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片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5-23  107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极片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片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便携性新能源供能来源,又称为充放电电池,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从而能够重复充电、放电的电池,锂离子电池由于其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自放电小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电池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中锂离子电池在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应用中已经代替了传统电池,而更加大容量的锂离子电池已经在电动汽车中试用,锂离子电池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池之一。

在锂电池的制造过程中,极片作为锂电池内部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加工的质量的好坏往往影响锂电池组装后后续的使用质量及效果,目前影响锂电池极片的加工要求主要是环境中漂浮的灰尘及其他杂质的影响,所以在锂电池极片的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除尘处理,以保证极片后续的使用质量,现有的锂电池极片除尘方式多为采用人工进行除尘,但是这样存在的缺点是很难对极片表面进行快速的除尘,工作过程费时费力,而且在除尘的时候,工作产生的灰尘会乱飘,对工人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人们发明极片除尘装置进行极片处理,但现有的极片除尘装置只能对极片的一面进行除尘处理,无法同时进行极片正面及背面的一次除尘处理,除尘加工效率慢;现有的极片除尘装置多采用吹气或吸气的方式对极片表面的灰尘等其它杂质进行除尘,除尘效果较差,且吹气或吸气时有部分的灰尘由于气流的影响悬浮在空气中,然后重新附着在极片上,影响除尘质量及效果,现有的极片除尘装置需要根据极片除尘设备的安装孔位进行不同的规格的定制,适用性低,成本高,并且安装时需要人工进行固定后才能进行固定,定位微调步骤繁琐,影响安装效率;现有的极片除尘装置不能根据极片的尺寸规格、厚度进行调整,适用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项实用新型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极片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极片除尘装置,所述极片除尘装置包括安装块、腔体、第一除尘组件、第二除尘组件及两可拆卸除尘组件,所述腔体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腔体与所述安装块之间设有调节板组,所述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所述第一除尘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上,所述第二除尘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上,两所述可拆卸除尘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的上方。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块设有两安装板,两所述安装板均设有直槽口及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设有可拆卸磁铁。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板组包括两调节板,两所述调节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方中间及下方中间,所述调节板设有直槽口组一及直槽口组二,所述直槽口组一及直槽口组二均由两直槽孔构成,所述直槽口组一及直槽口组二均设有螺钉。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除尘组件与第二除尘组件呈镜像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除尘组件包括接头一、气嘴一、接头二及气嘴二,所述接头一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上方,所述气嘴一设置所述第一腔体内部上侧面,所述接头一与所述气嘴一连接,所述接头二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下方,所述气嘴二设置所述第一腔体内部下侧面,所述第二除尘组件包括接头三、气嘴三、接头四及气嘴四,所述接头三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上方,所述气嘴三设置所述第二腔体内部上侧面,所述接头三与所述气嘴三连接,所述接头四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下方,所述气嘴四设置所述第二腔体内部下侧面。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嘴一及气嘴三均呈一定角度倾斜,所述气嘴二及气嘴四均倒有斜面。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均设有护板组,所述护板组均由两护板构成,两所述护板均设有圆弧结构。

