在槽底壁1111开设有若干所述第一连接孔121,若干所述第一连接孔121间隔设置,并在触摸板20开设有若干所述第二连接孔21,若干所述第二连接孔21间隔设置,且设置有若干所述连接件,以使每一所述连接件穿设于一所述第一连接孔121并插设于一所述第二连接孔21。

结合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触摸板固定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包括第一盖体11和第二盖体12,所述第一盖体11盖设于所述第二盖体12,并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第二盖体12的面向所述安装口的表面构成所述安装槽111。通过在第一盖体11开设有安装口,并使安装口与第二盖体12构成安装槽111,从而可便于其他器件的安装拆卸,例如,通过采用阳极氧化等工艺使第一盖体11呈现出不同的外观效果,并使第二盖体12成型出各种形状,以用于固定其他器件。

本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1和第二盖体12之间通过点胶工艺组装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触摸板固定装置100,该触摸板固定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移动终端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移动终端可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手机等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触摸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槽底壁和连接于所述槽底壁的槽侧壁,所述安装槽具有与所述槽底壁相对设置的槽口;

触摸板,所述触摸板设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以及

固定膜层,所述固定膜层设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并环绕所述安装槽的槽口设置,所述固定膜层朝向所述槽底壁延伸设有折边,所述折边位于所述槽侧壁和所述触摸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侧壁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二槽壁相邻设置;

所述折边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折边和两相对设置的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设于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触摸板之间,且所述第一折边相对的两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槽壁和所述触摸板抵接,所述第二折边设于所述第二槽壁与所述触摸板之间,且所述第二折边相对的两表面分别与所述第二槽壁和所述触摸板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触摸板之间设有两所述第一折边,两所述第一折边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槽壁相对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膜层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环绕所述安装槽的槽口设置,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固定部的内侧壁,所述第一折边设于所述连接部的背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壁与所述触摸板之间设有两所述第二折边,两所述第二折边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槽壁相对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膜层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粘接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壁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触摸板的面向所述槽底壁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触摸板固定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并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开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第一连接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孔开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第二连接孔间隔设置,且所述连接件设置有若干个,每一所述连接件穿设于一所述第一连接孔并插设于一所述第二连接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盖设于所述第二盖体,并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第二盖体的面向所述安装口的表面构成所述安装槽。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板固定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触摸板固定装置和移动终端。其中,触摸板固定装置包括壳体、触摸板以及固定膜层,壳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槽底壁和连接于所述槽底壁的槽侧壁,所述安装槽具有与所述槽底壁相对设置的槽口,所述触摸板设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壁,所述固定膜层设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并环绕所述安装槽的槽口设置,所述固定膜层朝向所述槽底壁延伸设有折边,所述折边位于所述槽侧壁和所述触摸板之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解决无法保证触摸板与安装槽的槽侧壁之间间隙的均匀性的问题,以防止触摸板歪斜,而影响美观。

技术研发人员:胡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宝新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2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