作进一步改进,两所述可拆卸除尘组件均包括静电引导发生器,所述静电引导发生器底部设有磁吸体,所述静电引导发生器侧面设有可拆卸泡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直槽口及可拆卸磁铁使得极片除尘装置适用于不同安装孔位的极片设备上进行安装,便于不同规格尺寸极片的除尘加工,提高适用性,降低成本,并且通过可拆卸磁铁进行安装时的磁吸初固定,无需人员固定拿持,降低定位微调步骤,提高便利性,提高极片除尘装置安装的效率;通过设置直槽口组一用于调整安装块与所述腔体之间的间距,使得极片除尘装置可用于不同的极片加工设备上使用及不同极片尺寸的加工,通过设置直槽口组二调整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便于不同厚度的极片的除尘加工,提高适用性,降低成本;通过设置第一除尘组件及第二除尘组件实现极片前后两面的全面除尘清理,提高清洁效率及效果,并且所述气嘴一与气嘴二、气嘴三与气嘴四分别实现一吹一吸动作,从而保证气流不外溢,防止气流的影响使得灰尘重新附着在极片的情况出现,从而大大提高清洁除尘效果;通过设置静电引导发生器用于提供静电引导,控制漂浮的灰尘等杂质往可拆卸泡棉收集,提供二次除尘,从而防止悬浮的灰尘等杂质重新附着在极片表面,提高清洁效果;通过设置护板组用于防止极片穿过时刮伤极片表面的情况出现,更好的保护极片外观。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极片除尘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极片除尘装置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安装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可拆卸除尘组件仰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调节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极片除尘装置,2.安装块,3.腔体,4.第一除尘组件,5.第二除尘组件,6.可拆卸除尘组件,7.调节板组,30.第一腔体,31.第二腔体,20.安装板,200.直槽口,201.凹槽,21.可拆卸磁铁,70.直槽口组一,71.直槽口组二,40.接头一,41.气嘴一,42.接头二,43.气嘴二,50.接头三,51.气嘴三,52.接头四,53.气嘴四,8.护板组,800.圆弧结构,600.磁吸体,601.可拆卸泡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参见附图1~图5,一种极片除尘装置1包括安装块2、腔体3、第一除尘组件4、第二除尘组件5及两可拆卸除尘组件6,所述腔体3设置在所述安装块2上,所述腔体3与所述安装块2之间设有调节板组7,所述腔体3包括第一腔体30及第二腔体31,所述第一除尘组件4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30上,所述第二除尘组件5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31上,两所述可拆卸除尘组件6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30及第二腔体31的上方。

所述安装块2设有两安装板20,两所述安装板20均设有直槽口200及凹槽201,所述凹槽2内均设有可拆卸磁铁21,所述直槽口200用于调整极片除尘装置1的安装位置,从而便于不同规格尺寸极片的除尘加工,适用性高,所述可拆卸磁铁21用于快速定位初安装及进行微调,方便后续的固定安装,节省时间。

所述调节板组7包括两调节板,两所述调节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块2上方中间及下方中间,所述调节板7设有直槽口组一70及直槽口组二71,所述直槽口组一70及直槽口组二71均由两直槽孔构成,所述直槽口组一70及直槽口组二71均设有螺钉,所述直槽口组一70用于调整安装块2与所述腔体3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极片除尘装置1可用于不同的极片加工设备上使用,从而提高适用性,通过设置直槽口组二71便于调整第一腔体30与第二腔体31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第一腔体30与第二腔体31便于不同厚度的极片的除尘加工,提高适用性。

所述第一除尘组件4与第二除尘组件5呈镜像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除尘组件4包括接头一40、气嘴一41、接头二42及气嘴二43,所述接头一40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30上方,所述气嘴一41设置所述第一腔体30内部上侧面,所述接头一40与所述气嘴一41连接,所述接头二42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30下方,所述气嘴二43设置所述第一腔体30内部下侧面,所述第二除尘组件5包括接头三50、气嘴三51、接头四52及气嘴四53,所述接头三50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31上方,所述气嘴三51设置所述第二腔体31内部上侧面,所述接头三50与所述气嘴三51连接,所述接头四52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31下方,所述气嘴四53设置所述第二腔体31内部下侧面,所述第一除尘组件4及第二除尘组件5实现极片前后两面的全面除尘清理,提高清洁效率及效果。

所述气嘴一41及气嘴三51均呈一定角度倾斜,所述气嘴二43及气嘴四53均倒有斜面,所述气嘴一41及气嘴三51用于提供吹气作用,所述气嘴二43及气嘴四53用于提供吸气作用,所述气嘴一41与气嘴二43、气嘴三51与气嘴四53分别实现一吹一吸动作,从而保证气流不外溢,提高清洁除尘效果。

所述第一腔体30及第二腔体31均设有护板组8,所述护板组8均由两护板构成,两所述护板均设有圆弧结构800,所述护板组8用于防止极片穿过时刮伤极片表面的情况出现。

两所述可拆卸除尘组件6均包括静电引导发生器,所述静电引导发生器底部设有磁吸体600,所述静电引导发生器侧面设有可拆卸泡棉601,所述可拆卸泡棉601设有多个疏松孔,所述可拆卸泡棉601通过贴片或螺等固定在所述静电引导发生器侧面,所述静电引导发生器用于提供静电引导,控制漂浮的灰尘等杂质往可拆卸泡棉601收集,实现二次除尘,从而防止悬浮的灰尘等杂质重新附着在极片表面,提高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直槽口及可拆卸磁铁使得极片除尘装置适用于不同安装孔位的极片设备上进行安装,便于不同规格尺寸极片的除尘加工,提高适用性,降低成本,并且通过可拆卸磁铁进行安装时的磁吸初固定,无需人员固定拿持,降低定位微调步骤,提高便利性,提高极片除尘装置安装的效率;通过设置直槽口组一用于调整安装块与所述腔体之间的间距,使得极片除尘装置可用于不同的极片加工设备上使用及不同极片尺寸的加工,通过设置直槽口组二调整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便于不同厚度的极片的除尘加工,提高适用性,降低成本;通过设置第一除尘组件及第二除尘组件实现极片前后两面的全面除尘清理,提高清洁效率及效果,并且所述气嘴一与气嘴二、气嘴三与气嘴四分别实现一吹一吸动作,从而保证气流不外溢,防止气流的影响使得灰尘重新附着在极片的情况出现,从而大大提高清洁除尘效果;通过设置静电引导发生器用于提供静电引导,控制漂浮的灰尘等杂质往可拆卸泡棉收集,提供二次除尘,从而防止悬浮的灰尘等杂质重新附着在极片表面,提高清洁效果;通过设置护板组用于防止极片穿过时刮伤极片表面的情况出现,更好的保护极片外观。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结构或装置,而得到的其他用于极片除尘装置,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除尘装置包括安装块、腔体、第一除尘组件、第二除尘组件及两可拆卸除尘组件,所述腔体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腔体与所述安装块之间设有调节板组,所述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所述第一除尘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上,所述第二除尘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上,两所述可拆卸除尘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设有两安装板,两所述安装板均设有直槽口及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设有可拆卸磁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组包括两调节板,两所述调节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方中间及下方中间,所述调节板设有直槽口组一及直槽口组二,所述直槽口组一及直槽口组二均由两直槽孔构成,所述直槽口组一及直槽口组二均设有螺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尘组件与第二除尘组件呈镜像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除尘组件包括接头一、气嘴一、接头二及气嘴二,所述接头一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上方,所述气嘴一设置所述第一腔体内部上侧面,所述接头一与所述气嘴一连接,所述接头二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下方,所述气嘴二设置所述第一腔体内部下侧面,所述第二除尘组件包括接头三、气嘴三、接头四及气嘴四,所述接头三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上方,所述气嘴三设置所述第二腔体内部上侧面,所述接头三与所述气嘴三连接,所述接头四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下方,所述气嘴四设置所述第二腔体内部下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嘴一及气嘴三均呈一定角度倾斜,所述气嘴二及气嘴四均倒有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均设有护板组,所述护板组均由两护板构成,两所述护板均设有圆弧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片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可拆卸除尘组件均包括静电引导发生器,所述静电引导发生器底部设有磁吸体,所述静电引导发生器侧面设有可拆卸泡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片除尘装置,其包括安装块、腔体、第一除尘组件、第二除尘组件及两可拆卸除尘组件,所述腔体与所述安装块之间设有调节板组,所述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直槽口组一用于调整安装块与所述腔体之间的间距,使得极片除尘装置可用于不同的极片加工设备及不同极片尺寸的加工,通过设置直槽口组二调整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的间距,使得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便于不同厚度的极片的除尘加工,提高适用性,通过设置第一除尘组件及第二除尘组件实现一吹一吸动作,保证气流不外溢,对极片进行全面除尘清理,并结合通过可拆卸除尘组件提供二次除尘,吸附悬浮的灰尘等杂质重新附着在极片表面,提高清洁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根发;严海宏;罗二天;贺涛;冯锦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雅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2696.html